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

时间:2018-12-31 12:00:00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

  职业素养尤其是敬业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及民族复兴的意义,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反映时代特征的、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新型敬业精神的三种路径,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

  一、职业道德尤其是敬业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及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毕业时成功求职的基础,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有目标地培养和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获得职业岗位的层次。大学生要想在求职中处于主动地位,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赢在职业发展的起点,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

  (一)职业素养理论凸显职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在职场中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简称CQ)。实际上,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职业素养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其中,前三项是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的根基部分,包含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而职业技能则是外化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通过学习、培训获得,并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的。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两者的比例以6. 5—3. 5进行划分。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它是调节职业集团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善恶、荣辱的标准,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在职业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应注重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职业道德教育应为重中之重。落实在行动上要求做到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等。

  (二)职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验证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00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完成了“人力资源:青年职业前景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研究。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性访谈”等方式,围绕人才招聘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过程,对惠普、西门子等30家世界最为知名的跨国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为重视的应聘者的能力及特征依次是: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忠诚度(以上4项30家企业均重视)、工作兴趣、健康状况、外语(以上3项有29家企业重视)、工作经验、计算机操作水平(以上2项有28家企业重视)、个人信用等。

  2004年,刘俊彦对企业用人标准进行了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企业最为重视的用人要素依次是:综合素质、团队精神、专业能力和背景、创新能力、适应公司文化的能力、发展潜力、外语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

资料共享平台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http://meiwen.anslib.com)。

  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调查结果表明: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等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

  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职业人应该遵循的9条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应注重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尤其是敬业精神现状令人堪忧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敬业精神”高居第一;在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中,“经济收入高”位居前列,而“满足社会需要”位居最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面对文化环境的变化,部分大学生抵不过诱惑,崇尚享乐。现在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毕业时,以待遇高低好坏为选择工作岗位的标准。干工作讲条件,图实惠,不讲实干和奉献。②(这直接导致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等现象。从高校的角度看,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三大主要原因。大学生在就业前的.人力资本储备不足,技能水平低于社会期望,但是就业期望高于现实。于是,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社会需求和就业能力形成了两高一低的状态。在以“双向选择等价交换”为规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两高一低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有业不就”和“无人可用”。

  “改革开放后,我们引进了不少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设备和管理制度,在岗位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上花费了不少气力,但却始终不得不面对生产效率低下、技能水平差、产品质量低劣、主体缺乏责任感的严酷现实。对于这种现象,美国人英格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堆。”

  三、探寻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探寻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动因,唤醒中国已经迷失的敬业美德,重建敬业精神,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要求。

  1.历史的积淀

  应该看到,中国古人无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躬行实践上,都很重视和提倡敬业精神,提出了一些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敬业思想。这些成分、因素不仅对于今天具有指导意义,在将来也仍有其内在的活力,其价值不可忽视。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育之思考】相关文章:

1.职业道德的几点思考

2.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几点思考

3.恪守职业道德 弘扬职业精神

4.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5.会计职业道德之诚实守信

6.会计职业道德之参与管理

7.旅游考试之职业道德规范

8.关于培育人才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