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01 16:31:3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1

  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教材教学方法等。教师包括山东美术学院赵建国教授、潍坊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民间塑料艺术家。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扎实的基本艺术技能,而且可以结合他们通常的教学经验,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教师缺乏什么,教什么。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了新课程的主旋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课堂应用贯穿三种模式。也就是说,有教学和实践,即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安排的教学任务,以及培训过程中学生的原始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体的。

  经过6天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了改进和发展。教学细致,内容广泛,尤其是面塑手工,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生非常用心学习的。学生们亲自动手,剪、捏、折,用学生们的话说:给我们补上了童年这一课。在学习了教材的教学方法后,老师们明白了如何上艺术课,上什么,用什么方法。总之,本次培训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形式、培训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认可。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强烈对话的时代。只有有了知识,我们才能抓住机遇,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跟上社会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我们。在职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在职人员学习和提高收费的有效途径。虽然时间不长,但教学内容不能包罗万象,但却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生动体验。是工作站重要的“充电”。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2

  新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回首教育事业荒芜中的起步、曲折中的发展、改革中的前进,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充满希望的画卷,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画卷。我们面对的学生再也不是原来的“小绵羊”,平等、民主的观念已经走进了中学生的脑子里;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占有的信息量之多甚至超过了老师。另一方面,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心理脆弱,缺乏仁爱之心,缺乏奉献精神,协作观念淡薄——这就是今天的教师所面对的现实。那么,新时代,我们怎样做教师呢?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素质中,师德是第一位的。站在新时代的门槛,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反思师德,我们发现传统的师德面临着挑战,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教师光有爱是不够的,今天的教师必须具备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我们的教育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走进孩子的生命,关注孩子的生命,从过去一味追求成功,转到关注孩子的幸福上来。

  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更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哪怕是看起来木讷的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教师的使命,就是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

  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应把“赏识”作为新时代师德的核心内容。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没有赏识,就没有师爱。赏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它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在追求完美,它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不能宽容,再细小的毛病也要进行无情的指责。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学生也无法悦纳自己,缺乏自信。如此,让负面情绪成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

  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奇的,决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无条件的爱,无差别的爱,是接纳,是包容,是舒展,是和谐,是幸福,是快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有人认为,“应试教育”是“狼来了”的教育,这种模式下,孩子是恐惧地跑,痛苦地跑,“应试教育”亦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只见分不见人。而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教师能够沉下心来面对活生生的生命成长的需求,使学生成长的方式像蝴蝶一般,快乐地奔跑;像禾苗一样,呈现出一种舒展的姿态,健康向上。一个充满自信的、心灵自由的人,才能成长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才。

  与学生交朋友——建新型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社会、学生三方面共同的要求。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平等、民主为标志。民主,是时代的发展潮流,是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尤其近年来,学校的民主气息越来越浓,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平等意识、自尊要求很强,学生不再把老师当成绝对的权威,他们需要的,不是长辈式的、赐予式的爱,而是平等的师爱。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管理者”与“服从者”的关系,其突出的缺陷是“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以权威自居,以管理者出现,这种关系下的师爱是居高临下式的关心和爱护,缺乏自觉的平等意识和尊重意识。有些体罚、训斥学生的行为正是这种“师爱”的结果。

  现在的学生聪明、活跃、独立意识强,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面对这些灵气逼人,头脑活跃,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很快的学生,教师是越来越难当了。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补充新知,更新观念,势必落伍,甚至被学生所淘汰。教师必须把尊重、理解作为师德的必然要求。“婆婆妈妈式”的师爱不行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式的,互相尊重、互相认同的,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它要求教师对学生抱着欣赏的态度。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它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潜力。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新时代的师爱必须以“尊重”为其内核。尊重,最能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有尊重的爱,才是平等的爱,在这种师爱的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才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懂得尊重别人的、有仁爱之心、有宽容精神的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而言要求是更高了,但是再难也必须去做,而且要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做。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将培养出怎样素质的人。

  教师第一位的职责——教学生做人

  学生虽然聪明,掌握的东西也不少,好象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却缺乏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缺乏刻苦钻研的劲头,一些学生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

  长期以来,教育只注重分数,忽视了德育;或是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所以,教师应从幼儿园起,要切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先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把教学生做人作为第一位的职责,以德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觉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有理想、积极向上的现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兴,则教育兴。我们已经认识到反思精神和以德育人的使命感,所以,我们坚信新时代的教育必将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

  让学生在平等、友爱、和谐的阳光下幸福成长,让新时代中国不仅更加文明,而且更加文明,是教育工作者美好的理想,也是光荣的使命。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的理念;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为每个学校的口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基本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可同时,“不会做教师了!”也成为许多教师共同的困惑。是啊,高比例的学生厌学、青少年道德滑坡、“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指挥棒的格格不入……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责,对教师角色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师?”每每看到家长、学生对教师压制学生个性甚至伤害学生等教育失范行为批评以致控诉、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委屈和在家长要应试与学生要素质的矛盾要求下困惑彷徨时,“该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的问题日夜萦绕于怀。

  按照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笔者认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应从下列几方面去做。

  首先,摒弃功利心,找准教育的“真目的”。

  任何一所中小学,要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有好地位,教学质量好坏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就当前的情况看,最直接的标准便是各类统考的分数。由此引发社会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便是看所教学生知识掌握的好坏,家长还看教师平时作业布置多少、对学习抓得是否紧……这便是各民办学校及高收费学校“紧抓教学质量”(实际上单指知识学习)的原因。因为只有学生考试成绩好了,家长才会选择这所学校,学校才会保住生源。而且,家、校还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理由:如果小学放松了学习,学生如何面对中考、高考?如果考不到好学校,学生便失去了接受好教育的机会;就是将来步入社会,还是要参加各种考试考核才能赢得竞争呀!目前,教学评估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十分浓厚:各类检查评比、竞赛课公开课、教育科研课题、各种大小活动……在浓厚功利心作用下,“水分”大得惊人;许多老师也一边学习着新课改理论,一边仍以应试为目标,大作业量、占课拖堂、对学生拔高要求、方法简单粗暴……用极浓厚的功利心实施着“虐待性”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才能显效的工程,怎能简化为用分数或其他简单方式来考评教育短期内的突出效果。

  面对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这样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首先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在谈到“德育的遗憾”时回忆:“潘光旦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个人为目的,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世界,成为完人。”余秋雨在谈到人的素质时认为,文化知识只是人文素质中的一小部分,要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要有对事物整体判断的能力、感性知觉能力和证伪能力,以及一颗善良的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儿童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当是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以及做人的起码准则。作为教师,需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并把它内化为自已工作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淡出”功利心”,不唯利、不唯上,不追风赶潮,保持正常的心态,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其次,走出误区,找准教师的“真位置”。

  当今,我们虽然高谈着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但由于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影响,每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上,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印,加上过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思维时不时对新理念进行着干扰歪曲,因而在教育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为自己错误的定位,常表现为:

  一、神圣化。

  教师潜意识里仍固守着在学生及家长面前绝对权威的地位,容不得学生、家长说“不”字。否则,轻则恼怒,重则“给小鞋穿”,这种现象当今仍普遍存在。可是,我们应当认识到,鼓励学生及家长表述自己的意见,善待“顶嘴”、“狡辩”、“顶撞”,可以促进师生交往,这不仅是尊重问题,而且是促进师生交往良性循环的大问题。一个伟人说:“争论是两个心思的捷径。”允许平等地位上的争论,不仅教育,工作、人际交往都应走这条捷径。

  二、家长式。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思想,在许多教师心中异化为:我是你的老师,就和你的父母一样,我一切都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于是乎,不管自己的出发点学生以为然否、方式方法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或能否承受,也不管事实上是否真能达到为学生好的目的,一定得以师命是从。这种自以为是的家长式专制作风,既使学生成长痛苦,严重损坏师生感情,也常常会好心办坏事,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当老师在为自己鸣冤叫屈时,哪曾想到,这种专制作风和呆板僵化的教育方式,是对儿童个性的摧残、天性的扼杀

  三、工匠式。

  教师是一门职业,但教育应是一门事业,它需要思想、需要追求、需要科学、需要理想,但有些教师仅把它当作一份工作,上级怎么说,我便怎么做,忙于跟风赶潮,疲于应付各项检查评比,工作年年做,却少有钻研和反思,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那么,新时期,教师的“真位置”又该是怎样的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是一名“人道”的人。一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少年科大的学生家长说:“春天正是花儿开放的时候,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培养孩子也要顺其自然;每种树苗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条件,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人道”的教师应该这样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施教,重在育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用心观察和体会教育过程中的乐趣,淡化结果,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学生同欢乐共发展;能用足够的耐心欣赏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各种意见,并巧妙地引导;能把学生当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即使他们有错误,也能建立在唤醒学生自觉性的基础上慎用惩罚,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能放手锻炼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自己隐藏在幕后,甘为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搭建最好的舞台、花大力气改进教法,不仅能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总之,请相信阿莫纳什维利的话: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生活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同时,教师应是一名有“人格”的人。

  关于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论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新时期教师怎样做才能具备人格魅力呢

  做一个“真人”。虽然工作、生活的压力使许多教师的生活轨迹几乎成了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但路上匆匆而过,你是否已无心顾及周围的人和事?在学校忙碌地工作,你是否已无暇真正关心学生和同事?晚上回家忙完家务、孩子和白天剩余的工作,你是否已无力关心身边邻居……在这些忙碌中,你是否已慢慢忽视了生活中其它一切事情?就像一位教师要求学生讲自己“给”比“拿”愉快的故事时,学生要他讲,他搜肠刮肚后大吃一惊,因为他居然找不到这样的故事!——教师要培养活生生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那么,教师首先就应是一名血肉丰满的生活“真人”,而不能迷失了真我,变成了工作的机器人!否则,这样的“机器人”教出的学生就算知识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强,创造力却会慢慢枯竭,成为“智能机器人”

  做一名智慧者。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智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博览群书,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

  做一名反思者。教育是一种常做常新的事业,教育无止境,教师生涯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充满新奇的旅途。反思将让师生的生命变得五彩缤纷,反思将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一支抑扬顿挫的交响曲。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永远拥有前进的动能;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永远拥有不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断超越再超越,一个善于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学地施教,深受学生敬仰。

  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让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使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快乐地成长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的理念;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为每个学校的口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4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通过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我深有感触,我个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二、勤业----尽责之展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盘振玉是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她在大瑶深山任教22年,一所学校一个人,其艰苦条件可想而知。她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献给山区的孩子,她深情地说:“我虽然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但看到一批批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我不但感到幸福和快乐,更体会到山村教师在建设新农村中的责任。”当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和总结,一生写了40多本专著、600多篇论文,为人类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李镇西----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写下《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是他17年勤奋努力之结果。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都凝聚着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折射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三、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5

  作为教师应任劳任怨、严于律己,时刻牢记人民公仆身份,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精神。通过这次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一名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反思并及时更正自己的不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培育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风范。努力做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快速发展尽忠心;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时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献爱心;工作中找到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具匠心。我始终坚信亲其师、信其道,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谦虚、平和、大度,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接纳身边每一个人,不断地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不追名逐利、不计个人得失志存高远不断的进修,时刻让自己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时代新人献真心;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不断强化爱与责任的核心。

  1、做一名充满信任与爱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是从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这使我想起了网上“最美深山女教师”一文,文中描绘了22岁女教师和她仅有的两名学生在深山里的学习和生活,她不畏艰辛,教室塌了,就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用自己的爱体现了崇高的事业责任心。是啊,一名敬业的老师首先要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用爱撒播希望,用爱浇灌智慧,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做一名勤奋学习的教师。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不应是一桶水,应是一股不断涌出心水的清泉,永远新鲜,有活力,才能在知识迅速变更的年代不落后,教给学生丰富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不应局限于所教教材,还应该读各种各样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才会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深地吸引学生。抱着一种务真求实、乐观上进、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3、做一名拥有创新的教师。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课程改革下,教师们更要大胆探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必须从整体上培养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只有别具炉锤,打造有自己的特色“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创新的排头兵,培养出适合国情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4、做一名清贫高尚的教师。一名受学生和人们爱戴的称职教师,要打心底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求名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加强师风师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赢得社会的教师。

  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是朋友、是亲人;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学识、有品位;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爱心,有热情;在学生眼里,好老师勤奋、公正;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在教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教师很累,这几乎是我们共同的感受。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用细心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关心拉近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用肯定和鼓励温暖学生脆弱的心灵;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6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获得充足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前提——明确师爱的内涵,营造师爱的氛围。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高度出发)、高尚的无私性(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师爱又是对学生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呵护儿童。”爱生的心,是唤起交流的激应器,是抚慰心灵的秒方。曾经见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是船长,于浪谷潮尖,急流险滩导航掌舵,将年轻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教师是船长,更是园丁,精心的培育着祖国的希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许这就是对师爱的阐释。

  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呢?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其次,要注重营造好“大家”,做好“家长”民主管理。通过组织各种类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教师要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予表扬或帮助改正,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只有无私的去爱学生,对学生慈爱,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赢得教育。

  二、关键——体现师爱的公正性,做一名阳光的使者。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不论其个性的强弱,成绩的好坏,道德品质的差异)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许多教师依旧放不下师道尊严:在教学上,对于处于落后的学生,没有去分析原因,因材施教,却是板着面孔,横眉怒目,不管学生的.接受于否一味空洞的说教;在班级管理上,对品行较差拖班级后腿的学生,更多的是机械呆板的纪律约束。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学生不是惧怕学习,就是行为变的更难以约束,与老师成了相对立的一派。造成这种原因的关键就是缺乏爱。爱如阳光,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阳光的温暖。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牢记这句话“要教师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语)

  三、重点——把握师爱的教育性,注重引导催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爱如同和煦的春风,无声的拂过学生的心灵。她要求教育方法的改变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指的是在进行感化时无刻意教育的痕迹,朴素自然,了无声息,但效果极佳。教育学生无不出自爱的目的,但惟有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上有个调皮的学生,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不理想,不遵守校纪校规,多次与同学打架,很难管住他。在一次学校的队列队形韵律操比赛中,班级未能获得名次,他很难受。通过这一点,我发现他具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抓住这个机会,我给他写了一张卡片,委婉的提出了他身上的优缺点。接到卡片后,我发现他对待他人不再那么蛮横,态度改变了许多。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由于父母事情忙,缺少管教,之前老师因为他的成绩差,又不太在意他,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经过几次私下交流,他慢慢的改变了:开始听老师的话,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自信心也重新树立起来。他重新获得了同学的认可,融入了充满爱的集体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意图应隐蔽在美好的、毫不拘束的氛围中。”教师应化粗暴的批评斥责为关爱与信任,这样才能于无声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我想到:课堂上学生表现出色时,给予一个微笑;开小差时,给予一个微嗔……这些就如同滋润心灵的春雨,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走出师爱的误区,领悟探索师爱的深刻、崇高。

  师爱是崇高的,深刻的。他要求教师以人格、文化、智慧、情感去影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感受,而不是装摸做样的平易近人,是建立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

  由于教育对象的众多,在教育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只注重抓两头、促中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好的学生获得了教师多数的爱,大部分学生被遗忘,他们成了阴暗的一角,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为此,教师必须兼顾全体对象,全身心的投入,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

  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学生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影响教师道德修养的差异。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让我们从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中得到启示,自觉的在教育实践中,毫无保留的施展自己的爱。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7

  为了切实促进我院的学生工作,落实省高校工委“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的有关精神,我院在2010年寒假期间开展“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

  一个孩子,他有多个方面的表现,是我在学校里通过肉眼或口头交流所觉察不到的。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它是看不出的,需要我们用心地体会。一个孩子,纵使他有千万个不是,那也不是他所自愿的,他的生活、他所受的教育或许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这一次家访,我共家访了两名同学。虽说不多,却收获颇多,真正感觉到家访的必要性。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治理。两位家长都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

  另外,家访时教师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教师在家访中要态度诚恳,分寸得当,要掌握好尺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方面,切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长或学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高兴,说一些有损学生和家长自尊心的话。所以教师家访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性格,初次接触时说话要委婉,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只有尊重家长,家长才会尊重你教师,配合教师共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例如,我这次家访中这样一位学生,她学习习惯较差。我在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避免“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

  再就是通过家访还使得我对班级的信息得到了一些了解,因为有的事情学生不一定会和老师说,但可能会去和家长说,这样我就能知道在班级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或者班级管理上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最后一点感受就是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8

  12月11日至13日,在县招待所全体班主任和部分教师的领导下,听取了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和优秀班主任的演讲报告。虽然环境条件不同,但他们用同样的爱浇灌含苞待放的花朵。教育本身就是静静等待花开的过程。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了班主任的宝贵经验和名师的成长道路。通过这次培训,我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好老师在新时代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以下是我参加这次培训后的一点感受:

  一、注重智慧教育,孔凡哲教授的“房卡”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教师用10秒教学生开门的技能,而美国教师用1分钟教学生开门的技能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法是学生需要的黄金技能,也是生活发展所需要的。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他们建造一栋建筑,让他们建造10栋建筑,这是当前教师的任务。

  二、用心去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可以交谈的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教育过程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教师应该像慈母一样接近和体贴学生。没有人是完美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用爱感动自己的心,用言语指导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日常管理过程中,都要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教师不要越界。用爱感人,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老师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关心学生,与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教师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让学生诚实听话,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爱护学生。

  三、以德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应以传授学生知识为己任,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武装学生的头脑,用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亲师信道”,认可你,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两天半的培训为我的工作理念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许多丰富有效的经验。所以要把这次培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俗话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上下求索。教育之路很长。在这条路上,我将用我的爱、责任、耐心、细心和童心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育称职。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9

  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的培训。虽然只有几天,但我感到充实和快乐。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这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对概念、理论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技能有了新的理解和提高,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定性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音乐教学。俗话说:“我三省我身。”是指道德层面,教师能成为教学专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过去,我对教学中的深层次思考缺乏理解和反思。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专业的教学、同行的认真学习和不懈的.学习动力,以及我自己的缺点。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会反思自己每节课的教学,成为一名反思老师。我想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多学习,敢于创新,为艺术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音乐歌唱教学中,我将结合现实,利用这几天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我们要不断创新,把我们学校的音乐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时期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浅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养04-29

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心得体会05-01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心得体会04-25

新时期怎样当好一名教师08-28

新时期教师职业品质特征的研究05-01

论新时期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04-29

论新时期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04-28

浅析新时期复合型体育教师的角色04-29

新时期教师职业规划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