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好嘴杨巴》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好嘴杨巴》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好嘴杨巴》有感1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体会到原来嘴也可以帮人!不过读者它让我也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很喜欢说话,每天说的话,绝对下不了两千字。上课也非常喜欢“咬文嚼字”,就是这张嘴课上惹得老师们对此嫉恶如仇,课下惹得同学们一片声讨。仔细一琢磨,原来他讲得几乎都是废话,该讲时不讲,不该讲时乱讲,导致他的人缘也极差。把他的话和扬巴比一下,就能看出来:他说话没有条理,没有顺序,往往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杨巴呢,说话合情合理,充分地通过嘴“演”出了那种冒犯皇上的样子,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让人看不出任何的猫腻。所以说——其实只要合理用嘴,把话说到天衣无缝,顺序清楚,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事的'。岂止是学生,我们身边不也有好多这样的人因为会说成名,因为不会说败事吗?
所以说“合理用嘴,可以出名”。我们要以此为启示,学会合情合理运用嘴巴,让话出口时得体、甜蜜、暖人心,避免祸从口出。
读《好嘴杨巴》有感2
天津卫号称哏儿都,天津人的幽默在全国都很有名。作为解放前的租界,天津又汇聚了各方的能人异士,这给天津这片土地增添了很多的传奇色彩。
当代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是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对天津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一直有着深入的研究。
这本《好嘴杨巴》就是冯骥才以天津为背景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里面刻画的人物和风土人情,不仅生动形象,活灵活现,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对于想了解老天津卫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小说集。
0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这部奇书里,刻画了很多能人,这些能人不仅技艺高超,而且都有自己必须坚持的规矩。骨科大夫苏七块,出手神奇,但看病必须要七块大洋,只认钱不认人。
有一次,一个三轮车夫摔断了胳膊,想找他接骨,因为拿不出七块大洋,苏七块就是不给治病。等到车夫借来钱之后,苏七块立刻手到病除。
事情过后,苏七块把车夫借来的七块大洋,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债主,并且说:“你别以为我人心不善,只是立下的规矩不能破。”
这就是在规矩面前六亲不认的故事。
另一个讲规矩的人,是黑道儿上混的李金鏊,他走到那里都有面子,别人还以为他是富得流油,实际上他是一个只过交情不过钱的人。
他只负责帮人解决困难,自己有困难也只要求别人帮他摆脱,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钱财。此外还有偷富济贫的燕子李三,总督大人和他打赌让他偷官印,他即使不稀罕那玩意儿,宁可在官印上面画上一只燕子,也绝不输给别人。
正是这些奇特规矩,让这些民间奇人多了更多的传奇色彩。本书才刻画人物的精神内核上,将人物特质把握的很到位。
02、天津卫为什么响当当。
《好嘴杨巴》在描写民间离奇的故事上,也带有很魔幻的味道。比如丑狗黑头,因为奇丑无比而特别懂得讨好别人,也特别懂得感恩。但是在一次误会中,它吓坏了邻居家的孩子,因为被主人骂了几句,羞愧难当扎到泥里自杀了。
不管这个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故事里传递出的感恩与自责,无比透露出淳朴的民风。刷子李的故事,就是民间对匠心之人的一种褒奖,他把刷浆不沾身示为一种标志和荣耀,并借助这样的绝活儿在天津卫站稳脚跟。
这种故事展现的是天津人对技术人才的尊重和推崇,正是这种崇尚本领的精神,让老天津卫的名气在全国都响当当的。至于天津最传统的狗不理的故事,也一直在天津人中间口口相传,让天津人的认真精神落到了实锤。
作者讲述的这些故事看似都是一些民间传说,但是,细品起来,他们之间的精神都是相通的,这一个个故事都将天津的风土人情和勤劳为本的意识,渲染的淋漓尽致。
03、书中最重量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三寸金莲》。
这部小说是冯骥才的代表作,也是非常脍炙人口的佳作。无论从民风还是艺术欣赏简直,都是北方民俗小说的精品。主人公香莲在七岁那年被奶奶裹脚。为了让她将来能有一双人见人爱的小脚,奶奶用了很多痛苦的手段,一度把香莲折磨的死去活来。
长大的香莲终于有了一双绝世的小脚,凭着这双小脚,她嫁给了古玩行掌柜的傻儿子,挤进了“豪门”。但是因为这双小脚,香莲也感受到世间的苦楚,甚至一度想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一起寻短见。最终,她又成了缠足陋习的捍卫者,与天足派的代表牛俊英比赛斗脚。
最终,牛俊英胜出,在最后一刻,香莲认出牛俊英就是自己失踪的女儿,身子一栽,昏了过去。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正是寻根文学和反思文学竞相争艳的时候。冯骥才认为,文化反思应该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所以,冯骥才创作了一些列的文化反思小说。
而《三寸金莲》作为《怪事奇谈》系列之一,更是强烈抨击了中国旧文化的劣根性。冯骥才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了这样的反思:“既然民族文化有这样的劣根和惰力,为何又这么顽固呢?”
于是,他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有一种更厉害的东西,就是魅力。这种魅力,把畸形的、病态的、人为扭曲的清规戒律,变成了一种有魅力的美。当人们沉浸其中,还会不自觉的丰富和完美它。
就像三寸金莲,一种原本丑陋畸形的脚,却在艺术家的笔下,变成一种文化。
04、纵观《好嘴杨巴》这本书,冯骥才将民俗的魅力和陈规陋习进行了强烈的对比,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多元化的地域风情。
但这些民俗中间也有着强烈的封建主义色彩,有些甚至透露着些许荒唐。
尤其是《三寸金莲》,从病态的小脚,写出了扭曲的人生,这种扭曲的人生,也是以整个社会的扭曲为背景的。纵观整部小说,作者在文学上的造诣,给这部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用词方面,他准确、简介,而且工整,给读者一种身心愉悦的阅读享受。
为了更好的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他还擅长使用修辞方法,在阅读节奏上,也让读者感觉颇为朗朗上口。
这一切,对于天津最优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冯骥才来说,是他多年潜心研究文化和文学的结果。尽管他的作品也有部分争议,认为他宣扬了很多腐朽的东西,但是拿到今天来看,读者更愿意从他的作品中,去欣赏文学和艺术。
至于观念上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就交给每一个读者去品味吧!
读《好嘴杨巴》有感3
最近,我品读了大作家冯骥才的经典之作——《好嘴杨巴》。杨巴的那张好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津门圣地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和杨巴。杨七的手艺绝妙,做的茶汤人人叫好。可是,三分活,七分说,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就得指望杨巴那张好嘴了。有一次,李鸿章来天津,当地的府县道台为了讨好他,费尽心思把他请到了“杨家茶汤”,品尝这津门名品。不想,李中堂把茶汤上的碎芝麻当成了脏土,顿时怒火中烧,“啪”的一声将茶汤打落在地。周围官员都被吓蒙了。这时,杨巴急中生智,连忙磕头认罪:“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李中堂瞬间明白了其中的误会,也领会了杨巴的用意,说:“不知道当无罪。”还顺势赏给杨巴一百两银子。
杨巴凭借这张好嘴给李鸿章留足了面子,不仅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还让自己在天津威名大震。不得不说,杨巴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高情商,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它不仅在权贵社会很重要,在当今社会也很重要。有一次,妈妈多年前的一群学生举办毕业十周年聚会,我和妈妈受邀参加。饭后,大家兴致大发,开始K歌。在学生们的再三鼓动下,妈妈终于答应一展歌喉,为大家献上一首《青藏高原》。可是正当妈妈唱得嗨的时候,在一旁点歌的大哥哥不小心把歌给切了。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大哥哥身上,场面一度陷入尴尬。我真是替他感到着急。这时,那位大哥哥面不改色地说了一句:“哎呦!陈老师,不好意思,我以为是原唱,没人唱我就切掉了。”只见刚缓过神来的妈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大家也都会心地笑了。我在心里对这位大哥哥的高情商佩服不已:一句简单的话不仅巧妙地掩盖了自己的过失,还顺便为自己的老师点了个赞。大哥哥真是机智过人啊!
杨巴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成就了自己。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学习,多观察,才能练就高情商,为自己的生活加分。
读《好嘴杨巴》有感4
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我读了许多,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要数《俗世奇人》中的那篇《好嘴杨巴》了。话说天津卫能人如林,“杨氏茶汤”就有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稀松平常的小吃弄得远近闻名。杨七手艺了得,专管闷头制作,总能把炒熟的碎芝麻一层层地洒,喝了茶汤的人定会满口留香。杨巴凭一张好嘴,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本领更是了得。
话说有一日,李鸿章李中堂来天津卫,官府让杨七杨巴奉上茶汤。不料,李中堂把碎芝麻当成尘土,摔碗大怒。杨巴一眼看穿李中堂的心思,知道若是直说那是芝麻粒,等于说李中堂无知;若是不说,又怕误会,恐怕要砸了饭碗。杨巴急中生智,连忙下跪,道:“小的该死,不知大人不爱吃芝麻粒,真的该死!望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小人一定痛改前非。”李中堂这才醒悟,心想:这小子够机灵,既叫我明白这东西不脏,又让我能下得了台。顿生好感的李中堂当即下令赏银百两。就这事看来,杨巴凭一张好嘴,关键时刻救了自己。原来善用脑子,善用嘴巴,也可以帮到人!
读着这个故事,突然想到有这样天分的活宝在我身边真有一个——他就是我的同学周品余。圆滑到了极点的'他甚至有些油嘴滑舌。就像上次,大伙儿一起出去吃饭。我们小孩一致想着去金太子吃,妈妈们却不同意,总有理由拒绝我们。我马上嘟起嘴表示抗议,周品余挺身而出,先从征服我妈妈开始。他说:“阿姨,你看凯程这么瘦,应该多吃些肉,是吧,再看看我们几个,都是想去的!”他知道我妈妈是最心软的,三言两语便可以征服的。对付炜昊妈妈,品余左一声“神武大妈”,右一声“英明阿姨”,叫得比谁都亲热。炜昊妈妈哪能扛得住这些“糖衣炮弹”呢?最难对付的是他自己的妈妈,“少数服从多数”这样的原则该行得通吧。于是他征询妈妈的意见,“妈妈,阿姨她们都同意去了,您还有什么看法吗?”他妈妈一时语塞。“是凯程和炜昊想去吃牛排,我是帮他们征求你们大人的意见的。吃了牛排后,我向您保证一定会努力减肥的……”就这样,品余妈妈的“防线”全面崩溃。最后三位妈妈眼看抵不住,只好“缴械投降”,带头把我们领进了金太子牛排馆。
有的时候,合理用嘴,把话说到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是可以成事的!懂得变通,善用策略,也是一门学问。
【读《好嘴杨巴》有感】相关文章:
读《杨修之死》有感09-04
巴学园作文09-27
巴丘春作,巴丘春作张说,巴丘春作的意思,巴丘春作赏析 -诗词大全03-13
重经巴丘,重经巴丘张继,重经巴丘的意思,重经巴丘赏析 -诗词大全03-13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01-29
读《杨绛传》有感(精选23篇)12-14
嘴爸的作文10-09
曼巴精神读后感04-30
眼睛和嘴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