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通用1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1
看完《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直播,让我对所就读的职业学院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有了国家的支持,未来职业学院的前途一片光明,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身为职业学院的'学生,要像郑久强高级技师学习,他有着炼钢人百炼成钢、不挠不屈的精神。就像郑技师所说的那样,不管是什么行业,坚守五年就会成为行家。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从事哪个行业,只要认认真真做事,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掌握这门技能,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学习也是一样的,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努力地去掌握专业知识,不能说可以成为行家,但在大学期间,你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2
《大国工匠》介绍的从事制造行业的技师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在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林工匠师傅胡双钱,还有许许多多工匠英雄,他们有的是在生产一线做装配高速列车、飞机的工匠、有的是在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奉献自己的聪明和挥洒青春的工匠巨匠。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高超的`技艺为中国创造一个个奇迹。
中国经济经过最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这都离不开这些工匠英雄们日日夜夜的无私奉献。
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其高超技能和其为人处世之功。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3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张雪松、郑久强两位大国工匠无不深刻传达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张雪松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无怨无悔地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极大地鼓舞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他与时俱进、刻苦学习、永不满足的进取的精神,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郑久强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责任就是动力。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我都要心向一线、心向职工。”郑久强说。“匠人精神”的旨归是弘扬传承坚守和革故鼎新的美德,在这两位大国工匠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干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一定会大放异彩。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浮躁风气如黑夜暗涌流动,但我们唯有秉怀“工匠精神”方可烧灯续昼。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4
今天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主要讲的都是一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物,多少次他们为了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的这种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习。他们每一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做着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努力!每一分成就的取得,背上一定会有十分的.努力,任何人都不可能会不劳而获,我们必须付出努力,才会像《大国工匠》里的匠人一样,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认真刻苦,遇到困难应及时克服,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我们不能辜负国家对我们的资助,国家都这么帮我们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5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视频中,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6
“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唾手可得的果实往往酸涩难咽,轻而易举的成功常常不尽如人意。惟有用坚守之心淬炼出利剑,方可刺破浮躁堆积起来的重霾。
在观看了本次开展的“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中,我体会到郑久强和张雪松两位老师成长经历的不容易。听着他们的述说,看见他们工匠精神的传承,用“台下苦练”的坚守换来技术的精湛。匠人心魂在一刀一琢的静寂之中喷薄。匠人们出奇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品,而是在夜以继日的磨炼之后熟能生巧的产物。这种工匠精神的'“匠”又何尝不是一种”犟”,一种在事业上的倔强,在行世中的矢志不渝。于是乎,吾辈还须肩担一份从一而终的坚守,恢宏“工匠精神”的蓬勃志气。
工匠精神的传承,国家与个人需付出共同的努力。身为时代新一批接力起跑选手,我们不仅要接准这一棒,更应跑好这一棒,除了分秒必争,更应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执着于理想,专注于当下,而后应棒而接,迎风奔跑。国家则应切实保障政策落实,大力提倡踏实专注、积极创新、格物修身的工匠精神,逐步建立社会认同,鼓励支持新鲜血液积极涌入,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优质制造“中国创造”的华丽变身。
当今时代的车轮与匠心之火共同撞击,终将迸发出更为灼热耀眼的火花。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7
我观看了“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重播,带给我了一些感触,大国工匠并非是一些超人,而是一些不平凡的劳动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才。
郑久强叔叔是一名河钢人,他说在早期的'时候,外国人不放心把一些重要的技术活交给中国人。郑久强叔叔坚持不懈,自己钻研,有一次用外国人出去喝咖啡的时间,把最后剩下的活给完成了,外国人回来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对中国人的认可。郑久强叔叔在最后跟同学们说;“当你决定一项工作作为你的职业的时候,你就要全身心投入并且爱它。”是的,叔叔的这番话,在我们以后求职、职业的道路上必定有用处。
张雪松叔叔是一名产业技术工人,虽然只有中技的底子,但面对国际性技术难题的时候,不畏惧、不退缩,靠自己的勤奋刻苦,解决了一些发达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张雪松叔叔敢为人先的进取的精神实在是我们要学习的,他无私传艺、甘为人梯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观看了此次的活动后,我们作为受助大学生更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正当其时,顺势而为,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勤勤恳恳的工作、有所作为。努力学习前辈的工匠精神,未来在自己的领域发出一点点的光芒,对得起各位资助的老师、前辈。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8
《大国工匠》讲述的是八个工匠靠着他们自己的双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早已经走到了职业技能的前端,但他们仍然努力地追寻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他们的专注和执着,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公民,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吗?还是说社会的浮躁,已经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国工匠”的感人传奇故事和他们生动的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职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能拓展人生价值观,寻得成功。他们是一群成功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靠上名牌高中和名牌大学,而是在于追求自己职业技能的完美,靠着他们自己的专注和努力,最后成为了国家级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他们职业领域里面不可缺少的领跑者!当前我们国家缺少这种工匠精神,需要用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我们国家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需要十分精良的,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看完《大国工匠》后,我领悟到我们非常需要拥有他们伟大的坚持,努力和尽职尽责的精神。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也只有拥有他们的精神,我们才可能取得成功,并且升华自己的生活。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9
《大国工匠》由大勇不惧大术无极、大巧难破大艺法古、大工传世、大技贵精,大道无疆、大任担当,从不同行业诠释了10位工匠用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极致化。
世界变化无常,科技日月新异,无时不在接受新的事物。印象最深刻的是高凤林,他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坏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一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青年老师刘朋观看后说,作为教师,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过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之一行,教师不过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之一员。因为社会需要以及分工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职业,而教师职业是我们需要用心、用爱去感悟。
为了培养好职业学校的学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黄鹏举老师所说,教师这一桶水要常换常新,最好是长流水。身为老师的我们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10
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通过观看我们能深深地感受了工匠们所传达的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纪录片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他们中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最令人感叹的是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就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日夜加班在生产一线,一次次放弃优厚的物质条件,这种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实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有望拓展人生价值。科技部长,万钢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放松。我们身边不乏爱岗敬业的楷模,但是也存在着对工作挑肥拣瘦,不求技术“过硬”,但求“过得去”这些人势必会被淘汰。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都需要有一颗匠心。身为一线职工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浮夸的当下,工于心,匠于行,净下心来踏实做事,将我们的工匠精神真正的传承下去。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11
《大国工匠》是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2.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12
《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5、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7、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8、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 篇13
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观看了《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我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增强了作为一名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直播中,讲述了高级技师郑久强,张雪松等几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成长故事,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观后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09-20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12-10
大国工匠作文08-08
大国工匠事迹02-27
《大国工匠》心得体会11-15
大国工匠事迹学习心得08-12
大国工匠精神作文04-11
(必备)大国工匠事迹08-21
大国工匠事迹最新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