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心》
夏目漱石的《心》看完其实很久了,只不过一直拖沓着不曾总结。日本作家的作品读得相当之少,之前也只是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记住了精致脆弱的直子以及鲜活率真的绿子。看完《心》之后,我觉得这两本日本小说虽然情节截然不同,但是能从中窥探出日本作家写作的某些共性。善于挖掘人物内心复杂的感情,或者说重视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共通的特点。其实正如这本书的题目《心》这个名字一样,在《心》当中,文中最鲜明的一个主题即是对于人"心灵"的鉴定。"先生"的心是邪是正,是恶是善,我觉得这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在K未遇见小姐之前,他确是诚心诚意想帮助K;另一方面后来由于K的介入,他觉得他和"小姐"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威胁,所以他捷足先登先跟"太太"提婚,而这也导致K最后自杀。虽然说,表面上K的死跟"先生"是有很大关联的。但是,由于"先生"之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被叔父骗光家产),对人生性多疑,所以发生这样的结局其实与先生主观上的意愿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自K死后,"先生"虽然跟"小姐"结了婚,但是心灵上饱受着摧残。他一直想把K的死因告诉妻子,可是又不想妻子纯洁的心灵就此受到沾染。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灵的折磨也就越痛苦。所以最后"先生"只能以死来进行忏悔。夏目漱石在文中并没有为这些主人公取一些具体的名字,而只是以"先生","小姐"之类的指称贯穿全书,我猜想这样的安排,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先生"确确实实存在于他当时生活的社会,给主人公这样取名指向性反而更强。这样的"先生"只是藏匿于大千社会中的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先生。他们不善言谈,他们内心藏有秘密,他们内心矛盾挣扎。是痛痛快快地坦白还着藏着秘密直至腐烂,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也许夏目漱石还是更为相信人性有好有坏,所以"先生"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用书信坦白一切后,读者读完后(至少我读完后),并不会觉得这样的一个人是多么恶毒的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有憎恨,有惋惜,也有同情,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样样皆有。夏目漱石在文章中对于人性的描写,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现摘抄一些如下:我看破了人是变幻无常的东西,又看破了人所无可奈何的那种天赋的虚伪,也是变幻无常的东西。(对"人性"赤裸裸的揭露)到最后,你就逼着我,要我把我的过去象画卷一样地展示在你的面前。我在那时候才衷心对你尊敬起来。因为你表示了决心,要毫无顾虑地从我的肚子里抓住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因为你要剖开我的心脏,吸吮我那温暖地流动着的血液。那时我还活着。死是可厌的,这才约你日后再谈,拒绝了你的要求。我现在正在自己剖开自己的心脏,要把它的血泼到你的脸上去。当我心脏停止搏动的时候,能够在你的胸脯里孕育着一个新生命,我就满足了。(触动人心的震撼描写)事情发生后一直忘记了哭的我,那时好容易才被诱发了悲伤的感情。由于那种悲伤,我的胸中不知舒畅了多少。在突然被痛苦和恐怖一把捏紧的我的心上洒下了一滴甘露的,就是那时的悲伤。(文中也不乏像这样触及心灵的柔软的笔调)文中还有一句话,是文中的"我"毕业之后,对于获得毕业证书之后的感慨。简短的一句话却耐人寻味。我觉得这样的感慨或疑惑或多或少在许多人心中都曾经存在过。想呀想地,我又觉得这张站在过去和未来中间、划分了过去和未来的毕业证书,竟是一张好像有意义、又好像没有意义的奇怪的纸。也把这句话作为此篇的结语,希望我们大家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天,都能想清楚这张纸的意义究竟何在。【读书心得:《心》】相关文章:
《感恩的心去工作》读书心得09-03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读书心得04-25
读《感恩的心》有感04-04
读《母亲的心》有感09-09
《让心自由》读后感02-19
文心读后感03-22
感恩的心读后感03-05
父母的心读后感04-30
《勇敢的心》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