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人物事

时间:2024-08-29 13:09:0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5篇【精】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

  通过认真学习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xx的岗位上做出的不xx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王xx,用仁爱之心和志愿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使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情实感。身材娇小的赵xx,在xx的电访岗位上,用她一个又一个微笑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客户的心,用她无限的真情和为客户排忧解难。不善言谈的姚晓印,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一直把职工和领导的满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x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性格坚强的苗xx,面对家庭遭受的一连串打击,凭着对烟草事业的挚爱,在工作岗位上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好媳妇”马琳芬,用感人至深的`孝心生动地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憨厚善良的钱玉郎,把自己应得的奖金作为零售客户的奖金,自己垫钱为烟农排忧解难,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动需要帮助的人。企业的好管家王秀云,在企业遭受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为企业排忧解难,始终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们退怯。他们勤奋敬业,不懈追求,xx的岗位见证了烟草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我作为一名烟草员工,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专卖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烟草事业增光添彩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2

  马合沙提斯拉木,男,哈萨克族,19xx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19xx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看到铁丝#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吉木乃县军警兵民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xx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xx年不遇特大雪灾。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xx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马合沙提斯拉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千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xx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元补助。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护边更重要!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马合沙提斯拉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3

  尹鲁波,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资源科副科长。尹鲁波同志,20xx年从事营造林工作,他坚持工作在一线,技术指导在一线,严把苗木供应关,确保苗木品种优良,树势强健;冬季组织林业站技术人员开展造林实绩验收工作,徒步丈量新建造林近6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其负责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涉及全县9个镇街,213个造林小班,4131亩,其管理档案规范齐全,补贴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其成功推荐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9个,市级森林乡镇4个,市级森林村庄62个;他对口技术帮扶15户贫困户均有种植蓝莓若干,每亩净收入达到1万元。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4

  ×××,男,哈萨克族,1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19××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看到铁丝网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吉木乃县军警兵民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20××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灾。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20××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马合沙提斯拉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千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20××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元补助。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护边更重要!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马合沙提斯拉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5

  郄xx,男,七年级十一班学生,他热爱祖国,诚实善良,品学兼优,积极参与班级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里尊敬师长,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不与他人攀比,尊老爱幼。

  在学习方面,成绩优秀,获得七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年级第一名。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曾获得:2018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河北省三等奖、2018年全国语文素养竞赛河北省一等奖等多种比赛奖项。阅读图书馆藏书近600册,获得“然尔图书馆最佳小读者”称号,培养了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学习了Python编程和EV3机器人,多次代表学校迎接外宾,成为学校未来之树1+N课程的亮点。兴趣广泛,爱好吉他、摄影、跑步。

  在生活方面,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积极锻炼,曾获校运会男子400米小组第一名、男子100米第三名、男子200米第三名等多种奖项。作为哥哥,是妹妹的好榜样,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一些家务,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给妹妹做饭,关心她的生活与学习。

  在志愿服务中,他加入了白河学校志愿者团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喜迎冬奥,一起向未来”主题志愿活动,寸草心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奉献青春力量,争做爱卫志愿者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达48.7小时。

  郄xx同学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能力出众,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6

  郭建华,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郭建华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郭建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7

  20xx年5月,身为孤独症患者妈妈的xxx注册成立了xx市孤独症家长联谊会社团组织,成为安徽省最早的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之一。10年来,联谊会坚持公益性,收治的患者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158人,累计培训患儿和提供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免收200多万元费用,为孤独症患者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

  xxx和孤独症患儿的缘分,缘起于她的大儿子。

  20xx年,大儿子被确诊为孤独症患儿,为给孩子治病,xxx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独自一人带着孩子走遍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知名大医院及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然而,高昂的费用让她无奈地回到xx。

  当时,xx没有专业的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机构。xxx只能依靠多年来陪伴孩子治疗学到的康复训练知识,在家里给孩子做康复。她利用零碎时间,潜心学习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理论,研究训练规律和方法。

  迷茫,不知路在何方,这是众多孤独症患儿家长共同的困惑。20xx年夏天,xxx带着儿子去探望一名生病的孤独症儿玥玥。玥玥家的房屋年久失修,家徒四壁的萧索景象让xxx潸然泪下,玥玥母亲的辛酸与无助让她萌生了创办康复机构的想法。

  在孤独症患儿家长的支持下,xxx先是尝试着在家里办康复训练班。20xx年,xxx正式注册成立了“xx市孤独症家长联谊会”。她自掏腰包租赁房屋、添置训练设施、购置生活设施,又从人才市场招聘来专业老师,并把老师们送到北京、青岛专业康复机构进修学习,考取康复师资格证,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要做就要把它做好”是xxx一直坚守的信念。多年来,她把孤独症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用一颗爱心为他们打开心门。

  19岁的楠楠,已在孤独症家长联谊会接受康复训练达10年。楠楠3岁那年,父母离婚了,他便一直跟着姑父、姑姑在农村生活。xxx不仅免费为楠楠提供康复治疗,还为楠楠姑父免费提供了住处,并安排了门卫和保洁岗位,每月能有1600元的收入。如今,楠楠已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0xx年,9岁的丰丰被父母送到孤独症家长联谊会。入院时,丰丰情绪非常焦虑,伴有自虐现象。经过9年的`康复治疗,丰丰已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仅会喊“妈妈”“爸爸”,能帮助爸爸妈妈分担简单的家务。为解决丰丰家里的生活难题,xxx积极协调当地民政部门,为孩子办理了低保。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xxx专门设置了烘焙、手工、编制等课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制作点心、蛋糕、月饼等,锻炼患儿的动手能力,并积极向社会推介,展示技能。当儿子将第一次做出的蛋糕捧到xxx面前,笨拙地说:“妈妈,你吃!”xxx禁不住热泪盈眶,虽然那块蛋糕有点发糊、发黑。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8

  许xx,男,中共党员,河南省新县人,是一代名将许世友的长子,青年时期在北海舰队服役,曾任北海舰队舰艇长。19xx年回新县投身家乡建设,先后在县人武部、县人大工作。

  许同志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之一。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在各个时期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崇高信念,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壮美的人生赞歌。

  他甘于奉献。作为名将之后,又是新中国首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可谓前程似锦。但为了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他毅然回到家乡新县照顾祖母,支援地方建设。在这里,他先后送走多名亲人,并为9名老红军和遗孀养老送终。作为将门之后,他一生中三次放弃改变人生的机会。在他看来,共产党员不一定非要当将军、扛将星,才算有xx明的前程,扎根农村,同样无上xx荣。

  他勇于担当。选择留下就是誓愿为老区奉献与付出,在县人武部任职的20年间,他走村串户,密切联系群众,立下了下乡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的“三不”规定。他主动请缨,与民兵一起肩挑背扛,奋战300多个昼夜,终于改变了新县无微波通讯的历史。28年间,他在家乡平凡的岗位上总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他情怀为民。他是将军的.后代,更是老区人民的儿子。在他看来,群众的事再小也比家里的事重要,他下乡支农,虽然离家很近,但经常一个多月不回家。他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一丁点好处,两个儿子入伍从未找关系提干,全部复员回乡,目前都是普通干部、职员。但为了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他多方争取,解决钢筋、水泥等物资紧缺问题。为了让老百姓住上楼房,他主动放弃自己的院落,直到去世还用着上世纪70年代的大立柜、80年代的沙发、90年代的老式电视。他收入不高,却向亲友化缘,先后捐款捐物10多万元,资助130多名困难群众,自己生前却一直抽着廉价的“散花”烟,住着拥挤的小房子。病重治疗期间,他还不忘对来探望的县领导说:“地方财政困难,用钱的地方很多,我的病情我知道,不要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

  许同志是河南省第xx届人大代表,20xx年获第xx届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9

  温立新,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xx年参加工作进入环卫所,整整10个春秋,他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岗位,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了一批批环卫新人,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全县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20xx年,年仅24岁的温立新分配到康保县城镇环卫处,干起了垃圾车驾驶员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好比当兵却没能上前线,这活太没意思不说,而且脏、累,还容易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心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虽然地位低、条件差、工作苦,平凡的清扫清运,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人民贡献大,对社会影响大。工作之余,他还不忘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自学装载机驾驶技术、挖掘机驾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温立新在环卫处迅速成长成一名环卫机械的全能驾驶员;同时他通过与修理工学习,从书本学习,凭着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各种机械的修理技能,每年为环卫处节省修理费用上万元。

  二、满怀歉疚,为爱感动

  温立新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0xx年来,他以岗为家,他常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家庭尽的责任确实太少。相反,他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他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孩子小时,为不耽误工作,他让仅有两周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知道那时康保大幼儿园不招收四周以下的儿童。一次,有一个大型检查很早就需要出车,他早早把儿子放在那家私人幼儿园门口,等他又一次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没有书包大的儿子仍旧站在幼儿园门口哭泣,当时他比儿子哭的更伤心,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他都止不住的掉泪。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爸爸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爸爸是“城市美容师”。

  三、用心动情,可敬可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工作突出,上进心强,20xx年康保镇任命温立新为环卫所副所长。主要负责清扫、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他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他上任后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他在工作中总结实施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得到了环卫工人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清扫队里曾有两位清扫工的作业区常常要“补课”。温立新了解到是因为年轻嫌推车拿扫帚难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见熟人。于是他多次找两位清扫工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那以后,两位清扫工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清扫工老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挣点钱。温立新征得领导同意后,调整了老李的作业班次,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场所打扫卫生,增加收入。他还经常到一线,帮助一道清扫。老李常说:“小温就像是自己的小老弟,不好好干,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xx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带头发扬“5+2” 、白加黑的实干加苦干作风、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只要居民有急事、难事,他都会有求必应。县城降水多的时候,有的公厕粪水溢到了坑边,附近居民和行人都躲的远远的,不身临其境,你真的无法理会这个“脏”字的`全部内涵。而温立新却在别人都躲开时和环卫工人一道站在臭气熏天的粪坑边,一桶一桶的将粪舀干净。20xx年冬天,雪多雪大,为及时清扫积雪,组织环卫所出动所有的人员和车辆,每次都争分压秒,将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更确保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虽然耳朵、手脚冻伤了,但是路通了他的心里亮堂了。一些份外活,像居民需要修下水、雨季居民区需要排水等等,更是有求必应。年底温立新同志当选为康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温立新身上充分体现了环卫工作者高尚的品格,他以“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的默默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推进全县环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0

  在石门县壶瓶山深处,59岁的教师小刚扎根乡村小学40年,多次放弃转岗进城的机会,把一个个寒门学子送出大山。他用结实的肩膀和宽阔的胸怀为乡村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被评为石门县首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罗坪乡栗子坪教学点位于距石门县城120公里的西北山区,七年前,这里还是石门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教学点,全校仅有1名教师、12名学生。得知消息后的小刚,辞掉了安溪完全小学校长一职,主动请缨,来到条件艰苦的栗子坪教学点担任教师兼负责人。

  据了解,栗子坪教学点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常年有适龄学生70多人。可因为教学点条件简陋,稍微有点条件的村民就会把孩子送到10公里外的安溪完小,或去县城学校租房陪读。小刚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小的办学条件。通过多方奔走,小刚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和自筹资金40万元新建了教师周转房和幼儿教室,对原有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提质改造。而今,栗子坪教学点被称为“童话式的城堡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达到了常德市一流。血汗没有白流,学校条件改善了,学生纷纷回流,由曾经的12名增加到现在的95名,创造了石门县教学点学生人数增多的'“栗子坪奇迹”。

  “走教育耕耘之路,洒尽青春永无悔。”小刚以他对教育无比挚爱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信念,仍将默默地耕耘在山区教育的沃土上,精心培育桃李,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大山中的孩子们。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1

  库尔班·尼亚孜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4 年5月出生,乌什人。现任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他敢为人先,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20xx年拿出家里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了前进镇小学,并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学习双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源源不断扩大招生计划。积极开设国学课堂,通过设立孔子像,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唱京剧、练书法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千余名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了命运,对双语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20xx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2

  xxx,男,中共党员,现任xx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多年来,他凭着无私奉献、敬业创新的主人翁精神及精心管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20xx年到xx县农业农村局任职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全身心投入工作,团结带领全局推进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有了新提升。20xx年,亲自带队组织全局干部分别对全县小麦、玉米、青贮、苜蓿、特色等作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进行核查,共挽回国家损失371.46万元。20xx年,7万亩5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部动工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xx县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舍小家顾大家,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都在考虑怎么把工作做得好,以单位为家,以工作为重,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带领全局推进农业农村局工作,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有了新提升。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3

  2013年7月,山东省淄博市罗村镇河东村村民张汉修承包了河东村废弃矿山黛青山,带领全家人一天到晚在破损的山体上挖土、造地、修路、种树。他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让昔日矿坑遍地的荒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张汉修也被誉为“当代愚公”。2017年5月,张汉修荣登“中国好人榜”。

  作为依赖资源起步的老工业城市,山东省淄博市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经过几百年大规模的开采,资源日益枯竭,留下许多废弃的矿坑,满目疮痍。面对众多散落在田野上的矿坑,如何进行修复?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有这么一位先行者,靠着执着和信念,探索出了一条修复矿坑的新路子,奏响了一曲让荒山旧貌换新颜的“绿色转型之歌”。他就是人称“当代愚公”的张汉修。

  现年58岁的张汉修是土生土长的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人,他从小就热爱土地,附近的黑山是他和小伙伴们经常玩耍的地方,所以他一直对黑山有种独特的.情怀。

  说起黑山,河东村的村民并不陌生。这座位于村东的大山,十几年前人们在这里采挖石料,异常热闹。而如今却是一座满坡废坑的荒山,无人问津。每当看着满目疮痍的黑山,张汉修的内心就无比灰暗,荒山在哭泣,他的心也在滴血。

  张汉修从事煤炭经营十几年,由于管理有方,经济效益不错。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他绿化黑山的愿望与日俱增。对自己而言,农村农业,是根植于心的情怀。几经思考,他决定承包黑山,转型发展生态农业。

  张汉修的想法一说出,就遭到了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原来,黑山上一米多高的野草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废石坑到处都是,山上连条路都没有,随处可见裸露的黄岩石,连水都没有,就更别说种树了。可张汉修却认为,他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绿化荒山,再说如果不进行从煤炭到农业的转型发展,他企业的四十多名工人也将面临失业。在一片反对声中,张汉修毅然开始了他的植绿计划。

  隔行如隔山。张汉修虽然成长于农村,但由于一直从事工业,对于农业知识一窍不通,如何规划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思路,看着眼前杂草丛生、废坑遍地的荒山,他的脑子一片空白,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张汉修先是把山的名字注册成了黛青山,随后开始外出学习、向专家请教……他到处取经,发展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他决定按照工业化理念,实行以软籽石榴为主打,辅以油杏、蜜桃、山楂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接下来,修路、填土造地、打井、种树等依次展开,他把资金和精力全部用在了山上。

  种树最怕缺水,于是他在山上打了3眼深井,又把电引上山,建立了覆盖全山的灌溉水系,还在山顶建了两个1000多平方米的蓄水池。山上都是石头、地沟,要用挖掘机一点点打,光打井这项工程,就用了一个月。

  山上矿坑很多,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00亩、深20多米。全部填土造地,难度很大。他借助矿坑地势,修建了一个占地600平方米、高3米多的冷库。冷库上方,覆土造地,栽满石榴树。

  此外,山上还有7个类似的矿坑,大的5亩多,小的也有2亩。张汉修因坑制宜,将其建成了鱼池、藕池。由于高低错落,计划打造成梯田状的生态景观。别看借坑建池,也费了一番周折,要重新砌石,还要做防渗处理。

  经过2年多的努力,现如今这座山虽然还有废弃矿山的痕迹,但已不再荒凉冷寂,而是一派生机:坑洼不平的砂石路旁,楸树、黑松、水杉等绿意盎然;一块块平整的山地里,一岁大的石榴树整齐划一……

  “他每天早上五点多就上山开始忙活,直到天黑才下山,皮肤晒得黝黑,我从没见过一个老板干活这么拼的!”正在棚里检查果树的刘晓说道,张汉修每天带着工人们在山上挖土、造地、修路、种树,他不仅被淄川区评为绿化模范,更被当地人誉为“当代愚公”。

  众所周知,农业周期长、见效慢,而在废弃矿山上投资农业,不仅回报慢,投入也是惊人的。2年时间,张汉修先后投资了1500多万元。但看着日渐修复的矿坑和变绿的黑山,他感到了些许欣慰。他下定决心,不管多难,都要持之以恒,一定让这座山绿起来。

  植绿中,张汉修意外发现,黑山含硒元素,可种植富硒农产品。为此,他成立了淄博河东富硒石榴研究院,聘请专家研发、繁育优良树苗,以此带动周边群众种石榴。他先后成立了淄博河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锦川河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农致富。

  如今河东生态园内,石榴树品种达到5个、占地260余亩,育苗2万余棵。此外,还有树莓、黑松、楸树等多个树种。近日他打算去以色列考察石榴新品种,实现一年四季有石榴。他还计划进一步发展石榴盆景、酒、果汁、糕点等深加工,建立体验区和石榴博物馆,让人们看石榴、吃石榴、了解石榴文化,张汉修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石榴哥”。

  其实在引进软籽石榴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张汉修说:“2015年的时候,遇到天气大冷,我种下的石榴树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我心灰意冷,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还是得接着干!”对于现在正在建设的农业园,他最大的希望是,用几年时间,建立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园,把这座700亩的荒山打造成满山皆绿、瓜果飘香的花果山、生态山。

  如今黛青山上虽绿意渐浓,但5年内根本见不到效益。而张汉修说,自己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能给工人们发出工资就好,“刚开始成立这个农业合作社,工人们就加班加点跟着我干,我不能欠他们一分钱工资。”

  诚信对于张汉修来说,是他多年来的坚守,也是他的成功之道。张汉修在诚信的奠基之上,也信守着自己的情怀和善心。汶川地震时,张汉修向红十字会捐款五六万元;河东村盖小学,张汉修为小学捐去桌椅;多年来,张汉修一直是淄川区的纳税大户,从没拖欠过一次税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曾经的黑山被开发后满目疮痍,张汉修这一代人并没能“乘凉”,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现在的黛青山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乘凉”。“希望再过十年,黑山上没有一点荒地!我要把满山绿色留给子孙后代!”张汉修信心满满。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4

  xx,女,汉族,1978年6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教师。

  丈夫不幸去世,xx既照顾年迈的公婆和5岁的儿子,还承担一大笔债务。公公膀胱癌屡次复发,婆婆又出车祸。xx带着儿子、公婆一起改嫁,重新组合成一个和美的大家庭,用爱心、孝心奏响和谐家庭的新乐章。

  xx嫁入丘家的十几年里,和丈夫琴瑟和鸣,对公婆孝敬有加。20xx年,丈夫不幸因公牺牲,xx一个人撑起这个老幼贫弱的家。公公手术3次、住院14次,每次都离不开xx的忙碌。20xx年,婆婆被摩托车撞伤,牙齿摔得一个不剩,xx每一天用榨汁机把饭菜、水果搅成汁,用吸管喂婆婆喝。那段日子,xx白天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觉后,再到医院照顾公婆,困了累了就伏在病床边休息片刻。

  20xx年,xx与现任丈夫汤云辉相识,带着公婆、儿子与他结了婚。汤云辉像对待自我亲生父母一样,与xx一起分担职责。

  xx对此刻丈夫家的老人也同样孝顺,双方的老人孩子在他们的感染下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xx还帮忙照顾大小姑子家庭。汤云辉姐姐常年在龙岩打工,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向寄养在xx家。xx视如己出,照顾生活起居,接送上下学,指导学习。如今,大外甥已经工作,每次回到上杭,第一件事就是去xx家看望外公外婆和舅妈。

  20xx年,小姑子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xx。不到100平方米的家里住着9个人,孩子没地方写作业,xx就在自我卧室里摆上沙发床,每一天晚上都得先把床收起来,摆上课桌陪孩子们做功课。

  如今,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公公的膀胱癌没有复发,婆婆也日渐心境开朗。在这个由多个不一样血脉组成的大家庭里,xx秉承民族优良传统,用真情、真心温暖着每一个人。

  xx家庭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5

  xx今年76岁,是经八路街道城省建社区居民代表,家住文化路34号院,是郑州市工艺美术厂退休职工。

  大院里的居民提起xx,都称赞他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他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他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他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xx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他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他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他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他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他比谁都高兴,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xx的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动作利索,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20xx年在大伙的帮助下成立了“惠风艺术团”。就这样,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活跃了大家的文化生活。问他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他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李团长。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道德模范人物事】相关文章: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09-23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1-04

学生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1-04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9篇)08-21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5篇12-10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5篇)12-10

社区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精选6篇)09-22

遵纪守法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精选5篇)10-10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