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工作技巧

时间:2021-10-31 17:05:10 范文 我要投稿

社会工作者工作技巧

(一)团体成员的选择

社会工作的团体选择成员呢?通常应有一些决定那些人可参与团体的标准(criteria)。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员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问题。雷德曾提出(最佳距离原则)(the law of optimum distance),讨论团体成员同质性及异质性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团体,同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稳定;而异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活力。这之间的差距拿起是微妙的。同质性的团体,成员较易沟通,也较易建立团体意义和约束力;而异质性的团体却有助于团体过程的变化,因为个别差异对成员的有多方面的刺激作用。一个团体成员不可能是绝对的同质性或异质性,然而社会工作团体在选择成员时,原则上考虑同质性较多,然后容许部分的异质性,以期待团体能稳定又稍有活力。

所以,在此要讨论选成员的标准,这些标准会与团体的目标有关,然后才由成员的社会条件(social qualification)来决定,如年龄、性别、地位与角色、种族、社会阶级、宗教信仰、经济条件、教育程度、专业、语言、居住地域或其参考团体等。虽然团体的进行必须注意到整个团体的特质,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成员的性格特征;如问题性质、智力、体能和他们的价值观等。这些都需要先考虑同质性因素,如相类似或共同的问题,使成员息息相关,许多事更能感同身受,共同努力以克服困难。总之,异质性上是尽量不要造成有例外的特殊分子,或者使他孤立和产生无所适从之感。

每一个团体都有招募成员的程序和方式,它可能源自外在因素,如机构的政策与制度计定的程序;或许决于内部需求,即几位成员主动决定,并采取行动。同时也决定了团体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开放式的团体,成员加入或退出自由自在,但不易发挥团体功能。保持某些限制的开放团体,常有短期目标及作用,如容许成员一旦完成个人目标即可离开团体,所以那些强调要有团体归属感的团体则不适用。还有一种是封闭式团体,有一定标准,一定加入的程序,一定的期间,甚至有收费的新方法,这种团体可能较适合有确定目标及组织的团体,不止成员在一定期间达到期望,整个团体的形象显现,是较严谨的作法。

(二)团体的大小规模

团体成员人数的多少,会影响互动的深浅。团体维持一个适当大小,以达成团体目标是很重要的,小团体成员容易了解团体正在进行些什么事,而团体人数增多时,各种限制也就多了。哈佛主为团体的大小,其决定因素在:团体的目标、需要互动的深、问题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程度,除此之外,亦需考虑团体的时间因素。

通常治疗性的团体为了获得深入沟通时,成员的人数要比发展性或教育性团体的人数少。一般而言,对成人治疗团体面而言,七到九人是最理想的数目。对情绪困惑和社会适应不良儿童的活动,需要更小的团体。一个以娱乐或聊谊为目标的团体,人数可以比较多些,教育团体的人数规则活动性质和目的而定,这些团体可能是至少七、八个人到二、三十人。

(三)团体聚会的地点和设备

团体聚会的地点其交通是否方便?是否经常在同一地点?都会影响成员的参与和出席。同时场地的设备则视团体的目的和活动方案而定,当然也要注意场地的物理条件,如温度、空气流通及光线:还有进出门口以不干扰他人为主。活动场地、空间会限制成员的位置,而影响到成员的互动心理与气氛之形成。因此,团体的隐密性是应该补保留的`,团体不应该打扰他人,但是也不应该被他人所打扰。室内的布置不要太合适工或正式。在某些性质的团体,桌子被视为心理上的障碍,有损互动。但在团体提供点心时,一张桌子是必须的,如果有桌面上的工作时,可考虑圆桌,加圆桌可保持互动流畅。

(四)团体聚会的日期、时间和期间

团体日期和时间是最初计划的一部分,根据成员的需要和期望而定。期望成员根本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来参与这团体是不实际的,必须考虑到距离、车费、看顾小孩的人。因此时间因素影响谁能来参加团体,相对地也可以知道成员对参加团体的态度。

团体通常每周聚会一至二小时,住在机构中的团体可能会聚会更频繁。一次有意义的聚会能持续其影响性,而且是促成改变的动力。

团体聚会到底要进行多久才好?这也是看团体的目标而定,社会发展性的团体时间较短,通常在二至四个月,但若较换目标则可延长。治疗性的团体至少一年,多则二年,有时待目标完成,成员能将团体聚会学习到的,转换成每日的经验,聚会才会结束。因此没有期间的限制。成人和年轻人通常能接受聚会次数的时间限制来完成他们的目标。有被拒绝经验的年轻人可能视时间限制为一种阻碍,试着得到较长的时间而不是将自己投入在目标达成上。然而另一些成员常常迫不及待,没有耐心,希望在最短期间内完成目标。因此,当考虑次数频率时,需注意以维持团体的发展为准,不能有中断的感觉存在,影响成员的继续参加。再者,有经验的团体工作者常会在团体开始之初,就与团体成员决定每次聚会在相同时间与地点,如此不但便于记住,也可减少缺席率。

上一篇:金正昆社交礼仪心得  下一篇:水泥厂顶岗实习报告

【社会工作者工作技巧】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者考试技巧05-06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解题技巧 -电脑资料01-01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解题技巧 -备考资料01-01

社会工作者考试感想01-01

社会工作者培训心得09-29

社会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09-01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转变-以个案社会工作者到销售人才为例01-20

社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01-20

社会工作者个人总结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