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员开题报告之五

时间:2023-04-27 09:26:48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跟岗学员开题报告之五

"体验性学习对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跟岗学员开题报告之五

王卓瑶

一、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中外近代体验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杜威和中国的陶行知。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点,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而提出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体验性学习方式,使阅读教学从以往知识接受的过程改变为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给",更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知识潜能和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它是一种开放的、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主动参与教学,亲历文本,与文本的作者进行交往,生成情感和意义。当然,这种学习方式早已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多方探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探讨实践应用的策略,还是一项远未做好的工作。本课题将就此进行探索。

二、本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2、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杜威认为: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3、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

4、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5、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体验不够、感悟不深、个性解读文本能力不强的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目前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体验不够、感悟不深、个性解读文本能力不强,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通过多种渠道,创设有效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查、演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体验其中的喜、怒、哀、乐,深入感悟,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研究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体验感悟,

在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难点:防止体验性学习时走入泛化体验、无度体验、纵容体验等误区。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6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2、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参与体验积极性,体验感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体验性学习的内涵及其能力培养方法。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六、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

1、收集、学习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2、制订课题方案,请专家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进行课题申报。

3、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人员和实验班,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4、举行开题会。

(二)实施阶段(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

3、做好实验班学生的跟踪调查工作。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进展情况。

4、撰写阶段性总结、论文。

5、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汇编课题案例、论文。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七、课题的组织管理

课题负责人:王卓瑶

主要成员:许一宁王庆云陈丽娇李锦鸿龙新星

蔡璇莹王赛瑶林楚姬许继书

八、所在学校对本课题研究可提供的条件

汕头市澄海华侨小学为省一级学校,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对立项的课题都有严格的管理。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都有五年以上教龄,大专学历,分别为省、市、区级优秀教师,均在教学第一线,都承担或参与过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有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和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课题组活动时间将利用学校的固定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因此时间上将得到充分的保证。

学校将从经费上为本课题在校内开展活动或向周边学校介绍推广成果提供保障。

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也都参与课题研究和管理,保证了课题在学校的有效实施。

九、预期研究成果

中期:(1)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优于本年级对照班.

(2)阶段性总结、论文

(3)中期研究报告

最终:(1)全校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高

(2)课题论文集

【跟岗学员开题报告之五】相关文章:

跟岗学员开题报告10-19

骨干教师跟岗学员跟岗总结范文12-30

跟岗实习报告02-20

跟岗实习报告03-11

跟岗实习报告范文04-01

[精品]跟岗实习报告12-25

汽修实习跟岗报告(精选6篇)06-08

幼儿园跟岗实习报告02-12

跟岗培训总结11-10

跟岗学习总结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