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4 14:28: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所见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所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所见教学反思

所见教学反思1

  这首诗非常的富有情趣,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学生远,当然的情境也难能把握,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

  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快乐的小牧童》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让学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蝉,体会那种妙趣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 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真正达到了物我一体,为更好地学文打基础。

  针对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本课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前几组的教学中已积累了很多学习生字的方法,针对本课生字少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认字方法,也可以在学习古诗时纠正个别发音强化认字,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会组词,学会词语的灵活运用,积累语言。

  2、古诗教学学生毕竟见得少,所以学习一首古诗时要从朗读、背诵、领会诗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以此拓展开,学习更多的古代诗词。

所见教学反思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代诗歌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新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同时,在课后又编了小学生古诗教学70首。可见在课改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文的教学呢?

  虽然,我个人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古诗教学教师本身应该有深厚的功底,而我自己还好象欠缺了许多,加上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更是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而且,我认为,小学生诵读古诗应该有一定的文化、语言积淀。因此,我虽然喜欢古诗却不感轻易尝试。这次之所以选择上古诗,源于几个原因。一是去年在网上看到全国第五届阅读教学大赛上,王自文的古诗教学课堂实录,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也看得心潮澎湃,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于是,有一种想尝试的冲动。其二是因为去年的平湖双高课选了许多古诗,难度很大,我也想挑战一回自己,最后是因为,我觉得教材选择这么多古诗肯定有它的道理,作为教材,我们肯定要教,而且要教好,于是,我就大胆的尝试了一回,因为女儿生病了,

  所以偷了点懒,选择了去年备好的一份一年级的教案。由于自己的水平和一年级学生的底蕴还不够,所以,尝试可能不是很成功。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教学意图和大家商讨一下。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诗味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蔡玉琴老师在关于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特别提到: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古诗内容教师一般不要主动讲,生字词稍加解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作简要回答,要把时间放在熟读成诵和识字写字上,切不可逐字逐句讲解。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于是,在初读古诗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自读后,又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同桌读、齐读。为了激发读的兴趣,我又建议举行朗读比赛,组内朗读后推荐比赛读,分男女生读、全体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

  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短短10分中左右的时间,学生读诗不下八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

  “诗是有声的画”。在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又以配乐吟诵做示范,学生吟诵的热情更高了,吟诵的效果也更好了。学生就是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我又围绕诗的题眼“所见“,请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和体验诗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用朗读表现了牧童活泼机灵的性格。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记牢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

  二、想象──入情地再现意趣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虽然,我们屏弃支离破碎地分析理解,但是读了以后,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诗中写了什么,这个明白的要求是能借助插图、情景,明白大意即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前一阶段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学生是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古诗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的。原来的设想是让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和水平,我还是不敢放手,于是通过情景的再现来让学生了解大意,通过想象来感受意趣。

  如:片段一

  1、情景导入: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

  3、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4、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自己读读:

  试着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有不懂的字词把他圈出来,等会儿请大家帮忙。

  交流理解:

  有不理解的词吗?重点理解“振”、“林樾”。

  6、看看图上牧童的神态,听听他的歌声,想象一下他的心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7、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干什么)随机出示图片。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借助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整首诗以“袁枚出游所见”的故事形式贯穿始终,让学生形象感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自悟自得,互助交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诗意,从而积淀语感。最后,我又让学生做一个小牧童,边表演,边诵读,相信古诗的大意学生是可以明白的。

  三、拓展──积极地阅读和创造

  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画笔,将诗中描绘的情境简单地勾勒出来,或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等等。由于这首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于是,我布置的一个作业是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来,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所见教学反思3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两位诗人思乡情感的体现:“我应该怎样吟诵这两首诗才能表达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后,老师仍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见教学反思4

  《所见》是一首充满了童趣的古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还是初步接触。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学这一课的重点及难点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诗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捕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

  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1、利用课文插图,把学生带到绿色的树林中,林荫小道上,牧童和黄牛是那样的充满田园的气息,感受着初夏的新绿和泥土的芬芳,学生的情绪瞬间萌动起来。

  2、借助录音带,播放《快乐的小牧童》,在悠扬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缓缓走来,一下子让学生融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3、与此同时,我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走在这林荫小道,你仿佛听见什么?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说,听到了牧童的歌声,还有的说听到知了的叫声。我继续追问,还有耳朵灵敏的同学还听到什么?学生们楞了一会儿,马上就有人回答说,听到了黄牛的叫声,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甚至还有的学生说听见山涧溪流的哗哗声。他们在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来到了诗歌的情境中,和牧童一起骑牛,玩耍。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才能完成对它的全方位理解体会。在本课教学中,对于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通过集体吟诵,男女声吟诵,师生吟诵,分组吟诵,表演吟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反复回环吟诵中,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想捕蝉又生怕吓跑蝉儿的忧虑以及“忽然闭口立”的机灵;在吟诵中,孩子们将自己化为牧童,真真切切地领会了农村孩子乡间生活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中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悟诗意。教学中作为教师稍作点拔,旨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所见教学反思5

  我们知道:朗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教授一首古诗来说,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在教授《所见》这首古诗时,我特别注重运用朗读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开始,我让学生自由读诗歌两遍,圈出生字或难读的字,自己再多读一读;接着让他们同桌合作读,他们中一个读一个听,同时相互正音。接下来我就要检查他们读的情况——指名读与开火车读了,同时我补充提示诗歌的节奏以及诗句中容易读错的字,这些字基本上就是本课的生字,因而就利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把生字解决了。

  我示范着读完古诗之后,又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我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读懂课文,并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采取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诗歌,因为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学生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他们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他们中大部分能够背诵出这一首古诗了。

所见教学反思6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无论是从诗句内容还是学诗体验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以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今天的这节师徒结对课,通过几位老师细致的点评,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通常说古诗难教,实则不难,只是自己没有找对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导入花费时间过长

  在导入过程中,我描述了李白的《静夜思》的诗句意思让学生猜测诗名,但是学生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由于让他们预习过这首诗,所以他们没有多加思考就回答是《夜书所见》,后来经过我的再次深入点拨才将他们引回了正题,在前面导入上时间花的.有点多,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二、释题上的偏差

  在引导学生释题时,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中的“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指那个人在看书,有的同学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用手做了一个写的动作,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是 “写”的意思,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所以在这花了不少时间。

  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

  虽然我平时在课堂上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所以在学生对诗歌不熟悉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句意理解,就难上加难了。朗读的方式有很多,齐读、泛读、领读、诵读等等,形式多样,其实多读并不难,关键是要如何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歌感情。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是采用齐读,然后采用断句读,逐句读,最后结束时在有感情齐读,以读给这堂课堂画上一个休止符。但是尽管这样,还是在读的把握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给我指出来:读要有层次感,从刚开始的单纯的读一步一步递增到最后以情入境,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诗人,怀揣着思念家乡之情动情的朗读。听了陈老师的话,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在朗读上把握的不足,给学生朗读时间太少,课前准备还是存在不足。

  四、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背诵诗歌和巩固记忆,究其原因,还是课堂驾驭能力不足,除了经验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思路设计的不够合理,和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这种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靠的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深入反思、逐步改进的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语文教学,看似简单轻松,实则小课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课堂效率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去学习,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见教学反思7

  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古诗中,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喜欢的: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情景,是那样自在神气!捉蝉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我教学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式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

  一、反复朗读。我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事实上,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读,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朗读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朗读中,让孩子们把自己当成了牧童,融入到诗歌意境中。

  二、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城市的孩子,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难以体会到乡村生活的情趣。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捉小昆虫的.过程,无法快速进入情境。我借助画面和视频,配上音乐,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步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小牧童的想法。

  三、课后,我还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牧童后来捉到蝉了吗?请你续写故事。以此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所见教学反思8

  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有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题的古诗比比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也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古诗,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笔者尝试进行了“主题建构式”的古诗教学,既以一个母线为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语文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往诗外畅游,思接千载,遨游万里。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下面简要描述将《夜书所见》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放置在同一单元主题“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学策略。

  一、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园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二、再现意境,拨动情感心弦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亲的家居休闲场景……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叶绍翁离家在外的背景知识外,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梧桐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边的凉意,感受到了孤独。除了从听觉中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三、借助意象,解读内心世界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中介,让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不经意间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凭借着意象的召唤,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根据教学图片,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凭借着注释,读通顺古诗,也来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四、古今融合,建构立体课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需。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在教师的娓娓述说中,学生与古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心产生了共鸣,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学生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如此的主题构建型的古诗教学,能引导学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地欣赏古诗,使语文教学有了鲜活的灵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洒脱和厚重,少了一份苍白和飘浮。

所见教学反思9

  古诗的教学,一直觉得在诗句的理解,特别是出现一些跟现在的意义具有较大出入的字词的时候是最大的'难点。

  《夜书所见》在备课就猜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以及对后两句出现倒装句的情况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在做什么?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这时,学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于让学生下定论,因为开课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正在这个书上为难呢,这个书字是应作写来讲,但很容易让人感到是诗人在看书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们说不出来都认为是看书的话,也不能说错,但学生竟能悟出来,看来多读确实有好处。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让学生抓住“知”(料想)就马上能理解了。学完了古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然后我又重新回到课题,让学生说说“书”字到底怎么理解,这回大家都能明确地说出是“写”的意思了。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自学理解。

所见教学反思10

  《所见》是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也是本学期孩子们第二次接触到古诗,之前在第4课时,我们也学习过两首古诗。

  所以,我以复习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孩子们的记忆力都很好,背得都很流利。“小朋友们可真棒!那你们还记得这两首古诗是描述什么时候的景象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春天。”“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又是描述什么时候的景象。”

  学习古诗,最难的就是理解诗意。我想对我们成年人而言,这也是有些难度的,给你一首古诗,没有任何的注释,相信也很少会有人能完全明白诗的意思。一年级的孩子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因而在理解诗意上就需要利用一些形象的图片。

  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课文59页的这张插图,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单一的,语言表达也很琐碎,且不完整。比如他们说不出“我看到了一个小孩骑在黄牛背上”或是“我看到树上有一只知了”。但是他们会说:“我在图上看到了一头黄牛”,“我看到了一棵大树”,“我看到了很多的小草”,“我看到了一个小孩子”这样的回答。针对孩子们的回答,当时我也没及时点评,之前我总觉得孩子们才是一年级的孩子,此刻加强语言训练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此刻看来以后在这方面自我也要注意下。

  孩子们表达完自我的所见后,于是我便顺势引出诗歌的题目:“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吗?有一位诗人他叫袁枚,他把小朋友看到的景象都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的诗歌《所见》。”此刻想想,其实自我这样引领很不对,在那里,我把“见”字仅仅理解为“看见”,而我们学了整首诗歌之后,会发现诗人除了看见“牧童骑黄牛”外,他还听见了“歌声振林樾”,他还听见了蝉鸣。所以,题目《所见》中“见”的含义除了“看见”外,还有“听见”的意思。显然自我刚才的引领是不对的,自我只是粗浅地把“见”理解为“看见”。我想如果在学完古诗后,自我在追问:“孩子们,学到这,你觉得诗歌的题目‘所见’中的‘见’还只是‘看见’的意思吗?”相信孩子们会说,除了看见,还有听见的意思。这样孩子们对这个“见”字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古人在写诗时经常斟酌该用哪个字,所以有了“推敲”的那段佳话,一字之差,可能意思就相差甚远。对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在解读文本上,也需再三斟酌,一字错解,就会造成对整个文本理解的偏差!

所见教学反思11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预设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 给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所见教学反思12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再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一、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本课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飘落的梧桐,发黄的秋叶,稀疏的篱笆,黄昏的江面,孤单的客船,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走进诗人眼中的萧瑟的秋天,走进诗人客居他乡的那种思乡之心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本,为理解诗句奠定基础的同时,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夜书所见》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铺垫。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理解诗意时,我又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如在导入时,我问学生,“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理解“促织”一词时,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方法,理解了古诗意思,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2、成功之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的要求设计,既树立了小组长的威信,又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也要遵守秩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3、不足之处:

  1、朗读的时间可以在充分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够准。

  4、成功之处:语文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我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的整合,注重语言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复习了古诗《小儿垂钓》、《所见》、《村居》,拓展了张籍的《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学得很快乐。

所见教学反思13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一二年级时对古诗简单的识记。怎样让孩子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去初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客居他乡,在江边被微冷的秋风吹拂,看见秋叶飘落,感到孤独寂寥。由看到远处篱笆旁的灯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里又泛起一丝亲切,一丝温暖。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诗题。然后介绍诗人。借诗人的看听想三个方面去理解诗句。

  孩子们在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时,容易把“儿童挑促织”也理解进去。于是,我让孩子们说“知”的意思是什么。孩子们认为是“知道”,再问孩子们“究竟是看到了什么”,才“知道”是有孩子在挑促织的?孩子们说,是看到了“篱落一灯明”,才知道的。这里,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课时这一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顺着我的意思,说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来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词,理顺诗句意思后,我让孩子们逐句品读古诗。借由一幅幅图画去领略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经理解了诗句意思,再次品读诗句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孩子们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读诗句,体会情感与前面一个环节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紧凑。

  比如“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引导孩子们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织”后,可以直接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呢?”“可能他小时候也去捉过蛐蛐,觉得很快乐呀!”“谁能来快乐地读一读呢?”

  上一次公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我常常是无从落脚,不知道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又应该从哪里突破。在查阅相关资料,也借鉴众多老师们的方案后,设计了这一堂课。只觉得自己水平确实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方向的把握,环节的设计,课堂的语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够包容我,如能指点一二,不甚感激。

所见教学反思14

  这是一节古诗课的教学,我认为古诗最重要的是诗趣,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当然,在教学的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朗读中孩子们不能全部的集中精神,想象与现实不能很好的结合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见教学反思15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教材《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有意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从诗句内容还是学诗体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虽是如此,但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这样才有可能领悟诗的内涵意境。而如何把学生带入诗人的.世界,就成了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节课,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一从复习引入,勾起学生的回忆,从思乡的情感出发导入新课;二是读准古诗,初步感知。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读诗,让学生对诗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三是理解诗意,通过图文结合、老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四是悟诗情,再次以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诗的意景和诗人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以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是努力把握好古诗教学的情感断层和情景再现,不断尝试让学生走进去,走出来。

【所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所见》教学反思04-05

《所见》教学反思09-21

有关《所见》的教学反思10-07

古诗《所见》教学反思范文09-21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04-04

夜书所见课堂教学反思10-04

古诗《所见》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06-16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反思(精选8篇)09-27

《所见》教学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