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24 10:22: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700字(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700字(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700字(通用11篇)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1

  本次的期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学生虽然能从多个方面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但是对数图形和较复杂的解决问题不能够认真动脑思想。一年级学生对于审题、分析题目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有时找不到对应的量,有时列成加法。基于以上情况,自己在下半学期的改进措施:

  一、把握课堂,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把握,学习效率自然低下。我们的数学学习内容是较抽象、枯燥、无味的,而一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注定着他们不可能在40分钟都能集中精神上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学生审题能力与方法的指导

  1、加强题目重点词、量的理解。如针对“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有时找不到对应的量”,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用圆圈圈出,然后再让他们对应地找出具体的数量,并且把数字标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找不到对应的量。

  2、加强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针对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有时列成加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已知量用图形表示出来,并标出所要求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后进生的辅导

  后期将继续通过家校联系与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对于后进生我主要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来辅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来激发他们乐于完成作业的兴趣;给他们作业优先批改的机会,及时表扬他们的微小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动脑,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

  总之,在教学教育的路上,我将与学生一起反思,一起进步。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2

  本次期中考试从整体上看,这张试卷得高分的不多,但60--80分的较多,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80分,或许达到了出卷者的意图,但却使许多家长感到失望,也使任教的教师感到惭愧。在一般人眼里,一年级学生应考个九十来分那才算正常,而大部分只有七、八十分真有点接受不了.不理想之一是平均分不高,之二是优秀率不高,不理想之三是有十人不及格.我认真仔细分析了的试卷,发现三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计算方面的失分率达到了37.25%。特别是在进位、退位加减法计算上失分更大。

  其计算失分主要表现在: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还没有学习,好学生还能行,差生答的一塌糊涂。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读题,分析题的能力弱,十分率较高。

  3.还有最低级的错误是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也会出错。

  基于以上的错误,是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书写上的习惯。如,数学阿拉伯数学的认真书写;列竖式时数位要对齐;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要有进位标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要有退位标志等。

  (2)认真检查的习惯。可以先估算,再口算,再列竖式计算。

  (3)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的符号,再计算。

  2.每天练一练,强化口算。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量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口算具有花时间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形成技能。

  熟能生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适度的练习。在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下功夫,提高练习的操作性。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争;把练习变成小游戏;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对这些几何形状的特征有一些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几个立体图形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教学思想是想通过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前的谈话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来认识这四位老朋友吗?导入部分,让学生上来摸四种立体模型。并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后,说说立体模型表面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然后让学生结合淘气和笑笑的办法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图形搬到平面上,体会“面在体上”。从而引出今天所学的内容--有趣的图形。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结队成为好朋友,加强了学生对新图形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找找教室和身边的物体说说哪些物体中有今天所学的图形。这样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后设计了猜猜我是谁、摸物体、找朋友等游戏,发现学生积极性比往常高很多。但毕竟学生自制力欠缺,课堂容易过于“气氛”,这点以后教学中还需完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三角形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设计了用小木棍搭建三角形的游戏,比较几个学生搭建的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几个三角形的不同,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三条边是可以不一样的。

  整堂课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足之处尚需改进。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4

  在上课的时候,按我的预设出现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是:(1)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学生不感兴趣。(2)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好像无所适从,不能采用有效的解题策略。因此,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下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与农村学生的知识背景差距太大,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综合素质得分”,“专业得分“等,这样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上第二课时(退位减)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方案(创设情境),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经历的事当作宝贵的资源引入课堂

  课本上的例题要求计算图书的本数,但我给学生留的学习空间很大,我用例题中的数据,编成学生家搭温棚卖菜的价钱数据,让学生会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既学习了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了数学就能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这样一举几得。

  二.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探究两位数的退位减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这节课无论是计算两位数的加还是减,问题情境创设后,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教师始终抓住两位数加两位数或减“为什么要把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退1”这些问题,让学生说算理,说方法,教师适时给以引导,这样就把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三.有目的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营造人人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互动中进行,无论是同桌互动,小组的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目的就是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之中,教师通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以指导,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5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玩,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多创设游戏情境,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话,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上完《玩具》一课的体会。

  《玩具》一课除了让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5各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能用1-5来表示事物的顺序。对于第一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大家都会关注得比较多,基本上能达成。可对于比较隐蔽的第二个目标,相信很多老师会关注得比较少。回想起两年前教一年级的这一课时,我对第二个目标关注得也不够,处理方法相对单一。只是根据书本第8面的第四题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从而知道1-5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通过作业反馈发现非常糟糕,“第2个”和“2个”孩子基本上都分不清,要涂第2个,大部分孩子都涂了前2个。由于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今天重上《玩具》这一课时,除了完成P8、4外,我还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5个小朋友上讲台按老师的指令来玩游戏,其他小朋友当评委,看哪一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1.5个小朋友按顺序报数。2.第5个出列。3.5个小朋友出列。在游戏中,刚开始并不是很顺利,有小朋友不懂第5个和5个区别,要第5个出列,也有其他小朋友出列了。不过在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最终能得以完成。第一轮游戏过后,很多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很想上台来,于是游戏又进行了两轮,在接下来的两轮游戏中就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孩子们进步了,大多能理解“第几个”和“几个”也就是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了。因此下午在完成练习册的作业“划一划”时,就较少出现划“第3个”变成划“3个”了。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6

  一、因为平等,所以互动

  一年级学生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上课时总有跟同学跟老师不配合的现象,我总说“××同学,请认真听讲”,“××同学,请坐好”等方式提醒他们注意,可效果总不理想。近段时间我多表扬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语言,如“你真乖”,“你真聪明”,“××小朋友讲得真好”等语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民主程度,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神态,都在小朋友的脑海里定位,他们也有相应的学习反映。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捕捉学生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被老师重视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了,认为要跟同学和老师好好配合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因为合作,所以成功

  在计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较出色,不需要在课堂中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这样,其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原因,我们总是担心他们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操作,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一个旁观者。如何组织好一年级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是教学的重点任务。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教学中我通过在改编过的故事中穿插数学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比较默契了。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小组间复述故事解决问题及小组间新编故事设计新的问题两个主要环节进行小组合作。而且通过这样的讨论,平时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孩子也能提出问题考考小组内的同学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乘车》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中,领悟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与运算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我努力立足于新课标的精神,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上车”、“下车”、“上车又下车”的情境,比较轻松地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我在学生的表演中间,适时穿插引导:“现在车上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提出问题,大家合作解决了问题,从而领悟到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易教”,学生“乐学”,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学的东西。他就会认真去学。因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时,应让学生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算?”你还能想出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吗?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表示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由于我课堂节奏慢导制教学超时;在课堂上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几点。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8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南极小客人》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24个同学上台,问: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24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师还可以问:企鹅和贼鸥,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24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

  二、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我先告诉学生我抓一把黄豆,数一数共有多少个黄豆,再拿一些黄豆,估一估,有几个一把,大约有多少个,就知道了。这样反复进行几次中掌握了,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9

  《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11~20各数及10加几、减几。学生对得数是10以内的加减法已有了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以孩子的生活实际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倡导方法多样化,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我在设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优化。

  不足之处:

  1、应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本节课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只感知了凑十的方法,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在教学中,我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说,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

  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种解法时,时间用得过多,导致后面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正是在反思中体会的这些不足,让我进步,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10

  快乐的家园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把数的认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数、读数的过程中,渐近理解数字的代表符号。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字符号的呈现是十分抽象的,他们很难理解这些数字符号与他们所认识的生活中直观物体的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感;在数数、认数、读数的过程中,要重视实物操作,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这节课,我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利用电子白板,呈现电子课本,利用动画让学生在小鸭子的带领下,进入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感,较好地使学生理解了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同时重视了实物操作,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情境,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性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倾听的意识,习惯于自说自话,再加上各自在不同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学习习惯、学习基础都不同,课堂纪律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都要多加注意。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11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

  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我的教学当中,有如下几点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一定让学生说出来才好,不仅仅说给老师听,还有说给父母听,更重要的是说给同学听,渲染大家学习的气氛,所以我教的孩子对数学还是比较的有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生学习起来就主动了,爱学习了!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3、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这册教学也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的!

【一年级数学学期课堂教学反思700字(通用11篇)】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反思(通用6篇)07-16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通用7篇)07-16

教师课堂教学反思(通用6篇)07-07

数学学期期中教学反思07-24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9-08

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06-12

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通用5篇)05-19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07-31

数学节约教学反思(通用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