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15 09:31:5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实用的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实用的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对神秘的太空有了解的兴趣,能在已有画面上添画太空背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

  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

  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

  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

  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

  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二、飞向太空

  上次我们已经画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了,今天我们来把太空中的神秘景物画出来。

  提问:

  1、这幅画上什么最重要?(宇航员)

  2、我在添画其他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宇航员背后的景物怎么画?

  ?小结:如果你画的景物被宇航员遮挡住了,画的时候要注意两边的连接,避免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用组合方式添画背景,注意物体和人之间的遮挡关系。

  提醒幼儿耐心完成涂色。

  四、相互欣赏作品,说说自己对宇航员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学情分析:

  这节课知识性比较强,在生活中的运用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学生在制作时采用先对折再剪裁的方法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课时安排:

  2课时

  7.美术中的比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绘图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

  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讲授新课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这种比例

  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

  (2)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样的比例美呢?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测算出1:0.618这个比例最美。这就是黄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们都知道2:3;3:5;5:8都接近这个数,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结:美术不是算术,有用精确测算,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分析、欣赏

  (1)黄金比就是这么神奇吗?如果变比例会怎样?

  我们看杯子比例很舒服,体现黄金比,拉宽会怎样?接长会怎样?照相机的宽与长较接近2:3,加宽呢?加高呢?

  电视机、背投、画框的现代比例演变

  (2)欣赏

  其实大自然中,许多东西天生地比例就体现黄金比,比如:这精美的贝壳,我们喜欢收集它,却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线吸引了我们,看看它每轮间距离比例是多少?

  人体更自然美的极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与黄金比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如果从指端到第一节间分为两份的话,其它各节该是几分呢?我们画过人吧,知道人体的比例吗?(1:7。5),也就是身高是头长的7.5倍,这就是比例。

  三、绘制黄金分割

  1.要求:尝试用铅笔画有黄金分割比例的人体或建筑草图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议

  说说你的同学或自己绘制的草图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吗?如果不符合,怎样修改会更好?

  五、总结

  8.美术中的比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花瓶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教学方法:讲授、欣赏、演示、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 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时间:1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雕塑中的浮雕,纸浮雕,并运用画、剪、刻、折的方法制作纸浮雕大鲤鱼。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纸浮雕大鲤鱼的制作。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其它造型。

  学生用具:剪刀、水彩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板书:浮雕)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浮雕?(生:...)你知道什么是雕塑吗?(...)雕塑一般分为两种,圆雕和浮雕。圆雕不但有高度、宽度、而且还有深度,是立体的,而浮雕是在平面材料上凸起的半立体造型。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人物造型就是建国以后重要的浮雕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纸来做浮雕画。这就是19课纸浮雕大鲤鱼。(板书:19......)

  新授:

  1、示范:怎样使大鲤鱼在平面的纸上凸起呢?请同学们看(边讲边示范)首先在纸的背面画出鲤鱼的样子。再沿实线剪下来。然后用刀子刻鲤鱼身上的鳞。最后沿虚线折起来,先折身体再折细部。好了,学样就做成了一条浮雕鲤鱼。

  2、总结步骤:刚才老师做的时候,大家看的很认真。哪位同学能说说刚才是按什么顺序做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板书:画、剪、刻、折)

  学生作业: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每人做一条纸浮雕大鲤鱼,然后集中在这里,(贴在鱼群背景图上)组成鱼群图。师辅导:(双边活动)

  1、可商量,可几人一起做。

  2、可以给鱼染上漂亮的颜色。

  3、可以设计其它造型(龟、石、水草等)

  课堂小结:(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共同欣赏)

  同学们说的很好,希望你们能用这节所学的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浮雕造型。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每桌一盒蜡笔、每个幼儿一张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以课件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老师在到幼儿园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的太阳花,这些太阳花啊,红红黄黄的可漂亮了,风姑娘一吹过,这些太阳花就不停的跳着舞,有的小朋友还在那里画花呢。老师偷偷去拍来了一些照片你们看。(放PPT)漂亮吗?

  提问:太阳花的中间花心是什么形状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太阳花花心是圆圆的,花瓣是长长尖尖的,花秆是长长的,还有椭圆的叶子。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画这个美丽的太阳花,我们来看看是怎样画的呢?(现场教画)

  我们在来回忆一下太阳花怎么画的,(PPT)再看看老师拍的其他小朋友画的太阳花。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来画一下这些正在跳舞的太阳花。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大胆作画。

  1.老师:“画前老师先介绍一下材料。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蜡笔和勾线笔,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上一只勾线笔把跳舞的`太阳花先画出来,然后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漂亮的太阳花。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把你们听见的太阳花画出来。”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作画。这时讲解一段情景(请幼儿闭上眼睛),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开始作画。

  3.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三)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附:情景: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张着很多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是太阳花,一大早太阳公公就出来了,风婆婆也来了,风婆婆轻轻的抚摸着太阳花,太阳花们也跟着风婆婆跳起了舞,有的弯下腰,有的拍着手,有的插着腰站得直直的,还有的转着头。太阳公公开心的看这些开心太阳花,有圆圆的花心,尖尖长长的花瓣,还真的有点像自己。太阳公公也笑了。太阳公公也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太阳花。

美术教案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美版)第13册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下面,我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纵观教材,从内容与性质来看,这一节课是教材里唯一一节介绍美术门类和材料间关系的课。教师应当紧紧把握住画作种类与作画材料之间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同时,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学情分析

  小学美术教材多是辅助性和娱乐性的,使学生有了部分美术功底。但是,大部分农村学生小学时就没有接触过美术课,对于专业的美术作品分析接触的很少。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已经逐步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但是,不少学生仍简单地认为美术就等于绘画,绘画是美术的全部。可见他们的美术知识有限,还不能把美术的概念搞清楚,更不用说把众多的美术门类分清了。

  那么,本节课正是在轻松的气氛中,欣赏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评述这些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术的分类,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打破时空,不拘一格地在美术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四、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评析美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六、教法学法

  通过初次设计—比较分析—提高认识—再次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知识的“发现者”。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点拔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

  七、教学过程

  这节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知、探究欣赏、反馈矫正、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师:1.什么是美术?(好像问学生:什么是家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但回答不清楚,这个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问:

  2.你认为生活中的或者你知道的那些事物是美术作品?

  生:同学们的反应很强烈,踊跃地回答,有说绣花的、有说年画的、还有说玩具的……也有同学看着课本回答的。(这两个问题能反映学生基本的美术常识,并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了。同时我版出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二)讲授新知

  首先播放我制作的《遨游美术世界》短片,带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美术世界,营造一种置身美术殿堂的气氛。(图片是精选的,有名作也有我们生活中能见到的。)

  看完短片后:

  师:同学们,这些美术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创造而成的?

  生:有的同学说某某是用毛笔画的,某某是用泥捏的,某某是用石刻的……(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开始对美术作品的技法、材料和类别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还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术品,美术品的样式很丰富。)

  师:同学们说的很具体,也很全面。那么,这些都是美术品,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呢?他们又会是美术作品里的哪一类呢?我们该如何去给他们“分家”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想一想,分一分。

  生: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自学课本。(这一环节同学们自学释疑,将自学结果制成卡片,同时老师巡回指导学生自学。)

  (三)探究欣赏

  1.学生上讲台交流自己的自学结果,并谈谈区分他们的方法和依据。老师适当点拨,明确美术门类的不同主要是材质的不同。

  2.接着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和分析四大门类美术作品(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的材料,引导学生回到课本中的图片重点探索。(小组合作,针对课本上的图片做赏析,并派发言人交流结果,老师适当点拨。)

  (四)、反馈矫正

  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

  如油画《父亲》——版画《秋瑾》对照,提出:“同样是画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提倡男女平等,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木刻版画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黑白对比,以简洁有力的刀法突出了秋瑾坚毅的性格和宁死不屈的立场。

  而油画《父亲》画面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这幅油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画家借此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让学生了解两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材质及效果。

  之后,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我又找了一些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图片,让他们做出比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抢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探讨相关知识。)

  (五)拓展延伸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开始出现在现代艺术中。通过对几件现代的艺术的作品欣赏,让学生去观察、去分析它们的材质和表达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材料、新美术,将美术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这一环节我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共同总结,同学们对现代艺术的材料非常惊叹,比如活体雕塑、动态雕塑、高科技绘画等。)

  (六)板书设计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

  1、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教师点评,看他们是否能正确地对作品及材料进行正确的判断。可增加评价点:学生的态度是否专注积极等。

  2、在遨游中是否对美术产生了兴趣?

  3、能否了解美术大家族中的不同种类?能否记住其中的代表作品?

  4、能否认识到美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能否积极发表意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2、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具学具: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二、讲授新课

  1、赏析教材

  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2、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评出最佳装饰奖)

  三、收拾与整理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四、课后拓展: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

美术教案 篇8

  学科:美术班级:502班 执教老师:赵淑玲 日期:20xx年11月2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花瓷发展历史,感受青花瓷的古典美。

  2、感受传统艺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3、激发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应用青色设计图案装饰生活用品(纸碟)。

  2、了解青花瓷简单的发展历史,利用青花色(蓝色)设计一个纸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China”这个英语单词。提问:同学们,你们会不会读这个单词,中文翻译是什么?

  2、欣赏导入主题:欣赏陶瓷:骨瓷(英国)、广彩瓷(广州)。

  重点欣赏:青花瓷,古人把蓝色称为“青色”。

  二、青花瓷的.瓷器型 、图案寓意解读

  (一)青花瓷简单发展历史

  (二)形状:有罐、碗、壶、杯、盘、盒等等。(联系生活中的:服装、笔、鞋子等)

  (三)青花瓷出现的纹饰题材:植物、动物、山水人物、吉祥图文

  盘子设计:

  盘心:主要图案、故事、动物、植物、人物

  盘边缘:重复的连接出现花纹、装饰图文,衬托盘心得主要图案。

  三、体验感知

  1、欣赏特别的设计构图:你喜欢哪一个盘子图案的设计?

  2、赏析对比:两组图片(优与差的对比):哪个比较好看?

  3、教师简单示范盘子边缘图文设计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4、欣赏同年阶级优秀作品。

  四、作业:

  以简单又有故事的图案设计绘画一个空白纸碟(要求纸盘边缘以及中心有精心设计)。

  五、课外拓展: 我们广东也有著名的陶瓷,叫“广彩瓷”又叫广州织金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导入已经初步了解,课后留意生活中遇到的,进行实物赏析)。

美术教案 篇9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数字美术活动——克利的“脸”

  活动目标

  1.欣赏克利的作品,尝试在数字美术平台中使用“小画笔”创作夸张的脸,加深对克利作品风格的感受和体验。

  2.能大胆使用平台中的直线工具,将图案进行分割,表现创意;能大胆使用图形表现脸部五官。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多个大师的自画像,并绘画过《夸张的我》,有使用数字化平台中各种“画笔”和“倒色筒”等功能的经验。

  2.克利的两幅作品、幼儿数字美术平台、数字小画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白板课件中的拼图游戏感知图形的分割与重组

  1.出示圆形的分割图,请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2.师幼共同感受分割使原形状产生的量与形的变化。

  二、幼儿逐一欣赏克利的作品,感受作品的造型特点

  1.出示作品1,引导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师的画,请你们仔细看看,你觉得他画的是什么?

  师:这幅画被线条分割成了哪些图形?(这种分割的方法叫做以线造型分割法。)

  2.介绍画家及其作品的风格。

  师:这位大师就是瑞士著名画家克利,他非常喜欢大胆地使用线条进行画面分割,让人觉得他的画就像有魔力一样。

  3.出示作品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了解画面中图形的特点以及色彩的搭配。

  ①师:这幅作品使用了什么方法画“脸”的?整张“脸”是被什么分割的?

  ②师:画中每个色块的颜色都一样吗?

  ③请幼儿在白板上寻找并用电子笔划出分割图形的线条。

  三、幼儿讨论操作策略

  1.讨论构图。

  师:今天我们也来创作一幅这样的“脸”,可以选择一个图形来做脸的轮廓,请小朋友试一试。

  师:我们可以用电子笔进行分割,如果你想使线条变直可以使用平台中的“直线”工具。

  2.讨论色彩。

  师:以前涂色的时候我们使用过各种“画笔”和“倒色筒”,但今天的这幅克利的“脸”是由很多个色块拼成的',需要不断地搭配色彩,可以尝试使用“倒色筒”工具。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脸”分割成各种形状。

  2.指导幼儿在颜色搭配时注意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对比。

  五、幼儿展示和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共同在“展示台”中展示、评价作品。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秋天的联想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水粉画美术活动,感受用水粉作画带来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经验,运用相似联想描画秋天。

  3、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白色土布5米,海绵垫子两块(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课前大面积泼上橙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等,海绵泼色之后将白色土布覆盖在上面),鞋套每人一双(课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笔各若干。水粉颜料,丙烯颜料,香水。

  2、乐曲三首:《世纪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感受过秋天的季节特征,学过有关秋天的儿歌或诗句、歌曲等:有画水粉画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欣赏、感受

  (一)欣赏乐曲,描述感受

  1、幼儿欣赏歌曲《世纪秋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秋天的音乐请大家一起欣赏,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倾听一遍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喷一点桂花香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流水声、小鸟叫声等)

  师: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动物在玩呢?(小鱼、乌龟、螃蟹,教师讲解一下螃蟹的样子)

  师:秋天里还有什么动物飞到南方去过冬?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动着,小鱼、小乌龟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着,就连四处横行的螃蟹也从河里跑出来找小鱼、小乌龟玩,天空中有一群排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飞,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桂花香)

  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开呢?

  师:秋天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哪些水果是我们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说说秋天的诗、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师:有谁能说说关于秋天水果的儿歌或者诗歌。如儿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秋的画报。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何老师前段时间吃了一种食物(做动作)。对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话——橘黄蟹肥。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是这么美好!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各种颜色的菊花,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说到这我还想问问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歌曲啊?你们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吗?(幼儿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师:啊,跳得好极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在这块布上跳。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联想作画

  (一)彩色足迹

  1、播放音乐《郊游》,师生一起在棉布上随音乐“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迹。

  2、舞蹈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踩踏出来的色块。

  师:你们看。白布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有哪些颜色呢?(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五颜六色)

  (二)丰富感受,展开相似联想

  1、展开相似联想。

  教师根据画面提问,引导幼儿展开相似联想。

  哪一块是橙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块是蓝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

  哪一块是黄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哪一块是红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2、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幼儿根据棉布上的足迹进一步展开相似联想。

  师: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刚才说的都画下来好吗?

  师:今天我们画画用丙烯颜料还有小排笔,你们是第一次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可要听好了。用小排笔沾上颜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边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开始画

  3、幼儿自由作画。活动要求:幼儿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迹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颜料,在印有足迹的棉布上进行相似联想勾画或添画秋天的景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足迹的形状,大胆地进行相似联想并用黑色线条勾画,再说出自己所画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教师评价总结。如“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喜欢黄颜色的这一块,因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线条很流畅,构图也很美。我还喜欢蓝色的这一块……”

  3、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反思

  教育不仅要把真善美的东西传递给孩子,还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育应还原它的原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基于以下的思考:

  1、以相似联想为依托,打开幼儿想象之门。相似联想是开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一把金钥匙。幼儿每天说的儿歌以及古诗,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经常用到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在不同的形象和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的部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共同性来孕育一个新的创意。本次活动,我以颜色作为一个思维的维度,扩散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当幼儿踩出黄色时,就会追问:秋天有什么是黄色的?看到黄色,你会想到什么?由此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相似联想,去建构新知识,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2、范画和范画的意义。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体验,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又还原于生活。前期幼儿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秋天的审美体验,如何让孩子将这“秋天的审美体验”表现出来,是此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需要范画还是不需要范画?还是只需要范画的某几个元素?我在课前做过多次实践,最后决定此次教学活动不选用任何范画,只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日常审美经验和欣赏活动以及幼儿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以达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得法的效果。

  3、多元评价提升幼儿已有的美术技能。在幼儿尽兴画完后,我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考虑:此年龄段的幼儿评价带有很大的他律性,教师的评价往往左右他们的想法,让幼儿充分自评,教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一起聆听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幼儿内心的世界。就像老子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解读童心,感受童真。在理解幼儿作品基础上,教师适时地介入,从情感体验、表现方法上提出相关的构图、线条等绘画技能技巧的要求。

  相似联想教学只是我们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它就像一盏小桔灯,给我们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活动照亮了新的道路,给我们找到一条适合国际上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目标的研究方向,也给孩子们带去创意的心灵,深邃的智慧。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操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

  (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二、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精选]11-08

《美术》教案02-18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经典】08-17

[经典]美术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