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3 12:12:50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语文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设计特色】

  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揭示课题,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猫。教师简介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老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拼读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意)。

  2、流自学情况:课文写出了哪两种猫?多少只大猫,多少只小猫?是怎样大猫,又是怎样的小猫?随机形成板书:

  (一只)(大)古怪

  猫

  (一群)(小)淘气

  (在初读交流时,引出表现文章主线的板书,并借助这主线,为下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

  三、

  理解结构,概括段意。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淘气”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

  ①课文的分段;②段意的概括;③主要内容的归纳。

  (以一条主线所发挥的三大作用,使初读者训练机理清晰、环环相扣,提高了读书效率。)

  四、专题研究,理解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即怎样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任选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教师重点指导一处范例以后,要着重引导学生自读。可以让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这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体现猫的可爱、作者爱猫的关键词,“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然后,把这个自读过程具体说出来参加交流。这样保证了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拓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说。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评点】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对读物按其不同个性、经历重新建构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研究性。本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以一课一问(一个研读专题)取代了传统的情节分析、烦琐提问这一难以突破的课堂模式,把课堂时空真正还给了学生,以充分展示生命活力。(周一贯评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元宵节”为主题,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笔顺指导、扩词、造句、积累偏旁及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

  6—7课时

  第一课时 元宵节

  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听读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 学生练读课文。(1)自己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 学习生字。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1) 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2) 师指导认识方框儿。

  (3) 谁愿做小老师。

  (4) 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二.背诵课文。

  1. 自己背。

  2. 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板书设计: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教学回顾: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读课文,读的有感情,并能背诵。基本上都能掌握认识的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准备

  课件;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⒈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⒉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⒊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⒉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⒊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⒋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⒌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⒍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识记生字

  ⒈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 zhēn xī sūn jué ròu

  博物馆 珍稀 公孙树 灭绝 食肉

  xún shǐ lín hé quē fá

  中华鲟 历史 硬鳞 核桃 缺乏

  ⒉出示生字卡片。

  ⒊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⒈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⒉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⑴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⑵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⑶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⒋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⒈抽读生字卡片。

  ⒉读文

  二、整体感知

  ⒈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⑶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⒉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⒊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⑴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⑵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边介绍中华鲟

  三、熟读探究

  师:我们已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

  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

  ⑴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⑵能通过语言文字提炼信息: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观察图片)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⑶通过观察以上的文字,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关键词:1珍贵 2稀有 3保护 4缺乏

  学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语言为:

  ①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④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这里教师可以随机拓展有关恐龙灭绝的文字。)

  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⑷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五、课后练习

  ⒈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⒉扩展练习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双双 一位位 一辆辆

  六、实践活动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会9个生字,写会10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微妙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欣赏珍珠,激发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珍珠,请大家欣赏。

  2.出示珍珠图片或珍珠饰物,学生欣赏。

  3.师问:看了这些珍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或形容这些珍珠吗?(指名说)

  生1:我觉得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个字“美”来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生3:我用“珍贵”来赞美它们。(让学生把说得好的词语和时板书在黑板上。)

  生4:我觉得这些珍珠各种各样,就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吧。

  生5:我觉得“绚烂夺目”更恰当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述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珍珠,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颗沙粒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选择朗读伙伴开火车读,读后评议。(主要围绕生字认读情况进行)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有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蚌壳里了。

  生2:读了课文,我知道这颗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们的讪笑,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的。

  生4:读了课文,我知道沙粒要想变成珍珠,就要钻进蚌壳里,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实现自身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读中感悟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依照时间的顺序来读课文,体会圆圆的沙粒为什么会变成珍珠呢?

  2.指名读1―9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教师提示:可以以“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但他的同伴们都讪笑它,有的说……

  师述:用一两句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

  生2:这局部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了蚌壳里。但它的同伴都讪笑它。

  师述:你能用一、两句话把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说清楚,真棒!

  师问:同伴们的议论还真不少,假如你是它的同伴,你会说什么?(指名说)

  生1: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讪笑他,假如是我,我会说;“你真勇敢,我祝你胜利。”

  生2:你有这样的勇气,我真羡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们玩了,我会想你的。

  生4:蚌壳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会享受啊。

  ……

  师述:面对同伴的议论,圆圆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学生在书上画出“真诚、下定决心、坦然”等词语,同桌互相说说自身的体会后指名说。)

  生1:面对同伴的议论,他没有动摇,说明他的决心很大。

  生2:从这些词语,我知道了圆圆的沙粒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有用之才。

  生3:我从“坦然”一词知道圆圆的沙粒对自身能变成珍珠充溢信心。

  ……

  师述:大家说得很好。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局部课文应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说、读。)

  生1:我觉得读圆圆的沙粒说的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后,学生鼓掌。)

  生2:我觉得同伴的话要读出讪笑的语气,圆圆的.沙粒的话要读得斩钉截铁才好。(生读)

  生3:我认为同伴的话不光有讪笑的语气,还有替他惋惜的语气。比方第一个说的话。(师:你读得真认真,再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

  3.指名读10―13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用上面学的方法概括)(自由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忘了这颗圆圆的沙粒。

  生2:这局部讲了时间随着海波逝去,这颗圆圆的沙粒被大家忘了。

  师述:你知道第13自然段的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吗?想一想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假设自身就是这颗圆圆的沙粒闭眼考虑后指名说)

  生1:我想他肯定整天睡大觉,一心只想早点变成珍珠。

  生2:他也许会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很想出去看看。

  生3:他每天都在计算时间,心想自身变成珍珠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4:他每天都在努力,要使自身早点变成珍珠,实现自身的理想。

  ……

  师述:大家都能理解这颗圆圆的沙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了吗?我们来读一读14―18自然段。

  4.自由读14―18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了这颗沙粒终于变成了珍珠。

  生2:这几个自然段讲了沙粒变成了珍珠,同伴们都觉得惊奇。

  生3:这局部讲采珠姑娘发现了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述:几十年后,圆圆的沙粒终于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自身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说。)

  生1:采珠姑娘的话应该读出惊喜的语气,同伴们的话应该是奇怪的语气,珍珠的话应该是自豪的语气。

  生2: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羡慕的语气。

  生3: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4: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惊讶的语气。

  ……

  师述:看样子同伴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呀!依照你们理解的语气自身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班内指名小组展开竞赛。

  (四)总结课文,交流收获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各小组派代表班内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的讪笑,下定了决心努力去做,才变成了珍珠的。

  生2:我们小组的同学觉得是他有恒心,有信心,才实现了自身的理想。

  生3:我们认为是因为圆圆的沙粒有远大的理想,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4:我们小组讨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很努力,下定了决心。二是大自然的功劳,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使他变成了珍珠。

  师:说得真好,你们查找了资料 ,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吗?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展示目标:

  1.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发言讨论,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例如: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质疑答疑:

  学生找到好的词语,教师通过提问把它析透。

  补充完善,归纳出词语的妙处。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并体会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钟后交流,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例如: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段,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质疑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师归纳总结:语言特色:①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②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专题训练:

  课后一、3、4和二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成语 2.一首歌 3.名人名言 4.相仿事例 5.一首诗 6.用一组排比句

  四、综合训练: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像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三十家子初中争光,为七(二)班争光。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小“邓稼先”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环保教案12-16

语文教案12-16

(精选)语文教案09-16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精选)语文教案10-02

【经典】语文教案11-03

语文园地教案12-16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