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的写一写。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展销会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新型玻璃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4、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展销会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新型玻璃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读5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玻璃是最常见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玻璃有哪些作用?(生回答:玻璃的作用有:防风挡雨、还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0课《新型玻璃》,看一看新型玻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评议。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创
3)重点指点字形:恙 藕 璃 博 剩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新型玻璃有多种用途。
教学重点: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五种新型玻璃,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五种新型玻璃。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2、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哪
种玻璃?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相应的词句。)
3、汇报。
4、教师指导,并相机板书,突出玻璃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5、那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带着你的语气再读一读。
7、现在你能说一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吗?(培养学生的概括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刚才大家说的都很认真,下面你和你的小组同学合作,一起把这张表格填完整,然后我们一起交流,看看哪个组写的既简单又明了。(每组发一张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要求:注意在交流时要有秩序,一位同学在讲话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需要补充的时候,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2、汇报展示。(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派代表进行讲解。)
3、教师针对每组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五种玻璃,好似一朵朵鲜艳的花儿一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带来了芬芳。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也为科技事业的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作业:
1、把上课时交流的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独立填写在书上。
2、搜集有关玻璃的资料,设计一种自己想象的新型玻璃。
说课:
《新型玻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整个单元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一些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科学教育,了解新型玻璃有多种用途,并能够发挥想象设计一种自己想象中的新型玻璃。而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初步把握自然段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些要求在课标中也都明确指出。
所以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是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本节课难点。
课后反思: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教学重点突出,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对其余四种新型玻璃特点与作用的整理与概括。不足就是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上有些欠缺,以及抓住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方面应该贯穿于整篇课文的自然段教学之中,使学生掌握一些关联词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学与备课中要注意抓住课文中的一个重要的点,然后认真思考研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三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及海伦生平简介),了解海伦生平,海伦真的很了不起,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海伦幼时的不幸,一场重病让小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年仅一岁半的小海伦从此掉进了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她的这种异样的身体使她的人生之路变得困难重重,可是尽管如此,海伦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充满喜悦和热爱!她没有放弃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听清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交流。将学生说的有道理的词板书在黑板上。
2、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3、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借助工具书搞明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句子是什么?
2、出示。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请齐读这段话。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
①“不分昼夜”。
无论白天黑夜,是的,海伦的世界中只有黑暗,也许,妈妈嘱咐了多次“海伦,睡吧”,海伦哪顾得上休息啊!
②“像一块干燥的海绵”。
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每天的开始,海伦就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吮吸着,直至“这块海绵”装得满满的,饱饱的。
③“拼命摸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拼命”?联系后面的“摸出了血”。
我们知道盲文是向外凸出来的,由点数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只能靠着手指慢慢地、仔细地摸读,这样的学习远远比我们正常人来得困难。你能想象到那份艰难吗?
④“不停地书写”。
我们能想象海伦当时学习情景吗?边想象边读肯定可以读得更好。
⑤“如饥似渴”。什么意思?海伦渴求什么?课文用了一个恰当的比方来说明海伦的“如饥似渴”,能找到吗?
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夏日的午后,……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冬日的夜晚,……此时知识就是维持海伦生命的精神食粮,如果这时夺去她学习的知识,那就是夺去她的生命!
⑥“摸出了血”。
当时海伦年仅7岁,为了学习,她小小的手指头竟摸出了血,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即使摸出了血,海伦有没有喊一声疼,叫一声苦?倒是沙利文文老师心疼不已。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指名读,评议。
(4)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她不分昼夜——(引生齐读上面一段话)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生齐)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请全班再读这段话。
3、这段话帮助我们理解了“不屈不挠”,文中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
4、出示。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反复甚至每天坚持)
(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齐读。
5、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生读)可能海伦说得不如我们大家好,可那是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
四、深入体悟,升华认识。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知识打开了她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知识就像一道彩虹,照亮了她内心的五彩世界。于是,生活再也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在她的面前铺展开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心中的“看”到的世界吧!课件出示:“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齐读)
学习让海伦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在她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不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八自然段,看看你对海伦有没有新的`认识了?
2、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读出语言蕴含的意思。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海伦的内心充满了——(板书:爱)
正因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样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3、许多名人在了解了海伦后,都给了海伦很高的评价,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课件出示,生读。
4、读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你就不想对海伦说点什么?如果海伦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同桌间先说说看。(可以是小时候脾气暴躁的海伦,可以是学拼写的海伦,可以是学说话的海伦,也可以是获得成功的海伦……)
五、拓展作业,激情总结。
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愿意看吗?
(1)课件出示书籍封面:《海伦凯勒自传》、《敞开的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单介绍这些书籍。
(2)课后找机会读一读好吗?
2、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又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上;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课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
(1)记住一种精神。
①不屈不挠。
②战胜命运的精神。
(2)记住一种品格。
①热爱生命。
②忘我付出的品格。
(3)请记住——海伦﹒凯勒。
①记住一个人。
②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
③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
语文教案 篇3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oeiu{”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c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c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cs”的音形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z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c”。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c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习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s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电脑博士指导书写
(1)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四线三格,我们看看电脑博士是怎样书写“zcs”的?比比谁观察得最认真?仔细看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
2.感受文中语句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3.积累语言素材。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语言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2.难点:理解某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朗读一遍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熟悉内容。
2.了解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静谧(mi4):安静。
崎岖(qi2qu1):形容山路不平。
深邃(sui4):深,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繁衍(yan3):逐渐增多或增广。
袒露(tan3):裸露。
憧憬(chong1)jing3):向往。
萦绕(ying2):围绕,萦回。
羁绊(ji1):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宣泄(xie4):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这里指倾泄出来。
缔造(di4):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玷污(dian4):弄脏(多用于比喻)。
不屈不挠(nao2):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忠贞不渝(yu2):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永葆青春(bao3):永远保持住青春。
3.读准下列字音。
栖落(q1)濡湿(ru2)排闼(ta4)震慑(she4)徘徊(huai2)苍穹(qiong2)啜饮(chuo4)荆榛(zhen1)汗涔涔(cen2)迷惘(wang3)惊愕(e4)黢色(qu1)悄无声息(qiao3。)白炽(chi4)蛰音(zhe2)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这是个非常抒情的题目。作者借黄土地上一年四季的更迭,表现了岁月的流逝,而流逝的岁月在作者的心中又引起了万千感慨。作者感慨什么呢?他借黄土地上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学生朗读第一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春夜的'景色:沉静(静谧)而潜伏着活力。
抒发作者希望“春天里诞生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将铺满(拥抱)整个黄土地的愿望。
2.请学生朗读第二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夏日的劳作:浩荡而又不屈(顽强)。抒发作者对我们民族顽强进取精神的颂扬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三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秋日的丰收:欢乐又沉思。表达作者丰收不忘来年春,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的冷静和谦逊(深思)。
4.请学生朗读第四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冬日的景色:圣洁而又忠贞。抒发作者对新春的期待和热望。
5.由以上的分段阅读理解后,请大家说说全文的大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通过四季不同景色的描绘,讴歌了黄土地上历史的变化,讴歌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6.请同学们说说本文哪些语句富有形象美和意境美。
讨论并归纳: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很多,我们要边读边想象,体味句子的形象和意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春月是一只青春乌,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这个句子就如一幅画:背景是幽幽的夜色,地平线上有一座古老的城池,弯弯的月亮正悬挂在这座城里一家古老建筑的檐角上。多么静温、多么富有诗意的一幅画啊。又如“当最后一片残冰在荒滩上消融,当流浪的星星搜寻到春天第一声蛰音,黄土地将又重新奋起……”这个句子也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冬的渐渐消融,冬夜的最后一颗流星逝去了,春天的第一声虫鸣后一颗流星逝去了,春天的第一声虫鸣从地下隐隐传来,黄土地又重振旗鼓。这里,冬春的交替是借残冰、流星和春雷的形象来描述的,语言富有形象性。
四、小结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作品.在描写四季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心灵的感悟。有些地方不易排解.可以不去深究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A类
2.完成下列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A类
静(mi)_崎(qu)_深(sui)___(tan)__露(ying)__绕(ji)__绊。
宣(xie)__(di)___造(dian)___污忠贞不(yu2)、不屈不(nao2)_永(bao)__青春
(二)仿造句子。B类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秋阳是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准备。
1.情境设置
2.课件制作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电脑伴乐出示该课题)。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
(二)“专家门诊”
(场景布置: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
1.症状
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
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电脑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随着专家的话,电脑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这时电脑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电脑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
电脑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
(一)词语家族
点击鼠标,电脑出示“词语家族”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大门。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电脑出示词语:克苦青香兴高彩烈痛若灵机一动坚难枪先舞稻
(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电脑出示题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树木守卫合作
翻滚的龙虾注视游客
秀丽的波浪密切祖国
(二)句子家族
出了“词语家族”,现在让我们进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电脑出现“欢迎来到句子家族”)师:听说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今天出诊,句子病人们早就排好队等候着,你们看!(电脑出现一组句子)
1.春天,花园里开满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鹃花……
2.喜欢唱歌。
3.像雪一样白。
4.做完作业应该详细地检查一遍。
(学生自己挑选病人进行诊治,很快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电脑显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2.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
3.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4.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5.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电脑出示:“谢谢小朋友!”
(三)篇章段落家族
师:“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电脑出示:欢迎进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
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为“语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种各样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学会了治别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办呢?下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日记,好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写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诗的经历。发现诗是由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
教学重点:
利用课文帮助理解诗意。 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三点水旁)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也就是打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渔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渔的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渔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范仲淹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字大家都预习了,再读读,读完后,同桌互查生字读音。 师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字读得好,词会读吗?指名读重点词 语。
2、师:请生默读课文,想想从中知道了什么。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对于文中提到的大诗人——范仲淹你们
了解多少呢?师随机介绍范仲淹。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述:范仲淹喜欢到各地去游览,一天,他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风景。此时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范仲淹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将有关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反馈,师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1):我觉得酒楼里的人很多。我是从南来北往这个词体会到的。师随机理解“南来北往”。我们都是酒楼里的客人,客人们,你们都来自哪里呀?又要到哪去呀?像这样来自不同的地方,又又要去到不同的地方,我们便称之为“南来北往”,指导读词。再指名读此句。
生(2):我觉得鲈鱼很好吃。我是从不住的称赞体会到的。师随机指导:客人们都会怎样称赞呢?指名生反馈。再指名读此句。
3、就在客人们在不住的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味美。(板书:客人)这时范仲淹又看到了谁呢?指名生答(板书:渔者),他看见渔者在江面上怎样打渔呢?谁来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生反馈,师随机出示这两句话。
4、师:怎样的波涛被称作汹涌呀?生述,师画简笔画,指导读词“波涛汹涌”。
5、师:在这汹涌的波涛中有一片树叶随风起伏,(出示“一叶小舟”图片)这是一片树叶吗?那作者为什么称他为一片树叶呢?(生体会:汹涌的波涛力大无穷,小舟轻飘飘,又渺小)指导读好词句。
6、师:小舟是怎样随风起伏的呢?指名生上台边听师述边在简笔画上演示“一会儿一会儿”师随机问:这是(浪尖),在浪尖上的小船是怎样的?生演示师述:船头朝上,船尾朝下,很危险,有翻船的可能。这是(浪谷)怎么到浪谷的?生演示(打入)。在浪谷的.小船又是怎样的?生演示师述:船头朝下,船尾朝上,更危险,更有翻船的可能。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一定要把渔民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汹涌的波涛中作斗争的情景展现在大家面前,指导读好这句。
7、既然打鲈鱼这么危险,渔民们为什么还要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打渔呢?体会生活艰辛。
8、江边是不住的称赞鲈鱼肉嫩味鲜的客人们,江面上是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打渔的渔者,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指名答。大诗人范仲淹和你们想的一样,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吧!指名读,师引读:范仲淹想——
9、诗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写的,于是范仲淹情不自禁的拿起笔写下了这首《江上渔者》。师出示古诗,配乐朗读全诗。短短几句诗就将范仲淹所看到的情景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家也想读读吗?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生结合上文谈谈听后的感受,再谈感受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但爱”,“出没”的意思,并知道“君”指谁。指导读诗。
10、让我们像他们这样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生配乐齐读古诗。能背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一背。
四、学习生字
你认为生字中哪个字最难写,指名生答。 观察这个字怎么记?怎么写才好看?关键笔画的位置。师范写,生仿写。
板书设计:
客人 文中相应的句子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渔者 文中相应的句子
君看一叶舟 简笔画 出没风波里
成功之处:
重难点突破较为成功。我用最生动,直观的方法教会学生理解何为浪尖,何为浪谷,然后,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体会一下,你站在船上,一会被卷上浪尖,一会被打入浪谷是何种感受。由于选择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突破了重难点,所以到文章的最后,要理解渔民捕鱼的艰辛就水到渠成了。另外,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再来学古诗,这一教学理念经过教学实践后,我发现的确很适合文包诗这样的课文。因为,学生对整篇课文了解后,也就是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再回过头来学诗,只用文诗对照就能逐句理解诗意了。
不足之处:
1、三年级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必须保证5——10分钟的识字写字时间,这点很重要,哪怕课文没有理解,哪怕文章没有读出感情,只要时间到了,就得停下教授课文,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而在我的这节课上,这一点做得还不够。
2、句子是表达一个意思的最小单位,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把一句话给分开,进行分角色来读。这样,对学生在理解句意上会造成一些影响。 既然知道症结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自己选一个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语文教案 篇7
1、《麝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麋鹿是一种草食性性哺乳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7、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8、背诵1-4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解读:
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严谨作风,同时揭示了这仪发现的重要意义。全文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综观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课文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要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自然段中要么要么句式和第三自然段中的因果关系复句并试着仿照例句说话。
相关材料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著名博学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生于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收集贝壳和动物标本。1831年底,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每到一处,他总是认真进行地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以后,达尔文还发表了几部有关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对生物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生经验:
动物,相信对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昆虫,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以激起对课文内容的共鸣。学生对达尔文了解甚少,但对科学家这个概念已存在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因此,教学是可从科学家这个概念出发,来引领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具体形象。
目标预设:
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图片、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教师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回答,
随机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教师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指名回答(或者)
4.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把奇怪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精讲第三自然段
过渡:那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就知道了。
1.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课文写了几种昆虫?它们的结果怎么样?)
名称
原因
结果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将图片(翅膀特别大的` 没有翅膀的 翅膀小的)与卡片(生存 消失)贴在表格相应位置
3.那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呢?再次读课文,同桌之间说一说。
4.集体交流,教师随机贴卡片(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 顶得住大风 顶不住大风)
5.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一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6.现在我们来当一回这昆虫,好不好 ?女生做没有翅膀的昆虫,男生做翅膀小的昆虫,翅膀大的昆虫我们一起来读。(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
7.那达尔文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从哪儿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花了很长时间?指名回答,教师划出反复终于
8.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看来达尔文为了找到答案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我们小朋友在学习上也应这样,才有所收获。
9.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将这3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这就是有趣的发现,为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卡片:
容 易 研 究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书写是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告诉大家。
集体交流
2.组词
3.描红
六、作业
完成《习字册》中的容,易,研,究 四字的描红,仿影,临写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
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指名读、正音。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
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
二、学习"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读,正音。
3、教师领读。
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
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
{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
三、学习"我能写"
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
(1)投影出示:()老师穿着一条()裙子。
(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
(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
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
四、学习"百宝箱"——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古诗。
2、配乐朗读古诗。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6、学生读背古诗。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 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能给同类词语加上一个总的名称;
3. 能正确地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句子,能按要求写判断句;
4. 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 能按时间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二、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完成1~4题
二、过程
1. 自学1~4题,用铅笔独自做题;
2. 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核对、订正;
小结:1)左右两边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第二题
补充:1)几个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
2)由于受感动面产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
3)不分白天黑夜( )
4)好多人紧紧地围在一起( )
第三题
交流,点拨改正;
第四题
1) 说说“金色的斜阳”“耀眼的太阳”,“灿烂的朝阳”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 说说“斜阳、太阳、朝阳”,谁“高挂天空”?谁“映红水面”?谁“照亮了大地”?
3) 检查标点;
4) 齐读,用朗读表现出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目标:练习5~7题
二、过程
1.指导完成第5题
1) 齐读第1句,说说还可以说“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
2) 独立完成第2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3) 独立完成第3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4) 独立完成第4句;
5) 练习说话;
仿照题目的句子介绍其他地方的情况;
独立写句;
交流;
2.指导完成第6题
1)抽读
比较梨树上青青的果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的;
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比喻有什么好处,
3)独立划句,同桌交流,划线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交流,进一步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说说打比方的句子;
3.指导完成第7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自读句子,并用线画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结合每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独立编号;
4)交流;
5)连句成段,齐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经典)语文教案07-30
(精选)语文教案09-16
(精选)语文教案10-02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精选]08-24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教案12-16
语文环保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