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帮助幼儿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3、引导幼儿学习评价故事中的角色行为。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故事课件。
2、各种水污染现象的课件。
3、河流的背景图。
4、各种污染水及保护水资源的小卡片。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水被污染会对人类及动植物造成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悬案,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河里的小鲤鱼突然中毒了,谁是凶手呢?”请幼儿当法官找出毒害小鲤鱼的凶手。
2、利用故事及课件,了解水污染的情况
(1)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找出答案:“谁是凶手?黑熊这样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请幼儿联系身边生活,说一说水污染的危害:
“小朋友想一想水被污染了,会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3、播放水污染的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感知水污染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危害
图一:漂满油污的水面;图二:工厂排出的废水;图三:填埋的水库;图四:水面上漂着的死鱼。 (图略)
小结:如果水被污染了,那么水里的小鱼、小虾等就会死掉;人们喝了污染的水,也会生病。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如果水被污染了,对我们危害很大,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多在河边种植树木;不要在河边大小便;不要往河里仍垃圾。)
5、利用游戏,复习巩固
发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卡片(有污染水资源的,有保护水资源的),请幼儿贴在相应的河流背景上。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收集资料——共同分享式” 的设计。教师将事先了解准备的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及图片,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教师还结合带悬念的、侦探式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帮助伤心的鲤鱼找到罪魁祸首的欲望,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征。当然,若活动前能让幼儿一起参与或各自回家准备相关资料,那分享的效果会更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地毯、泥鳅、盆、毛巾;塑胶手套、毛线手套;图文字卡(粗糙、光滑)
2、童谣歌曲《捉泥鳅》、PPT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大胆表达对泥鳅特性的了解
T:(出示PPT)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最近在我们的自然角多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你了解泥鳅吗?你知道关于它的秘密吗?
小结:泥鳅是一种鱼,它身体细细长长的,身上有着一层滑溜溜的保护层——黏液。
二、捉泥鳅——在操作、比赛中发现捉泥鳅的方便与材料的关系
(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鳅
T:你们说泥鳅的黏液可以保护它不被抓住,真的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捉一捉泥鳅?(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1、请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问:你捉起来觉得怎么样?
2、请全体幼儿一起试试捉泥鳅,体验泥鳅的光滑,不易捉住。
(二)第二次戴手套捉泥鳅:
T:泥鳅浑身都是光滑的,要抓住还真费劲!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两样秘密武器——两种手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来帮你们更容易捉泥鳅。
1、幼儿戴手套捉,要求:戴一只,用戴手套的`手去抓。两种手套都试一试,比比哪一种手套更容易捉。
2、交流讨论:戴哪种手套容易捉?为什么?(丰富词:粗糙、光滑)
小结:用光滑的手套很难捉住光滑的泥鳅,而用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住光滑的泥鳅,原来粗糙的东西能——防滑。
(三)第三次捉泥鳅比赛
T:大家都觉得粗糙的绿手套捉泥鳅方便,那我们来一次捉泥鳅比赛,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你们刚才试的那样有防滑本领!
听清比赛要求:3人一组合作,2人抓,1人数。看哪队合作得好!给你们30秒时间,听到“叮”时间到,停止捉泥鳅。比比哪一队捉得多,数得最清楚。
2、交流:说说你们队一共捉到了多少泥鳅?为什么捉得多?
小结:看来除了有合适的防滑手套,还得有好的技巧和好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三、生活中的防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和防滑用品
T:今天捉泥鳅让我们发现了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泥鳅,所以,粗糙的材料能防滑。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防滑的地方,看看——
1、(PPT照片出示)雨天,我们的大厅很湿滑,怎么办?
结冰的地面很容易让人摔倒,怎么防滑?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防滑?有哪些东西能防滑呢?
(PPT出现鞋子、浴室防滑垫)
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防滑的地方和防滑的好办法,我们回去后再去找一找,记录下来好不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球体,是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儿爱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视机、电脑、2个课件;
2、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请你猜一猜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法国人……都住在什么地方。
二、向幼儿介绍地球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地球吗?它是什么形状?(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仪,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地球的形状。
小结: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形状像球而略扁,地球仪就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3、通过看课件,让幼儿了解地球上面有什么?
(1)提问: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你们知道它上面有什么?(请幼儿凭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回答)
大班科学活动:吃奶的.和下蛋的
大班科学活动?聪明的黑猫警长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
2、在游戏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3.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主人请吃东西时别忘说谢谢。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一份,纽扣、青草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音乐磁带,录音机,小牛胸饰每人一个,1—3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3的箱子各一只,1—3的数字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狗家做客,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小牛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狗在家吗?小狗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出示课件):小狗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牛们你们愿意帮忙吗?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示范讲解钉纽扣
(2)学习3以内的数数
(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相互交流衣服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6)将衣服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
(7进行包装,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牛们真能干,小狗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青草,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小牛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株青草。采到青草后要对小狗说声谢谢。
(8)按自己的数字采青草。
(9)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青草一起回家吃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2.发现弹性的用途,并愿意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
3.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弹簧、橡皮筋、气球等有无弹性的物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实物,激发幼儿好奇心导入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
师:接下来老师让大家自己动手来感受一下提问: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摸看老师准备的东西(橡皮筋、袜子)?你发现了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他们在使力的时候都变长了,没使力的时候都没有变化。
二.分组自由探索活动材料,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弹性。
引导语:接下来老师想让大家一起来试试看你们手中的物品是不是会发生变化。
提问:你玩的物品是什么?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气球用力会变长,木棒用力也不会有变化等。
提问:你是如何做的?怎么发现他有没有弹性的?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物品没有弹性?
总结:这些东西真有趣,用力时它会变形,不用力时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袜子,气球,橡皮筋有弹性,木棒没有弹性。
提问:为什么有的物品能变长、变大,然后再回复原样,而有的材料却不可以呢?
小结:因为有的物品我们用力了他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它们都有弹性,而有的物体就算使力没有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弹性。
三.了解弹性的用途引
导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弹性的东西,那你们知道他给我们带了什么方便吗?
小结:沙发有弹性我们做起来才能更舒服等。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找找自己身上有弹性的物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大班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主动性。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快乐,获得知识。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排序。
2.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能够正确地排序。
3.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排序。
活动难点: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能够正确地排序。
三、活动准备:
PPT、画纸,不同颜色的圆形贴片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探索毛毛虫身体颜色的排列规律。
2.小结:我们把物体按规律排列方法的叫作有规律的排序。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PPT初步感知排序,发现物体排列规律。
1.通过引导让幼儿发现排球、小皮球的排列规律,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2.将图中男孩女孩按规律排序,巩固有规律的排序方式。
3.通过引导让幼儿发现大树、小鸟的'排列规律,认识有规律的递增排序。
4.填空练习,巩固有规律的递增排序。
<二>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排序。
游戏“拯救白雪公主”
1.游戏:修好彩石路。
2.游戏:填补“勇气之星”魔法项链。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按有规律的排序或有规律的递增排序自主设计“勇气之星”魔法项链。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8-06
【精】科学活动教案01-05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01-13
【荐】科学活动教案01-14
科学活动教案【热】01-14
科学活动教案【精】01-08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17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1-17
科学活动教案【荐】01-16
【热】科学活动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