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教案

时间:2023-01-24 09:23:40 教案 我要投稿

国歌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歌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歌的教案

  国歌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理解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1、导入:考一考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我们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国家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欣赏《升国旗》视频

  2、唱一唱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

  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3、国歌探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

  感?

  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对比,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

  2)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讲解上行知识

  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

  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

  加上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歌词的情感表达。

  3)认识三连音

  找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简介“三连音”

  想想“三连音”在战场上像什么声音。

  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节奏?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

  4)为什么最后“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一个进?试试去掉一个进行不行

  5)完成了《国歌》的探秘活动,一起来完整演唱,看谁能表达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

  拓展:

  《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在庄严的国歌声在奥运赛场上响起。(欣赏管弦乐演奏的国歌)

  当香港、澳门重新回到母亲怀抱时,人们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国歌声在空中回荡。(欣赏军乐演奏的国歌)

  升国旗

  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希望同学们嘹亮的歌声能够在教师上空激荡

  国歌的教案 篇2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 演示示范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国旗,知道升国旗,奏国歌时,应肃立、行注目礼。

  2.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核心要素:奏国歌 升国旗 应脱帽 要敬礼

  唱国歌 须肃立 爱祖国 要牢记

  活动准备:

  1. 中国国旗一面、其他国家的国旗若干。

  2. 国歌磁带、录音机。

  3. 欣赏歌曲“国旗 国旗 多美丽”。

  4. 故事《岳母刺字》以及图片一张。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各国国旗,让幼儿找出中国的国旗,引出活动主题。

  (二) 关键步骤:

  1. 认识五星红旗。

  (1) 提问:五星红旗的旗面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旗面上有什么图案?(有五角星)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 讨论:为什么要有国旗?国旗代表什么?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3) 提问:你有没有看到过升旗仪式?(看到过,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奖牌时就有升旗的;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早上在学校也有升国旗仪式)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在电视上面,在小学里面……)说一说国旗是怎样升起的?(由护旗队护旗,由升旗手升旗,其他人行注目礼。

  2. 参加园内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严肃,并要向国旗行注目礼。

  3. 参加完升旗仪式后提问。

  (1).在升旗时,大家是怎样行礼的?站立端正、不讲话、行注目礼。

  (2).你们知道少先队员、军人是怎样行礼的吗?(行少先队礼和行军礼。)

  4.学习歌曲《国旗 国旗 多美丽》。

  5.故事欣赏:

  教师讲述历史典故《岳母刺字》。通过故事的讲述,使幼儿知道岳母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活动延伸:

  1. 认识国徽的活动。

  2. 观看影片片段,欣赏国歌。

  3. 游戏:国旗连连看。

  认识几个常见国家的国旗,进行连线游戏。

  4. 拓印活动:

  拓印一元硬币后面的国徽图案。

  5. 制作国旗,用皱纹纸折成花朵,在幼儿园举行的升旗活动中,将自己亲自制作的礼物献给幼儿园。

  家园互动:

  1. 带孩子一起参加一次升旗仪式,体会升旗的.庄严和肃穆,加深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2. 教幼儿歌唱国歌,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爱护国旗,尊敬国旗。

  3. 请家长参考《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的第68页,给孩子介绍有关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升旗仪式的组织要严谨,营造一个肃穆庄严的氛围。

  国歌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国歌》,知道歌曲名称,了解歌曲的音乐性质和内容。

  2、在感受过程中,初步了解作曲家聂耳简单的创作过程。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聆听国歌时有相应的动作和神态表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音乐。

  2、幼儿听过抗日战争的故事,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

  查看课件:大班音乐课件《国歌》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感受歌曲《国歌》的气势。

  1、欣赏后提问:“你们听到过这首歌曲吗?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听到的?”

  2、观察国歌的视频,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录像叫什么名字?(国歌)它有个长长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创作的,田汉作词,聂耳还创作了歌曲《卖报歌》。”

  3、回忆歌词进一步感受《国歌》音乐雄壮有力的情绪。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很有力,很神气)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老师唱出来)

  4、第二次欣赏国歌视频。

  (1)提问:“什么地方最有劲?”幼儿:起来的地方(引导幼儿集体唱一次)“为什么要唱三个起来?”

  教师小结:人们全部起来了,力量大了,把敌人全部赶跑了,所以唱了三个起来。

  (2)提问:“还有什么地方唱得也要有力?”

  幼儿:“最后的前进,为什么要唱三个前进?”

  教师小结:“我们要不断努力、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才。”

  二、了解国歌的性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1、教师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时候会奏国歌,或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呢?”

  幼儿相互讨论:(开大会时,运动员颁奖时,检阅时,迎接外宾时,新闻联播,看足球比赛……)

  3、教师提问:“刚才升国旗的`时候解放军是怎么样的?(一直站着、眼睛看着国旗、敬礼、没有声音。)解放军敬礼叫军礼,小朋友看国旗时行的礼是什么礼?”(注目礼)

  师:我们听到国歌时应该怎么办?(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要立正,行注目礼。学会行注目礼)

  三、全体幼儿跟教师一样起立看升国旗。

  教师:“小朋友讲的很好,想不想再一次试试,请我们后面的听课老师一起来看升国旗。”

  (奏国歌)全体起立,身体站正行注目礼。

  国歌的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国歌》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不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前进。

  二、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高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指导学生以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并在歌曲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唱问好歌!

  (2)、欣赏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运用多媒体出示)

  (3)、讲解关于国旗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我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和国旗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他们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当洪亮的.国歌奏响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欣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了解国歌的由来。(运用多媒体)

  (五)、欣赏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六)、师生齐读歌词。

  (七)、生跟着音乐唱一遍。(让学生自己记住第一遍唱国歌的水平)

  (八)、学生跟唱歌曲。(师表扬学生在演唱上取得的进步)

  (九)、让学生自己说出歌曲中不好把握的地方。依次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十)、学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十一)、大屏幕出示奥运健儿获奖时的场景。

  (十二)、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那份庄严与肃穆。

  三、歌曲延伸:

  现场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全体同学起立行注目礼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教师小结下课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国歌的教案 篇5

  课 型:综合

  课 时:一课时

  知识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材分析:《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

  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

  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突破口:通过不同国家国旗的竞猜游戏,导入我国的国旗国歌,并以器乐和声乐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

  达到体会歌曲内涵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脑 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国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

  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十大元帅

  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认识三连音 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 ff 、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四、下课

  国歌的教案 篇6

  活动目的:要求幼儿认识代表我们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知道尊敬国旗、国歌、国徽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活动准备:

  1、国旗、国徽的图片各一张、有国徽的帽子一顶。

  2、国歌磁带一盒

  3、幼儿在中班已认识过国旗。

  活动过程:

  1、认识国旗(出示图片)

  (1)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回答:

  1) 这是什么旗?他代表什么?

  2) 你怎么从许多的旗中认出它是中国的国旗的?

  3)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国旗?

  (2)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星各代表了什么?

  2、认识国徽(出示图片和有国徽的帽子)

  (1)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回答:这是什么?你在哪个地方见过?(法庭上、武警、法官的帽子上……)。

  (2)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国徽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知道五颗星,天安门城楼,麦穗和齿轮各象征什么以及国徽也代表我们中国。

  3、听国歌(放录音)。请幼儿谈谈:在什么地方听倒过国歌,听到国歌时应怎么样?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平时要抓紧时机随时向幼儿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无论何时何地,听到奏国歌,知道自行立正,升旗时要认真,行注目礼。

  2、继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在什么情景下能看到国旗、国徽。

  国歌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和人民奋勇向前、意气风发的情景,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有感情地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做到音准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3、理解重音与渐强音记号的含义,并能用歌声表现。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国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背唱国歌并注意节奏感以及情感的推进

  教具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教师播放国歌的音频,学生轻声哼唱,并在结束后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生:《国歌》。

  2、多媒体展示歌词,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歌词,感受歌词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大家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应该很熟悉了,那么我们先来读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所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师:有没有同学告诉我一下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生:......

  师:接下来我们就齐唱一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二…”

  生:“起来……”

  师:大家唱的很好,很流畅,但是有些地方还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师:

  1)第3句:该句用了全曲中的最强音和坚定自有加节奏,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2)第4句,该用蕴藏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引出了豪放有力的层层向上的吼声,犹如战斗号角给人以强有力的鼓舞。

  3)最后两句,是全歌的中心思想和高潮所在,号召式的前奏音调在这里得到了再观,它既加强了全曲的整体感,又使歌曲的中心思想得到进一步肯定。

  4)结束的“进”字,使歌声更加有力。和富于特色并加强了这首歌曲的终止感。

  师:大家都会唱这首歌曲,但是要想唱好这首歌曲,我们要注意几点。首先,大家看“中华民族到了”这句歌词上面有一个“>”重音记号标志(板书示意给学生),它表示这几个字要唱的更有力量。其次,三个“起来”上方,有一个表示渐强的记号(板书示意给学生),这表示,这三个“起来”要唱的一个比一个强而有力量。另外,“敌人的”上面那个是三连音的标记,表示这三个字要唱同样的时值,就是把它们所在的这一拍平均分成三份的意思,这一句“冒着敌人的炮火”要注意附点和休止(教师示范演唱这一句)。

  师:通过对这首歌曲的详细分析,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我相信,我们这次对这首歌曲的把握、包括感情基调,一定比上一次更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二…)

  生:“起来…”师:非常好。大家觉得,我们这次是不是比上次对歌曲的认识更加深刻,演唱起来也更加坚定有力呢?!所以,我们演唱一首歌曲,最好要先把握一下歌曲的含义,这样演唱起来才能更生动、更形象。

  三、拓展延伸:

  师:老师想问同学们,他还有一个名字有没有人知道呀?

  生:......

  师:那么,它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呢?

  生:……师:《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这首歌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师:下面我请男生女生分开唱一下,看看哪一队唱的更好。

  男生:……

  女生:......

  师: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呀!

  四、教学小结:

  师:这节课呢我们学习了国歌并且深入的挖掘了其中情感以及知识点的把握,请同学们能够在课下好好的复习巩固,在以后演唱国歌的时候都能够像我们课上学习的一样把磅礴的气势唱出来。

  国歌的教案 篇8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3|53|1—‖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C---A2/4

  13|5-|5432|1-||

  lilililu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2)听音模唱

  要求:根据已给的那个音,判断出上面的音。

  三、巩固《国歌》

  1、回顾国歌的创作背景

  2、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

  说说什么是三连音,碰到重音记号应该怎么样?

  3、唱《国歌》

  齐唱、指出缺点、生唱、个别唱、跟录音唱……

  四、复习《歌唱祖国》

  1、回顾《歌唱祖国》的名称、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现象等。

  2、听《歌唱祖国》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

  教学反思

  国歌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内容,但是,因为最初的学唱的是从简单的模仿,连读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学唱时,先了解孩子们的基本情况。本班孩子学唱这首歌曲时,读音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节奏的旋律都有些问题。特别是渐强,渐弱,孩子们基本没有概念。所以教学就从孩子们的.最弱处开始,通过划拍教学,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掌握有了质的飞跃。

  国歌的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为了使每个队员都能认识到少先队的意义,自觉地遵守队章,做个优秀的队员,特举办这项活动。

  活动准备:

  国歌音乐、敬队礼资料

  活动过程:

  一、规范敬队礼

  1、全体队员学习敬规范队礼;

  ①教师播放敬队礼图片和资料,规范学生行队礼姿势。

  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因为,人民最伟大,人民创造财富,人民创造文明,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行少先队队礼要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拢,(左手也要五指并拢,自然下垂,贴裤缝),手腕自然挺直,前肘弯曲,掌心向里,经前胸高举头上,距前额上一拳。掌心向左前,眼睛注视受礼者,表情庄重严肃。

  ②教师对学生逐一进行纠正

  ③反复演练

  2、“规范敬队礼”比赛

  ①主持人宣布评委名单,记分员,朗读比赛规则;

  ②各小队推选代表参加比赛,全体队员与评委评出优胜者;

  ③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在下次的活动中有帮助。

  二、学唱国歌

  ①播放国歌,学生静听

  ②学生试唱

  ③纠正发音,再唱

  ④播放伴奏,学生正式唱

  ⑤各小组比赛唱

  三、主持人小结。

  一个优秀的队员,在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是严格的,让大家为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健康的体魄、思想道德品质好的队员而努力。

  国歌的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和国歌,初步了解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

  2、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标志,每一个人都要尊敬国旗、国徽、国歌。

  3、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国旗、国徽的图片各一张,有国徽的`帽子,国旗一面。

  2、录有国歌的磁带、录音机。

  3、每周有升旗活动,对国旗有初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提问:这是什么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

  2、了解国旗颜色和五颗星的含义。

  提问: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星代表什么?你知道这些排列的含义吗?

  二、认识国徽。(出示图片和有国徽的帽子)

  1、教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法庭上,武警、法官的帽子上······)

  2、观察国徽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知道上面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3、教师:国徽是什么形状的?它上面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意义?国徽代表什么?

  三、听国歌。(播放录音)

  1、教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哪里听到过国歌?听到国歌时应怎样?为什么?

  四、升旗练习。

  选2~4名升旗手,全体幼儿到操场听国歌,练习升旗,感受升旗的庄严、自豪。

  国歌的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课型:综合课

  教法:谈话法

  教学目的:

  1、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

  2、综合训练:轮唱练习、节奏写作练习

  3、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初步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欣赏《国歌》及轮唱练习

  教学难点:轮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处理歌曲

  1、集体练唱歌曲

  2、教师用《游子吟》一诗,颂扬母亲的伟大,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使孩子们懂得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和关怀的,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用深情的.声音表达出对祖国的炽热感情。

  三、综合训练

  (1)轮唱:教师先讲解概念,然后和另一个学生示范,学生分组来唱,要求学生注意音准、注意声部间节拍和速度整齐,音量平衡。

  (2)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拍号,为按音节排列的单音添加节奏。

  四、欣赏

  1、介绍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

  2、听《国歌》,请学生回答这首歌的演唱形式。

  3、复听一遍,启发学生听赏时,将自己置身于国际比赛的授奖仪式场面之中,看到我国的运动健儿手捧奖杯,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眼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人情景。此时此景你所想到的是什么?

  4、齐唱:两个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称为齐唱。

  国歌的教案 篇12

  课题:课型:综合课时:一课时

  知识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学唱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材分析:

  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突破口:

  通过不同国家国旗的竞猜游戏,导入我国的国旗,并以器乐和声乐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达到体会歌曲内涵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电脑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国这个国家的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

  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你对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

  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

  《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的演唱。(放FLASH动画)

  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十大元帅

  你知道是怎样写成的吗?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

  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ff、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再加以补充。

  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下面,我们随着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四、下课

  国歌的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国歌》,知道歌曲名称,了解歌曲的音乐性质和内容。

  2、在感受过程中,初步了解作曲家内耳简单的创作过程。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聆听国歌时由相应的动作和神态表现。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欣赏《国歌》,知道歌曲名称,了解歌曲的音乐性质和内容,初步了解作曲家内耳简单的创作过程。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聆听国歌时由相应的'动作和神态表现。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像带、

  2、幼儿听过抗日战争的故事,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感受歌曲《国歌》的气势

  1、欣赏后提问:“你们听到过这首歌曲吗?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听到的?”

  2、观察国歌的录象,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录像叫什么名字?(国歌)它有个长长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着名作曲家聂耳创作的,田汉作词,聂耳还创作了歌曲《卖报歌》。

  3、联系歌词进一步感受《国歌》音乐雄壮有力的情绪。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很有力,很神气)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老师唱出来)

  4、第二次欣赏录音带

  (1)提问:“什么地方最有劲?幼儿:起来的地方(引导幼儿集体唱一次)“为什么要唱三个起来?”

  教师小结:人们全部起来了,力量大了,把敌人全部赶跑了,所以唱了三个起来。

  (2)提问:“还有什么地方唱得也要有力?”幼儿:“最后的前进”

  “为什么要唱三个前进?”

  教师小结:“我们要不断努力、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才。

  二、了解国歌的性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1)教师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时候会奏国歌,或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呢?”

  幼儿相互讨论:(开大会时,运动员颁奖时,检阅 部队时,迎接外宾时,新闻联播,看足球比赛……)

  (2)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在重要时刻放呢?看完录像之后就知道了!”(放录像)教师继续提问:“是谁在天安门城楼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毛泽东)教师小结:“毛泽东在前面升起了国旗,奏起了国歌,所以,国歌代表了中华民族,在重要场合都要放国歌。”

  (3)教师提问:“刚才升国旗的时候解放军是怎么样的?(一直站着、眼睛看着国旗、敬礼、没有声音。)“解放军敬礼叫军礼,小朋友看国旗时行的礼是什么礼?“(注目礼)学会行注目礼师:我们听到国歌时应该怎么办?(幼儿讨论 后 老师小结:要立正,行注目礼-------)三、全体幼儿跟教师一样起立看升国旗。

  教师:“小朋友讲的很好,想不想再一次试试,请我们后面的听课老师一起来看升国旗。

  (奏国歌)全体起立,身体站正行注目礼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国歌的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了解、接受)

  (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了解、初步学会)

  (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了解、初步学会)

  (4)学奏口琴7、1两个音。(了解、模仿)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

  三、新授

  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

  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4、再次完整地欣赏,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巩固全曲。

【国歌的教案】相关文章:

国歌教案12-17

国歌音乐教案01-14

《国歌》-教学教案12-16

国歌10-24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国歌》10-01

祝福祖国歌词10-24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09-23

最好听的70首外国歌11-05

老师为我奏国歌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