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教案

时间:2023-04-25 04:40: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修五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教案

  课题   必修五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0、9 教学 目标 1、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表现深挚的感情。 教学方式方法 对话式教学、研讨型学习 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 过程 主 要 内 容 教法或点拨的方法,知识要点或反思     一、导入。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归有光占了两样。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 二、整体感知 。 要求以舒缓的语调,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1、项脊轩是个怎样的地方? ——分两层来写,写修葺前和修葺后的项脊轩。 修葺前:小、老、旧、破、漏而又阴暗 室仅方丈——小 百年老屋——老  尘泥渗漉——破 雨泽下注——漏 北向,不能得日——暗 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使不上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前辟四窗”—— 开窗采光,让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美化环境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独得其乐:书趣、歌趣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引来生灵,又增加了情趣 这样,小小一间书房,变得于景可爱,于情可喜。 2、  作者在这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自读第三段,总结这一段写了哪几件“可悲”之事? 三件事: 一:“先是……凡再变矣”。主要写家庭的变迁(家道败落)。 二:回忆已逝去的母亲对姐姐的关心。 三:“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长号不自禁”。主要回忆祖母来书房探望作者的情景。 这里写的三件小事,就是作者所要写的“多可悲”中的“三悲”。那么分别是为什么而悲呢? 一为家庭败落、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人情淡薄而悲(墙往往而是)。 这个大家庭此刻是什么样子呢? 用原文的话来说是:“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二悲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家有老妪……妪亦泣”,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仅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就会使“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呢? 当母亲听到女儿的哭声,到门外问寒问暖时,为何不用巴掌拍门、打门,而是“以指叩门扉”呢?自己做一做这个动作用心体会母亲的心理。 对,拍、打都太重了,太刺耳,母亲生怕会惊吓到孩子。这样一个细节,使我们感受到母亲的什么特点?温柔、细心、慈爱、无微不至。 仅一个“叩”字同学们就能看到母亲的种种优点。可见同学们对母亲都是很有感情的,希望同学们平时也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小小一个细节,就使这一位美丽、温柔、细心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可以说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可见作者笔力了得。 归有光这个没娘的孩子,此时又生活在一个已经败落的大家庭里。在这家中一片混乱的情形下,又有谁有暇去关照他一声:“你冷不冷,饿不饿”呢,冷冰冰的现实环境和对母亲温暖的回忆——隔门轻问“儿寒乎?欲食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人至深的对比,使作者更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没有了母亲,没有了母爱,活着真难,感慨之余,他怎能不潸然泪下呢?作者此时感情的流露是情不自禁的,所以才有“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到这里,我们就不难体会作者为什么而悲了: ——幼年丧母、痛失母爱之悲,文章在平平淡淡之中,浸润绵绵亲情。 三悲是什么? 你认为祖母哪句话或哪一个动作最能触动作者的心灵? “吾儿,就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幽默、诙谐中既包含了祖母的疼爱之情,又有赞许之意,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作者的疼爱与关怀。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轻轻关上房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达了祖母对作者学业的关心。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孙儿取得功名,光宗耀祖。言行非常切合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传统意识的老人的身份,极富个性特征。 分析:象笏是祖母的祖父传下来的,是家族最高荣誉的象征。祖母把它交到归有光的手上,从此,归有光就肩负起登科进第、光耀门庭的重任。而今祖母已经去世了,九岁能属文的归有光至今仍未能完成祖母的心愿。  所以这第三“悲”是: ——祖母亡故,有负寄望。 作者的感情还能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啜泣吗?由“啜泣”而“长号不自禁”,痛哭流涕。 4、作者最初写的《项脊轩志》到这一段就结束了。但是在此之后,同是这间小屋里,又发生了一些令作者不能忘怀的事情。项脊轩原来是作者“冥然兀坐”一人独居,“偃仰啸歌”独得其乐,“后五年,吾妻来归”,这里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这一段写了哪些生活片断来表现作者与妻子的亲密感情? 第一个:“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想一想第一个生活片段怎么表现出自己与妻子的亲密感情的呢? ——妻子问的是古事,学的是书法,作为读书人是情投意合,有问有答,有学有教,字里行间似乎可以听见项脊轩中传出的欢声笑语,夫妻俩在轩中其乐融融自可想见。这是从正面写。 第二个片段呢?对妻子从娘家回来后的事,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片段又如何体现作者与妻子的亲密感情的? 想一想,小妹妹怎么会问题阁子的事情呢?无疑是姐姐经常在小妹妹面前提起。那么光提阁子吗?还有那阁子中的人,以及阁子中的一些生活情趣。所以表面看来,这句话突然冒出,似乎与前文全不相干,然而细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这里是从侧面写,既是对前一层的补充,又是一种深化。 接着往下看:“其后六年……其后二年……其制稍异于前”。为什么? 不修  是怀念 复葺  是怕睹物思人,愁绪难排。 简单的两句话,但我们自能体会到作者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和深切怀念。感情表达相对上文的“泣”、“长号”则显得非常含蓄,但却胜过柔肠寸断百倍不止。“往事依稀浑如梦,都随云水到心头”,这部分内容虽然是补记,但由于有项脊轩的变迁贯穿其中,读来与前面的内容浑然一体。所以可以说这是作者所写的“多可悲”中的第四悲。“悲”的是:夫妻隔世,恩爱只成追忆。 5、文章结尾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为什么又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 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使读者回味不尽。(齐读) 四、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 作者对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 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曲尽其妙。纵观全文,外有项脊轩的变迁贯彻,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穿,记叙了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怀念,可谓“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这样,整篇文章“一往情深,疏而不散”,可谓散文的典范之作。 五、课堂延伸: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读ruò 〕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震川文集》) 翻译: 寒花是我妻子魏孺人的陪嫁丫鬟,死于1537年五月,埋葬在荒山上。她服侍我而不能到老,是我们没了缘分(命不好)么?  当初,寒花刚陪嫁过来时才十岁,梳着两个环形发髻,拖着深绿色的长裙子。一天,天很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削了满满一瓦盆。我从外面回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转过身去,不给我吃。妻子魏孺人见了便取笑我们。妻子常常让她靠在小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眶慢慢地翻动。妻子又指着她那样子对着我笑。  回想当时的情景,转眼又是十年了。唉,真可悲呀!                                         学生看书、思考、作答     板书设计   可喜  独得其乐 可悲  家庭败落、人情淡薄   幼年丧母、痛失母爱   祖母亡故,有负寄望   夫妻隔世,恩爱成空 细节描写  一往情深 状物——怀人——抒情  疏而不散  

【必修五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教案】相关文章:

项脊轩志教案02-25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04-22

《项脊轩志》教案(通用9篇)12-28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精选10篇)01-05

项脊轩志第二课时教案04-28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作文12-13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_650字11-12

此情可待成追忆作文06-07

此情可待成追忆作文08-31

此情可待成追忆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