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1-04-08 19:46:27 教研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校本教研工作计划9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计划呢?做好工作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校本教研工作计划9篇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深化校本教研。大力倡导务实求进的作风,把“开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

  (一)集体备课

  具体做法: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力求“实”字。

  以区教研室倡导的“一课三议”教研模式为理念导航。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备课组,主备教师要提前三天把主备教案发到组内教师手中,副备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一度调整方案用红笔注上。在集中时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的共识作为二度调整;上完课后写出教后反思作为三度调整。

  2、积极探索“同课异构” 突出教研的“活”字。

  各教研组安排教研活动时,要有对“同课异构”教研形式的呈现。力求通过“同课异构”,打磨课堂,引发大家争鸣和参与,切实活跃研究风气。全体教师要通过“引、读、练、评”活动,多管齐下,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通过活动实践,书写教研“效”字。

  本学期,我校响应区教育局关于“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号召,将认真开展优质课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领更多的教师在课改中脱颖而出。9月份课内比教学优质课比赛——语文组、英语组。十月份:课内比教学优质课比赛—数学组、综合组。

  (二)反思交流

  通过前一阶段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具体做法:

  1、量化教学反思。

  教龄5年内教师教案中课课要有反思,即教后反思,每次不能少于50字。50岁以下5年以上教师每单元要有反思,每篇不能少于100字。

  2、加强对教学反思的阶段检查。(期中、期末)

  3、重视对教学反思的收集评比。

  20xx年1月份教务处举行50岁以下教师教案反思展评。20xx年秋季学期专题反思四次,即9月、10月、11月、12月。教研组长确定主题,主题要有系列,教导处每月评选出优秀专题反思,装订成册。

  (三)同伴互助

  1、量化教师听课。

  具体要求: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一学期不少于5节,带双班教师听相应年段相应学科不少于5节,小学科听组内教师授课不少于5次。

  2、细化教师评课。

  要求凡听课必评课,评课为3+2模式,即3个优点,2个建议。

  3、深化师徒结对。

  在上学期基础上,我校本学期将深入抓好师徒结对工作,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共同成长。

  具体做法:一是组织新一轮师徒结对报名,结对仪式,落实结对过程管理。二是“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学校优先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外出听课、进修、参与教育科研、发表教学论文创造条件。

  4、强化领导推门听课

  本学年实行每周一推门听课活动,以强化常态课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门听课除学校校长、行政外,还请教研组长和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结对师徒参与听课指导。听课过程中,我们继续采用听、看、查、问等形式进行。“听”即听随堂课,“看”即看教师课堂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查”即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问”即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本节课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问学生对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听课者认真总结分析每一次调研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四)专业引领

  鼓励教师与市、区内外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名师攀亲结对,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通过观名师课堂录像、学名师课堂实录案例、评名师课堂细节等形式拉近与名师的距离。同时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互帮互学,形成浓郁的教研之风。

  (五)理论学习

  1、问题收集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校将围绕组内教师困惑的教学专题,开展“对症下药”式的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做到组内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业务书籍充电阅读。

  本学期学校将重点打造教师读书活动,以读促教,以读促研。要求每个教研组自选理论专著一本,全体成员进行研读,写好读书笔记,引发自我反思。教研组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突出三个环节:一突出有效备课研究。二突出有效课堂研究。三突出有效训练研究。

  2、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做到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活动时间,周二下午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周三下午为数学教研组活动,周四上午为综合科活动时间,周五全天为音美教研活动时间。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教师要树立主人意识,勇于展示自己,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3 、以“新课程有效化教学”、“高效课堂”两个大主题研究为载体,根据年级科目的特点,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来确定学科教学研究主题。

  4、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座、名师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参与教研的平台。

  5、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加强业务学习,每学期教学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不得少于3000字。

  6、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7、由于校内资源有限,仅凭校内力量不可能完全解决学校、教师在教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为此我们将开展“里外结合”的专业引领活动来培植一支过硬的队伍。“外”即有计划安排老师外出培训学习;“里”即每次公派出去参加研讨会教师回校后为其他教师做专题讲座,为教师上观摩课。

  8、开展网络教研,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积极参加省校本研究网、点军区教育信息网上研讨、学习活动,开创教研新天地。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2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本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本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本校根据进校《关于扎实开展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个人每期听课不少于十五节;(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三十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教研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三、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校现有一个县级课题,一个市级一般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中心校教研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两个关键: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和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狠抓三个重点:教学常规的落实、质量监测及评价。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创新教研方式,努力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化、教研手段现代化”的教研体系,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建立优质课堂教学,实施精致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开展多元的教研活动,以教科研工作羽翼,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提高学校名师队伍的数量。

  4、加大各年级教学的监督力度,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5、组织我校教师积极参加镇级、校级语文、数学的教研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校级教研团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成立语文教研组:

  组 长:李显旺

  成 员:罗先堂、熊德奎、罗仲明、王正江’

  各教研组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和收集本教研组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准备分别参加镇内举行语文、数学学科镇内教研活动(围绕课题备课,上课,议课)。

  (二)校本培训分层次、突重点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将遵循“高质量、低投入,分层次、突重点、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原则。培训形式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镇内教研活动(说课,上示范课、评课)以及派教师外出培训等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们更新观念,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

  (三)校本教研高标准、严要求

  1、本年度的教研活动要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本学段的课题为重点,加强专题教研活动,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2、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围绕课题开展授课、议课、反思、交流等,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3、教研活动要对外开放,加强教学交流,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质量,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工作要求:

  1、本学年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确定课题,围绕课题开展好各项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各校要围绕课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

  3、认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4、本学年要求教师要做到: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每堂课教后反思,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论文评比;每期至少听课8节;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8节。

  5、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五、完善教研机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教研组要在学习教育理论,广泛搜集各科教研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各学段的研究课题,确定教研的目标,全盘部署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依据学校的课题研究,确定各学科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勤,有总结。

  六、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9—11月:

  1、制订语文、数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师会议,了解各学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利用远程资源等学习《课程标准》等理论知识。

  4、积极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5、适时进行总结,推选教师在镇内上观摩示范课。

  12—3月:

  1、学校按各教研组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有序、认真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2、适时进行总结。

  4—8月:

  1、对课题工作进行小结。

  2、语文、数学各教研组组长对本学年教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3、学校对本学年的教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4

  (一)、研究背景:

  经过前段时间的研究,在总结了前期工作的缺乏:教研组活动中,结合本组研究主题进行的研究不够细致、深入;主研教师的网上浏览和网上交流并未真正达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不系统、不充沛;课题宣传、学习力度不够,局部教师对课题理解不透彻;缺乏与本部的密切联系等,本期为了更好地与本部一起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研究”课题研究,将我校的科研和校本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借助本部的优秀资源,以教研组主题式教研为主要框架,以“三校联动”活动为契机,以校内课题联动等形式,构建各种网络交流平台,深入扎实地开展校本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分享教育效果,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二)、中心工作:

  1、制定本期课题研究制度,落实相应的工作职责,推进常规研究工作。

  2、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3、利用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4、借助本部网络备课资源,促进网络课例的交流,并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生长;利用学校论坛,进行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资料的交流、共享,搭建网络研修的平台。

  5、跟进网络研修的培训。

  (三)活动布置:

  1、常规活动:

  (1)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组主题式教研(一月一次,教研组要有活动记录)。

  (2)主研教师 “三个一”工作:一月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一期一次网上投稿。

  (3)学习本部或其它优秀课例展开网上评课活动。

  和本部通过“办公网”相互评论自身学科同类教学设计。

  ①通过“备课信息管理”选择检查与自身学科相关的备课信息。

  ②在对应教学设计内参与评论,字数不少于100字,每人评论教学设计篇数不少于2篇。

  (4)视频上传。

  (1)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2)建立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四)、学月布置:

  第一学月(2月)

  1、优秀论文、视频上传。

  2、本期优秀课例的筛选和上传。

  第二学月(3月)

  1、选定各教研组研究的话题

  2、拟定研究计划,做好研究工作布置。

  3、为“三校联动视频课例研修”作好准备工作。

  4、利用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上传资料的培训。

  5、各主研教师行动起来:一周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

  6、召开第一次课题例会

  第三学月(4月)

  1、继续利用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视频课例研修培训;

  2、开展网上评课活动。

  3、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4、召开第二次课题例会,通报研究情况,对下一阶段研究目标进行调整。

  第四学月(5月)

  1、召开第三次科研例会。

  2、对教师进行课题博客研修培训。

  3、利用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4、 “板书主题研修讨论”活动总结。

  第五学月(6月)

  1、各主研教师进行一期一次的网上投稿,并总结校本研究的个人心得与困惑

  2、各教研组总结交流校本研究的心得与困惑,拟定下一阶段研究目标和方向。

  (五)、工作措施:

  1、进一步明确课题成员的具体分工、主研教师职责,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督促主研教师认真的做好了“三个一”工作:一月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一期一次网上投稿,每学月月末进行考核。

  3、各教研组认真做好研究话题的交流、讨论和提炼工作。

  各校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本校教研组收集教师最关心的讨论主题两个。

  4、建立课题博客群,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和《课后反思促研究型教师生长的研究》课题的联动研修。

  5、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例会,参与人员为总课题组主研人员和子课题组课题负责人,通报进展状况,交流研究心得。

  6、利用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定期对教师进行网络运用的培训。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5

  指导思想:

  质量立校 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

  工作目标:

  一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常态课研究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二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为目标,以学科活动为载体,深化学科课题研究工作;三是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为目标,以网络等多种教研活动为载体,深化自修反思校本培训研究工作。

  工作措施:

  1、提高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再认识。

  校本教研是专业化成长的根本途经。用一句最朴实的话来讲,我们都有成长的需要。应该思考一年以后,三年以后,五年以后甚至十年以后自己能成长为一个怎样的教师。要从“防教师”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自我成长为一个思考“教什么”和“为何教”有“课程意识”的教师。我们再也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考地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校本教研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教学与研究的一般关系而言,两者是“共生互补”的关系。有句老话说得好: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方面,就教学的本性而言,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带有不可穷尽的研究性的劳动,教学内在具有研究性;另一方面,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以实践层面来看,没有基于研究的教学,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惰性,从而销熔教学生活原有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只有研究的“参与”、“介入”才会不断改变教学的行为、状态、习惯,不断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境界,从而使教学始终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2、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与管理。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教师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要求公开课必须是备课组内集体备课的结晶。方式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个案——课堂跟踪——课后交流”。首先由公开课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设计某课时的教案,然后以说课的形式提交集体备课组审议,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然后由集体备课组成员进行跟踪听课,课后进行交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3、把握研究根本,植根课堂教学。

  校本研究的根在课堂。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校本教研的根必须扎在课堂。校本教研要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要把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做成一件事,让教师带着研究意识上课,围绕学校的整体规划在课堂上研究、改进和提升。这样,教师才能因课堂叙事、因课堂反思、因教学需要而进行理论学习,把课堂教学改革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也不会因为教研而增加工作负担。

  教师是耕耘者。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给教师自主选择的空间,在学校整体规划下,教师围绕学校校本教研的研究切入点,开展研究。教师们有选择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写教学论文的写教学论文,善于写案例的写案例,善于做叙事研究的做叙事研究,不硬性规定。

  4、加强在研课题的指导工作。

  一是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研究发展方向,问题产生于课堂,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二是坚持课题验收申报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真正体现教育科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思想;三是整合在研课题,研究必须以自修反思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为平台,学科课题为抓手,以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5、认真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成果与问题。

  一是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备课组长的引领和示范,一学期不得少两节示范课;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结对帮扶制;三是实施学期全体教师常规教学考核制;四是备课教案检查制;五是教研组、备课组及时小结提升推广经验;六是实施“学探议练”课题改革实验的再培训工作。

  6、自修反思常态化。

  一是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能从整体上来驾驭课时教学;二是在反思理念的指导下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三是提倡一课(一单元)一反思小结、记录反思点评式的听评课记录(学期不少于15次,实施听评课及教研活动教务处交叉监督制:王功政联系英语、化学,郝明国联系数学、物理,熊祖国联系语文、政史)、一学期不少于两篇的案例文章(教学叙事) 和两篇精心设计的教案。三是教师个人(45岁以下)至少要在县教育网及以上教育杂志或网发表一篇文章,教研组长两篇以上。四是备课组组建反思沙龙,每周一次活动(备课组长组织、中心议题式或专题研讨式);五是以上四项要求都拿入绩效过程管理。

  发挥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支力量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及完善,校本研究“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四落实。各组结合自身特点统一制定各学科教科研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每次活动要有详细安排和记录,学校加强对活动督导检查。

  提倡、鼓励全体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实名制(用自己的姓名全拼)博客上的自已设计的教案,反思文章等,学期开展教育博客评比活动。

  7、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一是及时引进课改新秀课,让教师收看观摩。二是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带回先进理念的方式方法,引领培训学校教师。三是学校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教师。

  8、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

  按秭教发20xx(14)号文件要求:学校100%的教师必须能操作模式3远程教育应用系统,能播放空中课堂、能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备课;45岁以下的教师会制作电子教案、课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教案课件。

  xx秋工作安排:

  九月:完善计划、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学、探、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模式再培训。数学、英语课题结题筹备。

  十月:文、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讲座(文科王功政主讲、理科鲁静主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十一月: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十二月:复习课课型研究。教学案例、反思、博客评比表彰。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师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以教师群体和个体能力发展为宗旨,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开放、实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的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1、组建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年级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组建四个教研组:1-3年组,4-6年级语文组,4-6年级数学组,科任组。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1)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

  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领,在名师引领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也须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经验。本学年,学校将继续安排一些教师外出学习,并且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2)做好“请进来”工作。

  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或缺的培训资源。离开了专家、名师的参与、指点,校本教研就会失去理论的支撑,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是我校校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特色性系列活动。本学期,我校邀请教研室教研员为我校教师作新课程培训。进一步发挥名师的作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所以,我们在外聘专家、名师、领导来校讲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本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将安排我校的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上示范课、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4、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一个课例多次研讨”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课前围绕主题进行说课,课后说课后反思)

  (2)同组教师(学校领导)同备一节课、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

  (3)同组教师(学校领导)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4)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每周一的"校内教研活动日"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3)立足岗位培训,着力打造名师。

  为配合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名师和区素质大赛,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评比等活动。

  (4)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学校将组织评选新课程活动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编辑成册。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教本教研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此,马场垣金星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为基本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师资、促质量、促校风、促声誉为根本点,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三、工作思路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

  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具体措施

  1、健全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矗

  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不动摇,平时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校本教研理论。着重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学通、学透,力争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2、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实践,提高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讨。通过研讨,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现我校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成果。

  (2)大力推荐富有特色的新课程教学课和优秀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参与学校的新课程展示。形成展示课设计、案例、反思等多样形式的呈现。

  (3)以示范公开课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教学反思撰写,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教导处,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4)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学活动(如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论文等)都应该以备课组为组织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本备课组的成员都应该参加,必要时可以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务必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5)重视听课调研,进行阶段小结与反馈,促进校本教学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听课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校本教学过程中,对校本教学理念的领会贯彻情况,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以及师生角色的定位等情况。对好的、富有特色的课堂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问题的课堂及时指出,及时改进。

  (6)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教校本教研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通过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系统,再对校本教研进行理论指导。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及时形成研究成果,同时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发挥教研组的优势,经常性的进行教研组的交流,互通有无,通过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博采众长。

  (3)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取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请一些专家来讲座,来引领。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过程

  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

  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经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

  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徐继艳(校长)

  副组长:石丹(教学校长)

  成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教导主任)

  赵涤阳王静、裴彩虹、管春英、郭娜、张春雨、张静、杨楠、孙丽杰、王勃、腾小丽。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教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纳入年终考核积分。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同时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4)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实验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9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我校根据进校《关于扎实开展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教研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三、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现有一个县级课题,一个市级一般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2-28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2-28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11-07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5-11

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05-11

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05-02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5-02

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04-24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6-13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范本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