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05 23:26:29 教学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五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轮的努力,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五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现有*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总体来看本班学生活泼可爱,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反应较慢,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几个后进生还需努力抓一把,特别是有5名同学智力特别低下,接受能力较差,几乎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另外全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完成作业书写质量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还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①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计算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③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⑤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难点

  ①理解分数乘除法以及百分数的意义,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②解决分数、百分数简单实际问题。

  ③掌握圆的特征,能够正确熟练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⑤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

  3、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4、加强对学生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6、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要多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过关。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7、位置、圆的认识及相关计算要重视直观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8、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练习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

  9、注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注意培优辅差。

  四、课时安排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四)圆(8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9.2~9.6 5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难点:理解概念

  第2周

  9.7~9.13 5 集合的基本运算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法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能简单应用

  第3周

  9.14~9.20 5 单调性与最值、

  奇偶性、实习、小结 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几何意义

  第4周

  9.21~9.27 5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掌握幂的运算;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难点:理解概念

  第5周

  9.28~10.4 5 (9月月考?、国庆放假)

  第6周

  10.5~10.11 5 对数与对数运算、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第7周

  10.12~10.18 5 幂函数 从五个具体的幂函数(y=x,y=x2, y=x3, y=x-1, y=x1/2)图象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第8周

  10.19~10.25 5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第9周

  10.26~11.1 5 几类不同增长的模型、函数模型应用举例 对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第10周

  11.2~11.8 期中复习及考试 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1周

  11.9~11.15 5 任意角和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和度的互化;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12周

  11.16~11.22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借助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能画出y=sinx,y=cosx,y=tanx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第13周

  11.23~11.29 5 函数y=Asin(wx+q)的图像 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借助计算机画出图像观察A w q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第14周

  11.30~12.6 5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单元考试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的重要函数模型

  第15周

  12.7~12.13 5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掌握数乘运算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掌握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及数乘运算

  第16周

  12.14~12.20 5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德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体会平面向量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求夹角、及垂直关系

  第17周

  12.21~12.27 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小结 用向量方法解决莫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8周

  12.28~1.3 5 两角和与差点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能以两角差点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点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第19周

  1.4~1.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期末复习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 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 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 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 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 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 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六认真”, 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

  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本学年我们承担着高中一年级九个班的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依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 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2.广泛收集高考,会考等复习资料,考试题,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握高考,会考动向,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会考前的复习作出详细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电影,电视,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主要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各种细胞器图,细胞器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二者的过程比较及图像识别);合光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图形及相关问题);糖类、蛋白质、脂质等代谢;遗传系谱的判断;生态系统—食物链;学生分组实验。

  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时分配

  周次章节课时11.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42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432.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64-52.细胞增埴663.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273.生物的新陈代谢1.新陈代谢与酶482.新陈代谢与atp49-103.合光作用81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15.植物的矿质营养212-146.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10157.细胞呼吸215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164.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激素调节217-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618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物的生殖 819-202.生物的个体发育41-36.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物质基础104-62.遗传的基本规律107-8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694.生物的变异2105.人类遗传病与优生2107.生物的进化2118.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素212-132.种群和生物群落6143.生态系统215-169.人与生物圈1. 生物圈的稳态617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18-201---9章总复习复习、检测、会考20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111人,其中(1)班学生是名校直通班,学生思维活跃,(5)班是火箭班,学生基本素质不错,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提高,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两个班中,从军训一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三、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4有三章(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四、教学任务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4,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4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五、教学质量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六、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分层推进措施: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习知识。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4-05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4-29

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2-20

教学数学工作计划03-20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1-19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26

数学教学实用工作计划05-02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27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27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