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24-11-23 11:05:50 偲颖 发展规划 我要投稿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精选10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你是否有一个清晰而精准的职业方向了呢?趁现在好好地写一份职业规划吧。好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精选10篇)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1

  为明晰现状、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策略,促进学校更稳、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此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某某学校是某某区的一所优质公办初级中学,其最早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百年前的某某书院。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此处概述历史不具体描述)而今学校更名为某某分校,借助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潜心进行衔接教育研究,学校迅速发展,特色鲜明。如今,座落在美丽西山湖畔、全新改造而成的新校园,占地19亩,有教师90余人,共4个年级,25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近年来,学校扎根学术土壤,把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潜心衔接教育,深研体悟式学习,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行进在追求最宜于学生发展的理想教育之路上。

  二、发展优势

  近年来,学校迅速高位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发展优势。过去三年,学校以文化凝神,课程着力,追求理想的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教学质量提升快速。中考成绩连年攀高,重点硬上线率达到85.2%。衔接班重点率更是突破95%。济身市名优质学校行列。

  (二)学生素质发展全面。近80%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北师大监测数据显示:在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体质健康方面,学校各项数据均保持在全区前三,绝大多项数据位居全区首位。

  (三)学校品质大力提升。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课程初步融合建构并实施,衔接教育阶段性成果初显。学校三年发展目标考评稳居一等奖,被评为xxx市首批新优质学校、xxx省首批阳光体育示范校。国际化教育工作特色突出,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结为友好学校并定期互派交流。承担全市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交流现场会,9月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成功接待俄罗斯海洋儿童中心代表团来访。今年7月,学校得到市教育局对我校进行四年制初中改革试点的批复,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明确。

  三、制约因素

  (一)硬件不足的问题。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功能室和学术厅严重缺乏,这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现占地面积和校舍已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需要和学校品质发展需求。学校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严重不足(设备没地方放),无心理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小而拥挤,没有较大一点的会议室,办公室、功能室、教室混杂在一起,谈不上相对独立的区域;学术厅选址勘察5次,均因场地问题没能实现,导致众多的大型校园活动和学术交流研讨会议无法按计划进行;学校体悟式学习所需要的开放式实验室等校园开放设施,一直因场地问题流于空谈。

  (二)教师团队持续发展问题。一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近41岁,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动力缺乏,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高位发展不够;二是教师

  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激励作用还不够。三是教师发展课程及课程体系还不够成型和完善。

  (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问题。一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文化提倡的体悟式学习融合度余作业中进一步解放,真正向40分钟要绿色质量。三是以人为本还没真正做落实,如何关注个体、个性的发展需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如何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正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认真思考和努力实施的。

  四、发展思路

  三年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办理想教育,全面提质,创一流学校。

  三年发展思路:未来三年,是某某分校坚持追求绿色质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年。某某分校将在追求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教育目标引领下,以人本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改革为路径,从知识衔接走向学习力衔接,从课程改革走向课堂改革,从软件资源建设走向硬件夯实,全面提质,促进师生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发展,努力创建有鲜明特色的四年制一流初中。

  发展具体体现:

  学生发展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力增强,全面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提高。

  教师发展教育观念持续更新,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执行能力持续增强。发展更加主动。

  学校发展改革更加深入,特色更加鲜明,品牌更加牢固,辐射引领作用更强。

  五、发展策略

  (一)深化内部管理:调整、优化、提高。加强学理悟道文化下的教师民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一是打破原有的部门建制,设立七大管理中心,明确工作重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体现学校的文化核心和目标理念。三是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加强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增强教代会和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力度。四是以自主管理为基本思路,加强学生内部管理改革,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会做事之理,体悟做人之道。

  分年实施:

  xxxx年,改革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增强教代会和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力度。

  xxxx年,切实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体现学校的文化核心和目标理念。

  xxxx年,加强学生内部管理改革,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自主管理更落实。

  (二)强化学生学习力提升,完善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重心向课堂改革推进:系统、整合、落实。一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借力专家,继续优化发展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构建更为科学成熟的课程体系。二是以整合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四个方面的整合:学科内部整合、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整合。三是在课程实施上,强化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学生的学习力,加强课堂改革,确保衔接教育理念与思想在课堂中得以高效落实。

  分年实施:

  xxxx年:梳理、搭建起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课程框架,为构建成熟的课程体系做好准备。

  同时,强化学习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及专题培训活动,深入学习学校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某某分校四年制初中课程目标,进一步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学校四年制初中课程中,为课程执行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xxxx年:以整合为突破口,加强四个方面的整合(即学科内部整合、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整合),以一些学科组为试点逐步形成特色整合课程。并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通过整合做减法,使之更科学、系统。

  开展主题活动,提升课程执行力。开展体悟式学习、学生学习力提升、四年制初中课程目标、理念贯彻等为主题的活动,促进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如: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活动,全校教师参与的主题说课、赛课活动,教师自由组合的主题研究活动等等。

  xxxx年:借力专家,完善以衔接为核心的四年制初中优质课程体系,从课程全面走向课堂。强化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师。实现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持续全面个性发展。同时总结课堂执行活动经验,固化研究成果。

  (三)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更新、机制、评价。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在培训内容上,更新教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强化对人的个体的尊重,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聚焦课程标准的学习,领悟课程思想,把握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为下一步深入的课改提供保障;重视通识性培训,保证整体水平提升,强化个性化培训,突出教师的特长,促进个体的错位特色发展。二是在培训机制上,加强不同类型、不同类别教师学习团队建设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提升教师学习力,保持教师活力,促进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三是将培训落脚到课堂,以督促评,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的发展性评价。

  分年实施:

  xxxx年: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围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调整校本培训的内容,梳理出面向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系列并实施,初步探索教师个性化培训和发展性评价的新思路。

  xxxx年:实施教师通识性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试行教师分类、分层的培训机制,形成针对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系列,探索教师发展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xxxx年: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在整体通识性培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师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四)加强后勤及设施保障:流程科学、服务专业、改扩提升。一是加强新形势下管理流程的研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二是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专业性培训,提升后勤队伍的服务水平,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大力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优化设施设备,为争创xxx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xxx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作准备。

  分年实施:

  xxxx年,加强新形势下管理流程的研究,修订后勤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邀请专家论证可行性。

  xxxx年,完善后勤管理流程,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专业性培训,自主申报培训计划,学校审核实施,并纳入期末绩效考核。配合教育局进一步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优化校园环境。

  xxxx年,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探索BYOD模式,助推学校教学改革。优化硬件设施设备,为争创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作准备。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

  一、校情分析

  我校地处丹徒新区谷阳镇,现有27个教学班,900余名学生,85名教职工。学校下辖2所村完小、1所中心幼儿园。近年来,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向着建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校园面貌焕然一新,xxxx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学校的评估验收。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省和谐优秀实验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优秀家长学校等。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大专以上达81%。近两年来,有40多位教师在省、市、区级教学比武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教师在区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200余篇。学校现有市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学生在作文、金钥匙、乒乓、绘画等各项竞赛中获奖近3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尽管如此,学校在发展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学校的硬件设施明显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急需添置与更新。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校园文化缺乏个性与品味。学校的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发展不均衡;生源素质整体不高,家长的家教意识淡薄,家校协同程度不够。

  二、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科研兴校,民主理校的原则。

  2、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全面育人的原则。

  3、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培植沃土。

  三、办学策略

  制定共同目标凝聚力量,提高师资素质支撑质量,推进校本教研发展内涵,优化人本管理提升特色。

  1、进一步明析办学思路,建构学校明确的发展目标,规划具体实施策略和发展步骤,以此凝聚和鼓舞人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实践行知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养特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科研强师为目标,以推进校本教研和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苦练三年真功,大力实施师表工程,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3、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争创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学校注重三结合教育,以六项常规评比为抓手,以五小实践活动为重点,以深化岗位体验教育为特色,创新学陶活动,实施绿色德育,打造学校德育的亮点。

  4、积极实践和探索新课程,在课程的管理、实施、评价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行为,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突破口,把抓师德建设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共进。

  5、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努力架构家、校、社区(村组)立体教育的网络,同时,教育师生以爱心持教,以恒心致学,以勤补拙,克难求进。

  6、走内涵发展之路,变被动维持为主动发展,积极寻找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契机,彰显学校特色,实现跨越发展;积极寻求办学投入,使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现代化与装备现代化同步,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

  四、三年目标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将学校办成校风文明、教风严谨、学风踏实、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在我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满足家乡人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1、队伍建设目标:

  到xxxx年,本科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市、区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达25%,30%的教师基本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2、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反省、自己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使学生能自觉认真地对待自身的学习,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己发展。

  3、教学发展目标: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位于全区一流位置,课堂教学扎实高效,课题研究滚动发展,每学年学校要保持一个省、市、区级课题和几个校级课题,教学常规科学规范,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语、数、英、综合教研组达到区优秀教研组的要求。

  4、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以兴趣小组为依托,在体育类中重点办好乒乓、田径兴趣小组,在艺术类中办好舞蹈兴趣小组,在学科类中重点办好学生文学社,以此来寻找突破,形成学校特色。

  5、基建装备建设目标:

  (1)完善档案室,装备各专用教室,添置图书一万册,达到《xxx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三类标准。

  (2)造塑胶跑道,对校园进行环境整治,创省绿色学校。

  (3)完成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四六年级教室安装多媒体系统,建成高标准的校园网,创xxx省信息现代化先进学校。

  以上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对我校自身发展的一个思考与认识,相信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发展规划一定会实现,麓西中心小学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3

  一、开展课题研究 打造学校特色

  教科研在我校的理解即为教导教科不分家,一直遵循“教学、教改、教科研一体化”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在这样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下,遵循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我们教科室拟定了学校教育科研3年发展规划。在教育科研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做好新课题的申报工作

  针对我校目前的情况,课题数量已经偏多,现在我们更要注重的应该是课题研究的质量,因此,我校20xx年度只申报了1个市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有效策略的研究》,20xx年11月,市教科所已立项。

  2、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

  20xx年5月底,市级课题《指导小学生赏析与修改作文的策略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顺利开题,随后进行开题论证,课题组在专家的指导下,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3、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省级课题《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于20xx年6月已完成结题工作,省级立项课题《培养小学生自己反思与自己评价能力的研究》正在积极筹备结题工作,也即将结题。

  4、做好7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1)全国教育技术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市级课题《有效的校本教研实施策略的研究》《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指导小学生赏析与修改作文的策略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有效策略的研究》这7个课题按照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

  (2)11月份,召开了各级课题的课题组长会议,布置了相关任务。要求课题组长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有关材料的搜集、每项工作的人员的落实到位工作,进行相关研究。

  5、强化“课题研究”的管理,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为了提升我校课题研究的水平,我们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督促,做好已经立项的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管理。教科室集中管理,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要求课题组成员不断进行专题研究,积累经验。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指导。

  (1)、领导积极参与,保证课题研究规范化

  结合新课改及我校实际情况,对已立项的8项课题进行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各类课题分散研究,成立了8个课题研究小组,由王校长、李校长、胡校长、韩主任等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课题负责人,分别负责1个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和5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努力实现课题管理过程化

  本学年,教科室联合教导处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整合,将教科研融入平时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每学期初,各学科教师围绕自己的校本教研问题或教科研课题拟定计划,以“五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同题异构研讨”。在此基础上,下半年,我们以“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为主题,进一步完善了五步课例研究。

  我们还要求各个课题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研究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注重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做好了师生方面的相关问卷调查,并及时作了问卷调查小结,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心得体会,注重课题档案的积累和研究资料的收集,做好课题阶段性的总结。我们于6月底要求8个课题组的组长分别对课题组的开展情况做了个阶段

  总结,凸显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学校——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教师”科研管理网络,使我校拥有一支能领导教育科研、管理教育科研、从事教育科研的队伍。

  6、加大课题的宣传推广力度

  (1)、成功举行区“校本教研”推进会。

  本次推进会通过一节成功的语文实验研究课及语文组教师的现场评课,王、胡、黄的3篇经验介绍,领导们的鼓励性评价,将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更上新台阶。

  (2)、20xx、11,我校与当涂塘南中心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教科研送教交流活动。胡作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有效策略的研究》交流,胡、李分别执教了一节实验研究课,大家在还在一起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

  (3)、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横幅等。尽管教科研成果大都是隐形的多,但在宣传上我们尽量化隐形为有形,其中我校的宣传橱窗就是我们对外宣传的良好阵地,本学年我们及时更换了宣传橱窗的内容,并利用横幅宣传学校的教育教科研成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彰显学校特色

  1、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一所优秀的学校是一个充满朗朗读书声的场所、是一个飘溢书香韵味的圣地。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籍的熏陶,同样,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滋润。众多特级教师和名教师成长的范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思想阅历、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我们始终坚持把读书和学习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第一要素,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成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在本学年中,教科室和大家一起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学期初拟定了教师们的读书目录。如:《教育服务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让我们做智慧的教师》《中国老师缺什么》《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等,在拓展教师阅读广度的同时,倡导教师紧紧围绕自己的教科研课题或校本教研专题积极撰写读书笔记,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分板块,围绕研究专题写。教师们从读中思、从思中悟,不断将个人的学习理论得以内化和吸收,自觉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能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和个人感悟,及时用叙事的风格进行整理和记录。如胡、刘、王、崔等老师,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能用手中的笔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感悟,写下了1万多字的读书笔记,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相信这些感人的事例将成为他们教育人生的美丽点缀,将伴随他们一路成长。每学年要求全体教师撰写一份读书心得。

  2、及时给教师们提供教研学习资料。

  在现实工作中,教师因为工作琐碎、繁忙,每天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往往会忽视学习,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网络,推荐一些教育科研的文章,使广大教师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及时掌握当前教育科研动态,为切实开展我校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上学期我们向教师推荐了主题为《如何备课》的学习材料。下学期,各教研组又整理了《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在教研组进行专题学习。

  3、坚持做好教师们的培训工作。

  上学期初学校教科室拟定了《慈湖二小计算机培训及考核要点》,重点对教师们的文字排版、课件制作做了培训,共培训了4次,并且及时进行了考核、奖励。

  下学期,学校对教师们“如何申请邮箱”“如何创建个人博客”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做出了统一布置,要求教师每月发表教育博客至少一篇,可以是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论文、课题研究阶段小结等等。一个学期来,学校100%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教师们发表博客也十分积极,多则一学期达20多篇教育博文。为了进一步规范全体教师博客撰写,提高博客质量,激发教师撰写博客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还组织人员对教师博客进行了评比,对于评出的优秀教师博客分别给予了奖励。

  4、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备好课”专题学习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资源,指导、帮助新教师加快专业发展,促进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20xx年9月18日上午,我校在校小会议室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共有十一名新老教师在此次仪式上结成了师徒关系。会上师徒们畅所欲言,师傅们表示对徒弟不仅业务上要悉心指导,精益求精,而且还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年轻一代教师,使青年教师尽早的脱颖而出。徒弟们也非常感谢学校为她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创设了良好的条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虚心、认真地向师傅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争取尽快地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5、加强师德建设

  (1)20xx、11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与孩子们举聚一堂,共同聆听了余老师的数学课、赵老师的语文课和崔老师的美术课。活泼有趣、井然有序、师生互动的教学场面令在座的家长们啧啧称赞,余老师严密的逻辑思维、赵老师声情并茂的表达、崔老师充满活力的身影无不给家长们留下深刻印象。学校对本次开放活动共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40多份,全部回收。家长对学校评

  价满意率达95%以上。

  (2)、20xx、3学校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演讲比赛活动。教师们生动的演讲感染了在坐所有的教师。评委们做出了公正的评判,韩老师夺冠。

  三、主要成效:

  1、我校有20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在省市级进行的论文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2、20xx年6月,省级课题《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结题后已编辑成果集一册。

  3、全国教育技术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阶段报告,分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

  4、胡、刘2位老师的读书笔记获市级评比一等奖。

  5、成功举行区“校本教研”推进会。

  6、《马鞍山报》报道校《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人文校本课程展演——英语故事比赛》,《皖江晚报》报道《教师借助博客平台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7、100%的教师参加了学校命题的信息技术考试,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并写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博文。

  四、努力方向:

  1、20xx年我校虽有20多篇教师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及交流。今后还要加强督促指导教师撰写论文,力争每年有30位教师的论文等获奖及发表。

  2、《教师教育教学奖惩条例》已作了初步改进,进行了每月考评奖励。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3、今后还要加强“名师工程”,争取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及骨干教师。

  4、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历进修,争取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5%,本科学历达50%。

  5、还需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4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xxxx至xxxx年度校本教研规划。

  一、校本培训的定位

  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开放在职培训活动,在培训中我们将其定位在实现教师个人的提高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及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的有机整合,并基于如下原则:

  第一,以教师为本

  在过去的教师培训中,往往把培训者与受训的教师对立起来,即我讲什么你听什么。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是行为的力量源泉。因而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更新观念,突出以教师为本,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找寻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使培训达到促进教师自主提高的目的。

  第二,立足实际

  多年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学校教师中,市级优秀教师5名,优秀班主任2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7名,优秀班主任2名,片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12名,优秀班主任6人,占教师总数的46%。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快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步伐,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丰富个性化校本教育资源和专题性学习资源,为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经济社会加快改革、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技能的紧迫感不强,教师中有相当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骨干教师,也有近几年新分配的还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发展的水平与当前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还很不适应。可以说教师中既存在共性的问题,也有个体间的差距。针对上述实际状况,我们确立了要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促进教师群体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三,注重实效

  校本培训的基本点是要立足本职、本岗、本校,在培训中,我们要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突出“抓深化、强学习、重效果”。因而在提高校本培训的自转功能上大做文章,促使校本培训成为发掘每位教师潜质和创造力而搭建的平台。

  二、途径与方法

  1.学习提高──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

  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规定每周二下午语文组、每周三下午数学组为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时间,每个年级、学科组每期3-5次的教研活动,每期2-3次全校性教研活动,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训内容广泛性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新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3)培训形式多样化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2.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

  (1)教研行为自主化

  制度上保证:学校规定每周二为各学科教研日,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组织上到位: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根据学校实际分成多个学科教研组,明确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行为上跟进: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逐步形成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

  (2)教研主题专题化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近两年我校专题培训的主题是:省级教研课题“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之“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研究”。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材培训等。

  (3)教研形式多样化

  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新教师上汇报课、中青年教师赛课、上教研课。集体备课、开展复习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等。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5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泗溪镇中心小学始创于1939年9月,坐落于秀美的狮峰脚下、泗水溪畔。学校周围群山环抱,有“将军逗狮”胜景,校园前“泗水回澜”,自然环境幽静独佳、钟灵毓秀。学校占地面积25520平方米,建筑面积7640.39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38多人,教职工66人,其中温州市终身班主任1人,温州市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各1人,温州市师德楷模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教坛新秀2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

  学校电教设施齐全,班班配置多媒体小平台,实现教学、办公网络全覆盖。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基本实现绿化、美化和净化。近年来,学校认真规范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温州市信息化达标Ⅱ类学校、泰顺县文明单位等80多项市、县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学校正振奋精神,以更加激昂的风姿争取更大的发展。

  二、泗溪当地现状分析

  泗溪是县域内的名城古镇之一,拥有辉煌的文化。特别是林氏十八学士和泰顺林氏世系“学士”“进士”简略表,上一排十八学士图像和生平简介。翻开《泰顺县志》、《泰顺分疆录》、《林氏大宗谱》以及许多墓碑的记载,发现仅林氏迁基始祖名下就出过50位进士。发现学士和进士个个是文韬武略、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是当时国家之栋梁。用现今的话,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上的泗溪,千年前就培养出顶级人才,这是多么宝贵的文化!

  三、发展的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誓在必行。通过打造和提升“争做少年学士力促学生幸福成长”这一教学德育技能为载体,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大力推进学校生态德育构建,我们设立学生“少年学士奖章”赏识教育激励性评价制度。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自己意识,以体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遵循“知爱,行善”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朝着“知爱,行善”的目标努力,做到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才能不断完善评价系统。

  四、少年学士奖章的`意义

  “少年学士奖章”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在有浓厚的学士文化底蕴,杰出的廊桥遗产,动听革命英雄故事,众多的古今名人业绩的泗溪。想用历史学士文化一改以往“以成绩论英雄”的局面,更加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及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注意及时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关信息,给予评价和反馈。

  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争做少年学士力促学生幸福成长”赏识教育激励性评价活动十分有利于学生间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利于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因此,泗溪镇小培养育人的最高目标----少年学士,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设立----少年学士奖章。

  五、具体措施:

  我们旨在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实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格”的教育理念,以“少年学士奖章”为激励手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6

  一、学校概况

  广州市白云区XX小学是于1994年经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地处风景优美的白云山北麓,位于太和镇龙归永兴村。学校现占地面积26110O,建筑面积12500O,学生人数780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人数49人,行政人员6人,专职教师34人,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其中本科学历xx人,占47%;大专15人,占44.%,学历达标100%。小学一级教师5人,占15%,在职教师平均年龄35岁。

  二、发展目标

  XX小学走“中高端”品牌学校的发展之路。

  学校加入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主持的“生本”教育实验体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实施教育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在“生本”理念的引导下,确立了“以生为本、持续发展”做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己发展能力。

  在20xx-20xx三个学年度中,学校要达成以下目标:

  (一)学校已经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的评估,被评为白云区课堂教学改革达标学校。学校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生本理念下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我启发,我提高;我引导,我进步”和学生“我参与,我成长;我展示,我快乐”的口号真正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健康、快乐中体味生命教育的真谛;

  (二)学校已经通过白云区德育绩效评估,被评为白云区德育达标学校。学校要继续坚持“以生为本,以美引善,以德治校”的德育理念,以班级为德育主阵地,以开展德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根本,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积极创设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三)完成“国学”校本德育体系。完成《孝》、《敬》、《礼》、《学》、《信》和《忠》系列校本教材编写,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氛围布置。

  三、办学思想

  学校始终坚持“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随着近几年学校的`发展,“以生为本,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逐步为广大教职员工所接受。学校的持续发展离为开教工队伍的稳定,也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在未来的三年里,学校将会把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向着稳定、规范、发展的道路大步前进。

  四、学校文化建设

  校风:和谐、诚信、本真、向上

  校训:勤奋、进取、自信、求实

  教风:乐业、博学、严教、善导

  学风:乐学、勤学、善思、好问

  我们的目标是:

  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五、学校特色

  学校坚持两大办学特色:

  (1)外语特色:学校强化英语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抓实学生的英语基础,通过举办“英语文化节”、“英语三分钟”“英语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活动特色:学校将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办成学生成长的乐园。通过“体育文化节”、“读书节”及结合各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的各类活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在团结协作、竞争拼搏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意志,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20xx-20xx三个学年中,在坚持学校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突显“国学”特色,以“三百千”为主要内容,以建筑物“柱子”为主要载体,以“诵读”为主要形式,以“比赛”为催化剂,使“国学”融入学校的每个角落。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7

  办学目标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这是就学生外显的行为举止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有着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活泼、有礼、有度,部分学生达到举止优雅的境界。

  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及所有的学校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保护学生对生命、对世界、对文化、对自己的敏感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8

  一、现状点击

  近几年来,在市教科所和上级教科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学校从教育实际出发,坚持“课题进课堂、科研促教学、教学出成果"的思路,努力将课题实验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活动。从1997年―20xx年,共申报立项的县市级科研课题有6项,大市级科研课题有7项,省级科研课题有4项,已经结题的省市级科研课题共5项。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申报立项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已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十五”规划课题。近几年,教师每年发表和获奖科研论文达200余篇,在连续3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中,我校均获得优秀组织奖,为了充分展示教科研成果,我校分别编印了《六中教研》、《青蓝文集》、《扬帆文集》等多本优秀论文专集,配合研究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我校编辑出版了六中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读本。由于科研工作扎实,科研成果明显,学校多次获得省市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并被XX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被镇江市教育局命名为高中政治和地理学科基地,成立了江苏省教科研基地,与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合作成立了“XX六中学校发展研究中心。

  强化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在全国先后招聘特级教师1名,镇江市、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硕士研究生9人(含6人在读),48名教师被认定为XX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有20余名教师获得镇江市级以上评优课和基本功大赛等级奖。高级教师94人。有20多名教师参加国外、全国和省级培训,有6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好、具有创新超前新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但近几年来,学校班级扩张太多,年轻教师进得较多,优秀教育资源相对缩小。为了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尽快形成,进一步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特制定本规划。

  二、奋斗目标

  (一)定性目标(即教育理念)

  1.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完善“自主”管理模式、“自主”教学模式、“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时代同步。

  2.突破陈旧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开发学生潜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不求平均发展。

  4.在校内培育“教研文化”,激发每个教师的科研热情和潜力,为全校教师营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氛围。

  5.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国家、省、市、校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等级。

  (二)定量目标

  1.教师教育观念明显改变。80%的课堂教学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基本杜绝“满堂灌”现象。

  2.教师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能规范写出实验设计和实验结题报告,并掌握2种以上的科学研究方法;45岁以下的教师要100%参加一项以上的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结题率达100%。

  3.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80%以上的教师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

  4.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及评价机制,形成个案集;写出阶段性报告,请专家进行中期评估;写出研究调查报告,出版《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专著。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在国家级刊物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篇以上。

  三、阶段目标

  教科室根据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总体战略思想,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xx——20xx学年)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学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法)的问题。将把转化教师教育观念放在首位,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实现四个转变:

  1.由“假设学生都不会”向“假设学生自己能学会”转变;

  2.由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

  3.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转变;

  4.由封闭式的课内教学向开放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在此阶段,教研组要通过反思性教研活动、“合作式”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教科室制定的阶段目标进行,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本学年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完成每学期2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第二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将定期举办由校名师和骨干教师举行的专题讲座进行校本培训,同时外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系统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具体学习材料由学校统一发放)。教研组的主要工作是学模、建模,形成民主、平等课堂氛围。

  第二阶段(20xx——20xx学年)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即研究学习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通过学习使教师由单纯的`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主要采用专家指导、校骨干教师举行讲座、备课组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本阶段教科室将在进一步完善反思性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全校开展案例教学,并组织教师学习案例的写作格式。

  此阶段全校要基本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中心要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建模、用模。

  第三阶段(20xx——20xx学年)

  此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是探讨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探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构建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在主要学科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即通过教学主体互动、教学主客体间互动、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促进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炼模。

  以上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各课题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同时,以上三个阶段与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时间也是基本一致的。

  四、实施措施

  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主旋律,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师方面:

  1.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理解和体验教育,关键在于学习。没有学习后的眼界开阔和认识上的突破,理解和体验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正所谓厚积薄发。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一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每年读书笔记在5000字以上;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承担市级科研课题的教师在6000字以上,听课40节以上(指35岁以下教师),看2盘优质课教学录像。

  2.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学行为

  研究表明: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行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所以转化教育观念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让课堂活起来;每年6月20日前,45岁以下教师必须交一篇论文给教科室,教科室在初评后,预以推荐发表或选评。35岁以下教师的公开课必须先“说”后“上”。

  3.自觉参加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均可以到教科室申请课题立项。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

  4.提高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有效的反思是: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加强课后备课(有效的反思),写好课后反思。

  (二)备课组方面:

  1.备课组长要加强岗位意识

  备课组长要准确、详细传达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及备课组长例会精神,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思想,并围绕这个思想认真配合教务处、教科室的工作,把学校布置的工作落到实处。

  2.备课组长要加强学习

  备课组长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能独立指导科研工作。

  3.备课组长要重视常规管理

  备课组长在备课组工作中要善于管理,敢于管理,把备课组建设成一个团结、拼搏并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备课组。

  (三)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形成科研网络

  形成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课题组——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教科室——课题组——实验教师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教科室要制定好学校教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研究、协调、指导的职能。

  2.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教科室将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立项制度》、《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我校“自主学习” 模式的建构;突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转化,在实验课、研究课中树立“只求突破,不求完美”的思想。

  3 .抓好教育观念转化工作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与时代同步,学校将在《扬帆》上增设“教师论坛”,就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提高教师的理论和论文写作水平;通过“教研动态”把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研究热点介绍给教师,并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把这种观念融入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中。

  4.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以“校本培训”为主,在全体教师树立“成长在六中、成名在六中、成功在六中”的思想。争取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由“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六中名师”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5.教改课、研究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3

  针对我校目前实际,教改课、研究课、示范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多于30分钟。

  6.加强理论学习,完善“青篮工程”制度

  每学期师徒互相听课10节以上。师傅要给徒弟以指导, 徒弟要向师傅虚心学习。

  7.抓好教学评价工作

  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要认真分析,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三年目标”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实现还需要学校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9

  为了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校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不断完善机制。通过开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己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多变的环境,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为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特制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背景分析

  1、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20xx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在近几年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计划。同时,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已有两间基本符合心理咨询工作要求的心理咨询室。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一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现有一名专职心理咨询师,若干名兼职心理教师,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室直接领导,学生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3、目前面临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工作还要不断提升质量,需要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探索结合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意识,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有待逐步添置相关的设施。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争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具体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摆脱障碍,调节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己教育能力。

  2、研究探索操作性强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运作模式,以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3、探索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新路子。

  4、培养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能力的教师,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主要工作

  加强师生心理环境建设,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素质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与技能,20xx年学校将结合《心理学和我们》、《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校园心理》、《知心姐姐》等相关书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培训,且教师要做好相关笔记并写出心得。还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指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科研工作,以促进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技巧,在教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及丰富多彩活动中,为广大学生搭建发展需求的平台,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提升校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彻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使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学校将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各种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学习问卷、青春期问卷、情绪问卷、

  人际交往问卷、考试焦虑问卷、理想前途问卷等。建立第一期实验数据档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调整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直面学生心理困惑

  每周一课时,针对学生心理困惑及问题,采用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形式就以下内容开展活动课:

  ①采用智能训练,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的训练

  ②学习心理指导,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情感教育,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技巧训练。活动课教案每月检查一次。以满足不同学段的成长需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的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调适,提高抗挫折能力。

  4、开放“心吧”,架起师生间心灵之桥。

  “心吧”即心理咨询室,学校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每周一至周五中午xx:30—xx:00为开放时间,接待来访学生。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引导排解学生学习烦恼、人际冲突、情绪困惑等心理问题,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辅导。认真填写辅导及个案记录并收集存档,逐步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个案资料。

  5、多渠道开展传播活动,更新观念,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虽然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真正自己主动坦然走进心理咨询室或要求心理辅导的人却很少。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得到帮助与指导,学校定期利用读报时间,开播《心理健康知识》广播站,广播稿件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常识、心理词典、学生来稿、学生收集的人生格言等。

  团队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学生生活常见心理问题,定期组织班级、学生会干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同学间、师生间了解,交流与沟通,增进团队合作意识,构建合谐校园。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10

  一、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广水市作为湖北的北大门,近几年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广水市委、政府已制定了要尽快使本市在各方面成为湖北的先进区、市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广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水人民一向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更加关注子女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优质教育的社会需求日趋旺盛。充实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既对学校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并要求学校抓住机遇,在更高的层面上全面思考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内部背景

  学校概况

  学校在市委、市府直接关心和支持下,于xxxx年9月整体迁建。2005年被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示范学校。在上级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定位的目标——省级示范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办学理念,践行“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高级中学,有学生4000多人,专任教师225人。

  建校以来,学校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衡量指标,通过人本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在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中主体性地、创造性地实现自己价值。使广大教职工安于岗位,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创造性地工作;使广大学生勤学、好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师生员工在和谐的环境中,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创新。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获得了随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范示范校和广水市人民满意学校等荣誉二十多项。高考成绩位于随州市区县重点中学前列。

  二、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育理念是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广水市第一中学选择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要为承担强国富民之责而刻苦学习;另一方面要为开拓发展成材之路而学会创新,学校要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学生逐步形成多层次的责任感。对教师而言,一方面应成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责任感和行为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责任的培养与指导,不断寻找责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努力实践教学创新,将谋生职业需求与追求人生价值聚合在同一焦点,将职业道德与事业发展融合在一起。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需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人才,其基本人格特征是:行为文明、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民主独立、博学多才。所以广水市第一中学的学校管理、运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改革的能动性,通过规范化办学,创造性办学,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在今后五年内,办成一所在随州,乃至湖北省有示范性、有辐射力的一流的高级中学。

  (三)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1、实现责任为目的的教育观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两纲”颁布以来,学校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必须培养学生的责任观,既要提高学生自己教育的能力,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将确定开展责任教育实践与研究,以此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并在知(认识)行(行为习惯)意(情感品质思想道德)三个层面上强化责任感,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年级层次、年龄层次、性别区别、家庭层次等进行研究,实现责任为目的的教育观。

  2、实现预学为突破的学习观

  提出“预学”的概念。“预学”而非“预习”,一字之变,投射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之变。“预学”比传统的预习内涵更准确、更丰富,更凸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强调教师“为学而教”。它不仅强调学生正式学习前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而且强调学生学习情感和态度的准备;强调教师对学生自学的设计,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强调它是课堂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起始环节。它的目的不仅是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而且是让学生产生“困”——认知冲突,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师生都打有准备之仗。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基。

  3、实现问题为主线的教学观

  学生不会的问题正是教师要教的问题,走逐步精准的针对性教学之路。

  因为学生的预学,一方面,学生在预学中许多的基本问题或基础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在预学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产生许多新的困惑,多元的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多元的解决问题的平台,或采用采用多元的方法去解决。教师一个人处理就显得力不从心,而学生的讨论恰好搭建了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或自纠(自己纠正)或互纠(相互纠正)。这样就许多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同样会留下一定的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此时,教师的'适时介入、点拨、拓展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疑惑逐渐消失。当学生的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新的质疑、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这里的课堂是“问题”为主线的针对性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

  4、实现做学教合一的实践观

  课堂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做学教合一是我们的愿景。

  基于“预学单”,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在做上学,教师在做上教,做学教合一。教师一方面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生教生”、“生帮生”的合作共进过程中实现“生强生”;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不时营造学习氛围,采用激励手段,使学生敢于挑战学习,通过展示让学生来分享学习,通过质疑、点拨和启思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师生共同体验课堂教与学的欢乐,实现教学相长。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期待、共同创造的学堂。

  5、实现共赢为宗旨的研修观

  这里的课堂欢声笑语,这里的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师生共赢这是我们的研修观。

  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水平是一所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要素。新课堂实验以课堂开放,基于课例的合作行动学习方式,不仅打开了教师的信念之门,而且在行动中的学习,使得教师不断取长补短、反思改进;加上行动中有制度考核激励,使得教师不断精进,磨课、磨人、磨精神,在改革中成长。

  减负增效,是时代赋予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新课堂实验由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强调教学从预学开始,以预学单为主线,学生在做上学,教师在做上教,教学做合一,当堂测评,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三、发展总目标

  (一)学校发展总目标

  不断深化“责任与创新”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创造“规范管理与创新氛围相统一”的经验,为名师成长和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学校的师资队伍达到高水平,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的服务使社会与家庭充分满意,教育质量达到上海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逐步积淀以“实、新、活、和”为精神特征的广水一中文化,成为理念先进,管理上乘,质量稳定,师生和谐发展的一流个高级中学。

  (二)学校发展基本目标

  1、理念先进

  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作为我们的行动引领,创设基础统一、多样分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学生学力。学科结构多元化,课程结构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授课形式小班化。

  2、管理一流

  学校实施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和民主监督制度,逐步形成一支责任心重、凝聚力大、战斗力强的队伍。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严格依制度、按计划办事,管理高效。在教师中形成教学创新的氛围和激励机制,在学生中形成学会创新的竞争与合作的风气,建立保障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3、质量稳定

  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把“先进理念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的呈现”作为追求目标,关注学生,关注发展,聚焦课堂,推进课改,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师生互动、互学为主体,以情趣吸引、智能吸引、教师魅力吸引为教学软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素养,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4、发展和谐

  以人的发展为本,形成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能力和学校文化,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者的同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使学生精神、智慧、知识与技能和谐统一地发展。

  5、资源节约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形成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节约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不忘节约。大力倡导节约文化、建设节约文明,使之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学校发展的争创目标

  1、广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湖北省科技特色学校

  3、湖北省艺术特色学校

  4、创湖北省文明单位

  四、重点发展项目

  1、整合德育工作体系

  发展目标:

  实现责任为目的的教育观。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重点,逐步使学生确立对自己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实现自己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德育与课程、教学、管理工作整合起来,让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向课堂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区延伸。形成在“大德育观”统领下的、包括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社团、校园生活、社区活动、家庭文化等内在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体系。

  具体措施:

  (1)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整合。学校加强对德育课程的指导与管理,列入课堂教学观摩的内容。要求各学科教师注意发掘学科内部的伦理观、价值观教育因素,关注学科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人格因素,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全校师生形成“生命即责任”的共识。

  (2)校内开展帮教、帮困活动。各班组织落实好学生帮教活动,充分运用同伴影响开展学科帮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评选学习进步奖和帮教带头人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继续对特困家庭孩子实行减免。每位教师建立学困生档案,制定周密的转化计划,做好转化纪实工作。学校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考核,并加强指导、监控和总结。

  (3)社区联动,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充实的保障;主动争取社区政府、执法部门的支持,确保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清洁与安静。

  (4)达成全员育人共识,形成合力育人的新局面。全体教师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观念,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范,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平等和尊重,得到锻炼和激励,在差异中求发展,在和谐中求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家校联系活动,如分层次的家校沟通,向家长开放课堂等等,使学校、家长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并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利资源。

  预期成效:

  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形成特色集体、特色品牌、特色活动,在实践中出经验、出典型、出成效。建立并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

  2、构建现代课程体系

  发展目标:

  以湖北省高中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市教委《关于推进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广水市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优质统一的基础型课程和丰富多样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实施各科课程标准,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程实施策略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增强教师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以基础性和发展性评价为支撑,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学校管理信息平台。制定《广水市一中学校课程管理办法》,加强对三类课程实施和统整的实践研究,形成可操作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广大师生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使全体师生都肩负起课程改革的重任,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2)建立开放性的研发工作机制。明确学校、教研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职责,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课程建设研究与开发的基地。通过专家、管理人员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每一个教研组都有课程建设的“重点”研究项目,每一个教师都有符合课程需要的研究课题,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研发的激励机制,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3)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能适应并胜任新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让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会学习和探索,体验责任和创新。

  (4)强化工具性科目的能力训练。坚持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加强母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强化数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训练及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背景,探索、借鉴外籍教学之长;以校园网和学科网站为依托,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学习方式。

  (5)增强理科科目的实验性、研究性和综合性。以科学素养观指导理科教改,强调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体验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和谐统一;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理性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强化理科实验的操作性学习,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师生结合课本进行探究性学习,接触科学新发展。

  (6)使文科科目的知识性、价值性、人文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从三维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基础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三种学力,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预期成效:

  以“综合性、基础性、结构性”为特点的现代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基础、个性倾向和选择学习需要的课程服务。对近几年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归纳、经验提炼和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继续强化基础型课程,研发和实施有我校特色、质量较高的拓展型、研究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对较成熟的校本课程教材出版专辑,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探索出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新途径。

  3、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发展目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师自培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支有高度职业精神、业务能力、合作精神和岗位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强调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强调教师具有上好一门基础课、开好一门拓展课、指导好相关研究课的能力,特别要注重形成四个方面的能力:自定目标、自己发展的能力;利用新技术,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

  具体措施:

  (1)学校本着对教师发展负责的态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教学的伦理眼光、学生发展的人格视野等,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和学校自培内容;将教育活动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观察和问题学生辅导等,纳入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内涵和学校自培内容。

  (2)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重点支持名师工程建设,重点培养相当数量的有省市级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以及骨干教师群体;创新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坚持入职培训和在职培研修制度,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校本培训,深入推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

  (3)建立《教师综合实绩考核档案袋》,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评价时既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善教学水平。

  (4)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推动师资队伍结构趋向合理。通过自培、外培和引进,使高级教师的比例达到40%,中级教师比例达到50%,硕士研究生或同等学力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实施《广水市一中“1040计划”》。“10”指的是培养10名左右的“地市级名师”,“40”指的是培养40名左右的“区市级名师”。

  (5)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分类培训和分类管理。学校关心各类教师的教学现状,加大奖励力度,增设各类教师荣誉称号,加快各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组织各职称段的骨干教师分别建立工作室,自主研究设计专业化发展方向,制定可行性措施,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研讨,资源共享,实施群体互动发展策略。各教研组分别制定、实施3-5年的师资培养计划。学校依据各工作室、各教研组的计划,给予相应的学习、进修机会及师资经费支持。

  (6)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环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充实校园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开设“广水市一中教师论坛”,设计多种切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来积极营造互学反思、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乐于负责的和谐氛围。在提高教师个体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群体发展意识,强调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预期成效:

  加快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师资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把教研组和年级组建设成为学校的教育改革的基地、教育研究与开发基地、特长学生培养的基地、教师成才的基地。培育出一批特色教师,形成多个特色班级和特色教研组。

  4、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目标:

  以“转变观念、优化教学、减轻负担、提高质量”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师、学生的首要责任。对学校而言,要建立“教学的全方位服务观”,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开展“责任与创新”教育实验,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特色。对教师而言,要确立并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提高思想素质为根本,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具体措施:

  (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熟练运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探索独特的教学风格及其理论依据,努力创建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模式,形成有青浦一中特色的教育品牌。

  (2)加强校本研修,继续开展以校为本的听说评制度。以专题式有效教研活动为载体,直面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问题突破中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以《广水市一中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表》为抓手,来导向研修活动的实效性,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推动教学质量上台阶。

  (3)开放课堂,建立听课制度,营造反思氛围。把常态课作为改善教学的活教材,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的有效途经,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将课堂开放充分融入于学校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教师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点,成为名优教师迅速成长的舞台。

  (4)以“分层、分类发展”为指导,以兴趣小组为基点,开展分层选修。针对学校生源的实际特点,依据各层学生的学习现状、能力水平、发展空间,确定各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各有侧重,让学生各有所得,共同提高。挖掘校内特长教师担任兴趣小组和分层选修的辅导老师,并使其逐步成长为特色教师。

  (5)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构“预学突破,以学定教,做学教合一”的新课堂。坚持预学突破,没有预学不准上课,预学不好不能上课;坚持以学定教,实行“三不讲”、“三必讲”和逐步精准性的指导(学生自学懂了的不讲,预计讨论能解决的不讲,旁逸斜出无关联的不讲;知识的关键处必讲明白,易错易混淆的必讲清楚,思维方法必讲到位);坚持做学教合一,坚信课堂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期待、共同创造的学堂。

  (6)加强对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讲评、命题、评价等教学环节要进行科学、细致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并与学校奖惩制度有机挂钩。同时,要实施全程化与个别化的教学质量管理,防止只注重期中、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给予有效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这既是对教师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预期成效:

  基本形成激励教师内在需求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置身于充满专业自觉的氛围中,勇于负责、乐于负责、学会负责;使大部分教师都能成为学校骨干教师,20%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5%教师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学校、教师、学生能主动发展,持续发展。保证初中教育质量达到市上等水平,高中教育质量达到市中上水平。

  5、加速教育信息化

  发展目标:

  继续关注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和利用学科网站、主题学习网站、课堂实录网站,以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课程等,把学校建设成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和多元发展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创建个人、班级网站,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为家校联系创建便捷的信息化平台。

  具体措施:

  (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科学应用,及时维护。一方面使学校的硬件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提高中心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十二五”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完善学科信息员制度,强化责任意识,重组并充实相应的学科教师。加强应用研究,将学科网站建设与维护向深层次发展,为全校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

  (3)结合拓展课的开设、校本教材的开发,大力建设主题式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展学习的时空。

  (4)继续研究课堂实录网站的建设,配合教务处、教科处倡导学科组教师应用课堂实录,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5)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研究气氛。继续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并向整个学科辐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探索。

  (6)抓住两支队伍:一为教师队伍。借助课堂实录网络平台,展开“学习、实践、研讨、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模式,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教师队伍;二为学生队伍,利用信息科技课堂、拓展课课堂、兴趣小组课堂,吸引有兴趣有潜力的同学进入,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机会并创设条件。

  预期成效:

  信息技术应用在全校全面展开。学科网站、课堂实录、主题学习网站资源丰富,成为教师教学研究、学生学习探究的必不可少的阵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学习方式不断完善。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基本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

  6、积淀学校文化

  发展目标:

  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优良校风,铸就校园精神为我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努力培育先进文化。全面实施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培植出务实、创新、合作、和谐的广水市一中文化,具体措施:

  (1)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和激励每一位教师以自身的责任感来垂范,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公平、公正、公开地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人文关怀。

  (3)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校园环境。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系统的充分利用,加强对校园广播、电视系统使用和管理,创建校史陈列室等。

  (4)发挥团队、学生会、工会等组织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文化,如课程文化、教研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加强内外文化交流。

  (5)重视对“学校文化、理念、价值和精神”的标识设计和对全体成员的心智启发作用,使学校成员以理解学校的目标和追求为己任,达到高度的认同。

  (6)建设以“责任与创新”为精神的班级文化。在班级形象设计,班级特色创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设计,班级工作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责任与创新”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管理、自己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预期成效:

  在“文化立校”的理念引领下,达成师生对学校优秀文化建设的一种认同,自觉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博学多才。全体学生具有奋斗精神,有民主和法制意识,责任感强,举止文明,心理健康。形成以“勤勉、创新、务实、致远”为特点的道德风貌。

  7、创新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发展目标:

  以广水市一中“责任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为衡量指标,继续培育广水市第一中学的教育品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通过人本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在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中能动地、主体性地、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和谐的环境中,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创新,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具体措施:

  (1)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学校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将“服务”当作自己的第一职责,坚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自身形象言行感染教师,用管理层团队精神凝聚全体教师,建立正常、健康、融洽的人际关系。

  (2)改革管理制度,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把责任与激励、优化与高效作为学校的管理思想,进一步健全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具有“真、实、善”特色的广水市一中文本,以制度明确责任,以制度规范管理。在制度建设中,既要发挥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更要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制度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的有力保证。

  (3)用激励机制和责任意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要继续坚持“从教工中来,到教工中去”,力争把教工的思想、意愿、情感凝聚在决策中,通过民主管理加强责任意识。进一步重心下移,把教研组和年级组建设成为教师研究与开发的“基地”。教研组侧重于课程发展、课堂改革、跨学科综合和促进学生的学术性发展方面;年级组侧重于班级管理、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

  (5)健全学生责任教育的组织和制度。指导学生自己管理,完善学生自治组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提倡各年级、各班级为了全体学生的更好发展,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和谐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环境。

  (6)拓宽和加强家校沟通渠道。多方面地开通家长言路,建立和完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渠道和运行机制,努力让家长都能以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支持、欣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7)创建学校—社会共同管理模式。学校成立校董事会,聘请有关专家、社会代表人士和家长代表为其成员,就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逐步构建社区教育网络,鼓励社区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预期成效:

  “责任教育”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人本化管理,把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正向情感,使广大教职工能够安于岗位,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创造性地工作;使广大学生勤学、好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习。

  五、实施计划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确保学校有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实施计划提供政治保障。

  2、成立广水市一中“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吴本华成员:向军、张旺喜、余华军、江保志、刘建国

  3、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在党支部领导下按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自己的职权,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实现校务公开。广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对学校五年发展计划全面审议,并提出修订和调整意见。工会执委负责日常事务。

  4、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立校相结合,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崇尚认真勤勉,鼓励改革创新,追求高效务实。“凝聚力工程”的全面实施为实现计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机制保障。

  (二)责任保障

  1、按学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出各部门的工作要点和实施细则,分别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个人。实际操作可参照督导室的办学水平评估细则。

  2、建立和健全学校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实施定编定岗,岗位认领制度,由教师签约认可,加大实施合同聘任制的力度。

  (三)检查与评估保障

  1、以市教育局和市督导室教育评估方案为标准,将学校总目标分解成以三级评估指标为主的具体目标体系。责成教代会按学年度提出自评报告。通过教代会审议、评估做出修订或调整意见。

  2、制定自检自评制度,通过市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评估”活动,认真听取对本校每年计划进程和目标达成度的意见、建议,做出修订和调整。

  3、通过校领导每年的述职报告,分析学校计划的达成度和实现率,经过教代会的评议,做出修订或调整。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三年学校发展规划01-26

学校发展规划01-11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01-14

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04-29

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10-05

【精】三年学校发展规划13篇08-13

三年学校发展规划(通用11篇)09-11

三年学校发展规划常用9篇09-01

(实用)三年学校发展规划9篇09-02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