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进修发言稿(一)

时间:2023-04-27 09:44:21 发言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丰台进修发言稿(一)

丰台进修发言稿一、多读死人书戴建华老师《与青年教师谈读书》文稿中提到:"我们是当老师的。现在的老师,简单分类可以分为读书的老师,和不怎么读书甚至不读书的老师。读书的老师教学生读书或影响学生读书,不读书的老师只好教着哄着甚至逼着学生做练习。积三十年的经验,我深知做练习当然有用,可是也有限。只做练习可能一时在分数上能奏效,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太美妙。"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好的教师必须读书。问题的症结之一是读什么书?笔者以为,"糊涂"的林损先生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民国著名的"鸡肋教授"林损以怪脾气名于世。相传有一次,他跑到中国大学"唐诗"的课堂上大讲陶渊明,为此烙下文不对题的名声。有人也说过,他是不服沈尹默讲陶诗,所以有意为之的。也因此,我一度认为与其说林损的脾气怪,宁毋说他糊涂。可是,据《吴宓日记》记载,1925年,吴宓在与他交谈之后,大发感慨,"甚佩其人。此真通人,识解精博,与生平所信服之理,多相启发印证。"如此糊涂之人,何以让吴先生膺服有加,我不解,但因走疏懒一路,也便任他"三径就荒"。只是偶尔重读《红楼》之黛玉教香菱学诗一回,又勾起我的旧梦。香菱要学近体诗,近体诗到唐代可谓登峰造极,论理学诗自当师法盛唐。可黛玉除了让香菱读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近体诗,还让她看了陶渊明等人的诗。那么,唐之格律诗和陶之古诗又有着怎样的渊源?搜索枯肠,仍然不解。于是便求助旧书,发现有唐一代继承陶诗传统的,又岂止这三家!杜甫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要创造须先继承,继承自然要师法古人。读唐诗可作如是观,新时期的语文学习首先也要"信而好古"。明乎此,我们就不必笑林先生的糊涂了,甚至我们还要敬佩林先生的糊涂呢。戴老师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要想了解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可以读今人写的书;而要想习得一些真知灼见,我们应该多看看古人写的书。质言之,我们应该多读死人书。二、如何读--置身历史画卷中有段时日,读书毫无建树,不免让深感枯竭之痛。每览先贤之力作,拍案称奇之余,未尝不生惭愧之感。一日,和王老(王俊鸣先生)、戴老师闲聊,谈起中华书局出版的刘永济先生的一套书,戴老师便跟我讲起了有关刘宏度(刘宏度即是刘永济,戴先生习惯尊称其字)先生的一个掌故:刘先生的朋友(程千帆先生)和刘先生聊天,发现刘先生对《庄子》的一书的解读,其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些卓越的见解抑或在古人之上。这让刘先生的朋友甚为不解,因为刘先生的学术著作以及他的诗词中竟然毫无"庄意"。而刘先生的解释也耐人寻味,他说,读书是自己的事,自己高兴就足够了,何必让更多的人知道呢?是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孔夫子话中的深意,读书是读书人一辈子的事,本来就不可以用功利眼光去比量之。爱书的人拿起书来的那一刻的喜悦,本来就是可以胜却一切的。平心而论,如何读书?我自知没有什么资格谈论。我读的书实在太少,而且也的确没有什么高深的识见。在这里,我只是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这份由读书而来的喜悦。可能是性情使然吧,我更偏爱《世说新语》这类文字,入睡之前,置于枕边,还时常发一些思古之幽情。再比如《史记》记事后边的"太史公曰"文字,内容精粹,气韵富有诗意,读了会感到与作者很接近,受到的感染也很深刻。比如,《伯夷叔齐列传》的太史公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这一段写的是天地不仁,道德高尚的人,偏偏免于类名湮灭,与草木同腐,这是在为伯夷叔齐鸣不平,同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可是,倘或对司马迁不了解,那么读如此有灵性的文字,可能也就味同嚼蜡了。有些时候,了解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要有一点训诂的常识。以《离骚》为例,很多读者对其中"民"字的理解有误,这可能会使得其在对屈原爱国精神的理解上,仍难免于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谈及屈原的爱国,汤炳正先生就有这样的提法,屈原的热爱祖国与热爱人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的诗篇《离骚》中可以找到明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终不察夫民心"等。显然,汤先生是把"民"训为"人民"。汤先生还强调,如果不讲这一点(屈原爱民),就是把屈原的爱国主义的内容抽空了,爱国主义的水平降低了。汤先生的论证十分严密,但其论据有明显的问题。试看《离骚》相关文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此句前,讲的是"余心之所善";此句后,写的是"众女嫉余"以及"谣诼谓余"。所以在这里"民"字不能作"人民"讲,而应该训为"人",所以"终不察夫民心",就是"终不察夫人心","人心"即是"余心"。与之类似,"哀民生之多艰"即是"哀人生之多艰",说的是人世险恶,朝骂夕谗,自己在其中只是"九死"一生而已。因而,诸如屈原是人民诗人的说法真的值得商榷。当然,不可否认,屈原的确是爱国的,只是屈原的爱国与爱人民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可见,仅一字之谬,就造成对屈原人性的误解。梁实秋先生认为:"有些作品历久却能历久弥新,长期被人欣赏。时间何以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其主要关键在于作品是否具有描述人性的内涵。人性是普遍的、永久的,不因时代环境之变迁而改变。"(《徐志摩的诗与文》)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阅读经典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经典作品中的人性内涵。质言之,对人性内涵把握有误,也就无从走进文本,至于鉴赏文本那更是天方夜谭了。走进文本,同作者对话,还需要一个条件。清末大学者王国维的二儿子王仲闻,一生蹭蹬落魄,然而其学问却好得不得了,据傅傅璇琮等老一辈学者回忆,王先生谈及宋朝历史,开口便是"我们宋朝云云"。显然,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了宋朝那个历史画卷中了。这其实正是走进文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以《论语》为例,其中的很多章节不好解读,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孔子的学生不了解。如果我能够充分了解孔子的学生,并把自己融进那段历史画卷中话,那么我们再读《论语》时一定会流露出和孔子莫逆于心的微笑的。类似的,理解是《史记》中人物,也需要我们融进司马迁为我们勾描的那个历史画卷中去(以上文字是和戴老师谈话所得,恕我不能敬加引号)。再以《屈原列传》为例,我们在阅读时,若能置身于那段历史画卷中,和屈原对话,认识到屈子是"帝高阳之苗裔",与楚君同宗共祖。正如朱熹所说:"屈子自道本与君共祖,是有令名,以至于己,是恩深而义厚也。"(朱子《楚辞集注》)我们就可以明白,屈原的爱国实际上是建立在忠君的基础之上的。需要说明的是,与历史画卷中的人物对话的最佳方式,还是研读他的作品。西方的笛卡尔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读好书像是同高尚的古人谈话。"毋庸讳言,《离骚》这类作品表现作者的面貌最真切,我们读它,常常会有面对屈子的感觉。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神交。神交之后,读者往往所得甚丰。比如考究屈原爱国的内涵,就还可以从屈原的重要作品入手。比如《离骚》中有相当大篇幅在描述"去"与"留"的思想矛盾,比如女嬃尝奉劝屈原为宁武子之愚,不欲为史鱼之直。但屈原最终还是选择留,留的原因应该也就是《离骚》的主要精神。屈原在《离骚》中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个"好修",贯穿着屈原作品的全部。如《离骚》所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以及"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等。与许多士大夫,时常发年华远去、一事无成的慨叹不同,屈原更在乎的却是自己的美名。在屈原看来,昔日之芳草变为今日之贱草,正是不好修的缘故。而屈原好修,所以在他考虑接受灵修的劝告后,在迷离恍惚中展开了最后一次幻想,但幻想终归于破灭。破灭的原因是,"忽临睨夫旧乡"。旧乡是指楚国,屈原想到楚国。在幻境的破灭里,屈原的爱国精神却重放异彩。可是留下来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国中没有贤人不了解屈原,自己的美政又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楚国的灭亡已成定局--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于是乎屈原选择了"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即投水自杀。他是用牺牲生命的方式践行了他的"好修",并藉此成就了他万古不朽的美名。可以这么说,屈原的爱国又是与其"好修"结合在一起的。准此,我们就完成了和屈原的一次"神交"。经典之能历久弥新,梁实秋先生还谈过另外一个原因,那就作品有高度的技巧和优美的文字(《徐志摩的诗与文》)所以我们阅读经典,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单就旧体诗而言,其文字之优美以及其技巧之高超,可能是任何一种语言都难望其项背的(不通外语,所以还不敢断言之)。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了。"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丰台进修发言稿(一)】相关文章:

2000年丰台区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05-04

进修的总结02-16

进修的总结03-16

个人进修计划08-23

进修述职报告08-07

眼科进修总结10-14

个人进修总结11-10

产科进修小结08-12

护士进修心得02-20

医院进修心得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