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导游词

时间:2024-03-19 09:56:02 导游词 我要投稿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中华旅行社对大家来南京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我姓王,是本团导游。能为大家做导游是我的荣幸,我和司机王师傅一定为大家服务,尽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和困难,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让古老而又美丽的南京给大家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在此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现在我将南京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南京简称宁,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处于长江下游黄金地带,地跨长江两岸。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南京市面积约6597平方公里,人口近800多万,下辖11个区2个郊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旅游胜地。

  南京历史悠久,是我国着明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誉。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建“越城”开始,已24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正式建都于南京是从东吴孙权开始的,以后东晋、宋、齐、梁、陈都先后在此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此后南唐、太平军天国、中华民国也在此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会”之说。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南京的经济在腾飞,南京旅游业在大力发展,南京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支柱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业、钢铁业、电力业。南京正在加大城市的基础建设,提高南京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南京有旅游景点两百多处,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南京的城市特点是集:“人文、绿都”为一体。因此,南京将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中华旅行社对大家来南京旅游观光表示热情欢迎。我姓王,是本团导游。能为大家做导游是我的荣幸,我和司机王师傅必需为大家服务,尽力满意大家的要求,帮忙大家解决问题和困难,使大家乘兴而来,满足而归。期望经过我的介绍,让古老而又漂亮的南京给大家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在此我祝大家旅途开心! 此刻我将南京向大家做一个简洁的介绍。南京简称宁,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处于长江下游黄金地带,地跨长江两岸。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南京市面积约6597平方公里,人口近800多万,下辖11个区2个郊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是一处非常幻想的旅游胜地。

  南京历史悠久,是我国著明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誉。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建越城起先,已24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正式建都于南京是从东吴孙权起先的,以后东晋、宋、齐、梁、陈都先后在此建都。所以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此后南唐、太平军天国、中华民国也在此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会之说。 在改革开放的今日,南京的经济在腾飞,南京旅游业在大力发展,南京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支柱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业、钢铁业、电力业。南京正在加大城市的基础建设,提高南京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南京有旅游景点两百多处,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南京的城市特点是集:人文、绿都为一体。所以,南京将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显明、人居环境更为美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

  (开场语)

  欢迎来到素有“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参观游览。我是江苏省中旅的导游员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或者小x。我身旁这位是司机x师傅,他的驾驶技术十分了得,请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总括)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下辖2县11区。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

  历史沿革)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定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经济、科教)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南京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此外,南京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特产)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

  著名风景区)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

  (结语)

  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大气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4

  阅江楼(外)导游词

  大家看到的这座楼台就是阅江楼风景区的主景点阅江楼”。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31年,一直想把阅江楼给建起来,但都没建成!然而,经过四年的努力,在新千年,新世纪开头的2001年完成了,新建的阅江楼高52米,面积为5000平方米。整座楼成”l型,主翼均可阅江。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楼内从底部到顶部可分三层,加上中间夹层共有六层。但外看为四层。楼内有电梯可以上下。

  要了解楼内的结构,陈设,壁面等,请到楼参观。

  阅江楼(内)导游词

  欢迎大家到到狮子山阅楼江楼观。

  首先来到的是底层,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椅,一壁,一匾。

  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朱璋龙椅”,虽是仿制物品,但是由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了千斤。龙椅靠背上雕着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在国内找不到相同的第二把这样的交椅。

  那么坐这把交椅的就当然是一代帝王朱元璋了。大家看到,龙椅背后是一面金字大靠壁,靠壁之上镂刻着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在东侧山脊的碑亭”正面也有相同的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阅江楼记》。

  大家再看这幅巨型瓷画。它宽有8米,高12.8米,是当今国内最大的景德镇瓷画。画面反映了1405年到达1433年间郑和七个下西洋的这段历史。大家知道,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他曾七次率领船队,到过亚,非三十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每次下西洋船队有大小船只200余艘,有官员,旗军,勇士,水手,通事,买办,火长,医士,工匠,珠算等27000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航海事业的杰出贡献,是永远值得骄傲的一个亮点。

  屋顶有一个蟠龙藻井”。系由整根樟木刻制而成,龙身由24k黄金装裱,共用去11公斤的黄金,极具皇家气派。

  这个叫百狮台”,是镇楼之宝,用纯红木制成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红木珍品。这一套红木制品上上下下共计刻有100只狮子。

  现在看到的是一块苏绣屏风,上面绣的是江南四大名楼”。它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块苏绣屏风。

  站在楼西走廊上,我们可以看到长江的转弯处,上游方向是由南向北,下游方向是由西流向东,角度达到130度。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5

  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我就向你介绍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时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坐落在朝天宫,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色的墙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宏伟壮丽。

  刚刚进入大门,远远望见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檑星门"三个大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三只石狮子,他们神态不一,姿态各异。门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许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迹。据说檑星门是当时招贤纳士的地方,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间有一尊孔子像。他双手自然地放于前侧,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看着孔子的塑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鼓乐声就在耳边想起。

  拾级而上,来到大成门。大成门共有五个门,中间的门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间左右两侧则是亲王和郡王走的,而最边上的门则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见,古代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一片葱绿:银杏,榆树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葱葱,整个庭院显得安静而又充满生机。不远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长33米,进深达18米,门前有很宽的石阶。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龙,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进行《六朝风采》展览,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反映了六朝时代南京地区的文明成就,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风采。

  大成殿的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东吴"甘露元年"铭青瓷熊形灯......藏品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向东走,沿着弯曲的长廊,穿过圆形门,来到御亭阁。御亭阁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身长约3米,宽1。2米。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到朝天宫,在此写下五首诗。虽然历史的年轮跨过几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见,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阁遥首翘望 ,飞云阁是一个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状如飞翼。飞云阁是整个朝天宫的最高处,遥想当年,站在飞云阁,鸟阚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正以他灿烂的文化,博大的胸怀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6

  各位游客,欢迎参观南京中考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个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文化的特殊博物馆。它是在江南宫媛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在修复和保护明苑大厦和飞虹桥遗址的前提下建造的。目前,博物馆由地下科举历史展区、明园楼遗址保护区和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三部分组成。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选拔制度,通过科目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明清时期,中国有两个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舜天宫媛,另一个是南京的江南宫媛。许多名人从这里走出来,使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宫媛闻名于世,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举考场。

  走过江南宫媛牌坊,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墨池。将墨汇集成池的设计理念也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的民族文化。经过墨池,我们来到明源楼遗址保护区。你可以看到,你面前的三层砖木结构是明园大厦。明苑楼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它曾经是江南宫媛的中心建筑和最高的建筑。考试时,监考人员等官员上楼,怒目而视。防止候选人闹事作弊。

  明园楼东西两侧,房屋排列整齐。没有。房子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举建筑。江南宫媛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多有20644间房子。也许大家都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前后不到1.5平米的宿舍里,学者们要考上九天六夜,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宿舍里。

  很多考生在离开考场后会患重病甚至卧床不起。说到这,有人会问,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学生来考?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这是所有读书人通过考试做官的必经之路。“朝为田舍郎,暮皇堂”是书生一生的殷切期望。

  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漫长的朝代更替历史中,不仅社会制度得到了发展,科举考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科举制度因为士人八股带来的弊端而越来越僵化。随着列强的强大冲击和西方思想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越来越无法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科举的废除经历了一个从逐渐废除到立停的过程。这是光绪皇帝立停科举的圣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了张之洞和袁世凯提交的“请废科举折”请愿书,并发布圣旨,宣布从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至此,这种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的局限性很明显,但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南京是科举文化的重要城市,夫子庙地区一直是江南科举文化的中心。因此,在江南宫媛遗址上建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要以新的面貌诠释“天下文淑”这个文化名城的意义。

  科举制度已成往事,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回忆和反思,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呼唤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朋友们,人生无时无刻不有考试,社会上到处都是考场。当今社会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我们是状元。我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伟大的顶尖学者!谢谢你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7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欢迎各位到华东线的第一站南京参观游览。初来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座城市。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江苏省的省会。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辖4县11区,人口545万。其中市区面积约881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清凉山)等。西北面的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河湖相连,可谓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于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约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传说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形势险要,怕日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镇压王气,称为“金陵”,从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建都,这就是“六朝古都”。后来,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名就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渐上升。骄阳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达50℃以上,发烫的大地成了这座城市的'热源。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之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流动,阻止热量向外发散;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南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炎热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热难熬,素有“火炉”之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尤其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宪,平均每个人占有10棵以上的树木,成为中国著名的绿色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南京夏季炎热的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禄口国际机场和大校场机场,每天有数百架次飞机在这两大机场起降。铁路有京沪线和宁铜线在此接轨,特别是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直接沟通了长江南北的铁路、公路交通,从而使“天堑变通途”。此外,沪宁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已成为南京的主要交通动脉。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著名的内河港口城市,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港启航,经过中国的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的。现在的南京港,经过不断地扩建改造,年吞吐量达3000多万吨,成为长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南京的旅游资源。南京已形成了以城中为核心,辐射东南西北的五条旅游线。城东旅游线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以中山陵为中心,有明孝陵、灵谷寺、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个游览景点。城南线以秦淮风光带为主,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东起东水关,西止西水关,有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园等古迹,此外还有中华门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风景点。城西有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等景观,形成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景观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区,距市区11公里,是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南京长江大桥也在城北。城中景区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环抱,碧波荡漾,景色十分秀丽,此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各位游客,讲到这儿,我们可以把南京这座城市特色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绿”四个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大”,南京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还有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城墙;“重”,南京在历史上、地理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绿”,南京植被良好、绿化先进,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绿色城市。因此,南京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梅红松绿市,虎踞龙盈城。

  游客们,南京概况就介绍到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六朝古都”,去细细领略她的“秦淮风韵”吧!

  各位游客,古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希望各位有空去南京看看,我想一定会让你有一个好的印象。

  谢谢大家!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8

  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目前,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科举历史展陈区、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

  科举是古代中国,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就是南京的江南贡院。而从这里陆续走出的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蜚声宇内,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

  穿过江南贡院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方墨池。汇墨成池的设计理念也正包含了中华上下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穿过墨池,我们就来到了明远楼遗址保护区。您现在看到正前方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明远楼。明远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在明远楼的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的就是号舍。号舍是中国古代科举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号舍最多时达到20644间。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就在这么一间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号舍里,士子们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时间,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号舍之中。

  许多考生离开考场后都会大病一场,甚至卧床不起。说到这不禁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艰苦,为什么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士子前来应试呢?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通过考试中举做官是所有读书人唯一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也就是读书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科举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完善。一直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八股取士带来的弊端,使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列强的强势冲击,西方思想与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才。科举的废止经历了一个从渐废到立停的过程。这是《光绪帝立停科举上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递呈的《请废科举折》奏请,颁定上谕,宣布自翌年起停废科举。至此,在中国延续了13XX年的这种选官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的时代局限性显而易见,但科举的至公精神却得以延续至今。南京是科举文化的.重镇,夫子庙地区历来是江南科举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贡院遗址上建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想以全新的面貌去诠释“天下文枢”文化重镇的含义。

  科举制度已成往事,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回忆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呼唤着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朋友们,人生时时有考试,社会处处是考场,今天的社会已是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状元郎!谢谢!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开场语) 欢迎来到素有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参观巡游。我是江苏省中旅的导游员xxx,大家能够叫我x导,或者小x。我身旁这位是司机x师傅,他的驾驶技术非常了得,请大家放心。期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俩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次完备的南京之旅。

  (南京总括)

  南京以博爱之都著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下辖2县11区。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旁边东有紫金山,西有凉爽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长,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构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犹如两颗绚烂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

  历史沿革)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闻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定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之后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很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经济、科教)

  今日南京铁路、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南京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构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闻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此外,南京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化、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著名,森林覆盖率到达23%。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特产)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闻名风景区)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闻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 (结语)

  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大气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怀迎之后八方来客。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0

  早在放寒假前,我就听说“ 南京博物院 ”从大年初二开始实行免费参观,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三、初四两天一头钻进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大饱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点多,我们坐车来到了博物院,远远望去,门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来大家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先睹为快。刚进博物院大门,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观众的队伍从展馆门口的.领票处顺着台阶向下,沿着博物院道路的一侧都快要排到大门口了,两百多米的队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真是太壮观了。因为观众太多,所以博物院每过十分钟才放一百位观众进入展馆。即便如此,长长的队伍中却没有一个人拥挤、插队的,大家都安静地排着队,耐心地等待着,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秩序井然。排了大概四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

  我们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走进展厅,兴致勃勃地观赏起来。只见大厅分成上下两层,每一层有好几个陈列馆。我们在上层依次参观了书画陈列馆、云锦陈列馆、玉器陈列馆和征集文物陈列馆。我对征集文物陈列馆里的文物特别感兴趣,参观了很长时间,每一件文物我都仔细欣赏,认真阅读文字介绍。

  特别是小巧玲珑的昆曲玉玩,我看了又看,久久不愿离去。这套玉玩是微型的昆曲道具,有鞋、凳子、灯笼、兵器、书、官帽等等上百件之多。每一件都造型逼真,做工精致,让我百看不厌。虽然每个陈列馆里都有很多观众,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观赏文物,即使要交谈也是小声地窃窃私语,展厅里非常安静。

  正当我看得流连忘返的时候,已经到了闭馆的时间,我真想再多看几眼啊,可是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虽然今天的观众很多,但是我发现无论是展厅的地面还是展馆外的路面都很少有垃圾,大家都自觉地把杂物扔进垃圾箱里,整个博物院绿树成荫,既整洁又干净,让人心旷神怡。

  南京博物院的展览真是太吸引人、太好看了,我和爸爸妈妈说好以后要经常来参观。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1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0万人,下辖11区2县。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山与水的交织,共同造就了地形险要,山水壮丽的南京城。

  由于南京城山环水绕,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个名字“越城”。从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XX年。古城南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位列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在此定都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

  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全新时代。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覆盖国内45个城市以及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在内的国内外航线。南京港地处长江下游黄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南京市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城市建设,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赛虹桥立交桥、华东最大的双桥门五层立交等均已建成通车,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能力,进一步优化了南京的投资环境。

  南京是我省惟一跨江发展的城市,在我省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格局中处于枢纽位置,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南京外向型经济成果显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增加。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苏宁集团已经成长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南京还是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重镇,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与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和调节气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盐水鸭皮薄肉嫩、口味鲜美,是受到中外游客普遍欢迎的著名特产。雨花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茶叶条索紧直、形似松针,茶水色香味俱全。雨花石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纹理优美、象形绝伦,是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云锦是明清两代的贡品,色彩艳丽、灿若云霞,与苏州宋锦、成都蜀锦齐名。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水上明珠”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实乃南京城的民俗风情荟萃之所;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这四个景区绕南京主城一周,彼此之间相互联结,由明代城墙蜿蜒贯穿其中,交错形成了名扬中外的明城墙风光带。

  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襟江带湖,大气磅礴,城墙巍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林木苍翠,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游玩。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北京、南京、洛阳)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50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现为江苏省省会,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0万人。南京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

  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诸葛亮曾对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评价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南京是历经苍桑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三国鼎立时期,她目睹群雄角逐争战;六代兴替时期,她阅尽王朝的曲终幕落;明初,她以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晚清,她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屈辱;太平天国时期,历史在这里风雷激荡;辛亥革命时期,潮流在这里奔突迂回;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今天,当你漫步于石头城下、秦淮河边、明故宫里、天王府中、中山陵旁、雨花台前,面对斑斑史迹,自会思绪万千,恍若进入了遥远的历史海洋。弯弯的秦淮河、繁华的夫子庙、巍巍的中山陵,自然开朗的南京城仍是一派十代都会尊严深厚的历史文化气象。(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东唐、明朝、太平天国、民国)

  独具南京特色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云锦及“国之瑰宝”的.雨花石,成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风味小吃及盐水鸭,享誉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现代文明的经济都会,更是虎踞龙盘的秀山丽水。,城桓殿阙,街巷格局,园林苑囿,绿地广场......共同构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3

  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化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剧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 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绚丽的文化遗产。

  南京地处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自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南京的导游词范文 篇14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方山风景区参观游览。方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部,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海拔209米。从远处看,方山风景区山体呈方形,山顶平坦,所以被称为方山。

  在古代,方山也被称为天印山。方山由于四角方正,四四方方,就像一枚玉印从天而降,所以也叫“天印山”。关于“天印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闲暇无事,正在无意识地把玩自己的金印。谁知一不小心,金印掉到脚下,未等弯腰拾起,金印又骨碌碌落下凡尘,不偏不倚正掉在今方山这个方位上,化为一座大山。玉帝本想派天兵天将将这颗金印收回,但转念一想,自己贵为天帝而丢了大印,若传了出去,岂不惹人笑话?他于是将错就错,传下圣旨说:“而今天下太平,金印闲置无用,朕赐金印下凡,为水乡泽国增添一个山景吧。”同时,他又派殿前侍卫青龙、黄龙下凡看守,防止金印被人偷去。金印下凡形成天印山,双龙下凡使天印山上长出一个圆圆印纽,纽上盘着两条龙,一南一北,昂首窥视着过往行人。而山外四周仍是水乡泽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龙藏浦,也就是今天的秦淮河,再说这天印山以外的大片土地都是黑泥灰土,唯有这山脚周围却是红色土壤。据说那就是粘在印底下的红印泥。

  南京周边多山,但像方山这样孤立地立于平地之上,且如此正正方方的却是绝无仅有。传说方山的形成和秦始皇有关,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途径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发现这里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具有帝王之气,为了防止南京诞生帝王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秦始皇决定凿方山,断长陇,引淮水以破帝王之气,于是抽出腰间的.神鞭,对准方山,使劲拦腰猛抽了一鞭。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惊天动地,飞沙走石。只见方山齐腰断裂。上半截向东南飞去30多华里,落一大湖之中,因山通体赤色,后人叫作“赤山”。说来也怪,鞭后的方山顶上平平整整、四四方方,就像一冲田,可以栽茶种粮。那赤山脚与方山顶正好一样大小,正是鞭飞出去的上半截方山以及顶上的龟形印纽。而且在方山与赤山这两个红土山之间,黑肥田土中还有一条若断若续的红土带,那正是当时顺鞭洒落下来的。 再说秦始皇回鞭时,鞭梢上又带回一些土石,较大一块落在方山西北约10华里外,成为今

  天东山街道的“土山”;较小一块就成了今东山街道南边的“竹山”。在秦始皇鞭山之际,盘在印纽上的青龙、黄龙一开始就被吓得丧魂落魄,糊里糊涂地跟着印纽落到了赤山湖中。二龙在湖中乱窜寻找出路,最后冲出湖面直向西北方狂奔逃命,沿途山崩地裂,湖水溢泻,形成了九曲十八弯的溪流,汇集为后来的秦淮河。二龙见闯祸,不敢再回天庭,便在长江边兴风作浪,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过瓦棺阁,淹没街市,祸害生灵。天上王母娘娘发现后,扔下一颗金珠。二龙立即拼死抢夺金珠,不知厮打多久后,分别化作青龙山、黄龙山。二山之间,嵌着一个滚瓜溜圆的在汤山坟头村附近的珠山。经过一番拼抢肠斗,青龙腰断了,那青龙山最高峰如同断成两截,俗称“半边山”;青龙眼也伤了,一直流淌着滚热的泪水,这就是汤山温泉。

  方山与其它地区的山地风景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之一,也是华东地区著名的火山地貌区之一。据地质部门考证,约在距今300万至10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纪时期,方山发生过两次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山体。此后数百万年来就一直没有再喷发过,但是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和珍贵的第三纪杏仁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不但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也同样具有鲜明的审美价值。

  方山风景秀丽,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留下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的迷人风光带。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两千年前秦始皇镇金陵王气,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明代大诗人许谷所作的《登方山绝顶》对方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概括,“天印山高四遥望,振衣同上兴飘萧。深岩芨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在清代,方山胜景就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即“天印樵歌”。

  今天的方山风景区在原有美景的基础上修复扩建百余处景点,相信这次方山之行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京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南京导游词05-16

南京景点导游词02-18

(精选)南京景点导游词09-21

南京全陪的导游词02-13

南京概况英文导游词通用01-13

[优秀]南京导游词2篇11-12

南京中山陵英文导游词04-25

南京概况导游词(通用10篇)10-12

南京的作文08-23

南京印象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