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时间:2023-02-15 12:34:53 振濠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通用3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心得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通用34篇)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

  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

  常听人说,学生的幸运是遇到一位好老师,而我想说:座位教师我的幸运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样的学生陪伴,倾听花儿尽情绽放,我们的生命才会饱满丰盈。这是我学习“新基础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读此书,感悟肤浅,但一本好书的最大价值是耐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初读无味,继之有感,再读如佳酿。《新基础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在反复研读中让我顿悟,在不知不觉中迈出了课改的脚步……

  通过学习,我对“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

  感悟之一来自于第一层面:教育要“面向未来”。

  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体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永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在时间的价值取向上,增强未来意识是新基础教育的重要观念。而对“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教育是面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时,还忽视教师同样是一个有多种需要和能力、具有发展可能的人。强调基础教育要有远虑,不可只求近利。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是基础教育所要体现的“社会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学生。

  在这一点上,根据以前的经验,总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或服从教师。而新基础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同时,在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关注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机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感悟之三就是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我的理解是“决战课堂”。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教学理念,就要:

  1、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包括时间和空间)

  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要求教师学会“倾听”。

  4、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5、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

  6、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我以前始终都是把学生看作认知体,认为只要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就行了。从来不会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

  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再例如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就责怪这些孩子学习不努力,智力落后;学生课间吵闹,就批评他们不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如此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说就行。

  真的希望作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不会辱没教师的角色,不会辜负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别无选择,我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饯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时间中去验证其理论。

  我愿意成为太阳花丛中的一朵,虽不起眼,却能在阳光下灿烂开放,我更愿意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新基础教育”这一片太阳花中,共享阳光雨露的滋润,尽情绽放!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

  最近工作量有所减少,静下心来读了《新基础教育》一书,读后有了点心得感想,在此和同行们一起探讨,共同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思想。人文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过去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而如今,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确实毛病太多,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家作业马虎完成,甚至不做,可气又可恨,有时教育不听,还得请家长到校或上门家访,效果也不佳。这样的学生很难让老师爱起来。但从学生发展来看,从人的内心情感来看,他们也需要爱,而且,这些孩子更需要大家的爱。其实任何一个人成才都是发挥了他个体的优势而成材的。

  仔细想想,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别人头脑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你是否喜欢不喜欢他,他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学生到学校学习是要以学习为主,但也不是抽象的学习者,他们会带来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渴望得到好成绩,更渴望友谊、健康、美丽、进步、放松。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繁重的学习压力,把许多时间都挤占了,只留下学习、学习。这无形中违背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学生要有完整的生活世界,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要有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不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谈何发展呢?

  在刚刚结束的半学期来,我也遇到了些问题学生,调皮又偷懒,我也曾悉心教育过,但效果不佳,年轻气盛的我就对其来硬的,恶狠狠地训斥他们,虽然有所效果,但我知道学生心里并不服气,在新学期里,我要做的是从各渠道收集和后进生交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4

  春节期间,我又捧起了叶澜教授的书,认真研读,再次深深感受了新基础教育带给我的新理念。

  “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

  “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

  “建立一份自己的责任,课堂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这些话是多么精辟啊!越是深深思索,越是被深深地感动。新基础教育”的改革走过了好多年的路程,我的女儿也是新基础教育下的受益者。“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推广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乐在其中。在新理念的不断冲击下,我的教学教育观有了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它无时不刻在指引着我们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我们要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识;取决于教师有无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等。“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反思、重建、为学习创造革新之路,我们就能构建起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重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5

  读了叶谰教授的论著使自己对新基础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新基础教育是把教师的智慧与能力的发挥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没接触新基础之前,只考虑到我应给与学生什么,而新基础使我意识到这种认识很片面、很肤浅,课堂教学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应在学生主动学习上下功夫。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中自己也尝试通过开放式提问导入新课或者操练,但始终局限在点的开放,究竟怎么样的开放才更有效,要开放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问题一直都困惑着我。

  但认真阅读了叶教授的著作后使我茅塞顿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考虑课堂结构的开放:

  (1)课的导入是开放的导入,可采用开放式提问,或者采用发现式学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结合已学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开放的教学,例如在新授单词时,每个词都需要学生有理解、记忆、运用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采用小规模的开放,如通过语音归类来读准新词,并通过发散性提问让学生运用新词造句等。

  (3)综合运用的开放。

  但同时通过学习也意识到,开放不等于主动发展,虽然有的教师在课中运用了开放,但他并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英语是要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效果的,因此机械操练决不能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的环节需要开放,有的环节不需要开放。同时各个环节的练习要有层次性,要有递进性。如果语言的`层次性在一节课中不能体现,学生往往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会出现疲倦感,也就谈不上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叶教授同时指出,当代青少年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与多变的时代,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与分析事物,不断发现新问题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与施展才华。但外语教学中学生大量的活动为模仿、记忆和机械操练,较少提倡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提问。甚至当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根据已学知识灵活使用一个确切的同义词时,教师也不予以肯定,而要求学生改用教师规定的词汇表达意义。

  教学过程中只顾将语言点在规定的课内灌输下去,较少让学生思考如何总结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规律,探索与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时,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采用一些肤浅的教学活动,使这些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未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能力的教学目标,也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通过最近几次的新基础听课活动,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已认识到这一点。我也正不断地吸取着新基础所给予我的养料,朝着新基础所指明的方向前进。感谢新基础!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6

  在领悟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的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这一原点上,“新基础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少数人,而是拥有生命、向往生命发展的所有的人。“新基础教育”的召唤力正来自于此。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新基础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的。生命有着内在的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会缺少希望、不会缺少信心、不会缺少力量。而学校教育,能够给生命以力量、给生命以阳光。

  “新基础教育”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

  “新基础教育”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动众多教师的一句名言。也许,这句话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正来自于它对教师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观点与理论、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学习。教育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像商品一样,放在你手里,你接过来,就学会了。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的过程,它需要发生一个主体的转换。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知识的一种转换,由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成为构成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做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重新认识。教育事业对喜欢挑战的人不会满足,当然光喜欢挑战还不够,还要热爱人、喜欢人。如果你对人没有兴趣,对别人不愿付出,你就别当教师。

  传统的文化不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而总是把孩子看做管的对象、哄的对象。其实孩子也有很多可以让成人深思的东西。成人没有孩子的心态,他不会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他总是用他的眼光、他的标准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正因为这样去看待孩子,所以会把跟孩子打交道的人也看成是最卑微的。因为孩子卑微,所以你也卑微。这样一种社会的认识、文化的积淀折射到教育中来,逐渐变成许多教师自认的.一种角色定位。有些教师教完了一次、两次、三次,以后他就认为我是老教师了,就把自己定位在是一个讲课的人,他也做得没味道。教师这个职业就这样去魅了。所以,要使教师职业呈现出她原本就有的魅力和丰富性,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要重建教师角色的形象,重新认识教育的真谛及当代教育的使命和特征。惟有如此,才会看到当今教师的生活充满着挑战,教育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业。谁说教师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了?恰恰相反,其实每天每节课都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创生的。教师要有不断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惟有如此,才能胜任在变化着的社会中当一个称职的教师,才能在促使学生发展的同时,使教师自己的职业生命也在发展。只有一个不但对社会有价值,而且让从事该职业的人也能感受到工作中创造的欢乐和自我发展价值的职业,才会成为最有内在魅力的职业。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7

  在寒假休息的两周时间里面,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我分三个阶段来读完这本书。第一阶段:初读,采用圈点式阅读的方法,将好的字句划出,经典的教育理念标记出来。第二阶段:详读,详细阅读文章,在每一章节中留下随笔。第三阶段:精读,特别经典的章节多次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并撰写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8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一书中提出要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指出“在教学设计时, 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 从更深的层次看, 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 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 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 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惟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叶澜教授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人文地理的教学价值,人文地理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用地理的独特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活动有更丰富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学生并未对人文地理中所描述的人类活动及社会现象形成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上学期听了“城市化”一节课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节课主要内容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及城市问题。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对这节课主要教学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在“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先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含义,接着提问:“为什么中心城区的人口会迁移到郊区去?”“因为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较差,交通拥挤,房价太高等造成的”“还因为郊区环境好”,教师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强调郊区化的表现。然后又以同样的教学方式进行“逆城市化”教学。

  在“城市问题”部分的教学中,教师用景观图片的方式罗列出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等城市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为身边的城市问题献计献策”,学生提出一些诸如“少扔垃圾多种树”“多乘坐公共交通”等对策。

  这样的教学场景在人文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一些简单的交流,“植树造林”这样的答案可能在小学时就已经耳熟能详了。

  那么如何让学生用地理的独特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活动产生更丰富的认识呢?

  首先,在人文教学中要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这节课的主题与城市有关,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性的大城市,应该以上海为案例,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开展教学,比如,对于郊区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呈现近几年上海城市人口分布的数据变化表,让分析上海城市化已进入哪一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出现郊区化,郊区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对于城市问题,教师也可以聚集一些上海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交通、环境等,深究其原因,然后再让学生提出合理措施。

  其次,人文地理中的一些人类活动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将其视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培养学生以多维视角分析问题。比如对于为什么中心城区的人口迁到郊区这一问题,就涉及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市政建设、郊区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改善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同质化时,教师要从思路上予以引导。再如,郊区化对于促进上海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挖掘。

  这节课的价值决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郊区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城市问题有哪些,而是将这些知识融在“如何让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上海进一步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才是叶澜教授所倡导的对学科丰富育人价值的拓展。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9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所以,面对现代社会求新求变以及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对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础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0

  近期翻阅了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我细细地品味着慢教育的每一个实例,我深深地感到每一个实例都在向我传递一个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教育哲理。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这样阐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视、发现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临场智慧。

  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教育的大忌。正如德国哲人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生命活力与精神灵魂的教育需要耐心、宽容、细心……

  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在“慢”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充分的从容和宽容,慢慢地等待孩子的.思考与幼稚,慢慢地感受孩子的挫折与成长。老师要拥有足够的童心与细心,慢慢地听孩子讲故事谈理想。同时要学会真诚的欣赏与体验,慢慢地表扬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慢慢地和孩子一起品味纯真的快乐童年。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我很欣赏书中的这段话:“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从今天起,在教学中,我会“慢一点,再慢一点,放慢欣赏的脚步;等一等,再等一等,等到迟来的花开。”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1

  假期里,我潜心研读了朱永新的著作《新教育》一书,使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不是一本枯燥的教育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用触动心灵的哲理箴言给我们引领方向,指点迷津。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在学校就要读书,学校是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晨读–午读–暮省”,这一儿童学习方式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教育,就要用心去爱学生。朱老师在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正如书中所说的,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所以多点时间和学生交流,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喜欢自我。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新教育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2

  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最温暖的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万里寻母记》讲述了马尔可的妈妈为了让家里偿还债务,远渡重洋,孤身一人来到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人家去做女佣,后来与家人失去了联系。马克尔和爸爸十分担心,13岁的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寻找母亲的请求。于是,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他吃的苦头比任何人都多,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

  掩卷沉思,马尔克是这样的爱妈妈,为了妈妈,他甚至不顾一切危险,远渡重洋,从热那亚来到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并且每当他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见不到母亲时,心是多么难受,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没有抛开母亲,真令我感动。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受启发:马克尔多么爱妈妈,我们一定要马克尔一样考出优异的成绩给爸爸妈妈看,长大后回报爸爸妈妈,回报社会,我的妈妈和爸爸一直在内蒙古打工,他们赚钱是为了让我们上学。爸爸妈妈只有放寒假的时候,才会回来,每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会好好孝敬他们。当然,我有时会犯错,每当母亲打骂我的时候,我对妈妈的尊敬顿时无影无踪,回想起来真不应该。

  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一起乘上爱的小舟。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3

  前几天有幸看了《快乐教育》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这实在是本好书,读着读着自己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豁然开朗了,也更有信心了,更加觉得教育是一种充满趣味的事业。以后,再遇到学生不良行为也从容应对了。

  我们发现通常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往往会采取用权力、压力和惩罚来控制学生,使学生暂时性地服从,或感到气馁,干脆放弃对学生的希望,其实这样做,并不能真正地改变学生,相反,他以后会变本加厉。此时,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如果教育得法,相信绝大多数所谓行为不良的'孩子是可以改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做一个民主的教师,给学生一个民主式的学生环境。在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就是本书建议我们对学生应多鼓励不宜对学生表扬和批评。鼓励和表扬是有本质区别的。表扬只奖励个人,容易使孩子只注意他自己,而孩子由此得到的满足感或成就感是很少的。鼓励激发孩子努力,并使孩子把注意力集中于加入团体的能力,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表扬认可的是行动者,而鼓励认可的是行为本身。第二是对付教育行为不良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武器,那就是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融入其中,那么再发挥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么一个充满团结友受,合作的环境中,不适宜让学生之间有竞争,至少越少越好,竞争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这本书所阐述的原理,今后我要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届时,我们将会是个更快乐、更健康、更随和的教师。孩子们将会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4

  当今之中国社会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崇尚自由、享乐,尤以年轻人甚之,就如影片片头所演,那些西化的年轻人纵情的吸烟、喝酒,在他们心中只有享乐至上,但是如果人们活着都是只为了享乐,而把道德、法律抛于脑后,那么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哲学思想好像一下子不覆存在了,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还是我们已经把祖先的谆谆教诲遗忘了。当今之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迅猛,GDP的增长也领先于全球,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所谓的GDP的增长是建立在修桥铺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基础上的,而真正关系到民生的又占到多少呢?而且我们还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森林被砍光、江河被污染、耕地被占用……,外表的光鲜不能掩盖内心的虚弱,这样的GDP数据我们为何要看的那么重呢?

  大自然是公平的,对大自然的过分破坏早晚会得到惩罚,一场日本大地震主就让我们彻底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地球仅仅是轻轻打个喷涕就可以让人类的文明灰飞烟灭,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简直是太渺小了,神马都是浮云。有时候我们真是应该停下匆匆的脚步,沉静浮躁的心灵,坐下来好好想一想,究竟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中华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与思想我们为什么会淡忘,会失去信仰,会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渐渐失去自我,我们需要反思。除了自我的自由享乐,我们还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还有孝道、诚信和自律,我们还有仁、义、礼、智、信,我们还有一颗需要净化的心灵!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5

  泰戈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盏永恒的明灯。它看着风暴,但不动。爱情是充满生命的生活,就像一杯满满的酒。”只有当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爱的含义。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思考什么是爱。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我和一个意大利小男孩一起去寻找这个未知的答案。在这十个月里,我记录下了这学期的真情和爱,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所有这些都让读者充满了爱。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朴实的文本,描述了非常常见的人物,但文本中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闪耀的美德却被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看到小抄写员的故事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乔里奥的`家庭很困难,但他学习非常努力。他的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他的工资很低。他为别人当抄写员。每天晚上,他都用大印刷体写一张便条,直到12点钟。乔里奥看在眼里,在心里。父亲上床后,他会溜进父亲的书房抄他父亲的笔迹,但他父亲从未发现。但是由于睡眠不足,乔里奥的表现直线下降。父亲非常生气,但他忍受着没有告诉父亲真相。终于有一天,他不小心碰了一本书,吵醒了他的父亲。父亲明白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爱。他拥抱乔里奥,抽泣着。

  多感人啊!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减轻他父亲的负担,为了帮助他的家庭挣钱,为了面对他父亲的责骂,已经不愿意说多少次他想说实话,但他没有,一直默默忍受,他没有抱怨。多么宝贵的精神!如果是为了我,我绝对不能忍受这种不公正,说出真相。乔里奥的沉默和理解深深打动了我。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虽然花了我很多时间,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也许,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我们就会在世界各地找到爱。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6

  暑假里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的故事有趣而又非常的感人,虽然没有因动人的剧情而落泪,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洗劫心灵的书。在这个平凡而细腻里的笔触中体现出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的是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真是伟大啊!

  《爱的教育》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和同班同学之间的喜怒哀乐,以及触动人心的每月例话,书中的人都有着鲜明的人物特点:乐于助人的卡隆,严谨认真的斯带地,活泼可爱的“小石匠”,坚持不懈的耐利,骄傲自大的'诺琵,心地善良的卡洛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更是让人难忘。例如有人欺负残疾的特洛熙时,卡隆挺身而出保护了他,当同学有困难时帮助他。虽瘦小,但勇敢的耐力在体育课上顽强地爬上了平台的顶端。

  虽然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但当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你就会感受到那些仿佛就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它感动了我们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爱的探索,当看到书面上题目,会想到在这缤纷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仿佛是空气,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它无影无踪常常被我们忽略,但它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如同父母对我们的爱,老师与身边的同学们对我们的关心,朋友间的倾诉……爱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它不常被发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是对自己而言,更是对所有人而言。

  《爱的教育》这本书仿佛融入了我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里面的人物也让我不时的想到身边的某某某,是同学们朋友之间的友情,是爸妈对我的爱,是对老师的敬爱……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7

  有一句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爱的教育》这本书,则充分讲述了这一点。

  《爱的教育》这本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详细的描述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同学、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种种故事。

  全书通篇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简单朴实的描写。如:卖菜妇女,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等,但却让人感受到爱的重要性。他们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我们感受深刻: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他乐于助人,看见比自己小的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他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钱给他。而且常常帮助弱小的同学,在同学眼中就如同正义的使者。代洛西,他虽然家境富裕,但他非常尊重穷人,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而洛贝谛,为了帮助同学被疾驰而来的汽车压碎了脚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我们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什么是爱。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月故事”中小马尔可。由于他的`父母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于是他的母亲要去遥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可渐渐地他们之间失去了联系,于是小马尔可去寻找母亲,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旅途后,最终找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母亲。这篇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小马尔可只有十三岁,年幼的他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经历了重重险阻后,小马尔可凭借着心中的爱和对母亲的思念,排除万难终于寻找到了母亲。而我呢?则是那样的无知,不懂事,完全忽略了家人对我的爱,我一定要向小马尔可学习,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遇到困难敢于面对,让我们的世界多一点点的爱,用爱感化人间。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8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被书中那些平凡事迹而感动,《争吵》、《班长》、《感恩》、《穷人》、《我的女教师》、《虚荣》等等和孩子有关,歌颂了儿童的纯真,同时书中也讲了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我爱教育》,这本书,是我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没有流泪,可是我已经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深厚、浓厚的情感力量,真是伟大。〈爱的.教育〉在告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使爱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一样,可是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以往历的那些类似的情感。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我明白,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读《爱的教育》有感8

  《爱的教育》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了书中每一个故事道理。也让我学会了要回报别人对你的爱。更让我感受到了爱非常伟大,爱能创造奇迹,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一些好心人,他们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资助希望工程,帮助一些得了疾病没钱治病的人付医药费。

  让我影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作文老师!他爱游走四方,更爱帮助人。就比如说上次的四川大地震吧!震后,他不顾一切赶到四川,在那里的小学里教书。后来,他又出版了一本叫做《大地震后孩子的一百篇作文》的书。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爱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19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亚米契斯写的著作,《爱的教育》。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便一口气读完了。

  这本书是由一个叫安利柯的日记改写而来的,书的原名叫做《心》。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每月例话,这都是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少年鼓手和少年爱国者了!

  少年鼓手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有六十多个人组成的`一队意大利步兵,被派遣到一个空的小屋的里。这个屋子背面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这是,一群奥地利部队围攻了他们,屋子里的大尉是一位冷静而又严肃的士官,在这个小队里还有一位四十多岁,但是身材只有12岁的少年鼓手。敌人的火力变得越来越猛烈,平常镇定自若的大尉也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大尉写了一张纸条脚旁摆着一条绳子。大尉立刻把鼓手叫了过来说:“你有勇气吗?”“是的大尉。””你看靠近房子那里有枪刺的光,那是我军的营地你拿着这条绳子,从窗户溜下去快速的跑过去,穿过田地就到了。当快到的时候,奥军发现了他,从高处射击他,突然倒了下来,“遭了!”但是鼓手又站了起来,但是一条腿好像有一点瘸,……最后鼓手终于送到了,援军来了,大家拿起刺刀,准备作最后的冲锋今天胜利了,但是次日作战因为意大利军寡不敌众,退回了阿哥依托大卫来到了野战医院看望鼓手,令他大吃一惊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少年鼓手捐献了自己的左腿。大家一定要学习少年鼓手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这本书告诉我:每个人的心底对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最敏感的心弦,而能够触碰,拨动到他们的只有真情,只有爱。

  这本书是在是太好看了!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0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感触很多,使我受益匪浅。《爱的教育》一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见所闻。通过安利柯的日记中看出了他们班同学的优点和缺点,我从中学习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也自我反省了自身存在的'同样的毛病,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爱。这本书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力量,它用爱打开了人的心扉,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地心,从中可以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引发了我们对爱的思索。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使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地鼓舞,静下心来想想,我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享受着许多别人对我们的疼爱、关心和帮助。在以后,我们也要付出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爱人民、爱亲人,更要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爱的教育》一书中不时出现震撼人心的爱国故事,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同时也教育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祖国的花朵,我们更应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真挚的心,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幸福安宁,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昌盛。

  读完《爱的教育》一书,让我知道了爱是不受限制的,爱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问候,一个拥抱,大到为国献身,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和平共处,远离硝烟战争,世界就会充满爱。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1

  最近在《学前教育》上读到一篇名为《班上来了实习老师》,使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呢?

  回想我刚进入社会时,总是跟在班主任老师后面辅助,而那些比较调皮的都会被领到前边,排在后边的是一些平时话比较少,比较内向的,其实他们并不是不喜欢说话,只要你耐心的听她们说,时间长了他们也会主动和你说话。做游戏的时候,其他老师可能因为年龄的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跑,作为年轻的我们,喜欢和她们一起跑跑跳跳,做游戏。他们也越来越喜欢和我在一起。实习期到了,我要回到学校,孩子们都说:“老师你还回来吗?”“有时间我一定会来看你们,你们可别把我忘了呀”。转眼间几年过去了,他们也都成了小学生,路上遇见了也会高兴的'和我打招呼。

  在幼儿园里能出现多少个“实习老师”呢?让我们一起来当孩子们的“实习老师”,和他们一起游戏,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每一句话。

  学前教育读后感2

  无意中在查找资料时,翻开了《学前教育》,里面的内容触动了我的心灵,深深的吸引着我,它让我在数年教学中的迷茫、不知所措中,寻找到了救星,我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斟酌着每一句话的含义,用心的去体会书中的乐趣。

  它让我更深入的认识我身边的孩子,更深刻的审视自己教育行为和自身榜样作用;它教会我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看待和解决孩子们之间发生的问题;它指引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用平等的关系去走进孩子,用真挚的爱心去呵护孩子,用规范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用科学的教态去启迪孩子,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相信只要以它为友,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2

  最近,我读了一本由著名意大利作家亚米契写的小说到《爱的教育》,本书的作者出生于1846年,自幼热爱文学。1868年出版的《军营生活》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86年出版的《爱的教育》,则将他的文学生涯推上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

  这本书是以日记体的形式创作的,全书共一百篇文章,始终贯穿着一个爱的主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安利柯。全书记叙着他在一个学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现着一百多年前意大利儿童之间的友情,反映着他们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在学校里,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好朋友了。

  在这本书中,我读后感触最深的是《囚犯》一文。它讲述着一年冬天,有位先生去监狱担任教囚犯的学科。这些囚犯中,有一个七十八号的,比别人更用功,更感谢先生的教导。六年后,他来找到了那位先生,并赠他一个墨水瓶。那墨水瓶,似乎是用钉子凿刻的,真不知要费去多少工夫哩!盖上雕刻着钢笔搁在笔记簿上的花样,周围刻着“七十八号敬呈先生,当作六年间的`纪念”的字样,下面又用小字刻着“努力与希望”。要是犯了错,就悔改,去感谢一切。这位囚犯费尽心思、穷尽心血,做了这样一份饱念真情实意的纪念品给老师,感谢开导自己的老师,让人起敬。我们都应该向他看齐,闯了祸,就去改正,接受应有的处罚。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依稀记得学校里,有位同学犯了错,不但不承认,还抵赖,甚至还把“同伙”给供出来,想逃避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勇于承认,敢于承担,做一个阳光向上、乐观豁达、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3

  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得《爱的教育》,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

  书中九个讲述老师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尊敬老师、爱老师、感恩每一位老师。读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们的老师跟书里的波巴尼老师一样,也跟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和蔼可亲。学校的老师辛勤地工作,教我们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知识。老师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本事,长大为祖国服务。老师关心爱护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们。

  老师严格要求我们学习和做事要努力做到最好,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有了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比家长还要耐心,苦口婆心地教育和帮助我们,为了我们进步,那么忙还经常跟家长交流。记得这学期我们上二年级了,一开学我就上了“光荣榜”:我们十几位同学因为暑假作业的语文书写完成得不合格,香香老师点名要求我们补写。每天在生字本上书写三行,九个词,直到书写合乎要求为止。老师就是为我们好,为我们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才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的,对谁都不例外。

  我在一年级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们亲眼看到老师为我们付出的辛苦,亲身体会到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在学校过得特别愉快。我们长大了,现在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我们就是一棵棵小树苗。老师不辞劳苦地培育着一棵棵小苗,让我们茁壮地成长。

  这本书和家长都告诉了我们要尊敬和感谢老师,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爱我的老师。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4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叫做《生命教育》的书,我的感想很大。

  《生命教育》是一本教育我们生命是什么的书。它分为三个部分:1、生命的历程。2、生命的尊严。3、生命的力量。我读第一部分时,第一课是我们的身体,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身体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器官和组织就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它们不分昼夜、互相密切地合作着。我还深入地知道了我是从哪里来呢:首先是爸爸的精子进入妈妈的身体,然后精子穿越卵子的外壳,受精完成后卵子的外壳会硬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第七天新生命便诞生了,过了9个月,妈妈便诞下了我们。我不仅知道了这些,还知道了青春的密码,听了很奇怪吧,青春的密码?难道我知道了长生不老的秘密?不是的,青春的密码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青春期。嘻嘻,女孩子的青春期会面临初潮,什么是初潮?初潮是月经的一种。初潮过后,女孩子会脸色红润、乳房隆起,会变得更漂亮!哈哈,这是女大十大变吗?说说其他吧,嗯,第十五课吧,太难忘了!

  第十五课是说校园安全的,还有故事呢,是保护费:小学生小武回家的时候被一些人打了,那些人自称是什么帮派的,要收取保护费,小武不服气找到了哥哥以前的同学小海,帮自己出气,小海也是什么帮派的人,最后两帮派打起来,小武的胳膊也骨折了,小武家支付的医药费极多!这种事虽然没发生过但也防不胜防啊!

  《生命教育》真好看!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5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6

  读《新教育的一年级》,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我对孩子是没什么耐心的,寒假陪孩子看了一、二月份的《新教育的一年级》,深深的被书里花儿老师和家长们的教育智慧感动。每一个小故事都像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却总是“劲使不到正地方”。而这本书可以称得上育儿指南了。

  书中《谁的官最大》中,牛妞的妈妈就曾问过牛妞班里选班干部的事,就像我们一样,很关心孩子是否会当上班干部,也很希望孩子能当上班干部。但是牛妞告诉妈妈,她们班没有班干部,只有负责人。她们班每人都有事做,有帮老师擦黑板的、有帮老师管午读的······,班长是大家轮流做,叫“值周班长”,是为全班同学服务的。而且她们班还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成立自己的社团,有讲故事的社团、有读书会、有花草俱乐部、有钢琴国······看到这里,我想所有的家长都会露出会心的一笑!因为我们经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优秀的,但是,我们又有几人能看到每个孩子的独特呢?

  这本书的每一篇小故事,都能为生活中发生在孩子和家长身上的,一些一样的事情解惑,平凡真实的故事让孩子看的开心,也让我学习到教育孩子的心得!让我也懂得了美好,就在身边,幸福,就在当下!我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而短暂的时光,当孩子慢慢长大时,我能不留遗憾!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7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有效教师》一书,便抽时间大略读了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有所感悟。时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心

  名家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热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她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出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把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学生,献给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地断地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万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怎会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会不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中只有让童心生根发芽,才能做一名“有效教师”,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从业追求。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8

  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校园日渐使得学生的身体疲惫,心灵营养缺失,精神萎靡不振。“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蓝图。”繁重的学业与重复的生活,需要在日常中找到一个可以宣泄,可以寄托的突破口,读书是最合适的突破口,读书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激情而又充满活力。阅读使得学生的世界既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又有了心灵的'寄托。晨诵在经典中吸取古人的思想精华,或思索或感动。午读使学生徜徉于名家名篇,或想象或带入情境。暮省又可以使学生的所思所感能得到抒发。由读到写,完成了自我感情的抒发和升华,这样一种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便个个成了小作家,再也不用担心学不好语文,语文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便有了学好其他科目的能力。

  应试教育的枯燥学习与训练模式,使得学生觉得学习既无趣又劳累。学生缺失灵活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而读书既是一种美好的旅程,又是长期的精神源泉,使得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长久地获得发展,既滋养了心灵,又得到了学识与见识,这是一种理想而又美好的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赞同这种教育方式,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长久获得发展的能力,能对学习保持兴趣,能自觉的学习,而新教育帮我实现了这一理想。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29

  最近的阅读课,成为了我的最爱。因为那里有一本让我揪心的书,让我不下的书,有一本对我启发非常大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科的'眼光,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安利科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七月份,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平常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有大爱、也有小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动人心炫。

  最令我感动和佩服的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洛佩蒂,他上学来的时候,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忽然松开了母亲的手,倒在街上。这时刚好有一辆车正朝他倒下的地方驶来,洛佩蒂亲眼见这小孩将被车子轧伤,就大胆地扑了过去,把他救上来,自己却被车子轧伤了脚。如果我碰见这种事,我早就吓的跳到一边去了。洛佩蒂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了《爱的教育》,我不仅看到了文章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更明白了:要心怀大爱、要学会感恩,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0

  最近和我们家的小学生白宇凡一同读了一本书——《爱的教育》,书中是一个意大利的小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本书用质朴的语言记述了小学生的所见、所闻及所想,那发自内心的表白,充满爱和友情的情节,读后让人颇受启发。

  一直来,我们希望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心和友情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均衡发展。我想,作为象我们一样的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在孩子的教育上会显得不知所措。我们习惯于每天把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搞得紧张兮兮的,于此同时也把自己的压力无形之中传递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无法实现的一些个人愿望施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过早失去童趣。由于家庭的原因和成长的环境差异,不同孩子的个性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想做父母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开朗、身心健康、内心充满友爱、热爱学校生活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小学生形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讲述了众多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情感,那就是“爱”。这些“爱的故事”将真诚、友爱、坚强、善良、高尚的真情注入孩子们的心田,滋养着他们的心灵。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孩子们丰富和善良的内心世界,进而激发的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感化孩子。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1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爱的教育》的书,读完后我感慨万分。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意大利男孩,名叫安利柯,他是一个幸福的小男孩。再学校,他有可爱﹑善良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在家里,有关心﹑爱护他的父母和姐姐。这本书记录了安利柯四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件有趣而感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乐于助人的卡隆和品学兼优的德罗西。书中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故事是“西西里的勇敢少年”。

  这是个很久以前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在一次航海过程中,一个12岁的男孩马里奥和一个快13岁女孩朱列塔成了感情非常深厚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在一起谈心﹑玩耍。后来,船出事了,马里奥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了朱列塔,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啊﹗我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想想我们自己,在家里一个个被宠成了“小皇帝”,整天被爱包围着,做事的时候总想着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在学校的时候既不知道怎样去关心别人,也不懂得互相谦让。真让人感到惭愧。今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多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爱心,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就会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在一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2

  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看《爱的教育》这本书,看后感觉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小主人公安利柯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他认识了许多新朋友:高高的卡隆﹑不幸的耐利﹑真诚热情的克莱谛﹑快乐活泼的“小石匠”﹑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虚荣的华谛尼﹑坚韧好学的斯代谛﹑坏孩子勿兰谛……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小主人公充满爱心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玩具火车》。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泼来可西和卡隆一起来到了安利柯家发生的事情。因为卡隆第一次来这里,安利柯把他介绍给妈妈。之后,三个小朋友开始做游戏,泼来可西很喜欢那辆玩具火车,安利柯知道泼来可西家没有玩具,想把玩具火车送给他,安利柯的爸爸也十分赞同。当安利柯把玩具火车送给泼来可西时,泼来可西很疑惑。安利柯的爸爸说:“因为你们俩是好朋友呀!这是他的贺礼。”泼来可西接过玩具火车,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这些故事中,都能体会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学生父母高尚的品质。这本书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

  同学们,打开这本书,一起接受一次“爱的教育”吧!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3

  这段时间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我深深喜欢上了这样一本闪烁着智慧和动人情感的书。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要看到在当前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关心人,了解人,帮助人的优良风气日渐淡漠。因此,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在学校,在学生中提倡和开展爱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上一切需要爱护的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个新时代的好少年,让我们用爱去唤醒人类的真实情感,让爱在每个人的心中永驻。

  虽然我们离《爱的教育》所记录故事的那个年代已经很远了,但爱的光芒永不褪色。它永远启示着我们,爱身边的每个人,用一颗宽容、真诚、进取的心去丰富我们的生活,去美化我们的世界,让世界充满爱的芬芳。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篇34

  《爱的教育》就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齐细细品味的名著。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书,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它以日记的形式,透过看似平凡的人和事。“爱”是我们每个经常挂在嘴边的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母对微不的爱护;师对学循循善诱的关爱;朋友与朋友互相安慰的友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如果你细细体会,你就会感觉到,,这是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样,甚抱怨这世上没有爱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杀,表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就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爱能够使浪子回头,爱又能够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给些需要帮助的,对不对?

  朋友们,请你带着颗圣洁的爱,投到全世界中。你就会发现:只要都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完属于你的“爱的”。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11篇)02-14

转载:新基础教育十问12-30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10-02

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发展基础10-02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10-02

“新课程、新教学、新评价”-“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培训心得10-02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02

西游记读书新心得03-28

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