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读后感

时间:2024-07-05 08:09:18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阳明》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阳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读后感1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一书作者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来叙述王阳明的一生,究其要义并非一时就能明了,我结合《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仔细研读后有所感想:

  一是关于王阳明“四句教”,我不禁想起之前旅行时展开的思辨:理工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究竟哪个更重要?本人一直崇尚理性唯物。如今看来,理工科学本质为工具也,人和社会才是根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中提及的既非唯物、又非唯心的世界万物为一体的理论深得我心。这本书理论构架逻辑清晰、内容简明。书中提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下的人生观,可以用练心的方法去提升自我修为。这让我大有收获。

  二是纵观王阳明之后心学信徒,明代的王艮、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有的剑走偏锋追逐个人自由,有的敬业实干将理论落到实处;清代的曾国藩、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心怀天下,身先士卒;近代的孙中山、宋教仁等人,为了正义,愿为釜薪,舍生忘死。其心学信徒,无名小卒不知多少,有名大家名列其上。作为后世人来看,撇开纷繁冗杂的.学术分异,其理论终究还是个思辨的正能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开放平等的看待每个人、每颗心,自省“良知”,向善向上。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

《王阳明》读后感2

  暑假读的第二本。白话故事版,浅显清奇!读完此书,内心之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早闻阳明心学之名,却未曾拜读。那日得仰望之友小雅推荐《阳明心学》,并说你若读懂,就可随时出世入世了。假日有幸,拜读此书,对阳明先生之波澜壮阔之一生,初步了解。

  也知王阳明心学精髓在于:心即理,致良知!读此书,颇有隔时空与圣人对话之感,为我指点迷津。读完此书,感觉圣人之学,并非空洞不经,而是确实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教会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强大内心,不惧现实风雨,从而成就自己。愚钝,浅读,向心中的圣人致敬!

《王阳明》读后感3

  这个月读书,主打《心学大师和神奇圣人王阳明》,读完很失望。

  不是对王阳明失望,而是对这本书失望,作者的表述很low,这只是针对我自己的感受。

  写到这里,我特意查了一下作者,师出无名。

  师出无名不是我感受的原因,哪怕你再出名,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因为这本书,没有作者自己的东西。

  也没有写好王阳明。

  好的作者,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手指不是美好,却能指引你看到美好。

  这本书没有让我更多更新地深入了解明朝大儒王阳明。在我的读书生涯里,这样的情况遇到过不超过四次。

  拧巴归拧巴,跟王阳明无关。

  王阳明,明朝大儒。提起他,要拎起一串人物。远有孔孟,近有理学大儒二程、张载、周敦颐、朱熹、陆九渊……而这些先秦之后的理学明星,在中国哲学的星空熠熠闪光,也是对王阳明有巨大影响的人物。

  王阳明在儒家的地位,往往被人这样称呼:孔、孟、朱、王。

  先秦的孔孟,尤其至圣孔夫子,其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是中国文化最温情的一面,去读《论语》,遍数越多,越能体会到里面让你越读越暖的温馨。

  朱熹的理学,个人感觉,有时候,灭绝人性。“从天理,灭人欲”,从根本上就违背了人的本性。

  朱子特别强调“格物致知”,我也喜欢“格物致知”,这是非常好的“修身”之梯,唯如此,我们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越来越优秀。

  但我却又不赞成他的一味的“格物”观,认为凡是至理,都能通过格物“豁然贯通”,这是典型地一味“向外求”。

  初期的王阳明正是因为“格物致知”,所以钻进竹林里“格竹子”,格了一周,把自己格病倒了。之后还有一次,还是被格倒了。

  正是这两次极端的“向外求”,让爱思考的王阳明茅塞顿开,龙场悟道:“格物”更需要“内省”,万事离不开人的“本心”。

  “心”,是人之本。

  “良知”,乃是人心之本。什么是良知?

  我常问学生一个问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会回答:“人之初,性本善。”

  我告诉他们:“善恶共存,人心本善也本恶。”

  在这里,即人的“本心”。

  心不动,无善恶。心一动,善恶立分。

  良知就是“本善”。

  致良知,就是遵循“本心”之“善”的'召唤。这是一个“格物”的过程,这个“物”,便是人本身,这个“格物”就是认识自身,从而趋善避恶达到“修身”的目的。

  知行合一,自然就是说道做到,“止于至善”。

  王阳明心学,朱子是基础,之后延展了陆九渊的思想,之后发扬光大。

  以上明白了,王阳明的“心学四诀”,就没什么难理解的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至简至深。

《王阳明》读后感4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无愧圣人之称。世人无非唯物或唯心,前者多,后者少,我想做个唯心的人,可能是装清高,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心”这个字,但无奈大多时候只能唯物,所以始终为理想和现实的'抉择困惑。直到初探阳明心学,才理清头绪。阳明心学主张“致良知”:凡事以善为本,明辨是非善恶。继而“知行合一”:行动要和良知相符。而王阳明这个集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一体的行动派和大多数其他圣人不同,更强调“心即理”“事上练”:对一切事物有了清晰的信念就要践行,自己认为是对的,就施行,错的,就摒弃。做个有理想的实用主义者,即使面对多骨感的现实,也要怀揣丰满的理想,知行合一,活出尊严。

《王阳明》读后感5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

  ——读《王阳明全集》体悟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混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去人欲,存天理,常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

  以上为本人在阅读《王阳明全集》的一些读书札记,自从开始接触阳明心学,近来越发感觉心学之路在于修心,修心就是向内求,剔除内心不洁净之物,升华自我精神,净化自我灵魂。凡事向内求,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要先从自我修心开始。好好吃饭、走路、睡觉,就是修行。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时就好好吃饭,走路时就好好走路,睡觉时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修行炼心的第一步。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收心是降服心魔的开始。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手忙脚乱、越忙越紧张,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这都是因为存有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人生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艰难困苦的经历,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博大境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动静不失其心。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而我们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做事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专一对待。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是矫正心态的一种方法。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往享乐上靠。这样的心灵越是贪恋舒服享乐,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变得更加浮躁、肤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人世复杂,诱惑众多,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在心性上打磨。不逾矩,不随心。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良知的,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摒弃了利益、物欲后的最纯粹的良知,就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和真相,也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通过阅读《王阳明全集》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内心高贵的人,是如何与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相处的。我懂得了“温凊定省”、“存天理、去人欲”的真正含义,使我在王阳明的传奇故事里,读懂人生,收获力量!

《王阳明》读后感6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

《王阳明》读后感7

  正如作者度阴山所说,王阳明的心学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是非常适用的,但要放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存在短板的。就如王阳明说,孝敬父母是不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只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就可以做的很好。但如果是造火箭什么的呢,你难道也只能遵从自己的'良知而不外求造出来吗?如果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王阳明的心学应该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阳明到现在也不怎么红了,因为现在的中国是遵从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

  现在我身在机关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但我为人处世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时时自省,达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8

  王阳明一生正如他的名字,如阳光般清朗明耀。这种智慧,既是他母亲十四月怀胎上天所赐,也是由“阳明洞天”取号“阳明”的启迪,还是他龙场悟道的奖赏,更是他在为官讲学中对知行合一的提炼。简而言之,王阳明因儒道释三家精神的滋养从而拥有了收放自如、纵横捭阖的阳明智慧。

  儒家、道家、释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主张修齐治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信仰佛教的释家主张静悟超脱。这本来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甚至相互排斥的三家思想竟神奇地在王阳明身上得到完美融合。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奇观。但这绝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必然。客观原因是他父亲只信儒,他祖母却信佛,而他祖父又信道;就像北京皇帝痴迷道教,皇太后醉心佛教,而金銮殿上一概宣扬儒学。

  主观上当然源于王阳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他从儒家文化中学习仁义道德,修齐治平。

  尽管王阳明从小有点像贾宝玉一样,不爱仕途经济,不喜科举考试,不屑八股文章。但他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儒家用心,崇尚苗不剔不长,树不削不直”,因此王阳明可以说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受到了正统的儒家教育。

  在他父亲为他制定学习计划、给他请名师指点的情况下,他也开始用心学习书经,参加科举考试。尽管因为格竹致病、会试晕考,考场逞能、再次落第,会试风波,屈居二甲,他还是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了仕途。而且他与其他众多考生有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死学四书五经,只练八股文章,成为泥古不化的书呆子。

  他从小立志学做圣贤。在追慕圣贤的道路上,大量读书,静心修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除了熟读四书五经外,还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他不满足于只读书,还静心修养;他不满足于做一名书生,还拥有武备思想;他不满足于文章,还修练武功。他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功,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他向北京一名鞑靼巴特尔师傅学习骑马射箭,并随他深入塞北,做了一回侠士,独自用计,帮助主人吓退盗马贼。他还枯坐三年,研究边患。他的'书房除了大量书籍外,还有三件必备之物,那就是一台古琴,一把宝剑和一张硬弓。他在一次与武将校场比武时竟连发四箭,箭箭靶心。

  用他自己的话说,学习圣贤学问,追求全面发展,一点都不影响考试。从今天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不但不影响,反而是一种促进。他参加殿试时,题目就是有关军事方面的,他早有研究,自然胸有成竹。如果不是因为“泄题风波”,他可能也是个状元。

  他从道家思想中学习平衡阴阳,顺势而为。

  王阳明祖父王伦道家情怀,主张静虚无为,对王阳明的教育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决不揠苗助长。王阳明本人也一心向道,学做圣贤。他从小就痴迷道学,自读《道德经》。十七岁时新婚之夜,他闲行步入铁柱宫,竟与德一道士静坐谈道,整夜未归。后来又游历九华山,向性空法师打坐学道。二十多岁时,来到阳明洞天,听许璋老师讲学论道。

  他悟出了天地之道,在于阴阳,阴阳调和,便为大道。所以凡事不必强求,只须顺势而为。这种思想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以无为之智,行有为之事。

  他开始为官之时,在刑部主事,后又到江北断案,都是先了解情况,摸清底子,然后根据实情,依据法理,公允处置。由于年轻气盛,上奏弹劾刘谨八虎,被贬贵州,几次都差点被人半途追杀身亡,他凭借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虎口脱身。面对官府一筹莫展的苗乱,他洞若观火,仅修书一封,晓以利害,便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叛乱。至于后来在赣州剿匪和平定朱宸濠叛乱,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常常是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敌。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职,他都能洞悉事理,明察秋毫,透视人心,因势利导。而这,正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即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而为则必成。

  他从释家精髓中学习向心自求,自度度人。

  王阳明每天晚上睡前除了默诵《大学》第一章外,还默诵《心经》。他强调,心外无物,心即宇宙,“心即是道”“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是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从而创立了心学。但这不是唯心的,他坚定认为心学不是玄学,心学不是空谈;他明确提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一个大才子,突然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驿站,这里一片废墟,贫穷落后,民族野蛮,民风剽悍。衣食住行,全无着落,如果是你,会安心于此吗?王阳明没有抱怨,没有逃避,没有懈怠,一方面安抚手下,一方面亲近夷民,然后开荒种地,静心讲学,教化百姓,政绩卓著,功夫做足,龙场悟道。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王阳明硬是凭着这种精气神,化腐朽为神奇,推暗夜迎光明。

  他收徒讲学,人言空谈;他捉贼平叛,反遭诬陷;他年老多病,又受诽谤……上天要考验他的伎俩都使尽了,他也被折磨得身心疲惫了,但是他从没有屈服,他从没有抱怨,他从没有退缩,他总是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找出对策,抽丝剥茧,应对自如。

  正如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盗贼,它常常是各种利益和诱惑,难以防范。只有“修成光明之心,方能抵抗诱惑”,只有心静如水,方能应对自如。也许这便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57岁,已近花甲之年,王阳明乞骸回乡。归乡途中,巨星陨落。临终留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不言之智,当为阳明之智;这阳明之智,便是光明之心。

《王阳明》读后感9

  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说起王阳明,可以叙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明史》评价王阳明:“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这是一个完整的时代的呈现,王阳明的一生传奇色彩很是浓烈,在中国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唯一一个文学、武功都开宗立派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间,王阳明的故事可以讲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乱”时候的建功,精谋善略下的夺取,足以让后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个人,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复杂多智的一个人,让人着实也头疼,如何读懂王阳明呢?如果你也是这么困惑,那么,孟斜阳的《王阳明传》值得一读。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得以展现,然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必然要去除那些无相干的细节,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现这个人最精彩一面的内容,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许多大事,廷杖、下死狱、遭贬谪,被诬陷……几乎每一个文成武将在人生经历的各种大小挫折,王阳明几乎都承受过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范本。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无论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后世的人大书特书的。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想要多了解一下一些人,那么也许你需要参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资料,所以孟斜阳在写作《王阳明传》的时候采用一个大胆的写作方式,先参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然后以详尽考证的事实为基础,把王阳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章回体的方式让故事结构和情节在开展的时候不会单纯阅读的是一本传记,更多的是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个比较创新的角度是,采用了很多有依据的史料,王阳明在经历过哪些事件的时候就采用了哪些恰当的语言或者引用哪些具体的诗词,反而让诗歌的写作和文章的写就有了一些具体的背景。

  讲述王阳明的故事,如果将这么一个精彩而又复杂的人讲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实在可惜了。所以《王阳明传》在阅读的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在时代场景的.描摹上,单纯的王阳明的故事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小说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喜怒哀乐这里来寻求这个人的一生经历。一开始的叛逆少年,对传统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这么一个少年最后还是走上了仕途,这一段读起来就实在很有意思,不是一个纯粹的批判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正统的人应该怎么成长,而是从一个最真实的少年郎来写作。好不容易进入官场了,这么一个人又不适应官场生活,很快变成了一个愤青,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愤怒,所以迎来的自然是贬黜。最终的成长,靠的还是机遇,真正的家国和情怀的觉醒是在现实生活里呈现的,心怀家国是因为对百姓的感情。而让他的成就可以最终在历史上留名的,则是因为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寻,这些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东西。

  也许你对阳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许你也知道“心学”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阅读,也许阅读枯燥的历史书籍比较乏味,那么,一本薄薄的小说,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场惊险的冒险,值得你好好去阅读的,诚如《王阳明传》中借王阳明之后所说,“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王阳明》读后感10

  寒假期,我读了一本令我颇有收获的书,叫《五百年来王阳明》。

  王阳明入朝为官,受到权贵陷害,被打入监狱,他凭着超人的意志活了下来。后来又被派往偏远的龙场赴任,那些权贵竟在半路追杀他,王阳明诈死逃过一劫。龙场是个蛮荒之地,瘴毒汇集,少数民族居多,王阳明又奇迹般地在那里定居。这一切,都是权贵们所没有想到的。王阳明经历重重磨难,在龙场悟道,成为“心学大师”。

  读到此处,我不禁想起刚跟马老师学作文的'时候,我水平不高,作文不仅语言别扭,还特别啰嗦。读着自己的作文,我差点把它扔到一边,甚至萌生了放弃学习写作的念头。现在想来,如果我当初放弃了,那真是不成器。看看心学大师王阳明,经受了那么多磨难,始终坚持理想,没有放弃。我居然也有承受磨难的品质,选择了继续学作文。此后,我上课认真听讲,马老师也经常鼓励我,把我的佳作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如今,我的作文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自己还算满意。

  《五百年来王阳明》激励着我,使我相信,磨炼成就不朽。在将来,它会给我更多帮助。

《王阳明》读后感11

  读完《五百年来王阳明》这本书后,我的感受颇深。

  了解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心学的奥义,也充分了解了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在当代中国有着这么高的地位,甚至与孔子齐名,被称为五百年“两个半完人”之一,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王阳明历经三十年厚积薄发终究成圣,这正是他一生的自律才得以成圣。幻想是毫无意义的,与其如此倒不如脚踏实地,活在当下,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王阳明被贬龙场,身处瘴毒之地,这对普通人来说是极其崩溃的,但王阳明却能潜心修道,仿佛早已与外界隔绝,脱离世俗一般。正因为他怀有一颗“清明之心”,才能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修道成圣,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着酸、甜、苦、辣,没有人会是一生都过得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的内心是至诚、至善、至净、至美的,那么就能够“致良知”,从而达到一种“此心光明,万事皆可成”的境界。

  记得书中有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意思就是圣人的境界是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的。也就是说,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也是通过学习和修炼而成为圣人的。放在我们今天,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成功的。而现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做到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向着梦想展翅飞翔。

  立志,要趁早、要远大,也要全力以赴。志向立得越早,得以实现志向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充足,王阳明十二岁立下宏志,用二十多年时间时刻践行着,最终得以实现。立志,做圣贤,在常人看来,这太虚了。可在王阳明看来,这不是虚,而是远大,要想完成这个志向,首先要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其次也要我们付诸行动去实践。当十二岁的王阳明说出要做圣人的志向时,所有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小孩子随意说的罢了,可从那天起,往日的小伙伴门再来找王阳明玩时,王阳明却十分认真的告诉他们:“不跟你们玩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圣人了。”王阳明是认真的,之后二十年时间,他都在践行这个志向,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早立志,立远志和全力以赴的精神!

《王阳明》读后感12

  完人之路

  书中写道: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太聪明的人,要走到圣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

  作者郦波在书中多次将王阳明与曾国藩进行对比,这让我感到兴致盎然。尤其我前不久刚读完了《曾国藩传》。

  曾国藩是那个并不十分聪明,却认定了人生的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王阳明是天资聪颖的人,经历了诸多选择和磨砺后,找到人生方向,持之以恒,同样成为了完人。

  他们二人分别代表了两类不同的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人生的最高可能性。他们二人可以给天资平庸的人和资质非凡的人分别提供榜样的力量。

  所以一个人无论天资如何,都不应成为懒惰的借口,也不是耍滑的缘由。我们需要做的,从来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叮嘱: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勇往无前……

  家庭教育的真谛

  王阳明的出生有着传奇的色彩。更为传奇的是他五年多不说话,一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他爷爷惊喜万分,再问一些其他的经典名著,结果王阳明都是张口就来。这还得了?这生来就是“为往圣继绝学”而来啊!作为五百年后的读者,我们与其感叹故事的传奇和王阳明的天资,不如从他成长的环境中寻找这个传奇的奥秘。

  王阳明是怎么会背的?因为他爷爷平常带他在身边,爷爷天天在那里诵读、背诵,他耳濡目染,早已默记在心。还有他的`父亲,那可是后来考了状元、给皇帝当老师的人,自然是平日里手不释卷,不断诵读、背诵的。这里,其实交代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真谛:第一,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只有我们喜欢读书,我们的孩子才会喜欢。要是我们都不喜欢读书,怎么要求孩子喜欢读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翻过父亲那座山

  书中反复提到王阳明和他父亲王华的关系。这对父子的关系可以说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一边是状元老爸,一边是天才儿子。他们之间肯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要想由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第一个要翻越的其实就是父亲那座山。年轻人呢,总是蔑视权威;而父亲呢,往往就是儿子在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尤其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我们一般都称父亲为家长,具有一种权威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一个男孩只有在精神层面战胜父亲这个权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独立出来。一个男孩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就注定要翻越父亲这座高山。普通的父子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王华、王阳明这样一对极品父子了。

  王阳明最终送别父亲的表现就证明了他在翻越了父亲这座高山之后,终于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一座高山。这既是超越,也是传承。

  圣人必可学而至

  王阳明虚心请教娄谅,怎么才可以成为圣人?娄谅用很确定的语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这句话非常有名,就是说圣人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成就的。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无论天资聪慧的王阳明还是资质平常的曾国藩,或是其他领域的优秀人物,都需要通过持续的、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知识、技能,成为行业里的优秀人才。

  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那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这种思索,其实已经为王阳明的人生开启了一段蜕变的旅程。

  最爱是教学

  我们说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尤其是平南赣匪乱、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功业上不得了。但王阳明其实是不喜欢打仗的,他自己反复说过,他人生最喜欢的事就是上课,是教学。

  王阳明喜欢上课到什么地步?他是唯一一个把课堂带到战场的老师。后来他因为经常到各地打仗,就把好多弟子带在身边。到各地打仗都带着学生,只要有空档就给学生上一课。

  上课才是王阳明最大的爱好,他讲课也讲得特别好。在王阳明的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便是讲课,他的理想其实要当一个孔子那样的好老师,而不是要去打仗,不是要建功业。他要做圣人的,圣人就是要风行草偃,要改变人心、感化人心的。

  要锻造一个人,讲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讲学只是影响和培养别人吗?不是的。讲学对于讲学者自身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在多年讲学的过程中,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逐步丰富、完整、崇高起来。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也终于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一个圣人。

  华夏三千年文明史出了“两个半完人”。前有孔子,后有王阳明,半个算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都是优秀的老师,这个毋庸置疑。曾国藩一生不止做了平定太平天国和兴起洋务运动两件大事,其实还有一件,就是培养人才。他的幕府就是他创办的“学校”,他和孔子与王阳明一样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他也可以算作一位老师。

  他们都对教学无比热爱并且身体力行。这也让同为教师的我受到很大鼓舞。

  做价值判断,而非利益判断

  毁誉得丧是什么?就是在做利益判断。你的出发点,你的终极追求不是致良知,“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毁誉得丧和致良知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为什么会困惑其中,是因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的归宿其实都是一个:你在做利益判断,不是在做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

  作为老师,我们要反思:我是在做价值判断,还是利益判断?或者换一个问题,我为何而教书?

  我为五斗米而教书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驱此外更何求?是这样吗?我只把教师职业当作营生的途径、赚钱的门路?我为了获得某个奖项或是证书,为了晋级职称可以不顾教育教学规律、不惜伤害学生身心?

  我相信,一定有更多老师是超脱于这样的追求之外的。他们为了教书育人本身的价值而教书,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身的完善而教书,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教书,为了祖国的更加繁荣而教书。

  这样的教师越多越好。

《王阳明》读后感13

  不知从何起,知行合一成为了热点词汇。当今社会,人们总是思考如何发展从而突破瓶颈到达新的天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是许多中国人的追求。通过阅读许葆云著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借助先贤的人生感悟与智慧,是一种帮助我们修身的重要方法。

  1508年,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在这里经历语言不通、穴居山洞、毒虫瘴疠肆虐的种种磨炼之后,他不仅留下了《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等收录于《古文观止》之中的传世名篇,而且在一个仲夏之夜放生长啸,照破山河万朵,大彻大悟,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在以后的.人生中,他集心学之大成“六经为我之注解”,息四省贼寇、平宁王叛乱,最终立德、立言、立功。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龙场悟道,首先在于立志。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立志教育。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经被磨圆了棱角,成为了“标准件”,而没有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很难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其次,正视困难,玉汝于成。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有些困难其实就是人生进步的关卡,当我们能够攻克这个难关,生命也就发生了质变,才能够获得人生进步的喜悦。

  最后,对于知与行的关系,我国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睿智深邃的观点,如《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吾欲托之空言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王阳明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不能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真知道就是能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晚上睡觉前玩手机对身体不好,早上要早起,读后感·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个却很难做到。运用知行合一的观点,没做到就说明了我们现有的做法还不到位,如果我们从实际操作这个方面去思考,把手机晚上10点钟时设置一道铃声提醒我们管理手机,并且把手机置于较高的地方,这样早上我们关手机闹钟时必须要起身从而就做到了早起早睡。这与现代的管理学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首先是要有端正的态度,然后要有实际的具体措施。而当我们在做到了长时间的早起早睡真正形成习惯后,这时候即使手机放在旁边我们也能早起早睡,这就是通过知行合一重塑了自我。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不忘初心,与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如知行合一将初心坚持到底,不要在爬到80层楼梯时发现钥匙(梦想)遗留在了20层。

《王阳明》读后感14

  纪昀评价王阳明这个人:“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又因为王阳明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于是对这个神奇的人物更感兴趣,所以找来了《明朝一哥王阳明》阅读了解。

  在看本书第一章时,便知道为何这么多人对王阳明顶礼膜拜。王阳明是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作者是这样写他的“别人博而不精,他却越博越精”。

  《明朝一哥王阳明》是一本讲述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历史传记。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书中前十一章多以历史为主线,阐述了王阳明的出生、成长、寒窗戏读,初期为政,求道中认识的数次变化直至龙场悟道,而后掀起心学浪潮,镇压数次叛乱,终成一代大儒的过程。除此之外,作者并不止步于写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并结合历史,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原心定罪”此节,也就是徐元庆谋杀案至第五章完,觉得颇为有理。可惜用心论罪需要人的'思想素质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和境界,否则以权谋私,是不会有定论的。原心定罪是最准确的定罪方式,可我不由地想问,人类思想文明的高度究竟可不可能达到统一的那一天,是否人人都能够大义灭亲,为善去恶呢?

  但是在我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每个人在善恶面前都有“意之动”,一旦意动,恶念大于良知,便是为恶去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觉得王阳明应该算是传统中国社会中最后一位圣人,前有孔孟朱熹,但是历史到了王这里中国的思想真正达到了顶峰。此后再无人能超越。也许人们可以举出诸如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其后的哲学家,可是他们也是在沿着王的路线上继续发展的,他们仍然是在前人的体系之内。

  看完整本书,虽然读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不得不感慨,正如当年明月所说的如此: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读后感15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俌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俌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王阳明》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王阳明的作文02-25

简论青年王阳明的道教情结04-29

王阳明-初中写人作文01-16

论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05-02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04-29

王阳明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4-30

从形成过程看王阳明的心学本质04-29

王阳明晚年哲学的新境界05-01

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