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12 11:46:5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

  看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个标题,我反问自己:教师的人生幸福在哪里?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又有何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下去。读后,我才感觉书里有很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到底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幸福在于心态。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与苦恼。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如何处之的。就像全书开头的这首诗,就是在告诉我们怎样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 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你能笑对人生,你就能体会到幸福。

  同样道理,教师的幸福也在于心态。虽然我是一名入行不久,资质还浅的年轻教师,但与学生相处以来,我感触很多:有辛苦,可更多的是幸福与感动。担任初三教学以来,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又重大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去做,绝不能对不起学生与家长!可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有些学生不上进,不懂事,还屡教不改,我的心难受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加上偶感风寒,我失声了!此时,正是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阶段,可不能讲话的我,仿佛感觉世界突然变得安静了。似乎我的心也跟着冷静了下来。虽然我不便讲话,但我的头脑是清醒的。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尽力用最少又最有效果话语指导学生整理好知识点,并认真的完成摸底考试。但是我仍然感到担扰,感到不安,直到我遇到这些事:“记得在九班,快下课时,我在黑板上写道:虽然我生病了,但我希望你们会学得比我健康时更好,能不能做到?”学生纷纷回答:“能!”这时,下课玲响了,我又写到:“下课!”让我没想到的是,全体学生,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喊到:“老师,再见!”喊声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心不禁颤动了一下,这是我教学以来,听到的最响亮,最整齐,最饱含感情的一次告别语!它给我一种力量,一个信念,一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动!

  还有经常听到学生关切的问候,那声音很温暖。更让我难忘的是,课代表代表同学们将咽喉含片送到我面前,我摆手不要,可他低着头,硬往我手里塞,边塞边说:“老师,你拿着吧,你拿着吧,不贵的。”那可爱的表情,至今还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有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此时在课堂上也安静了许多。是他们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虽然,这次期末考试,他们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挫折是前进的动力,我相信:他们一定做到最好的!

  我想作为教师,幸福的人生与自身专业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只有教师不停的去应用,去实践,去努力,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就能够给予学生最精辟的文化知识,营造最舒适的学习氛围。该如何去做?如果在生活中是一个苟且的'人,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表现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等这些品质。曾如作者所说:“假若你是一个能唤起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学而不厌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你不仅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也能胜任许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一个贫庸和贫乏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能胜任的工作可能是少之又少。若一个人有问题,做出的事就会有问题。”

  综观自己,我迫不及待的想缩短我与“专业化”的距离。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悄然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书中理论以及生动的教学案例的描述与分析已经有了很多的认同,但这也仅仅在“接受”层面。虽然开始主动地去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的理念在我的教学行为中也多有体现,但这也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而已。细细回顾自己的日常教学,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等很多时候还是欠考虑,显得很随意;或者自己行之有效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自己却不能够很清楚地从专业的角度给自己作一个分析定论。我看过不少名师的教学过程。课堂上名师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趣味盎然,从他们的每一句平平淡淡的话语中,从他们与孩子每一次自然轻松的交流中,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名师教学的品味,体味到老前辈开阔的文化视野,高远的文化境界。如果将教师成长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我正处在蹒跚学步、呀呀学语的婴幼儿期。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疑,学习是我们必须的生活!还要拥有不畏艰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的凤凰涅磐精神,坚持每日学习、每日研究,每日积累,必定会积小得成大得,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逐步成就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

  记得去年总结时,我说过“只要想起我的学生们,我的一切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今年,我还要这么总结。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我太年轻了才这么说,我觉得不是的,这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啊!当我听到学生恭敬的问候时,我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真诚的微笑时,我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身体不适,看到学生关切的眼神时,我真是打心眼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其实,还有一点让我感到特别幸福的是:我也有师傅,我与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2

  前段时间,校长推荐我们阅读了肖川老师的著作《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拿到这本书时,我猜测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随意翻了几页,却被那些小故事深深吸引。肖老师借助一些寓意深刻的典故,引用大量的教育实例,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恰当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笔触娓娓向我们道来。阅读此书,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不知不觉之中却使你受益匪浅。

  肖老师的专业成长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而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我不断的思考。细细想来,可以用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的名言“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教师,我既有能力爱别人,又被别人深深地爱着,这就是我的幸福。

  一、爱教师这一职业。

  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他的兴趣所在,那他已向幸福迈进了一大步。我虽然没有“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豪言壮志,但我深深地爱着这份工作。我觉得这份工作属于我,我也属于这份工作。

  当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影响到学生时,我就有种无以伦比的成就感。我们班上有个叫东的男孩,特别顽皮,成绩不理想。开学之初,我安排他与成绩优秀的女生超一桌,希望在超的带领、帮助下,他能有所进步。一段时间后,超提出换座的请求,理由是东上课时,总是喋喋不休,影响到了她的学习。我把这样安排座位的理由讲给超听,希望她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再给东一次机会,她最终答应了。随后,我找东谈话,希望他向超学习,改掉缺点。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爽快地答应了。可他坚持不了两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再一次找到东,问他:“你想和谁一桌,又不会影响他学习。”东低头想了半天,说:“不知道。”我给他提了个建议:“现在的座位我先给你保留着。你先到最后一桌,想好了和谁一桌不会影响他人就告诉我。到时候,想回来也可以。”在我的建议下,东搬到了最后一桌,挨着卫生角的位置。我有个习惯,看教室里脏了,随时清理。每当我拿起扫把扫地时,东也会学着我的`样子,帮我打扫卫生。并且每天都把卫生工具摆得特别整齐。为此,我在班会课上特意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干得更起劲了。渐渐的,他在学习上也自觉了许多,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他都早早地背好,从不拖欠。前几天,我们学习笔算除法,讲完新课后,同学们开始做练习,我到下面巡视,发现东默默地流眼泪。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不会做。你讲课的时候,正好挡住了我,我没看见。”然后一阵呜呜声。这是我第一次看他哭,而且哭得这样伤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哭,然后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他会了为止。他听懂后,开开心心地做起练习题。望着他那埋头计算的小小身影,我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我觉得那时,是一个做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二、爱学生。

  每个做教师的都那么贪心,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优秀。但俗话说得好“五个指头,伸出来都不齐。”何况几十人的班集体呢?好学生人人爱,可差生班班有。那么,学会爱最后一名学生就尤为重要了。就像肖老师说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只要有了这层认识,剩下的就不难了。轩是我们班最特殊的孩子,从不会端端正正地坐着,手里始终攥着摆弄的小东西,他还是一个超级垃圾制造者,作业长期拖欠,成绩一位数,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每天放学,留下补作业的肯定有他。轩很爱吃零食,开学初我就规定了不许吃零食,他就趁去厕所时在路上吃。有一次,一位老师找到我,说轩把嚼过的口香糖丢进水池里,把下水道的口堵住了。我狠狠地批评他,警告他再有下次回家反省。他一听我真的生气了,不断认错。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他们诚心悔过就够了,我们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揪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孩子是有感情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好意。即使你曾经训斥过他,他却从不记恨你。记得教师节那天,轩进了教室,径直走到我面前,递上一个包装精致的笔记本,“给。教师节快乐!”我接过笔记本,写上一行字“祝你学习进步!”递给了他。轩拿着笔记本愣住了。我告诉他,“老师有笔记本,学校发。你自己留着用吧!”他这才肯回去。看,虽然轩身上有许多不足,但他还是善良的、淳朴的。只要他心存善良,就为时不晚。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被学生这份简单的惊喜所深深地感动。这大概就是我做教师的幸福吧。

  三、爱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作为教师,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我们也要学会休闲。不要对生活苛求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充实得过好每一天。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即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增强个人魅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多读书,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简单,就是快乐!

  知足常乐,幸福就会来临。

  让我们伸开双臂拥抱幸福吧!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3

  拿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我看了半天题目,回首自己8年的教师生涯,当我上了一堂成功的课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被学生认可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被领导表扬时我是幸福的;当我和同事相处愉快时我也是幸福的……当我一页页地翻读着书本时,才发现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是多么浅显。在书中,肖教授在第一、第二章节中指出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第三、第四章节主要介绍了教师的成长、发展、快乐都应有完美的知识结构,教师面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等等。

  而第五章节提到中提到了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肖教授提到: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为微观、最为核心的管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备技能和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虽说我教的是体育学科,可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管理都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体育课管理与其他的课堂管理相比,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强调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课堂中往往有许多同学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影响课堂秩序,降低其学习兴趣等。我认为在体育课上课需要制定比在班级教室上课更为周密的课堂常规管理。

  首先,作为在开放的操场上上课,学生比在自己原来班级上课具有放松感,又是体育课,学生便有更大的松懈。而体育课堂又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节课都有几个班级在上课,这就使课堂管理加大难度。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一个难点,而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先提高他们对于上课内容的兴趣,因此,每节课课前对于上课内容的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我喜欢用“我们班”这个称谓来拉近与各班学生之间的距离。无论上哪个班,课堂上我喜欢用“我们班”而不是用“你们班”这三个字,比如说“我们班今天表现真好!”“我最喜欢我们班的学生了!”“我们班同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等。学生们一听,觉得很亲切,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和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是我们一个班里的一员。我这样称呼,就是告诉学生,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让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我。

  第三,体育课要有自己的管理特点。比如,一个学生,老是喜欢在队伍中讲话,我会在课堂上先制止他,等课后再把他叫来,听听他的感受,你的行为要影响整个班级的,这样帮助他分析不会伤他的自尊心。也有的学生,喜欢在课上故意搞出点事情来,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在关注他。

  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构建起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的个性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课程的开发者……。

  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幸福来自于哪里,幸福来自于心理,成长的自己可以得到幸福,成长的学生更能使我得到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4

  看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认识到,幸福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面前时的豁然开朗,当学生精神的意气风发时,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时,教师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

  书中讲到,幸福人生的四个有:第一、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第三、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怎样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家?怎样融入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的团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我们的同事,更多的关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四、家庭有积蓄。经济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富贵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贵"。当我们在经济上富有的时候,就会显得大气,不会过分地斤斤计较,不会过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

  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和学校,最后才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

  在肖川先生的书中,可以领会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必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一颗爱心,一颗容易共情的心。知识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前人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二是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人类历史已有几千年的记载与积淀,那些研究与经验正是文化的形成与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与教授让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在学习与教授的过程中完成亲身的体验,得出自己的感悟,既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使文化的积淀更深更厚,同时又将文化溶于了自身,个性真正地成长并且鲜明。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育人就无从谈起,充其量不过是照本宣科地教书匠罢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会出努力与汗水,还要有享受和自由。肖教授认为职业幸福感来自于自身的充实和闲适。一个享受不到快乐与成功的教师恐怕也只能带给学生痛苦与挫败。而真正能够体验到充实与闲适的教师,绝不仅仅是拥有物质的丰富与满足,还必将从文化中提取积极的精神追求与信仰。由此来确立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这一自我的确立,才能真正体验到精神思想中的充实与闲适。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5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习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平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近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6

  书中的故事用真挚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表现了这30位教师由普通教师转化为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在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有成功有失败,有痛苦有欢乐,有迷茫有清醒。像贺杰老师从一名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变为一名优秀教师,一直在网络上行走并取得最后的成功;朱国红老师初上讲台执教就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万玮老师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失败教训后深刻意识到一个好老师除了有爱心之外更要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不断反思之后感悟总结起来的。于是,我下定决心,绝不犯相同的错误,绝不向困难低头,也绝不做一个平庸无能的教师。之后他经过努力真的成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写成了《班主任兵法》等文章;。

  谁说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平凡单调的教书生活相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就拿第一篇案例来说。作者魏智渊,陕西人,曾经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教过多门学科。最后开始执教高中语文。他是教育在线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著名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他撰写的这则案例分三个部分: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一路狂奔中,他明白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打回原型,然后重新开始;一路痴迷中,他通过网络完成了自己的神奇蜕变,他开始有了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一路沉思中,他对教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希望与学生真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共同走向健康纯净的'生活。魏智渊老师正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钻研、探索,才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的。

  这些优秀教师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而且让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在网络里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正像常作印老师所说的网络让我的教更加活泼、民主;网络让我的学生学得更加自主自觉;网络让我的课堂精彩纷呈。网络竟然有着如此大的魔力,让无数教育工作者神奇地运用它获得成功,并在它面前充分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再看看自己,我才工作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有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对教育的困惑和不解。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网络学习的意义,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和书中的人们一样满怀抱负和理想,从不曾气馁过,尽管屡遭挫折,我还是满怀爱心地对待学生,为了出成绩,课外废寝忘食地辅导学生,加班加点,从不肯放弃。对小学语文教材不熟悉,我就每天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在一年中所做的努力,但是认识了书中的这些网络名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之后我自惭形秽,我所做的其他老师不也都在做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埋头苦干,只能算是教书匠,新世纪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成长。而我现在只看了几本教育专著,没有开创一条适合自己能使自己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道路,在教学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发展,我现在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没有任何作为的教师,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何改变呢?我想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反思、反思、再反思,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形成自己的心得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7

  教书育人是幸福的吗?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老师来说,与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的那一刻应该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经常听到老师说,能够静心教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喜欢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但是也经常听更多一线老师们说:没有幸福的感觉,精神压力大,体力脑力上都太累了。

  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公德的取向、教学条件的限制、来自各级的压力不是靠我们自我控制就能够解决的。读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使我深受感触。知道了所谓幸福,首先是内心的平和舒畅,自主地面对生活,而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当我们被社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而又以挑剔的眼光评价时,拿着微薄的薪水,感觉用挂在嘴边的职业幸福来形容自己的老师一定是非常高尚的'人。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要善于捕捉平时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也想起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听他们真心而羞涩地说“谢谢老师”;陪运动场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携手欢呼来之不易的胜利;接受他们轻如鹅毛却深情无邪的礼物;读孩子的日记,陪他们单纯看世事,或者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大概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更多的幸福感来自与孩子们相通的语言文字中。其实分享一个人的感情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作为班主任,大班额、多杂事,没有足够时间去细心问候每个孩子。于是只有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查阅,那里有他们生动真实的另一面。在那里我发现了他们的喜悦更发现了他们的悲伤,小贤说她爷爷为了去给她买糖人,挤了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晚上回家脑血管爆了,她很想念爷爷,希望不吃糖人让爷爷醒来……小宇是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孩子,写作文时写到了自己想要变成小磊——虽然学习不好但是至少不会被人欺负,还有要为妈妈变成一棵摇钱树,那样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看着学生,我常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虽然得到较多的物质关爱,但是家长普遍忙于工作,情感上他们是非常孤独的。我们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陪伴,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把名利看淡些,走近孩子,走进“座中多英豪”的生命化教育,幸福感就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了。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8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难道只是因为雨具齐全的缘故,渔人才“不须归”?细品词句,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里,我们恍然大悟:渔人眼中不仅只有“斜风细雨”,还有远处高耸的西塞山、低飞徘徊的白鹭鸟;还有近处耀眼的桃花、翻波的鳜鱼。如斯景致才是渔人“不须归”的真正原因啊!垂钓是快乐的,赏景不也是快乐的?渔人不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他享受着垂钓,享受着垂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呢!

  而教师是否在享受着自己的职业呢?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xx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它使教师工作士气和激情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以及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教师身心的伤害。教师一旦陷入职业倦怠心理的阴霾,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已是困难,遑论个人专业成长?

  “生活虽然平淡了些,但的确每天都有每天的.精彩,每天有每天的难忘,也每天都有每天的收获。这样的日子虽是平凡的,但如果拒绝平凡,那么平凡的快乐也会远离我们。所以,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平凡的,但却也是快乐而充实的教书人!”案例5的张曼凌老师以朴素的话语表白着她的快乐宣言,并践行着:清晨上班路上,她思考今天要做哪些事情——计划的快乐;7:30左右,她亲率孩子们到操场上锻炼身体——运动的快乐;7:50左右,参与学生负责的“每日一诗”活动——吟诵的快乐;语文课后,她即刻完成教后记——反思的快乐;间操和午休时,她按学号与两名学生谈心——交流的快乐;学生离校后,她拿笔写下当天的教育日记——感悟的快乐……在张曼凌老师生动的快乐宣言和实践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她享受教育细节的惬意和满足,而这种精神的极大愉悦正激励着她意气风发地奔走在专业成长的路途上……

  能在埋头苦干中保持目光警醒,能在观念碰撞中实现思维融合,能在漫漫求索中坚持百折不挠,能在平淡琐碎中善于发现快乐,你就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第五元素”,你就能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劲飞,就能在“成长”的大道上踏出坚实的足迹,一如这30位平凡而又优秀的先行者……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9

  假期前学院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体会。借着这次的要求,在暑期中,我认真拜读了肖川教授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这本书,看后常常为书里那些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所感动。幸福的真义到底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哪里?校长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发展应该做些什么?可以说,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川教授认为一所好学校的重要指标是,首先,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其次看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富有建设性的成员。第三,就是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教师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内在尊严。书中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一个好校长,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使我们的学校首先对教师来说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亲和力。

  肖川教授在书中对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幸福,主要从身心愉悦程度和精神充实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判定。他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三个纬度,即观念、行为和个性。其中观念包括心态和理论学习。他指出,教师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而健康心态的拥有从“十六字”上获取: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他特别指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费时间去处理内心的挣扎;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会浪费心力去在乎别人的评头品足;拥有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未来风雨;拥有稳定的精神情绪的人,不会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拥有积极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费精力去寻找外在的肯定。这无疑是肖川教授馈赠给我们的一杯清茶,一杯醇酒,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教师的幸福来自善好的学校生活。在书的各章节中,肖教授从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因材施教,从转变学生观开始;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良好的家校沟通等角度论述了教师如何在专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是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为了文明的进步,为了我们能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质,为了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全社会都应该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我们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风范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不仅完全可能的,也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0

  一口气翻完了刘良华的《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是我在华师时很喜欢的一个老师,那时候听他的课总是很认真做笔记,那段时间在单位书架上翻到刘老师的书,一口气翻完了,当时很兴奋,当时没时间写读书心得,现在难得有点时间了,又忘记了书中讲了什么,那股激动的情绪已经消失啦。

  下面我讲一下这本书打动我的几点。

  一、做老师,要有主动精神

  做老师的,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太大,也不是跟家长闹不愉快。最可怕的是:重复,看不到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控制感。刘良华指出:老师要做生涯设计规划,不要在一个圈子里长久地、默默无闻地、重复性地、机械地待下去,必须改变、转换。精神出差最好的方式是读书,让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任何人要生存,他都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主动地生长。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二、做老师,要有生活情趣

  刘良华说:过有情趣地生活最难,有时候,智慧会对生活情趣造成破坏。比如:《西游记》里地唐僧和孙悟空又没情趣又无聊,猪八戒最有情趣。一个不宽容地老师会把学生逼疯。

  三、教师行动研究

  书中讲到: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教师学习;第二,教师行动;第三,教师发表。阅读就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读完这本书,我还是有感触的,我想我为什么选择做老师呢,可能也是阴差阳错吧,但是我已经在这岗位做了七年了。应该不太会转行了,因为毕竟隔行如隔山,换一行业从零开始自己也很心虚,难不成还有精神体力和90后,00后赛跑?老师这份工作很稳定,也是寒暑假期,对我,要陪伴父母,寒暑假要照顾孩子,这算是对家庭很好的工作啦。可是:老师真不是好当的,必须投入很多、付出很多,压力也很大,这份工资并不好拿,我怎又才能应付到退休呢?

  我想,确实是要有主动精神,主动求变,有时候求变并不是为了向上走,即使在原有岗位上做,也是要求变的,因为社会是在发展和变化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也要主动进行自我推动。闾丘露薇在《行走中的玫瑰》讲到:人的职场压力是与专业能力成反比的,越不专业,压力越大。

  我想我还是要利用零碎时间,学会复盘,把职场需要的技能打磨和提升,坚持阅读,在行动中反思,并且写一写文章争取发表。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1

  有幸拜读了肖川先生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在书中可以说,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令我受益匪浅。

  肖川老师的教育理念,让我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是无限的。因为教师对学生在人格和课业上的影响具有终身性质,通过学生、教师的劳动与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所收获的幸福也是超越时间限制的。一代一代的普通劳动者都是由于教师的劳动而对世界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教师因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而理解工作的意义,体会自己的成功。

  书中讲到,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我们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到较高的水平,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是啊,教师的幸福其实也正体现在对这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上。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的教就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目的。

  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领悟到了: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到的快乐。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2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

  丽莲。凯兹博士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托幼机构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形成,她强调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性,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适宜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释

  丽莲。凯兹博士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阐释,她指出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予全体儿童而非个别幼儿,并保证他们享有同等性质的教育机会。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幼儿,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

  丽莲。凯兹博士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将幼教实践中有争议和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的阐述和分析。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幼儿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

  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无论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而言,更谈不上教育的学术气质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3

  利用假期的时间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本书给步入教师队伍二十多年的我指明了方向,专家型教师成为了我的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位普通中学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成长,知识的更新,自己的现存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学习,现在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始终如一地学习,再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当自己看完《教你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这本书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对照书中序言中谈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自己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还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有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试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做出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从不同的教育专家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扩展的专业特征”,即会反思、质疑、探索、总结。专家型教师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立格、破格、无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曾参加一次教师培训,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夯实基本功,成为合格教师

  当前要成为好老师应着力提高“五个能力”:一、是教材解读能力;二、与学生交往能力;三、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五、是试卷编制能力。

  第二、立足课堂,力争做骨干教师

  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课堂是实现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了解教师应当从课堂开始;教书育人从课堂开始。所以,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得立足于课堂,把根深扎于学科课堂的沃土,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永恒。俗话说:教无完法,只要得法。但凡好课,必然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师教得轻松启智,学生学有兴趣,富有成效。一堂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框架,总体而言,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明确,主题要明确。课堂学习的形式灵活适应少年儿童特点,学生学有效果,实现学习目标。

  第三、质量加特色,做一个品牌教师。

  做一个品牌教师。“质量+特色”铸就品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求质量,其中目的就是想对教师一种引导,或者说一个压力,引导教师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特色教师,成为一个品牌教师。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4

  放假前夕,学校布置了个暑假作业,让大家在假期里好好精读、品味肖川博士的这本《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育随笔。放松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转眼,假期已经过了一大半,有一天,我想起还有这样一个“任务”没完成。于是,找了这本快被我遗忘的书来“读”。很快我就被书里优美的文字和耐人寻味的话语所吸引。随着对这本书一天天深入的读,我一天比一天更钦佩作者文笔的精致优雅和言语中透露出的个性的豪放潇洒。合上书,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回想自己五年的教师生涯,来自于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有的时候真让我透不过气来,再想想那并不丰厚的待遇,能谈得上幸福吗?但冷静地思考思考,在苦、累、烦的背后,教师职业的那份神圣,社会给予的那份尊重,学生眼中饱含的那种渴望和纯真,不有时也有欣慰、甜蜜的体味吗?我想,这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滋味。自己也悟出了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施之以爱的过程,爱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观察学生的优点,扑捉教育契机,这是爱;教师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份支持,这也是爱;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也是爱……作为教师,要关注细节,抓住各种机会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光明。教师付出了爱学生回报给你的也是爱,在与学生深入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师生情谊中体味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更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感受到的快乐。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肖教授说:“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

  二、善于调整生活,学会感受幸福。

  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在消磨无数教师的.工作热情。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也许我们并不富裕,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街、旅游。不是也常常感觉到很幸福吗?肖教授提出:“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幸福就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肖教授特别指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费时间去处理内心的挣扎;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会浪费心力去在乎别人的评头品足;拥有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未来风雨;拥有稳定的精神情绪的人,不会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拥有积极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费精力去寻找外在的肯定”。

  三、提高专业素养,不断追求幸福。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工作思路,如果专业素养很高,就会举重若轻,如果专业素养很差,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别人干的很愉快的事情,自己则感到很吃力。如果你专业素养很高,你就更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正如肖教授说的那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诗意生活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肖教授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我坚信,我努力,我就会幸福。 就让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享受自己幸福的人生吧!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5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

  丽莲.凯兹博士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托幼机构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形成,她强调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性,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适宜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释

  丽莲.凯兹博士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阐释,她指出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予全体儿童而非个别幼儿,并保证他们享有同等性质的教育机会。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幼儿,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

  丽莲.凯兹博士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将幼教实践中有争议和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的阐述和分析。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幼儿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

  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无论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而言,更谈不上教育的学术气质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2-22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03-22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09-27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05-06

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8-10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成长培训心得04-25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2-01

物理教师成长专业培训心得03-14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11篇03-22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