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时间:2023-12-19 14:36:06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1

  暑假期间,闲来无聊,偶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一书,不禁被黄老师的人格力量深深震慑,更为他的教学艺术动容折服,沉浸其中,徜徉徘徊,乐此不疲,感慨甚多,受益匪浅。走进黄老师的教学世界,犹如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放飞教育理想,采撷教学睿智。掩卷沉思,发人深省……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一书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全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教学主张、教育发展趋势等,并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实例,读来有几点感触。

  黄爱华1966年生,特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副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两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多次在全国数学研讨会上作观摩课、示范课。在全国十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近百篇,参与编写少儿读物15册约80多万字,编著教学用书80多万字。

  而立之年的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这一宽广的领域中,已辛勤耕耘十五个春秋。初涉教坛,他又得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卢专文、邱学华等专家悉心的指导,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来展示自己,磨炼自己。有了专家的指点,黄老师前行的路上有了正确的航标。多次求教,耳濡目染,他被名师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教师是智者。首先,教师应该博学,应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次,教师应该是睿智的,是智慧的化身。他像一块宝石,永远散发着人格、学识和智慧的`魅力。“在他的自传中,我看到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也坚定了其毕生从教、当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信念。

  成功源于勤奋。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思想,寻求新突破,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教材,翻阅资料。他学习数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掌握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研究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搜集教改动态,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书籍,为他展现了一个迷人的世界,他如蜜蜂采蜜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琼浆玉液。几年时间,他阅读了大量书刊,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读书不但丰厚了他的精神底蕴,还滋养了他的灵气,使他在教改路上越走越远。

  黄爱华的教学主张很多,粗粗阅读,以下几处印象较深。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从黄爱华的课堂教学中,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难发现这一点。

  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黄老师十分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正如在他的课例当中提到的酒的度数、足球比赛中的射门角度问题、股票的涨跌问题等等,可以说都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感觉就象在闲聊家常一般,说的都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就”陷“进了主动的学习中去。这种闲聊式的导入教学,比起我们现在很多教师费煞苦心在课堂上天南地北地试图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确要高明得多,效果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黄爱华还认为,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享受数学思维成功的乐趣。

  认真研读一个个案例,不难看出黄老师富有前瞻性、先导性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学生将积极去思考问题,主动去获得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交流、对话的平台,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过程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黄爱华老师用其对教学的独特认识向我们诠释了数学教学的真谛,也激励着我树立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我将沿着专家们奋进的足迹,实践于每一堂课中,大胆寻求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想。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2

  黄爱华是深圳市年轻的特级教师。他先后多次代表深圳市和广东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大赛等活动.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而且也征服了听课的专家和学者。黄爱华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成功的背后,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值得研究和探索呢?看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中的课堂实录,我为黄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下面就与老师们一切领略黄爱华课堂的智慧吧。

  1、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光华,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因此,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导入,黄爱华也不例外。他或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基础训练、以旧带新,或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或生动表演、寓教于乐……无不殚思竭虑,追求卓越.

  例如,他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发布亚运会新闻的课前谈话来导入“百分数的认识”,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等,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功底。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黄爱华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首先,他的新授教学充分运用了迁移规律。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黄爱华老师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求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等课例就较好地体现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

  其次,他的新授教学充分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他认为,知识发生过程蕴含着极丰富的推理方法、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它们是知识结构中最活跃的元素,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素材。例如,他在“百分数的认识”课例中就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知识发生的过程。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百分数,获得对百分数的感性体验,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百分数的共性,再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百分数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起、承、转、合圆润自然、通达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他的'新授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现代数学教学思想。教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黄爱华老师就善于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号,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黄爱华老师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练习的编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例的练习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色。

  4、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黄爱华老师在结束教学中或归纳小结,或设置悬念,或前后呼应,或辨析比较,或开拓延伸,或提出问题,或进行活动游戏,无不匠心独运,力求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3

  在人有限的生命里,我比以前越发的加快了步履,我像先贤那样挤时间读书、学习、钻研、琢磨;我仍携带教具去异地交流,下一站永远会在不远处等着我。我相信,探索是幸福的,创造是幸运的。既然已选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就必定作罢不能,乐此不疲。这是在路上行走的感觉,充满自信和定力的感觉,永远年轻、神清气爽、意气奋发的感觉。我万分庆幸自己走上了这条合乎我天性的道路。

  以上是《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书中的一段话,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黄爱华面对学生时的幸福感以及对数学教学强烈的热爱,正是有了这种爱,黄爱华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对教学的研究,这也是作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全书共五篇:成长之路、教学主张、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这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

  通读这本书让我领略到这位偶像的风采,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曾两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十多次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受到全国小学数学界著名专家教授的一致赞誉;他笔耕不止,不到30岁就有百万字的专业著作面世,他编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多次再版印刷,成为教师们争相抢购的“掌中宝”;他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专业网站—————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创下了创办不到两年点击率就突破百万人次的记录……

  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文化底蕴

  在第一篇成长之路里,第4页我的宝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句是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黄老师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他深钻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书成了黄老师的宝贝,每当他能借到教育专著就如获至宝,他曾经三个星期内读完一本《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并写下近十万字的'笔录。还有一次他发现同事桌上一本200多页的好书,同事说借你一晚吧,他那晚竟然看到了凌晨四点,作了详细的记录。正是黄老师这种不知疲倦、如痴如醉的读书精神,才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接受着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二、智慧课堂

  第二篇“我的教学主张”是本书的重点,阐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直观操作、开展竞赛……黄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生命的活力,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让别人看到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紧密联系生活

  在《年、月、日》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奶明年过第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但出现奶奶的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极其罕见,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性情,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自觉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在我们看来,这个小环节很平常,可能想到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课堂中,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很深的研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把生活与数学有效的联系起来,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是不行的。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旨是要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生活中随意的一件事情都能成为黄老师数学课堂中的有趣情境,让他的课堂掀起高潮。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课前黄老师和学生的谈话就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推荐当地的土特产,慢慢就引到黄酒上去了。同学们身边的东西能进入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可想而知。这样的课还有很多很多,如《圆的认识》,《循环小数》,《24时记时法》等等。

  3、学生充分探究、讨论、表达

  “任何一条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而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需要沉静的心智活动。”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要自主探索、要亲身实践,要合作交流。例如:游深圳野生动物园里设计了价格计算单,三角形的高里设计了看谁先摘到花,给老师出谋划策里设计了装修方案……通过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这样的数学课堂给我们一个启示: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研读一个个案例,不难看出黄老师利用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精神交往关系,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在黄老师的日志里这样写到,世事变化本无常,我们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是的,只有我们能像黄老师一样不停止自己前进地脚步,不断地打磨自己的课堂,才能体味着课堂的魅力,挖掘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品质,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和快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智慧课堂培训心得12-13

“智慧”课堂听课体会01-04

智慧课堂教学心得12-09

用规律建构智慧课堂01-05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4-29

学习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3-18

高效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5-12

智慧课堂教学心得8篇12-09

智慧课堂讲座心得体会11-25

智慧课堂校本研修总结(通用13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