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时间:2023-04-27 08:21:00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范文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范文1

  拿到这本书,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专业媒体权威推荐”,其中有一句“别奢望做完美无缺的父母”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里。是啊,在孩子面前,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的父母,“我们对孩子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无非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即使我们最有善意的动机,想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很多时候仍旧会落入俗套,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需要觉醒,我需要改变,我需要好好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在第一章节中,“自负感”一词贯穿全文。开始,我把“自负感”当成“自负”的词意理解,读完整篇章节,我才弄明白作者所提出的“自负感”是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自我感觉,它主要是基于他人的意见而形成的,它是一种膨胀的自我感觉,近乎于虚荣。

  回想这几年在潇然的教育上,我有没有这种“自负感”?答案是肯定的。幼儿园时期,我盼着他能独立,能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然而对于动手能力稍差的潇然来说,妈妈的“期盼”是巨大的压力,我常常因为他不会穿衣,不会用筷子或是尿裤子而耽误上学时间去责怪他;学前班时,他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中稀里糊涂,完成不了作业,因此我批评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又常常因为他字迹不工整、不好看而责备他。

  现在回想这一切,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我“将自己的主张和期望”投射在潇然的身上,我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我却没有意识到,把我的思维强加给潇然,对他的精神其实是一种桎梏。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这才是他们人格精神的真实反映!”

  《父母的觉醒》给了我新的力量和方向,让我在如何为人父母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和修行。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范文2

  一直以来都想在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个问题上寻找突破口,但越是注意,往往每次都事与愿违。11月17日,园里组织了读书会——《父母的觉醒》,仅仅是刚开始的两章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原本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什么是“自负感”?我要在这本书中寻求答案。

  “教养孩子的过程就好比走钢丝,一步走错就会伤害一个小小的心灵;同样,一个适当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在空中昂首阔步”。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这句话的真谛。在我眼里,一件小小的事情是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女儿就会又快又好的完成,但是如果当时的我是带着情绪的,不耐烦的,那么她就会被我所影响。

  有一天,晚饭过后陪着女儿做作业,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看图计算,她很不认真,做错了两道题,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着她仔细看题,认真计算,很快自己就发现了两道算错的题,可以看出我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给了她莫大的信心!

  “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当我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认真练习舞蹈、认真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每次任务时,何曾想过我的女儿是不是喜欢着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呢?但是往往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她期待着我的反馈,期待着我的肯定。

  可是当我带着情绪去看原本很轻松完成的事情却被她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我要爆发的时候,她胆怯地看着我,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却怎么也完成不了。所以正如书所说孩子是慷慨的,可以接纳我的任何情绪,我的错误在孩子眼里都是可以被包容和被原谅的,反过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孩子在我眼里所谓的错误呢?

  育儿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拨开荆棘的时候也许会遍体鳞伤,但是荆棘过后何尝不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相关文章:

觉醒的青春07-31

教育的品牌觉醒10-02

元卫觉醒10-26

城市的生态觉醒12-09

作文 觉醒人生07-28

觉醒作文700字09-10

觉醒读书笔记09-07

简爱与人的觉醒论文09-09

有关于觉醒的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