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读后感

时间:2023-02-22 09:25:50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教师成长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成长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成长读后感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2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读后感 随着教学的时间越来越久,面对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当初的那份对教育的热情也日渐减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保持一颗纯真的教育心,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创造自己的教育风格,展现独特教育魅力,带着这许多疑惑,我翻开了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一书,迫不及待地寻找着答案。 本书第四章—教师教育魅力探源与代记传承中详细罗列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杰出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孔子的?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郑玄的?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之,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等等都让我颇有收获。其中,明代的王守仁既是封建教育的叛逆者,也是建设者,他模糊了原先?师道尊严?的主体意识,把自己的门人看作朋友,不加以训诫、体罚、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推演,教育一直是在不断地创造中步步向前,朝着更人性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方向发展着。创造是人类进步的主题。

  因此,教育事业与教育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而教师创造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

  智慧的教育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实学校生活,让教师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满足和成就。而懂得创造的教师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热

  情、增强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鼓舞着生命的进程。教师是丰富人生的重要工作。

  2、教育的创造性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

  3、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

  因此,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应该想到的自己是一名创造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仅仅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教育就是反思、再造与执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周而复始。 《教育魅力》一书内容充实,字里行间看出的是于老师作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的风范和几十年的领悟,我想这次阅读仅仅是一个开始,以上只是那冰山的一角,闲来定要将它多读几遍。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3

  今天上午我有幸听了陶老师的报告——《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陶老师主要从十个层次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二是读书与做人,三是读书和育人。陶老师精彩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说到了大家的心里,与我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有一种茅塞顿开相知恨晚的感觉。

  回想自己工作二十几年的读书学习情况,真是惭愧。读的书屈指可数,但也只是为了获取文凭带有功利性的读,要么是为了消遣而读那些低级的武侠之类的娱乐书。而那些好书或中外经典文化之类的书却几乎不读,即使看了一两本也都是走马观花,领会不到它的文化精髓,体会不出它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内化成文化,成长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知识的滋养,没有文化的积淀,作为教师,教学就不会那么精彩。是呀,要想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由翱翔,不读书怎么能行呢?正如陶先生说的“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这桶水始终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不断地给于补充使之变成活水、矿泉水、有营养的水,读书就成了变死水为活水、为矿泉水有营养水的'源泉。知识用时方恨少,学生喜欢有文化有幽默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很想把课堂搞得精彩,但却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正是缺乏了知识的滋养吗?写作也是如此,由于不读书的缘故,自己在工作中常常为写总结材料等而发愁,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却又不知怎么写,明明是自己做的工作,甚至有些做得很好,但在总结时却又表达不清,写不出东西来,结果自己抹杀了自己的成绩,可悲!听了陶先生的教诲,这才恍然大悟,一种柳暗花明的喜悦顿时涌上心头。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读好书,把积淀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听了陶先生的报告,在深受启发而慨叹的同时,我将为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坚持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带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写作能力及审美情趣,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教师。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4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感觉到好像是与一位智者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仿佛在为我上一节生动的心理学课,而课上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同身受。

  在这一节课里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和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学会了一些调适心理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心理困惑的人生智慧。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关于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有一些折射,而且也有情绪不佳,心理不适的时候,仔细反省,在与同事和学生的相处中也并不是非常的得心应手。

  还记得刚工作时,我也是个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者。我曾想让我的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让我的课堂生动活泼,可为了应试,我却不得不改变我原有的一些设想,虽然尽量去坚持自己的一些风格却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感觉。我总是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总是期望他们能理解我为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可这些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有一段的时间我却固执的'坚持着,也对自己失去过信心。

  虽然失望,失落,但我没有逃避现实,而是积极的去面对,总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多与老教师谈心,很快就走出了自己的困惑。现在看到这本书中对年青教师成长的一些概述,我真的觉得很欣慰。

  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对“尊师爱生”观念的诠释,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明白只有与学生互尊互爱才能其乐融融,再也不会去担心是不是对学生太好就会失去自己的威信。

  书中的一些话让我记忆深刻。“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要学会对所有你认识的人微笑。”这些话会一直提醒我要注重提高个人的修养。书中提到的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心理困惑的智慧不仅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品格,还能让我们学会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还可以让我们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我永远不会忘记书的扉页上的那句“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当我在人生旅途上苦闷彷徨时,这本书将成为一剂良药,帮我恢复平常心态,继续我幸福快乐的教师生涯。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5

  假期,作为新教师的我读了《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从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有多来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告诉新教师,年轻教师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虚心,持一点恒心。有了自信,就会让自己的潜能释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进而创造自己的精彩。告诉年轻教师自己面对的是日益成长的学生,是日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全社会的拷问和关注,所以要多读书,多学习,从身边学起,从身边的老教师学起。

  本书还告诉我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轻教师要敢于坚持,要有一颗恒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本书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作者举了很多案例,具体讲述了一些新教师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例如身份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压力;新教师如何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等。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师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要能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问题,要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要学会与同事友好相处,要尊敬领导;要让和自己相处的孩子感受到快乐,为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师更要将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上网查资料,请教身边的老教师,不过有时学生们并不领情,课堂上东倒西歪,我也曾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这种过分“活跃”而沮丧过,心想这些学生与想象中的乖巧可爱真是差别太大了,他们每个都是那么“活跃”,那么的不听话,上课时总是给你捣乱,真是令人心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学到很多方式方法调节自己和管理学生。我这才终于明白了“爱学生”的真谛,不仅仅是爱听话的孩子,还要爱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也是那样的可爱和聪明,走近学生的心灵,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就算他们偶尔的调皮捣蛋,也不会觉得心烦气躁,只会更觉得他们天真、可爱。

  读了这本书,使我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艰难的,自己在工作当中不能因为这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多与自己身边的老教师交流,要学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相处,为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理想并追逐下去,只要有恒心,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6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每天就都会开出一朵花,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爱上自己的职业,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让我们拥有阳光般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7

  林金炎老师是一位从乡村中学走来的草根教师,林老师和他的学生快乐幸福地捡拾那些美丽的教育贝壳,采撷感人而清新的教育花絮。在暑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林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全书分为“上篇:教育成长,悟出那个哲理”、“中篇:学生成长,记录那些事”、“下篇:专业成长,寻找‘好我’”三个部分,林老师以他的一枝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精彩动人的故事,更以他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理和启示。

  作为一线老师,每天都要跟学生打交道,面对不同脾气性格的孩子,尤其是相对来说不太听话的孩子,作为老师心中必须有爱,这样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就像林老师所提倡的要感谢学生,而不是征服学生,林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一个个鲜明的教育案例告诉我:在林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他用一颗感谢学生的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与学生平等的心,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有时候作为老师还是放不下架子,向学生示弱,总是觉得很困难,而且会担心学生越来越不把你放在眼里,其实,当老师真正放下身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之上,不要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而是在最关键的那一刻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的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才是真正做到爱学生,也正是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光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力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能力之一。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更应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需要积极阅读一些教育书籍、杂志,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而且还应积极参加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的专题讲座,学习好的育人经验,促进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论文,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书中所学,关注学生,用爱心、用智慧、用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8

  悠闲的假期中,在满室茶香的陪伴下,我读完了《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书中时刻围绕“教师成长”这一中心,记录了优秀教师的优秀文章,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给做为年轻教师的我以很大的震撼和启迪。

  细细品味《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看到了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像一位老朋友一样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说实话,不是很感人,不是太典型,但很生动。

  如:赵桂海老师《最朴素的,也是最高尚的》一文,用最朴素的文字来告诉我们“师德的最高境界不在那些上纲上线的条条框框里,也不在那些歌功颂德的豪言壮语中。它就存在于我们对待职业的`朴素态度上,闪耀在我们平日里朴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字字珠玑,言简意赅。“生活是朴素的,朴素的生活境界亦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无论人们给教师戴上多么大的光环,它也就是一种职业,一个不平凡但很伟大的职业。

  肖盛怀老师的《记忆深处的两个巴掌》像是一记重磅砸在我的心里,类似这样的事情好像也经历过。当然,动手是不允许的,有时候语言暴力更容易伤害学生,回过头想一想,有没有不够亲切,有没有不够随和,有没有刻薄犀利,有没有不够理解?这些,对于学生是那么重要,自己做的够好吗?

  《用心磨练教育艺术》这个题目起得好,我想说的是,教育确实需要艺术。在学校,有很多这样的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用心的爱每一个孩子,在教育中充满艺术,在滴水间渗透教育,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体现每位教师不同风采的艺术。我默默的感受着,欣赏着,学习着,这些需要自己琢磨和提升,去变通为己用的精华,再升华为艺术,需要磨练,需要时间。

  感受最深是当是王金凤老师交给我们的“赢得学生爱”四招。第一招:先入为主夸自己;第二招:挥洒自如讲好课;第三招:以身作则守信用;第四招:真心实意爱学生。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对呀,那些平日学生喜欢的老师,爱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这就是教师的“个人魅力”。

  掩卷沉思,我还不够优秀。作为年轻教师,自己还需很多努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一定谨记这成长的密码在学习中进取,在历练中成长。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9

  拜读钟发全的《教师不跪着成长》一书,我觉得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活。

  这是一本很难得的书,本意在激励教师以站着的方式获得成功的富有哲思的书。书中充满着对教师人生的价值判断和教师人生的方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全书分为5个章节,以力求培育教师优秀之根基为线索,讲述原规则是思想,是精神,是意志品质,是基础,是度,是学问,是教育行动,是健康,是心根。原规则、成功、优秀,成为了这本书每一章节的关键词。向指引,彰显的是教师的精神、思想、追求和需要守住的成长底线。此书阐述原规则是一种思维,一种追求,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目标,一种策略。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成长。

  教育行动承载着理想,教育行动是成功的起点。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如何培育成功的习惯,让自己平凡而不平庸,如何培养出“有活力的灵魂”,在“教育中高尚地谋名取利”,书中给出了熔铸着实践智慧的55条建议——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抛弃浮躁立即行动,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让自己的教育行动主题鲜明,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等。这些饱蘸热情的建议提醒我们: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教育者,他除了生存技能、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有人性的一面,比如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历史眼光、道德素养、良知体系、审美能力、生活态度、人格魅力等。这些建议告诉我们:要用学养洗尽铅华、祛除浮躁,放飞教育的梦想,找回对事业的热爱与钟情,拥抱有立足点的自由;用细腻而从容的心情来审视和欣赏教育细节,用敏锐而专业的眼力来发现和捕捉平凡生活的纯真、美好和善良,继而以至诚的情怀和行动去实现人生的超越。

  本书还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既有心灵法则,又有行为法则。教师成长的心灵法则涵盖着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原则的操守和责任的担当;它包含有对教条、世故、圆滑、功利的跨越与解构以及对溃败精神的粉碎与拯救。教师成长的行为法则有的是对知识的偏好和对人性的倚重,有的是沉稳洒脱、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风度,有的是容得下他人的才华和长处,同时作为自己不懈地学习和进取的动力。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0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这本书很大的特点是,他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引发自己的思考、感想和议论。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有了目标,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变成有内在联系的有意义的`行动。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学会目标管理法,用一个一个小目标铺设自己的成长、成功之路。有梦想,并朝着一个个目标努力,你一定会成功。只要有目标、梦想,不管什么时候上路都不晚。

  人是被逼出来的。人的本性里,大都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喜情趣,厌刻板;喜自在,厌强迫。固步自封,顺其自然,其实从某种角度讲是对自己的一种溺爱。突破自我,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种逼迫。每个人都应该尝试逼自己一把,否则,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还可以成长得更优秀。

  输不起,你就长不了。我们每个人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我们的路。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只有敢于直面失败与挫折,我们才能越挫越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输不起,我们就成长不了。

  对于我来说,从一名普通教师迈步进入班主任工作中,其实就是在逼自己一把,逼自己一把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升。记得在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对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非常迷茫,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餐厅卫生总是打扫不彻底,总有扣分现象,我便向有经验的任志澍老师进行请教,对于细节性问题需要指派学生专门进行负责,检查要彻底,通过他的帮助,班级餐厅卫生一直很好。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一个一个小目标开始做起,一个学期下来班级整体表现都很突出。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有挫折也有失败,但只要认定目标,努力去实现,一定会成功。

  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随时随地和他人沟通;作为老师,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自己也认识到沟通是门大学问,正在积极努力的和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自己觉得有时候的沟通较顺畅,有时的沟通不够有效,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郑老师在本书的.第五章《善于沟通,丰盈为人为师的智慧》中专门进行了阐述,如醍醐灌顶,让我找到了些许沟通的窍门,自己会慢慢在沟通中加以运用。

  首先要进行水平状沟通。“蹲下来看学生”是很多年前就提出的口号,也就是要求我们和学生在内容和角色上进行对等的交流,这样的沟通才会顺畅,没有障碍。我们当了很多年的老师总是把师道尊严放在心中,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面对学生,这就令自己站在学生触摸不到的高处,他自然不愿意吐露内心真实的语言,我们自以为可以掌控他们,实则没有触摸到学生的内心,这样的沟通自然是低效的。

  其次,沟通时学会倾听。“倾听”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中,这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比我们自己表达更有教育实效。课堂上,我们提醒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口语交际时,提醒学生倾听的注意事项。所以,与人沟通时,先关注自己的嘴巴,竖起耳朵听,特别是面对学生,用心倾听,来了解学生的心声。

  还有,信任是沟通的坚强后盾。信任就是一种爱,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力量,信任学生比要我们做什么更重要。同时,信任不是对学生放任,而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努力去信任学生吧,这是我们沟通的坚强后盾。

  最后,沟通需要运用智慧。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有着灵动智慧的生命,每个人的小脑袋瓜里充满了让你意想不到的思考。与他们沟通时需要谨慎行事,有时需要我们逞强,有时需要我们示弱,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狂风暴雨……

  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他们多一些欣赏和聆听,沟通一定会更加有效、顺畅。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2

  “诗意生活”在封面标题中被放大,极为醒目。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教师会有诗意的生活?怎样才能体验到这种诗意的生活?带着这种好奇与冲动,我翻开了这本书。作者那质朴的语言,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由衷的钦佩。《生命的境界》、《诗意的生活》、《六个“讲一点”》等文章,我都反复进行了阅读。作者在散淡的言谈中,让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广阔而深邃、诗意而温暖的精神世界。

  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我很赞同肖川博士的观点。以我个人的看法,教师的诗意,在于真心关注和热爱教育,在于富有激情充满真情,在于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精彩、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看待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

  季羡林先生说过:“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还有句非常好的话说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相处。”我欣赏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认真的备教辅改,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觉得自己教书育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老师,对“幸福”的要求非常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就可以品出增补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就可以闻到幸福的气息;一幅图画,一段文章,就可以读出幸福的甜美!

  要想有诗意地栖息于教育,我认为教师应从心理上修养自己。

  肖川说得好:“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生命的的`价值就是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做了教师,就应该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就应该要学会摆脱名利的束缚,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是鱼儿,就不要羡慕天空;你是鸟儿,就不要痴心大海。既然做了老师,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牢骚满腹,不要说工作平凡、生活辛苦。其实,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你就不简单!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愿和老师们一起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以阳光的心态,追求生命境界,演绎诗意人生!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3

  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一书,仔细寻找着《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的亮点,才慢慢的被其吸引,寻找到几个关键词句:

  1、幸福感悟: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可以是一种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幸福是一种信仰,

  2、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关涉到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幸福指数的高低突显出教师生存状态的好坏。

  教师的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3、拒绝倦怠。书中引用了苏轼的“此生归路愈茫然”的词句表明了他迷茫;困惑的心境。不可否认,失志不俞的追求固然可贵,也深知“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但是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当竞争、挑战和压力迎面袭来,当期望和落差不期而遇时,人便会觉得倦怠。做教师尤其感到如此。亲眼目睹很多老师天天都有批不完的作业、天天都有不听话的问题学生出现、天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分身乏术。

  而与此同时,每月、每天甚至每秒都有新的理念需要去学习,多如牛毛的培训和考核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讲不完的遇到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战役”,一次战胜自我的“战役”。我甚至一度非常怀疑和后悔为什么当初会考师范。但是每次面对纯真可爱的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我释怀了,站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想尽可能的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尽可能的把话说的规范些、严谨些,因为,我知道,家长和孩子是多么信 任老师,那么多双期盼的眼睛看着我们,或寄托、或向往、或渴求。

  联想自己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孜孜不倦,培养一代一代国家的栋梁。而每次看到他们以自己的学生而骄傲时,我的精气神就油然而生。他们是不能割舍的一份责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珍惜、我爱戴、我奋发、我进取。

  教师成长读后感 篇14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童心。小时候,当我看见小伙伴学老师的样子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的眼里满是羡慕。从那个时候起,一颗当老师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学生时期,我的每一位老师我都铭记于心,因为他们给我前进的道路上指引了方向。

  作为一名老师以后,打开周益民老师的这本《做个书生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成长随笔》我的心里充溢着无限的期待。这本书详细的收录了周老师对课堂的精微省察,也把日常工作中的人性细节都描述出来,还有许多自己的教学感悟。周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由衷的'佩服,从业多年还能保持一份教育情怀,能保有童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同路人,时常反思,持续学习,做个纯粹的教育者,这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是成长的精神食粮”这句话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阅读儿童书籍是我欠缺的,书中提到“想要了解孩子,要先成为孩子”,没有对于儿童书籍广泛的阅读,我无法成为孩子的同路人,无法在教学中对孩子感同身受,就无法真正的去教书育人。周老师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还是一名作家,他与许多作家都有深入的交流,可以说是功底深厚。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我也能从他的文字中体会到老师那种柔软、细腻、纯良的内心,一颗被美丽文字浸润的童心。如果我只是生搬硬套的去教会学生某个技能,多年后他可能就会忘记,如果我用一颗同样被美丽文字浸润的童心去教学,教会学生们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们一定还会想起教过自己的那位老师。教育育人,教会读书……这样就足够了。

  为人师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有累有笑,有沮丧有欣慰。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当看到课堂上学生们那充满求知的眼神,我想我是成功的;当看到学生们恭谦有礼时,我想我是欣慰的;在节日里,收到孩子们的祝福时,我想我是幸福的……这三尺讲台虽小,却是我梦寐以求的舞台。

  “书生气”是内心住着孩子的一份纯真之气,是浸没书香的气息,是灵魂深处明朗的豁达之气。无论是哪一种学科的老师,都要阅读沉淀,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同时,让孩子们也爱上阅读,我相信阅读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习惯,也相信阅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的道路上,我会以教师之名,与孩子们一起前行……至难忘?

【教师成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成长记录袋”引领教师成长12-10

教师的成长心得05-13

教师成长总结10-26

教师成长寄语11-25

教师成长的心得02-26

教师成长心得02-07

教师的成长历程10-02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12-31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