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时间:2023-05-01 09:54:07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傅雷家书有感(合集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傅雷家书有感(合集15篇)

读傅雷家书有感1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比较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比较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比较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比较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读傅雷家书有感2

  傅雷家书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对待艺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生活;家庭等。这三个方面贯穿了傅雷的人生准则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傅雷家书》的`基本要点,还是强调“做人”这是家书的核心问题。整本家书围绕做人问题,层层展开。他教育儿子要把道德的约束放在第一位。傅雷的这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最高尚,热烈,真诚的爱。对待他人要以城相待,诚恳直白。

  要时刻爱国。在傅聪钢琴比赛获机奖后,他要傅聪首先把这种荣誉看作是新中国的荣誉。

  要淡泊名利,名利是个人利益。傅雷要求傅聪要胸襟开阔,不为名利所累,身外之物只是社会一般要求,与个人的渺小和伟大无关。

读傅雷家书有感3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录了傅雷先生从1945年至1966年5月间的186封书信。

  傅聪到海外留学,与家里唯一的联系就是书信。书中写到过邮局不慎将傅聪的一封长信丢失,傅雷半个多月心神不宁。甚至一度怀疑:儿子是又不信任爸爸了吗?由此可见,傅雷将对儿子的爱全都倾注在书信中。

  傅雷也曾在书中写到写这些家书的目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想法,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的养料;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只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不仅仅在艺术方面他曾劝傅聪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和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能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的证明,傅雷对儿女的爱不是普通的嘘寒问暖,而是暗藏在他对儿女道德和艺术的要求中。傅雷于儿女而言既像朋友,又像老师。这些家书,拼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简单真诚却又伟大至极。

读傅雷家书有感4

  今日,读完了《傅雷家书》,我有着满满的感动和感慨,收获良多,尤其是书信中蕴藏的浓烈而细腻的爱子之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85篇家书包含着父亲对孩子事业上的引导,母亲对孩子生活上的叮咛,它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信中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谈论艺术与人生,教导孩子作为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信中,傅雷对儿子有批评,有夸奖,还有鼓励。

  傅雷家书对我的启示太多太多,他不仅仅对我们个人,更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更多的指导意义。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品质和修养的提高,言传身教胜于打骂说教;其次,家长不能每一天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所需,忽略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关爱和培育,所需要的精神养分。仅有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的塑造,才能使他们在未来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诱惑。

读傅雷家书有感5

  收到假期最好的礼物,和女儿共读《傅雷家书》。

  于是我开始慢慢品读起此书,看到了作者的博大的胸襟,开阔,善良,光明和纯洁等等。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大人物,也有他的爱子之情。这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亲子桥梁书让孩子懂得了父母温情的爱,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

  信中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小到生活,大到事业,做人,有这样的父母,真是让人很敬佩。

  书信的交流让彼此的距离更近了一层。儿子在远方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亲爱的孩子,你走了的第二天就想给你写信了。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点醒来就是想起你童年一幕幕的形象。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真的,你在家里这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读到此外,我潸然泪下。是的,这一人这一辈子每个时刻都在成长,陪孩子长大。感受他给予的快乐和惊喜,陪伴是那么的珍贵和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作者用自己的成长影响他的孩子,让他学会做人,做事,修养,感恩等等。告诫孩子,因为人生和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规范齐整,它有另一面,所以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学的东西很多,我们都应该有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去广泛阅读提升自己,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读傅雷家书有感6

  读《傅雷家书》时,很是为傅雷与傅聪那种亦父子亦师生亦朋友般的感情所感动。家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劝慰和鼓励;二是傅雷与儿子互相探讨艺术真谛和自我修养;三是傅雷作为精神导师,对儿子进行为人处世、德行素养的指导。正如傅聪所言:《傅雷家书》只不过是用文字概括了我从小在父亲身边所感受到的一切。傅雷在家书中,谈做人、谈艺术、谈生活、谈婚姻、谈读书,展示了傅家门风,真实生动。

  这本书之所以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是因为它可以有无数种打开方式:作为一份历史存照、供世人窥探精神贵族之精神风貌;作为古典乐知识的一份父子对谈;作为一本有关修养做人的指引;一份亲情的见证……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傅雷在傅聪1954年出国留学临行时的叮嘱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

读傅雷家书有感7

  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只为远在海外的儿子学业有成,健康快乐;只为年迈的双亲放下牵挂,安度晚年。

  每一封信都饱含着深深的父子之情。儿子在钢琴前轻敲琴键,将自己所有的青春激情倾注在每一个饱满圆润的音符中,他时而有学术上的疑惑,时而想念远隔万里的故园,他便提笔拟一封家书给父母,或是拿起昔日父亲的家书再仔细研读一遍,以便从父辈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常常抬眼,望向窗外,看看邮箱中是否有新到的信件,若是几星期都不见来信,他们便整宿整宿睡不安宁。

  傅雷常常将傅聪作为一个讨论艺术、交流音乐的对手。来往信件中常看到父子二人积极发表自己对某个音乐家的看法以及钢琴演奏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两人教育背景不同,年龄也有差距,所以有时看法不尽相同,在双方的交流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东西方文化相交融,傅雷激发出傅聪青年人的感想,让自己也得到了新鲜养料,更让儿子取得了进步。

  傅雷曾在家书中写“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不要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的确,傅雷除关心儿子的学业外,还十分重视教导儿子的做人,他多次在信中提到要多给旧时的朋友写信,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薄情,傅雷告诉儿子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一道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对于父亲而言,无论儿子是否长大成人,是否早已名满天下,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点和关心,多点“唠叨”“说教”至少可以使他少走些弯路啊。

  在傅雷严格的教育下,傅聪不仅蜚声乐坛,而且自我反省能力也十分强,傅聪在信中多次给父亲详细介绍自己参加比赛的多个细节,谈到自己对其他选手的褒与贬,也有对自己比赛的看法。期间他刻苦勤学,美妙的琴声博得了大多数人的赞誉,但傅聪并不过分骄傲,相反,他总对自己的比赛或演出效果不很满意,在家书中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与父亲商讨方法加以改正。

  事业上巨大的成功并没有使傅聪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和赞美,都没有减少他对艺术的谦卑,繁忙工作中的他,并没有许久不给父母写信,依旧详细地给父母介绍自己的近况,把父母当作最为信赖的人,这些便是他对父母的最好回报,是给予他们爱的回赠。

  即使在傅雷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他也与海外的儿子保持通讯关系。悠悠岁月,茫茫大海,家书将遥隔万里身处两地的父子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一份家书,承载着浓浓的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8

  我在暑假看完了《傅雷家书》,有许多感悟。

  《傅雷家书》是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对儿子提出的意见,对青年人都有帮助。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在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和技巧,让儿子养成一些艺术修养,十分关心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无论是去波兰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他总是在不断指点他、帮助他。

  在信中,傅雷对儿子有批评,有夸奖,还有对他提出的一些意见。这些信对儿子有许多作用:1、可以讨论艺术、音乐。2、可以激发他的一些想法。3、还可以锻炼他的文笔和思想。4、傅雷可以做儿子的一面“忠诚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艺术修养、在生活细节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来帮助他。

  这些信对我也有着一些影响:1、可以学习一些傅雷希望儿子养成好习惯。2、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3、提高语文的能力。

  《傅雷家书》是本好书,我要认真读这本书,反复阅读,斟酌它的优点,使其被我完全吸收。

读傅雷家书有感9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信中强调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已儿子的告诫: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已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荣辱感,有艺术有人格的尊严。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和严格的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傅雷把教育儿子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都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精力和心血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在生活中,我不经意的看见父亲头上的几根白发。

  我的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考验,从现在努力,一定要创造自已更成功的人生道路。

读傅雷家书有感10

  《傅雷家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家庭教育好教材。傅雷在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一个人遭到了不幸本身是不幸的,但挫折又是一部活教材,可以磨练你的毅志,从而使你坚强起来。所以,不幸就成了幸事。”看到这段话以后我不明白,就问爸爸。爸爸说,这是说事物有两方面,告诉你要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成长为一个坚误的人。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明白了。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是在它们面前退缩吗?不是!傅雷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要知难而进。

  有一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总觉得不如别人,就不爱学习了。老师和家长对我寄以厚望,自己却认为不是学习的材料。现在想想,是自已没有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成绩不好更要努力才对,谁生下来就会呀?我们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因为成绩不好就打退堂鼓是没有出息的`。

  通过《傅雷家书》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读傅雷家书有感11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给傅聪所写的家书中的一句话,傅雷逝世后,这句话作为墓志铭镌刻在墓碑正面,它像是一句灵魂誓言,言说着傅雷正直、纯洁、真诚、高尚的一生,又时刻提醒世人,永远保留一颗赤子之心。《傅雷家书》不仅仅是简单的父子之间家长里短的叙述,更充溢着整个国家民族大背景下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有伟大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和钢琴诗人之间深刻的对话,还有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所感受到的情重于山的父母之爱。

  相隔万里的离别是从1954年开始的,从此,傅聪父母联系就只能靠那一封封炽热的家书来坚持,一张张轻薄的纸,承载着数十年不变的爱与关怀。作为父亲,傅雷从来都是以严父的形象出现的,从幼时对傅聪傅敏近似严苛暴力的在各方面加以管教,在发现傅聪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后,安排了更为严格的练习计划,到之后因为跟儿子在音乐方面有意见分歧之后将儿子气得离家出走,一件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着,傅雷严肃暴脾气的形象在众人的心里是越来越真实而坚不可摧。可是也许是现实中遥远的距离拉长了对彼此的思念,所以在以写信作为一种间接的交流方式时,他收起自身的棱角,用温和且理智的姿态,表达自我对儿子最真实的爱。

  在傅聪离家去北京学习和出国波兰初期,父亲给予了傅聪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生活细节,如吃穿用度,情感问题,父亲都有提出自我的提议和劝告,此时的傅聪,在父亲眼里就像是羽翼未满的飞鸟,还需要不断提醒,帮忙。而不管大道理讲了多少遍,就像傅雷所言,他是以一个父亲的心去爱他的,总想着要他好,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重复。之后傅聪在波兰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本事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时候的父亲更像是朋友多一点,他会和儿子谈论音乐,文学,国事等问题,并且经常要求傅聪多多讲述音乐方面的事情,然后和傅聪一齐分析研讨,倾听他的观点。慢慢的傅聪已经开始尝试在天际翱翔,父亲就像是明灯,给予朋友一样的陪伴,同时也有光亮去指引方向。随着分别的时间越来越长,相隔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近。父母亲像是真正陪在他身边一样,看着他学业有成事业出色,收获感情家庭美满,无论他走到哪里,父母的家书就陪他到哪里,和他一齐分享成功的喜悦,走过音乐的低谷,指引着他更好的生活。家书从开始到沉重气息所笼罩的最终一封,父母的爱从来都没有冷却平淡过,永远都是热烈真挚。在生活上,有父母对儿子事无巨细的提醒和劝告;在事业上,精辟,渗入灵魂的交流一向都伴随在傅聪的学习之路。

  除了父亲对儿子庄严伟大的爱与指引,书中还涉及了不少专业,高屋建瓴的思想,比如他的为人处世准则和对于感情婚姻的深刻意识;还有家书背后的家国背景和情怀,涉及到的数不胜数的古今中外名著。《傅雷家书》不只是记录小家里发生的单纯的爱与教育,它还是能在各个领域给予不一样人群以反思的大书。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无论何时重读,都会给人以不一样的启发和领悟。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每一次翻开,每一次都热泪盈眶。

读傅雷家书有感12

  寒假时,我随手翻了一下《傅雷家书》,感觉应该是本比较纯朴、体贴、有家常味的书。

  确实,傅雷在整本书和儿子的对话中,有时表达一下目送儿子远走他乡的不舍;有时给陷入爱河的儿子提一点建议和提醒;有时和儿子谈谈艺术及中国音乐的发展;有时期望儿子的凯旋归来……傅雷的信中无不体现着“对儿子的关心”和“教子有方”。他不光是父亲,他还是儿子亲密的朋友,严格的导师。

  但在班级研讨大会之后,我又读了一遍这本书,却明显感到了这本书的细思极恐之处。一个故事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狼王梦》!完全是相同的“作案方式”啊!

  想想傅雷希望的是什么?是他的儿子成为顶级的钢琴家?恐怕不止,他希望的'是让他的儿子开辟中国音乐的新纪元。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对于儿子来说,这不就相当于强迫吗?傅雷眼中的音乐家仿佛有两个极端:要么是大师,要么就是放弃去教书吧。他的两个儿子就说明了这个观点,傅聪从小就被当成音乐家调养,傅敏想学小提琴都不行,两人的结果显而易见:傅聪成了大师,傅敏成了英语老师……(傅雷还批讨一个苏联钢琴家说不如去教书)还有傅雷爱的方式,他家暴过儿时的傅聪,却给长大后的傅聪无微不至的关爱,这可能是他弥补的方式,但为时已晚。他经常隔了七八天,又开始思念儿子,又开始灵魂拷问儿子为什么不写信——我已经想得头皮发麻了,有这样的父母我可会原地爆炸——这世界上有那么放不开子女的人吗?这怕不是溺爱吧,反正,我只能说这爱,令人窒息。

  《狼王梦》就相对悲惨了。母狼紫岚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把狼王梦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她尽力地培养每一只狼仔,但是都失败了——大狼仔死于鹰爪下,二狼仔死于猎人的陷阱,小狼仔死于长期的懦弱。最后她的女儿给她生了两只狼孙,故事结束了,谁知道会不会重蹈覆辙……这个故事,既有凄凉,也有掩藏不了的残酷。

  我不禁思索,狼王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吗?

  我想这不光和父母的哺育有关。它要感受,它要学习,生活将教会它更加万变的道理和经验,它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狼王。

读傅雷家书有感13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它给予我许多启发,引发我对生活的无限思考。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用自我独特的方法培养着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浓浓父爱的倾注。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在我眼里,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有时倒觉得是在惩罚。读了《傅雷家书》,我才渐渐领悟,父爱如山,他的严厉,他的恨铁不成钢,都是源于对我们浓浓的爱,只是换了一种需要我们慢慢感受的方式。

  另外,傅雷与他们孩子的相处方式也是让我极其羡慕的。有一个女儿对她的妈妈说考试失利打了六十分。母亲扬手便要打她。这时女儿拿出考试试卷,上头的一百分很醒目。母亲转怒为笑,各种奖励。女儿这时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只是想明白你是爱我多一点,还是爱我的成绩多一点。是啊,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开始萌芽,因为某些原因,母亲对我的误会、斥责,我会理解为她的无理取闹,莫名其妙,我会眼角泛酸,甚至某一天会生恨。难道这些是家长想要的吗为什么不能坐下来以平等的方式,从朋友的角度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为什么不像傅雷那样,用浓浓的爱搭建起与儿子之间稳固的桥梁“棒槌底下出孝子”,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他们可曾想,我们在郁闷烦恼的时候,能向谁倾诉又有谁能够倾诉我期望有更多的家长能改变自我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父母成为最贴心的朋友。

读傅雷家书有感14

  读《傅雷家书》让我感受最深、最能体会到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触及心底的牵挂和关爱。

  父亲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每一封信,言语都很平静,不仅仅是在和儿子诉说感悟和交流思想,更能带动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当得知儿子又过了一个难关后,傅雷在回信中写道:“人生的苦难,可是是这几个,其余只是变奏曲而已。你有跟自我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必须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作为父亲,他更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儿子前行的方向,也解惑了青少年成长中的迷茫与困顿,成就最好的自我。他用自我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对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我极力推荐孩子们好好地的阅读这本书,因为仅有用心去读它,你不仅仅能从书中体会到一个父亲活力澎湃、深似大海的爱,并且能从中学到一个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所以孩子们让我们一齐读这本经典的优秀读物吧!

读傅雷家书有感15

  一封封家书,透露着浓浓的深情。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在这一封封家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是做钢琴家。“这是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他教育傅聪先成人,后成才。一个人只有履行做人之道,才能取得成功。

  傅雷其实是一个为人果断,做事严厉的一个人。可在他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封封家书中,我们能读到含情脉脉的话语。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对孩子远在他乡的`思念,这种思念甚至于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读傅雷家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傅雷家书感想感悟09-27

读傅雷家书体会09-13

《傅雷家书》读后06-09

傅雷家书心得03-22

傅雷家书读后04-10

《傅雷家书》心得12-29

傅雷家书教案04-28

2022读傅雷家书心得收获08-24

傅雷家书的读书心得《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2-30

傅雷家书阅读感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