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目送》有感(10篇)
读《目送》有感1
龙应台,早就听说了这位华人笔者,鉴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一睹风采。暑期,因着儿子的要求,下载了《孩子你慢慢来》电子书,匆匆忙忙的各自看完。觉得作者定是位美丽的、有内涵的女子,看深邃思想的身后那细腻的文笔,传送出的母爱真真切切,文中的母亲似乎就是自己,而且所现的大都是生活琐事家长里短。
朋友说她家中已有《目送》,可以借给我读,我还是拒绝了,去新华书店特意买了此书,决定和儿子一起慢慢的欣赏。儿子几天里如饥如渴地一口气读完了,概括性很强地说:“这本书告诉我们现在就要尊老爱幼。”或许他这个年龄,这尚浅的阅历还未能感受生老病死,还未能真正体会到情深意切。
我可是为人母了的,识见自然可能更进一层。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是啊,儿子他可能不知道,他上幼儿园时,早上家人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幼儿园,下午却又是第一个到达幼儿园门口,因只要是他第一眼不能看到家人的笑脸,他就会噘着小嘴,眼泪哗哗的流下,然后嚎啕大哭……
转眼间上了小学,现在又是初中生了,和我一样高了。从家中到超市的路上要过两条马路,我还会有意无意中走在靠马路的一边,护着他,手总会不自觉地伸出想要牵着他的手。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他竟会默默地抽回手,已不习惯我时时拉着他的手了。
他已长大了,暗暗地告诉我应该放手了。我希望也相信有着如许感悟的儿子,在我眼花、耳背的时候,也一定会像我先前牵着他的手那样牵起我的手。
其实,我当年外地求学时,父亲母亲也曾与我相约每星期通一个电话,可我也曾在学校门房等电话时总会显得那么不耐烦,即使接通了,有时说了一两句就挂断了。
今年暑假,儿子去香港旅游,千叮咛万嘱咐着他要每天给家里打个电话,而后天天期待着那通三言两语就结束的电话。现在想想,真是懊悔,做了母亲后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牵挂子女的心是那样的绵长不断。现在每回出远门,才记得给年老的父亲母亲每天报个平安,即使三言两语的问候。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在医院里工作的我,见多了生老病死和无法预料的意外伤害,非常认同龙应台先生的这句话。
自以为对情感变得淡然,对一切都能很淡定,但游走在《目送》短短的一篇一篇文字里,却是那么的思绪万千,情感总会情不自禁地满满地溢出来。
我想,我儿子一定会和我一样,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
记得吧,对孩子、对父母、对朋友,只求平常的人儿依旧,寻常的日子依旧,我们都且行且珍惜。
读《目送》有感2
暑假在我毫无准备之时到来,喜悦之际多了些无所适从。久闻龙应台《目送》之名,借一份快递,将它从不知名的城市送到我的手中,“目送”人生的花枝春满,悲欣交集……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龙应台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这仿佛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目送,永远是一种最令人心碎的姿态,而我们每个人,却注定用这种姿态,和我们的过去不断残忍地告别。曾经许诺一起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而目送,便是最后无声的告别。正如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而值得我们目送的究竟是什么?是书中《目送》一文对儿子远行的怅惘?是《如果》中对父亲年华逝去的追忆?还是《散步》所说给母亲安心的“海报”?抑或是《跌倒》中对“失败”的人生感悟?或许还是《(不)相信》中“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真的,不好说。龙应台没有说清楚,我也没有思虑清楚。
想必如果目送者与“被目送”者经年以后相遇,一定会感慨万分吧。若是你我在目送中分离后又在某个渡口有缘相遇,你自合拢温柔仰面微笑,我自高举金罍接风洗尘,轻念一句:“伊人,可否还依旧?”也许,这样就已足够。
生命的旅途中,值得我们感悟的事物太多太多,而这一切,都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被冲淡,留给我们的,或是一时的感悟,或是一世的警醒。我们留不住它们,只能任它们随似水流年淡去,我们能做的,只是目送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渐行渐远。因此,一切需要珍惜。珍惜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到来之时,享受这一切的过程。珍惜这一切——即使是在目送的时候,也要珍惜这目送的时刻。目送,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作者她早已说清楚,而我,也已经思虑清楚了。
目送,是一个孤独的过程,而只有在孤独中素颜修行,才能学会感悟,学会珍惜。
读《目送》有感3
时间在一路狂奔,它不可能停下,重演,甚至只是重温那个面向你的,使你魂牵梦绕,心潮澎湃的拥抱……留下的,只是羁旅匆匆的背影——回望的眼神——挥之不去的惆怅。
难道人与人之间或缠绵或炽热的万缕缘分,最终都将以一个“不必追”的背影落下帷幕吗?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心灵鸡汤喝多了,也难免会不适——既然如此,人群居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为了用迫不得已的离别来刺痛自己,证明自己并非麻木不仁?
当我们在责怪上苍没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挽回背影时,又何尝想过上苍在哪里?——上苍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爱是由自己调配的。一生中爱的人太多,爱得太轰轰烈烈,到头来,只是一场场凄美而富含泪点的爱恋。爱得平凡而深沉,既不低到尘埃,也不高到云霄,一心一意,问心无愧。这样,就算是最终要遇见那样一个“背影”,我们爱过,又怎会愧疚呢?
如果轮回不可抗拒,还能怀念入心,这何尝不是逝者留给生者的遗产呢?
背影已逝,滋养却绵绵无绝期……
读《目送》有感4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目送》有感5
有些路 ,只能一个人走
——读《目送》有感
常常流连于书店,后来发现看书有明显的阶段性,好比这段时间喜欢宿命感强的典范文字那么就从林语堂到余华一本接一本,而对于店里面的排行推荐应该只是一时间的人云亦云吧。
记得几个月前在书店有对这样一本书的大篇幅介绍,对于作者我很抱歉的一无所知,直到公司的读书月开始,非常意外的发现它也在列,相对于其它的传记励志,我无奈的选择了它。
中规中规的散文配美图,与父母子女的情感贯穿全书,那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平淡中隐藏了波澜壮阔的情感,轻易的让我感动到一塌糊涂。
母亲的衰老失智,父亲的离世,孩子的独立远行以及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踏上时光的不归路,在充斥着电光火石,快餐般的现代情感中这份爱显的博大精深,海纳百川。
从离家上学直到工作至今,每次离家我都无不排斥的推搡着他们不停往包里塞着林林总总,即使离车站只有百米距离父母也无不例外的送我直到车绝尘离开并挥手示意,而我则哼哼哈哈的回应着迅速落座,我知道他们还在身后没有离开却不曾回头,一次都没有。
在这样的年纪忙着恋爱,忙着工作,时间越来越紧脚步越来越急,无暇顾及父母的落寞和脆弱,总是在给自己不断地寻找忽略的理由,非要等到时间辗转,懂得回头时,却只剩惊心动魄的震撼:少年时以为的无所不能的两棵大树,步履原来早已不再矫健,目光在我无数个转身的瞬间早已变得浑浊,最终他们的背影会抛下我,生死面前两茫茫让我在这孤独的世界也成为没有目光注视的孤独的背影。
人,得于父母赐之生命,本来就是新的个体开展一段新的旅程,总归是要自己往前走。他们至多只能陪着走一段,陪我们渡过初始的跌宕流域,然后便在那渡口,开始无望而甜蜜的目送和等待。子女也须知道,这是回不了头的单程旅行,所能做的,只有感恩了。
幸运的是现在的我还能很轻易的触摸到这份来自父母的幸福,珍惜一切,否则当你不再拥有它时,后悔莫及。珍惜流水,它使你成长时刻滋润你的心扉;珍惜大树,它使你快乐,让你在炎热的夏天有一片绿荫为你挡去强烈刺眼的阳光。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为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忽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有什么用,也许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帮助我向你一天天走近。省发改委物业部 江芳
读《目送》有感6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围世界的植物、动物、风景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着不同的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这是后关于三代人的生活,我从龙应台的笔下看到的不止这些,有很多情感是难以言语的,要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其实很多情节很相似,可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总有些难以释怀,看《目送》后知道自己的真情了。其实可以表达然后上路渐渐成为目送另一个人的人
读《目送》有感7
“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当龙应台在机场目送儿子华安离开时,她是否盼望着儿子能回头看一眼母亲,好让她挥挥手与他告别?她是否曾想冲到他身旁,再次伸开双臂用满腔爱意与浓烈的牵挂和不舍拥抱他?她是否想用自己苍老的手再一次握住儿子骨节分明的手?
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当我们品尝过为人父母的滋味时,才能有更好的解答。
夏季,雨总是下得特别勤,由于初三繁重的学习生活和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我常常在学校里吃饭。一次,妈妈走进我的房间,对着正埋头写字的我的背影说起一件我不知道的事。
她一边帮我叠喜好的衣服,一边兴味盎然地说:“昨天下午啊,雨下得那么大,闪电一阵一阵的,我担心你那么远的路骑自行车回来会淋感冒,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叫你爸开车去学校接你,看学校人都走光了,才突然记起你在学校吃饭,哎呦呦,你妈真是笨,是吧?”我咯咯地笑了,说:“才不笨呢,当数学老师的人怎会笨?”
你不知道,冬天亲手替你把校服洗得雪白的人是谁;你不知道下雨天给你送伞,开车接你的人是谁;你不知道,给你做你爱吃的菜,手上被溅满油星子的人是谁;你不知道,夜晚为你掖好踢开的被子的人是谁;你更不知道,把你的欢乐和烦恼看得最重要的人,是谁。
龙应台的《走路》这篇文章中,她不厌其烦、耐心地教患失语症的父亲走路的情景,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今年假期,我们一家和姨夫一家出去游玩。
姨夫的母亲年近八旬,听力衰弱得厉害,几次去医院,都无功而返,因此跟她交谈,必须要很大声她才能听见。有时她会像个无理取闹的小朋友,说姨夫吼她,还会和姨夫生气,姨夫却总是笑笑,拉着她枯皮似的手,温柔地向她解释。
爬山时,这位老太太手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前行,姨夫便会伸出他强健有力的大手搀着她的另一只手,和她一起慢慢向上爬。我仍记得,当姨夫搀过老奶奶的手时,她挺直佝偻的背,抬起头望着姨夫,咧开牙快掉光的嘴,像个吃到糖果的小女孩,笑起来时的模样。
互相牵住的那双手,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成了山林中最美的风景。
人老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小孩,只有更加耐心地、温柔地对待他们,真正分别时才不会遗憾。现在的我多么后悔,吃饭时对外公的不耐烦。
一次和外公一起吃饭,外公总是不停地向我问这问那,我没耐心一一回答,就渐渐不理睬。外公总是好脾气地笑笑,又转过去询问妈妈的近况。不一会儿,外公把布满皱纹的手轻轻覆在我的膝头,想与我交谈,不知怎的,我躲开了,只留下外公的那双手,尴尬地停留在空中。坐在一旁的妈妈板着脸,叫了我的名字。
几天后,我才知道,那天饭桌我的举动,伤了两个人的心。一天散步时,妈妈提起这件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外公摸摸你又怕什么呢?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你怎么会这样不懂事。老年人嘛,难免会话多一些,要有耐心些。你小时候,外公可是把你当块宝似的捧在手心的啊。”
我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低着头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啊,在你考试时给你买烤鸡的人是谁?小时候一把屎一把尿喂养你慢慢长大的人是谁?外婆去世时把你紧紧拥在怀里,为你擦泪的人是谁?是外公啊。
拥有时不珍惜,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年幼时,父母是懂你每一声啼哭的人;长大后,父母却是很难与你交谈的人。
可是,你还记得岁月深处的那双手吗?
那双教你蹒跚学步的手,
那双抱起放声大哭的你的手,
那双教你写自己名字的手,
那双牵着你过马路的手,
那双为你擦干眼泪的手,
那双为你夹菜的手,
那双清早六点起来为你准备热乎乎的早点的手......
那双无比温暖柔软的手,你还记得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让我领悟到亲情的可贵,让我慢慢懂得对待亲人要像龙应台那样,去包容,去理解,去温和地照顾,去耐心地倾听。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成长的道理。
《跌倒一寄K》让我明白不要畏惧失败与挫折,跌倒后仍要敢于站起来绝地反击;《山路》让我明白不能过于依赖别人,有些事只能自己一个人做;《幸福》让我明白要学会品味,珍惜点滴幸福......
《目送》这本书,不仅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多教益,而且在写作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龙应台的语言没有堆砌华丽空泛的辞藻,文字却同样真挚感人,这让我明白写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写出真情实感。当你用心去观察,描绘一件事物时,小花小草都变得会微笑讲话了,优美动人的文字会随着你真情实感的流露而跃然纸上。
其次,龙应台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极为生动传神,能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这启示我要多注重这方面的描写。同样,龙应台的环境描写写得十分优美,不仅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还渲染了气氛,这启发我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以传神的环境描写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
《目送》是一本语言清新隽雅,蕴含哲理丰富,感人至深的散文集,我相信,再细细品读一遍,还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读《目送》有感8
这是一篇无与伦比的文章。平淡的文字,所含的感情,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在孩子长大以后,一次次无奈地目送他的离去。但惟独自己的爱,从未随着孩子离去的背影而消失。
从一年级儿子的不舍到以后的厌烦;从小时候的眼神交会到以后的各行各路。母子的爱由相聚到疏远,期间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的推移,让轻风抹淡了这一切。
在我们认为自己饱受父母给予的束缚的时候,我们也在抱怨这个世界过得太缓慢;在我们发现曾经的自己亏待了父母的爱想要弥补的时候,我们也在乞求时间停下它飞速前进的脚步。我们尝试去咒骂时间,以为这样能换取弥补爱的机会,但一切都是徒劳。让这份爱冷淡的罪人,正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意识到这问题的时候,我们停止咒骂,选择沉默。当总想标新立异的我们认为父母的爱已过的那一刻,我们与父母如同相隔着一条无边无际银河。在银河的这一端,我们不曾回头拥抱父母对我们最真挚的爱;而身处另一端的父母在渴望时间倒流,重新拥有我们。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很依赖父母。父母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可以从我们口中说出。看着我们逐渐长大离去的背影,他们默默流泪,尝了不知道多少次眼泪的滋味,于是成了空巷的邮筒,寄给我们一封封祝福。但他们却没有收到任何回信。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父母的全世界在我们看来是一颗渺小的尘埃?为什么他们的爱抵不过朋友们的嘲笑?这份悲哀,如繁星抛弃银河的无奈,所有关于爱的呼唤,都只能是无声的等待。
也许只有在白色替换了父母的黑发,我们才去珍惜爱。是时间让年少轻狂的我们去叛逆,去无视这份由始至终都不变的情。但让成熟的我们明白这一切并珍惜的,也只会是时间。
读《目送》有感9
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当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时,颠覆我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作家的推测,这细腻的文笔所书写的情感,证明男性化的名字并不能代表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所在孩子面前展现的爱和智慧,曾使我一直幻想当我有了孩子一定像她一样做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因为对龙应台的喜爱,买下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开时正值大一的寒假,第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离家许久的`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心底莫名的情绪被触动,不知是因为想念还是这段话对亲情说得透彻。上了大学后流传着一句话,作为外地学子你会发现考了十几年的试就是为了离开家,初看我觉得有些诙谐,细想来却越发觉得伤感,我来上学时妈妈就是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些讨厌这样犀利的龙应台,她将她认为的父女母子关系这样赤裸裸的写了出来,我抗拒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辩驳,心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不再有温柔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个作者,一个有思想的作者,一个理性的作者,一个手诛笔伐的作者。
越读这本书就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适合她的名字,叙事绘景时也许还有女子的柔情,每一篇文章中的柔情总被那么一段话戳破而让心颤动,心在流血却没有办法与之抗争。《为谁》中安德烈嫌弃妈妈煮的泡面,带着妈妈去买菜,教妈妈做菜。正在为安德烈如此孝顺感动时,文章最后安德烈反驳妈妈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让刚刚的感动一下沉入谷底。文章最后我总希望龙应台回复儿子点什么,翻来翻去之后确定真正的结束了,作为一个母亲又能说什么呢,抱怨孩子即将把自己抛弃,让自己安顿好自己,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会离开妈妈的身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现在年轻人总是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就是帮我们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
我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总是沉迷其中思考一番。生来二十多年,经历的只有生和在老去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了。平时人们很避讳说到病和死,特别是父母姊妹身边最最亲密的人,逃避着逃避着,成了坚信身边的人不会离自己而去。龙应台用一生的经历诉说着在你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身边终将有人离你而去,你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整个过程。
《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地把所有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举,然后会员们互相执行。残忍的俱乐部,何尝不是对将逝之人的尊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到死亡的边缘,一次次医生在家人的要求下费尽全力的将他救回,割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张不开嘴挂上吊瓶,大小便失禁渐渐身上有了味道,还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我们都会说这些子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弃父母的人好太多太多,可是这孝顺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努力留下老人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病和死的不接受。经历过一生的老人而言,多几天几个月也许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质量远远要比长度要重要,用医疗措施减少痛苦,带着生命的美好走向终点,不是比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走向终点好的多。亲人间的爱,让人们对生命心生留恋,也是亲人的爱抛弃将逝之人的尊严只为了呼吸机上的跳动。当病床上的人失去了人的一切行为能力,靠着机器活着,直到在一次次的手术后再也看不出人样,死也就没有了尊严。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性的,没经历过生死的我也是理性的,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感性的我是什么样子,会做出什么抉择。但现在我看的最懂得是珍惜眼前人,没有什么失去后的后悔更让人痛苦。
读《目送》有感1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好似一粒石子从数千米的高空坠落,石子很轻,却很重、很痛地砸到你的心湖里,一片水花……
读完《目送》一书,合上最后一页纸时,已是夜晚。阳台的方向,可以听到父亲洗衣服的“哗啦啦哗啦啦”的水声,伴随着秋风穿过客厅轻轻地飘来,绵延深长。从床边的窗户望去,穿过街道穿过云层穿过楼房,静下心来,可以听到——母亲招呼顾客的声音,跟她们讲价钱的声音,她变换站姿时平底鞋与地面磕碰的声音……
开始时,是那样的每个早晨,我大哭着不肯上幼儿园,最终被千唬万哄地撵上校车,还把沾着眼泪的脸贴在车玻璃上大叫:“早点回来接我”;后来,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自行车后座迎着晨曦上小学;现在,我已经能够自己拿上热乎乎的豆浆、面包独自踏上上学的路。这期间,我有时会想:他们,有多少牵挂,有多少不舍,有多少次的目送,有多少次的独立窗前?他们,有多少次等我的一次回头,等我的一句“再见”,等我的一个深长的拥抱?
我何曾知道?
我只看到,时间正以宇宙的秩序踏着步伐而来,给他们施以酷刑——
他们的头发一点一点地变白,视线一点一点地变模糊,皱纹一点一点地增多、增深。再以后,他们的脊背会弯曲,牙齿会松动,耳朵不灵敏,说话含糊不清……以至有一天,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老人。但是我没有办法阻止,没有。
在不知名的某一天,“最后的时刻”悄然而至,这是人生的最后一场大课,没有导师,没有辅导书,也没有预演与彩排。曾经,我们匆匆登场,几十年后,在落幕的一刹那,我们只能,只能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今生今世最后的容颜。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没有。
我们都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且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喜、怒、哀、愁、生、老、病、死都无法替换或转让。但是在弹指般短暂的人生路上,有一群叫“父母”的人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可支配的那段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他们的“孩子”——另一群人的人生。然后他们独自面对老,面对病,面对孤独,面对最后的转身离开。
水声“哗啦啦哗啦啦”地轻轻荡来,远处的一条街道灯光闪烁。我,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去慢慢,慢慢地目送你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慢慢地记住你们今生今世的容颜?
光阴啊,请你慢一点,再慢一点。
【读《目送》有感】相关文章:
读目送有感10-02
读《目送》有感11-12
读《目送》有感05-30
读《目送》有感作文01-26
读《目送》有感范文11-22
读《目送》有感【热门】12-08
【精】读《目送》有感12-09
读《目送》有感【推荐】12-10
【热门】读《目送》有感02-26
读《目送》有感【荐】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