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

时间:2024-10-01 20:48:51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摆渡人》有感1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摆渡人》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摆渡人》有感10篇

读《摆渡人》有感1

  当我们面对生存、死亡与爱,哪个会是我们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再次轮回,你又愿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请在克莱尔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当中寻找答案吧!

  克莱尔麦克福尔居住在苏格兰拉斯哥南部,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摆渡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令4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本书描写了单亲女孩迪伦生活在一个令她痛苦的世界里。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让她遇见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起,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片荒原。这片荒原上的天气变化是随着逝者的心情变化而变化。你哭泣,天空便狂风大作,阴雨绵绵;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的暖阳,莺歌燕舞;你低落,温度下降,乌云密布。你用什么样的心情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加倍给你体验。荒原的一切都是你心境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保持好的心态,荒原也可以百花齐放,也可以艳阳高照。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改变环境。你觉得环境对你不利,你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你便会发现周围的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在困境中,我们只有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可以取得成功,得到内心的幸福。

  本书中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因为一路上,是迪伦引导崔斯释放工作的压力,让他学会寻找内心深处的`爱,改变了他一成不变的单调的工作和生活,也让他勇敢地向这样消极的生活挑战。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有的人为生活奔波,低头赶路;有的人泡在网吧,沉迷网络;有的人游手好闲,疯狂酗酒,赌博。在茫茫红尘中早已迷失了自我,灵魂无处安放,真是如行尸走肉一般。难道他们不是迫切需要灵魂摆渡人吗?那会是谁?其实就是自己。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

  只要坚持信念,克服内心恐惧,不忘初心,穿越荒原,才会彼岸花开。

读《摆渡人》有感2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01、这是封面上的话,也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小时候我总害怕孤独,特别害怕一个人。吃饭要一起,去小卖部要一起,生怕别人说:你看那个人,连个朋友都没有。后来慢慢地成长,明白这世间有很多事只能一个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无论父母,恋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柴静说,“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每一个灵魂孤独地在这世间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于纸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声鼎沸,却更加怅然若失。

  有人问我,“你说,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孤独吗?”我一时默然。其实我遇到过。一盏寒灯,窗边对坐,酒慢慢地酌,话慢慢地说。可是每一句话都那么沉重,那么深刻,问的是直达灵魂的问题。你问的那么诚恳,他想的那么认真。于是你惊讶的发现,这茫茫人海万千灵魂之中,面前的这个灵魂好像无需多言,他自会懂你。

  我当然明白,这有多难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语言者无二三,我想这话说的是对的,但并不一定悲伤。史铁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运设计》,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好运,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会感到快乐与幸福吗?未尝苦涩,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难并非没有意义。至少它会让你懂得苦难本身,以及经历过所带来的自信和阅历。就像爬山,没有经历漆黑的夜与痛苦,又怎会涌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刹那的激动。

  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我们从生那刻就决定了,终将一个人面对死亡。可是,在这孤独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会交汇,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独的路程,共同度过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语言者有二三,何其幸运。

  02、崔斯坦对迪伦说:“我,是你的摆渡人。”

  荒原,这个故事发生的场地,这个让人瑟瑟发抖的神秘地域。正如摆渡人崔斯坦介绍的,“荒原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每一个灵魂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荒原里之所以出现狂风与暴雨、阳光与草地,其实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我后来很偶然的机会,意识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或许世界的样子,取决于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摆渡人的任务是引导灵魂通过荒原,让他们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路途上充满了魔鬼,稍不留意他们便会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万劫不复。崔斯坦摆渡过很多灵魂,有时候自保经常会占上风,所以有时候灵魂会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这个灵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护她周全。当迪伦看着他青一块紫一块的出现,眼泪终于忍不住奔涌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抵达边界,迪伦转过身来,“我爱你。”她本来想着有一大堆的话,可是似乎没有意义。崔斯坦犹豫了,他知道自己无法跨越边界。迪伦成功之后,应该他们应该就没有以后了吧。

  如果告诉她真相,崔斯坦确信她是万万不肯走的。对不起,我很抱歉。能自渡者方能渡人,迪伦又何尝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不惜一切重回荒原,这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仅仅为了这份感觉,值得冒永远沉沦的风险吗?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不计代价,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即便这个世界再好,只是没有你,我无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侧,手放在膝盖上,注视着她。“嗨。”“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读《摆渡人》有感3

  一本书、一个世界、一段故事,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想象力,人死后的灵魂依然是一个实体。第一次看到《摆渡人》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为了消遣时光。看到书的封面画着一个老人拿着船桨在大海中央静静地坐着,好像在远望,又好像在沉思,自己的脑海中空空如也,想象不到接下来的情节。然而,进入其中才发现,它的故事意味深长、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书中描述的是一个15岁的女孩迪伦为逃离自己一片狼藉的生活,踏上了寻找久未谋面父亲的那趟列车。然而旅途并非想象中的美好,幸福也没有如约而至,而是灾难从天而降——火车竟然在中途发生了事故,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其实她才是唯一的逝世者,幸好,她遇到了她的灵魂引路人崔斯坦,他在那充满邪恶又人烟稀少的荒原上用宽容的态度和勇敢的精神带领着迪伦、保护着迪伦,穿越茫茫荒原走向了终点,在这期间他们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可这份爱注定是他们所承受不起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归宿和使命。当迪伦跨越这段命运终点时,转身后,崔斯坦却早已消失在茫茫荒原中。惊恐又痛心的迪伦做出了一个惊天决定,原路返回那充满恐惧又邪恶的荒原去寻找自己的爱人,这会让她再一次陷入无限恐惧中,甚至是灰飞烟灭,但这都难以阻挡她寻找他的坚定步伐。我想此刻的迪伦,迎来了她真正的成熟,她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战战兢兢的小女孩,她愿意为爱冲破所有的障碍,勇于承担,勇敢面对,即使没有任何保护,她都坚信自己的初衷......

  当然,故事是感人的,而结局也是美好的,他们在这个光明的世界再次相遇了。当看到她嘴角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对他说:“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时,泪水已经毫无征兆地淹没了脸颊,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灾难与不幸,我们依然能紧紧相拥,不曾离开。

  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是成年前夕的少女,但每个人都是从青春这个阶段过来的`,很多人年少时的梦想和情愫在青涩的时候虽然没有实现,但可能绵延至成年也并没有放弃。在成年之后的工作生活里,当大多数人都变得越来越成熟、表面荣辱不惊的时候,如果内心仍然能够保持被一些人和事触动、对生活还有所期待和渴望,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

  从生到死,从死赴生。每每回想起书中的情节,心中不免还有悸动、担心和恐惧,但更多的还是感动和钦佩,面对生活中任何渺茫的希望,她都会渴望去改变,并坚信人生的每个奇迹都由自己去创造,迪伦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如果我们的人生被抹成了一片黑暗,我们有没有勇气去掉黑暗寻找光明?迪伦用生命与灵魂的不懈追求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枷锁,而是心底的懦弱、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担忧。信念决定了人生,只有无所畏惧,才有可能抵达人生的美好彼岸,离合和悲欢是可以逆转的。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希望你不管经历多少的世事磨难,归来时仍能保留少年时的赤子之心。

读《摆渡人》有感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在成长的路程中,时时刻刻会遭遇困难,如果你克服了它,你的前途会是一片光明。如果你放弃了,那么你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最近我看了名叫《摆渡人》的小说,这本书讲述的的主人公是一位15岁的小女孩——迪伦。迪伦在去找父亲的过程中列车不幸发生事故。醒后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人幸存者,在这片荒野中,她遇到了崔斯坦——一个灵魂摆渡人。在与崔斯坦的.接触过程中,她发现她才是事故中唯一的死者。知道真相的她并没有像别的灵魂那样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他们在一起同恶灵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但迪伦必须回到她该去的地方,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那就是带领崔斯坦回到原来的世界,虽然没有任何一个灵魂去尝试过,即使路途坎坷波折,她也一定要去。最终迪伦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崔斯坦回到了原来的世界,一起生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希望。生活本就是苦中作乐,如果你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你的生活注定是苦的,但如果你勇往直前,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是快乐幸福的。

读《摆渡人》有感5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是自己,或是他人?若是自己,自己的命运便由自己摆渡,自己的人生便由自己选择。若是他人,他会陪伴着你,指引着你,保护着你,他就像是灵魂与灵魂的相伴。

  在荒凉的草原上,夕阳落山不久,此刻,霞光万道,将半个天空染得通红,广阔的草原也染得一片通红。迪伦迷茫地行走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草原上,面对迷茫与未知,她感到恐惧与害怕。可这时,她的摆渡人——崔斯坦,就出现在不远的小山丘上,等待着她的到来。她与摆渡人,从此就开启了艰难的路程,他们要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个个平原,到了夜晚被恶魔追杀,然后被迫往安全屋的方向奔跑。他们总是要与时间赛跑,总是要在白天的时候赶到下一个安全屋。每当落日已尽,红霞已褪,暮霭渐合时,恶魔就会发出凄惨、凄厉的呻吟声,周围阴森恐怖,未知危险马上来临,面对恐惧,他们只能加快脚步。他们经过种种磨合与坦诚相待,互相了解了对方,迪伦爱上了崔斯坦,但他们却不能在一起,崔斯坦只是她的摆渡人,可是崔斯坦也爱迪伦,为了让迪伦能够离开荒原去寻找天堂的家园时,他不得不骗迪伦,内心经历种种的矛盾与折磨,最后到了边界时,他也向迪伦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故事读到这里,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就像汹涌的大海撞击着礁石,波澜起伏。本以为他们的故事已戛然而止,但迪伦的勇敢却没有让这个故事结束。

  迪伦回到了天堂的家园,可她为了爱情,不怕恶魔的追杀,独自上路返回那恐怖的荒原去寻找崔斯坦,寻找保护她的那个摆渡人。“生存、死亡和爱,哪一个是最终的选择?”迪伦最终选择了爱情,选择了与崔斯坦一起。爱情是这本书永恒的主题,它展现了迪伦与崔斯坦强大的爱情,一个灵魂与一个摆渡人之间的爱情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却突破了重重障碍,不惧死亡,不畏魂飞魄散而在一起,迪伦选择了她唯一可依靠、值得信赖的那个人。

  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因门户不当对,而被家长棒打鸳鸯,他们的内心也不够坚定,不能突破这个障碍,从而分道扬镳。只要足够深爱着对方,不管是什么困难,两人都能一起携手应对,一起携手并进,可往往能做到这样的',却是少数人。他们不够勇敢,不能像迪伦那样勇敢地追求幸福,爱情是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的,如若在经营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半途而废,没有勇气往前走,两人吵吵闹闹,那么最终只能不欢而散了。村上春树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合上这本书,望向窗外,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喧嚣声、谈笑声和蝉鸣声汇杂在一起,枯黄的树叶缓缓地飘落下来,我的心绪仍在悸动不定。

读《摆渡人》有感6

  许久没有读到一本让我如此震撼,心情久久无法平复的书了。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我仿佛有种亲身经历般地感觉。它让我激奋、恐惧,不免还有些心悸,但却是个温暖有爱的故事,它治愈心灵,引人深思。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15岁的小女孩—迪伦,她为了逃离当前一片狼藉的世界而选择独自一人踏上开往另一个城市的火车,去看望久未曾谋面的父亲。然而,突发交通事故。周围一片死寂,无人回应她的呼喊声,恐惧、无助感越来越强,她别无选择,只能忍受疼痛和恐惧,拼命爬出去,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隧道口竟是一片荒原,没有期待的警车和救护车。就在此时,她看到了他—灵魂的引路人崔斯坦。他带着迪伦,准确来说,是迪伦的灵魂,穿越漫无边际的荒原,战胜各种磨难,送她回到了“家”。没有崔斯塔的地方迪伦一刻也不想留,重返险象环生的荒原寻找崔斯坦,并且顺利带他返回人间。

  “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我的答案是自己。书里说,荒原是内心镜面的投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来的荒原,时而风景秀丽、时而乌云密布,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有蜿蜒的岩壁。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永远无法猜测自己所投射的荒原最隐秘的一层是什么。

  同样地,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显露悲伤、无助、甚至绝望。遇到困境时,总想有个指路人引领自己,但往往事如愿违,唯一能将自己拖离泥泞的也只有自己,一辈子这么长,没有谁能庇护谁。其实,摆渡人也正是自我投射,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者,不怯懦,敢于迎接挑战。生活不饶人,未知与磨难满满皆是,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跨过重重障碍,越过荒原,去迎接自己的幸福。

读《摆渡人》有感7

  看完整本小说,我认为迪伦是个单纯善良,但不缺乏勇气的女孩,正是她的坚持,她才能和崔斯坦来到同一个世界,才能让崔斯坦有自己的选择。故事中的人物其实就是照亮我们的一面镜子,今天的我们总是在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试问一下,我们又有多少人坚持下去了?为实现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们只是像崔斯坦那样没有选择,没有目的地活着,我们的梦想或许只会被我们埋进黄土里。我们在被迪伦感动的同时,我们也要学着面对挫折和困难,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当我们今天在抱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也要敲开心扉,问问自己是否真心对待他人了,也要问问自己这个人值得你那么付出吗?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多多想想面对恶魔的迪伦,这个15岁的女孩都能从容面对,生活中还有多少事情能打败我们。静谧的湖水,一叶小舟飘行,头顶是滚滚的乌云,金色的阳光从乌云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阳光映衬着,闪着温暖的光芒,而阳光的尽头是乌黑翻滚的水波。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这个封面似乎是一—个人的心灵或者是主人公迪伦的灵魂深处,身处黑暗,却总有一片光明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行,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爱而生的倔强信念

  书中讲述着15岁的迪伦在学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转学,加之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她才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为了脱离这种生活现状。当她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她还心情激动地想象着和父亲见面时的场景,只是世间有种奇妙的事情被称之为意外。当迪伦从出事的火车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时,她寻找着列车上其他幸存着,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摆渡人。文章开头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迪伦内心长期缺乏爱意滋润而产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芜感、无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岖的山路和各种可怕的沼泽,还有破烂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时而出现的如同泼倒了的墨汁的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这些皆由迪伦的思想控制着。纵然她自己也不愿承认,纵然这些因素让她的灵魂之旅变得更加坎坷,她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她内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内心如何,都会一—投射出来,成为她的路,成为她路上的`所有。有时候在想,如果迪伦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那这趟摆渡之旅也定能阳光明媚些、鲜花灿烂些了。

  在故事接下来的旅途里,他们之间的感情随着共同经历越来越多的艰难险阻而发展得百转千回。他们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识,渐渐地相知,甚至到最后的相爱,这是着着实实打破了摆渡人和灵魂之间的界限。在安全屋,迪伦要求崔斯坦让她再看看外面那些灵魂们,还有多少在天黑前没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过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让迪伦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摆渡人和灵魂。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摆渡人怀里惊恐万状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帮助那个摆渡人,崔斯坦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灵魂只能有——个摆渡人。迪伦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们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开魔鬼们对小女孩的纠缠。为保护迪伦,崔斯坦身_上多处受伤,他发现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肤,没有恢复到原来是样子,而是开始腐烂当崔斯坦被恶魔拽下去的时候,迪伦苦苦等了他两天,而几乎失去意识的崔斯:坦在听到迪伦大声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时候,意识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边,这时他们纯洁的爱情进一步升华。

  就要分别了,迪伦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亲人,也就是在这个分界线,迪伦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爱着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无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线处崔斯坦别无选择地走了,去迎接下一个灵魂,开始新的任务。

  倔强的迪伦不是去找寻自己去世的亲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摆渡的名单,她试图找到他曾摆渡的那个士兵,并由他带领找到了这里最古老的灵魂,她想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返回荒原,去寻找只属于她的崔斯坦。她不顾别人的劝服,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回到荒原的大门。

  她是幸运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见了崔斯坦,他们一起向那失事火车的方向赶去,一路上迪伦都在鼓励崔斯坦前进,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她多么希望把崔斯坦带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复始地摆渡着灵魂,重复着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方式。小说的最后一幕两人回到了人类世界,在迪伦灵魂回到自己身体的时候,她放开了崔斯坦的手,醒来后她感到她整个人都不好,浑身剧痛,嘴唇干裂,她如愿的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后悔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却看见向她走来的崔斯坦对她说:原来你在这里。

  我相信人有灵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死后,还要领受艰难的跋涉,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相信爱情的力量,也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爱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的坚强勇敢,爱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爱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我还是真心的祝福他们能永远相爱。

读《摆渡人》有感8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备受捉弄,唯一好友也转学离开。这一切都让迪伦对生活愈觉无望。她决定去看望从未谋面的父亲,不了路上失事,爬出残骸后,却是一片荒原。

  初见此书是在书店无意闲逛,看到译者竟与父同名,且旧闻其大名,并买下细读。书读到最后:他们再一次相遇了,他抓着她的手说:嗨,原来你在这里。迪伦回答说:我在这里。只觉那一刻,山崩、海枯、石烂、命转。

  乍看,这是一本人类心灵的成长史;细品,才发现其中的爱与信念。迪伦,因为爱的.匮乏,她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穿过荒原后,因为爱的丰盈,她蜕变为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而崔斯坦呢?他看透世人、遍阅人世,他不会流血、不会死去,但他的心,又何尝不也是一片荒原?他渡过形形色色的人,却只是过眼云烟、本职工作而已。而迪伦的出现,使他为之心动、充实,“我是一个……人。”更加演绎了渡人亦是渡己。

  合上书,脑中浮现了钱钟书对杨绛的那句话:“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钱杨相识前,杨是贵府千金大小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与雪无”;钱是青衣大褂白书生,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结为伉俪后,他们在生活中安逸,“赌书消得泼茶香”;他们在危难中相守,“衣带渐宽终不悔”。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纵然斯人已逝,而杨绛先生的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他拥抱对方的未来,却也让自己的明天靠了港。渡人,渡己!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读《摆渡人》有感9

  史铁生在他的书中写过,他的奶奶告诉他说,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他自己也提到,这就是他对于死亡的最初的认识。

  人类向来就有着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一份恐惧不仅仅是对于逝去时生理上痛苦的恐惧,更多的则是对于未知的恐惧,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这样一种近乎飘渺的想法使得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是谈之色变。

  然而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好奇驱使着人们对其的想象,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系列中描绘了一个“荒原”——这是一个所有死去的灵魂必须穿过的一片布满恐惧而荒芜的土地,“荒原”的世界里充斥着恶鬼,倘若灵魂被恶鬼抓住,便会逝为他们的同类。幸运的是荒原中也有着许多的摆渡人,负责将灵魂引导穿过荒原,最后得到重生。

  《摆渡人》之中所描绘的世界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想这本书被评价为一本极好的所谓的治愈系小说,原因可能在于它给读者构造了一个死亡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不是充满恐惧的,相反,这个世界显得没那么残酷,每一个灵魂都有相对的摆渡人的帮助,最终可以获得重生。甚至在这个世界里还有极其美好的东西——爱情。

  这不由得引起了我对死亡的思考。人类为什么如此惧怕死亡?

  在这本书中,死亡似乎只是轻描淡写的事情,从迪伦在火车事故中身亡再到其父母在睡梦中离世,作者并没有用足笔墨描写死亡的痛苦和亲人的悲痛。相反,将注意力放在了“死者”身上。其中给我触动较大的是迪伦的妈妈就算是在得知自己已经死了的时候,仍然拒绝同摆渡人穿过荒原,而是依旧想回去照顾女儿,在通往荒原的路上,她一直念叨的也是迪伦。当自己已经死亡后,她依旧最放不下的是她的女儿。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对于死亡恐惧的来源——有许多生前的东西是无法放下的。

  而对于迪伦,她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不顾自己可能变成恶鬼,也一定坚持以2倍的速度在危机四伏的荒原中加紧赶路,为的就是能换回自己的父母能够重回人间,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俨然已经超过了生与死的界限,同样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我想,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该怎样面对终点。死亡真的是一切的终点吗,我想不是的。所有的终点都可以成为下一个起点。死亡只是宣布了一个人主观意识的终点,但是这将不会是一个人客观所处的世界的终点。这个世界注定会铭记一些人,这个世界爱注定是不会被遗忘的。

  就像史铁生后来写道,“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想,灵魂注定会在死亡后的荒原里发光,以真实的爱,照亮生者世界的每一个人。

读《摆渡人》有感10

  《摆渡人》中写道“:生命就像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将成为你灵魂的摆渡人?”生活中,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千千万万,但我们总不能时时依赖别人,我们自己也应该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枝繁叶茂的大树听了飞禽走兽的旅行见闻,也想领会世界的浩瀚博大,拜托他们帮忙却遭拒,于是自己想办法,结出果实,让他们把自己的种子遍布大地,从而看遍了世界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我们要勤于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要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勤于思考,即使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一支穿越大漠的队伍,被风沙扰的迷失了方向,又累又渴,他们无人可以依靠。后来,他们先是沿着仙人掌根的指向找到了水源,在水源处静候,等人来取水时为他们指明方向,如果一点人烟都没有,便支撑到了夜晚,沿着北斗星的指引走出大漠。他们勤于思考,想出了解决的方法,没有在原地等死,最终走出了沙漠。倘若这支队伍没有思考,他们最后的结局将会怎样?他们是否被困在沙漠之中?他们是否会被风沙吞噬,缺水身亡?所以,我们应该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勤于思考,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关键的钥匙。彼得大帝的军队要去攻打某个国家,但士兵们因为一路的长途跋涉,脚上被磨出了很多水泡,士兵们苦不堪言,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于是彼得大帝出了一个好主意,让士兵们都穿上绑胶布,这样,就不会再有先前的症状了。如果彼得大帝没有勤于思考,那么他的军队会如此强大吗?他又如何能成功攻下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城池,扩充自己的版图?他又如何能够成为千古被人们所知晓的帝王?

  村上春树说“:有些悲伤不能向别人诉说,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理解,它犹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那么,为什么不勤于思考,解决自己内心的悲哀,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在漫漫无常的人生河流中,为自己指明方向,而不是迷失在河流上空的迷雾之中,不是随波逐流,取而代之的是面对任何困难险阻都可以理智应对,不被事物所迷惑。

  没错,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会让你的人生多一份光明,少一分阴晦直至成功的终点。

【读《摆渡人》有感】相关文章:

读摆渡人有感01-16

读《摆渡人》有感12-31

读《摆渡人》有感11-17

读《摆渡人》有感(精选15篇)02-17

读《摆渡人》有感(15篇)02-11

读《摆渡人》有感(精选16篇)01-14

读《摆渡人》有感(15篇)04-30

读摆渡人有感15篇01-16

读《摆渡人》有感精选15篇01-18

读《摆渡人》有感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