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时间:2023-05-03 04:24:59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范文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许多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全国实行农业税全免等惠农政策,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更广、更多。但要确保农民收入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任务还十分艰巨。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范文

  一、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中央惠农政策优势明显促农增收。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2006年,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元。全县发放粮食各类补贴资金405万元,农民从财政人均受益13元。

  (二)传统农业项目经营扩大促农增收。2006年,汝城县农民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1489元,占到总收入份额的72.4%,而种植业收入又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7.3%以上。工资性收入为473元,占总收入的23%。其它收入为93元,占总收入的4.5%。由此可见,种植业仍是汝城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究其原因,一是种植面积增加。二是良种率高。三是粮食产量增加。

  (三)果业生产形势喜人促农增收。近几年来,在果业开发的过程中,实行品牌化建设、规模化经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006年全县水果总产量达3.6万吨。汝城县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并将给农民的长久增收提供保证。

  (四)外出务工收入稳步增长促农增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有很大一部分转向非农产业,这是一种必然。鉴于汝城县相对人多地少,邻近珠三角和沿海地区,外出务工成为汝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在汝城县农村基本形成了“一户非农,带动全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良好局面。据调查,2006年汝城县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为6.47万人,占农村人口19.6%,农民人均务工收入为233元,占到纯收入的14.35%。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农业生产能力有限,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潜力不大。一是农民想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达到增收的潜力不大。多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最高比重,几乎到了极限。因此,今后农民想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达到增收目的的空间很小。二是农民通过提高粮食单产达到增收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提高粮食单产的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二)传统农产品太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现有果业和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不能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加工增值少,大量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低价出售,有部分甚至由于滞销而损毁。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少、种植大户不多、农产品市场较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未能真正形成农业生产的有效产业链, 因而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及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能力后劲不强。近年来,政府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病虫害监测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有些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老化。因管理不善,一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或因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不能正常工作。农业生产能力弱化既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又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

  (四)农村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一是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少,普遍缺少中介组织。农民“单兵作战”,导致市场信息不灵,产品销售不畅,造成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承担较大风险。二是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牲畜病虫防治和检疫体系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三、几点建议

  (一)稳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政策力度,切实做到已经实行的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把农民增收当作全面建设新型农村的中心任务。

  (三)、建立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一是建立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市场监管,避免伪劣农资、价格飞涨伤农,抵消农民收入;二是建立农业生产风险补贴机制。可以由政府组织设立专门机构,或是由国家保险部门承办,广泛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政府风险补贴化解农业风险,引导农民加入农业保险,化解风险;三是金融机构要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户小额贷款数量,进一步完善文明信用农户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的局面。

  (四)强化科技推广,加大培训力度。一是要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搞好良种基地建设。二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病虫害预报、疫病防治等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应当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导性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等多形式、多途径对广大农民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求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培训,增强其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是职业技术培训。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尤其要充分利用汝城县现有企业以及沿海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鼓励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联系,实行定向培训,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与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五)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地理、气候、种养传统等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通过提升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其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落实对“龙头”的扶持政策,引导他们做大做强做优。二是要完善“龙头”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带动本地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着力探索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农产品中介组织,在农户、企业与市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汝城县当前尤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形成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六)激活后劲,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畜牧业是上联种植业、下接食品加工业的中轴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汝城县除大力发展果业外,要把发展生猪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重点扶持专业村、专业户,带动全县养殖业的发展。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问题与对策04-30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分析及对策05-02

促进云南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04-28

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04-30

现代物流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与对策05-03

影响企业消防安全投入的因素与对策分析04-26

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05-01

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04-27

影响石灰土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04-26

物流企业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及对策分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