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06-27 10:19:02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一到了春节,游子们要回到家乡,和家人们过个团圆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鞭炮声不绝。这就是小禹州人的春节。

  每到腊月就掰着指头数日子,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儿。等到终于挨到腊月初八时,喝上一碗甜甜的腻腻的腊八粥,心里美滋滋的。那味道如同琼浆玉液,让人回味悠长。

  到了年三十,就要开始准备包饺子了,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擀皮,妈妈,奶奶包饺子,而年龄稍小的我也不例外,我开始捣蒜汁,一片和睦融洽的景象。所有的人都忙着自己手中的事,也会一起说说笑笑。可在这几个人中,年龄稍小的我却最可笑:袖子和裤腿高高挽起,一副要下海摸鱼的'样子,手紧紧地握着蒜杵,几乎要用尽那全身的力气,去把它捣碎,声音大极了,一旁的爸爸忍无可忍了,喊道:“这么大声干嘛?吵‘死’了!”我却嘻嘻笑着:“这样才有年味嘛!”

  当然,除了包饺子,还要看春晚,一家人傍着桌旁边看春晚,边嗑瓜子,热闹的气氛到了高潮。

  年三十过完就是走亲戚。到了亲戚家,要给长辈们拜年,然后就是最期待的发红包环节,看着满袋子的红包,我傻傻地笑了。之后,我和小孩子们一起放鞭炮,浓浓的烟味熏地我直咳嗽,可依然是跑着,放着,闹着……

  新的一年来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希望自己努力学习,丰富课外生活,丰富自己。加油!向着目标进发!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曰年”。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一爬上岸到哪里,那里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把“年”吓得逃走了。于是就有了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包饺子的风俗,还有拢旺火,烧柴禾。

  一直过了元宵,年才过,那我们就要先来祭灶——灶王爷可是年敬奉的神明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像美女。他有一个叫“聊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蔡洽”的女儿,它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有酒糟、饴糖、粘糕等“贿烙”灶神,同时还要喃喃祷祝,求他上天向天帝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也是腊月二十四,祭食也是简化成了灶糖灶饼,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而是真正的竹子,即楚竹子发出噼啪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及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治白鬼,故从汉代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习俗。

  你们家乡的风俗是什么呢?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3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在这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都会在门上张贴春联、福字,放鞭炮,有着赶跑年兽,辞旧迎新之意,春联一般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每当这时,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的喜悦。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的菜板都会发出噔噔的响声,大家都在忙着剁肉、切菜呢。这天也是我们全家最忙碌的时刻,妈妈会和姥姥围坐在桌旁开始包饺子,饺子里面通常会包上硬币、花生或是大枣,吃到了什么就寓意着来年的运气如何。

  饺子包好了,一家人会团坐在一起边吃团圆饭,边看春晚,共享春节那欢快的'气氛,如果当你看着看着春晚,察觉到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嗝着你的牙了,你会好奇是什么,当你把它从口中拿出来的那一瞬间,你一定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因为你吃到钱了。这一天晚上大人和孩子们都会守岁,午夜十二点,新年的钟声响起,爸爸妈妈就带着孩子出去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砰,砰,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天响,烟花个个放光明,在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熟悉欢快的乐章。

  过春节的确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孩子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过春节也让我了解到了它的风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4

  我的家乡在成都,我最喜欢成都的端午节,在那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可喜庆了。

  听外婆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时候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据说人们当时向江里撒饭团,为了让鱼儿吃饭团不吃掉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我最喜欢在端午节吃粽子了,尤其是糖粽,又软又糯,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粽叶淡淡的清香或者糯米甜腻腻的香气,只闻闻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接着再咬上一口这甜腻腻的粽子,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呀!

  除了甜甜的糖粽还有一种肉粽,肉粽吃起来和糖粽一样腻腻的,但糖粽是甜腻腻的,而肉粽是油腻腻的。肉粽里面还要放很多五花肉,可好吃了。

  除了吃粽子,在端午节人们还要赛龙舟,在一条江上,许多条龙舟你追我赶,运动员们个个咬紧牙关,涨红了脸,岸边的人们也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卖力的喊道:“加油加油!”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最后就是挂艾草了,大家将长短不一的艾草用绳子绑在一起,然后再将其倒挂在家门口,艾草寓意“百福”,挂艾草不只象征着来年好运连连,甚至还有驱邪避祸的作用。有时候我们还要泡艾草澡,我可喜欢泡艾草澡了,因为用艾草煮过的水有一股特有的香味,泡过澡之后还很舒服,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

  “粽子香香,龙舟当当,福气双双。”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它送给了我喜悦和快乐,送给我祝福和安康。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5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品尝粽子。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这样来的,屈原因对国家的整治不满,被贬他乡,后来屈原坐船游到湖的中央,他满怀失望的站在湖中间的那块石头上,他怀着对祖国的失望跳入江中,溺水身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包好一个个粽子投入到江中,为的便让鱼儿们不要去吃屈原。所以便投入粽子让它们吃。到了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把粽子投入江中,而是包给人们自己吃。为了能够继续传承这个风俗,所以今年的端午节我也和奶奶学起了包粽子。

  奶奶先去市场买粽叶了,她让我在家里先准备好糯米和馅料。终于,食材准备齐全了,奶奶也回来了,我拿起粽叶闻了闻,好清新啊。首先拿出几片粽叶,往里面放糯米和馅料,再灵巧的用粽叶把糯米包起来,然后用绳子将它扣人好,最后放入沸腾的`水中煮就好了。

  半小时后,粽子熟了,爸爸妈妈也回来了。“嗯,到处都是粽子的味道,好香啊!”爸爸一进门就发出了感叹声。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在电视上看赛龙舟的直播,讨论着今年会是哪一队胜利,屋子里回荡着欢声笑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会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快乐。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6

  在一年中最快乐的几天莫过于春节这几天了。人们唱着跳着欢聚一堂,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春节也有许多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名为年的怪物,凶狠无比,专门在春节这几天出来吃人和小孩儿,人们十分惧怕这种怪兽。一直到一位老者发现了年的弱点,怕红色怕火光,怕巨响。最后年终于被打跑了,贴春联,点灯笼,放鞭炮就是由这些习俗演变而来的。

  在除夕当天,大街小巷上挤满了人,卖春联的,卖糖果的各大商店门口也都挤满了人。到了晚上,隐约能听见窗外传来阵阵烟花燃放的`声音,每家人都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脸上喜洋洋的。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一大早就要去寺庙内烧香拜佛,祈求一年内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接着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可以收到红包哦。

  一眨眼元宵节到了,汤圆一下子就成为了抢手货。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是有一小块汤圆,面一点馅料组成的,把馅料包子面皮里包成一个球,寓意着团团年年,而馅料也多种多样,有黑芝麻。花生还有红糖,你们可别被汤圆产住了。到了夜晚,在一些有名的街道里都挂满了花灯。一些花灯还可以变换颜色,好看极了。最特别的要数双子塔了。整座塔发出的灯光就像是一个大花灯,还有许多无人机在闪烁着光芒,真是漂亮。

  新年更有新气象,我们的祖国越发强大,我祝你们牛气冲天,牛年吉祥!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7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当春节到来之际,我们都会到集市上买年货,就比如坚果,零食,对联,烟花,灯笼等一些东西。每到那时,我就会偷偷从塑料袋中取出一包小零食,之后在妈妈后面快速吃掉,有趣极了!

  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福字。我每当看到火红火红的联纸贴到墙,心里就禁不住激动起来,这便给朴素的门前增添了一丝色彩。这天下午,奶奶会和妈妈一起包水饺,把硬币,花生包在里面,吃到什么,就会寓意来年的运气。

  到了晚上,我们都打开电视,播放着春晚,我们一边吃饺子,一边看着春晚,心里开心极了,我喜欢看春晚,因为他的节目非常精彩,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我看着绚丽多彩的服装,看着那传统的表演,给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过当你没注意的时候突然“咯噔”一声,发现无意间吃到了一枚硬币,那就可笑了。吃过晚饭,就到了我最喜欢的事,那就是放烟花了,我手中拿着一柱细细长长的香身着金黄的外衣,如一根魔法棒,只要它轻轻碰一下烟火,美丽的烟花就如同白莲一般绽放开来,我激动地跳起来,绚丽的烟花渐渐散去,这使我心旷神怡。回到屋子里,我连忙给爷爷奶奶拜了年,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压岁钱。

  第二天早上,又称大年初一,这天,我早早起了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我非常高兴。

  春节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8

  一打开语文书傻眼了,我老家有风俗吗?平时连传统节日都不过,也未曾听人讲述,严格点说,只知道一点儿通俗吧!

  年宵花市也是春节花市,花市历史悠久,“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就提到明朝广东已出现花市。

  为了迎接花市到来,人们早在一个月前就着手准备,花市到来前几天就已经陆续搭架了。许多人这时就前往买回一把鲜艳夺目的鲜花,插在花瓶内,把家点缀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除夕花市是整个花市的高潮,也是尾声。除夕夜人山人海,四面八方来的.人流汇聚在一起,人潮涌动,摩肩接踵,黑压压的人群缓慢地攒动着,两边是摊子,花市上有“绿叶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的牡丹、有“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深浅红”的玫瑰、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各色名菊,还有芍药、百合、仙人球、水仙……鲜花们被摆成新奇的样子,笑脸迎人,你端详着那香气袭人舒展叶芽的五彩缤纷的作品,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花市里还有金桔树,一层层枝头上挂满小金桔,增添了一份喜庆。当然,人们买花不只是好看来装点家庭,更是因为有特别寓意。金桔摆在门口,寓意“开门大橘”,“橘祥幸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苹果树摆在家中,寓意“苹苹安安”。那些盛开的花和植物,怀着对新年的期盼。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9

  世界上的习俗可多了:中秋赏月,腊八喝腊八粥,春节吃团圆饭等。而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我们家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

  传说在腊月二十三那天,灶王要飞升上天去把人间好坏都向玉皇大帝说,在那天人们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就不会说我们的坏事了。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我要和爸爸一起去祭灶王,本来以为放几个炮就行了,但爸爸的举动让我很惊奇,只见他拿一个竹塞子把饭和菜都捡了一些把它们做成半圆的形状放在碗里,用竹筛子端了起来,恭敬地拿着它朝山上走去。

  山上全是小路,弯弯曲曲,我只能踉踉跄跄地跟着爸爸,而爸爸却走得一丝不苟。

  到了灶王的石像前,我发现他的身旁还有他的妻子,刚想问爸爸,但是看到他后面的举动让我忘记问了。他用手把饭菜抓起来扔在灶王和他妻子的`脸上,我觉得爸爸可能不喜欢灶王。但是,后来他烧起了纸,烧完纸又磕头。我当时在想,爸爸一边烧纸,一边磕头,一边扔饭,到底是尊敬还是不尊敬呢?

  我正想问爸爸,但爸爸立马骂了我,让我不要说话。我气呼呼地想:“祭就祭,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呢?”

  这时,爸爸走到灶王和他妻子的面前拿起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他拿着竹塞子带我回了家。在路上还不让我说一句话。

  到家了,我才张口问:“爸爸,你刚刚为什么不让我说话?”

  爸爸意味生长地看了我一眼:“等你再长大一些,我会告诉你。”

  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你们都做了什么呢?你们又知道为什么爸爸不让我说话吗?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每家每户都团团圆圆,春节有很多习俗:吃饺子,大扫除,穿新衣。吃饺子的习俗得从一个传说说起。

  传说张仲景当年辞官还乡时,他老家正值寒冬,十分寒冷。当时人们没有多余的钱购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冻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冻烂了,有许多人到张仲景求药,看到乡亲冻僵的样子,便舍药相救,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后来张仲景研制出了”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人们吃过娇耳,喝了驱寒汤后,浑身暖和,耳朵气血也通了,吃过的百姓从此都没有出现冻僵的现象,耳朵也没有被冻烂了。

  除夕当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厨房包饺子,我也凑上去包,看到妈妈包的饺子一个个活像小元宝,很漂亮,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擀面杖擀面皮。先把面团放到面板上摁一下,面团变扁了,就可以擀了。三两下一个圆圆的,薄薄的面皮就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乐在其中,不一会儿,一堆面团便一个不剩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面皮放上饺子馅,把中间对折,从左到右捏到一起,一个新月状的饺子便包好了。但是我包的同妈妈包的相比丑多了。妈妈鼓励我说:”再包一个吧,相信你一定会包的更好。”这回我在皮上多加一点馅,包出来变得鼓鼓的.了,美观多了。半小时后,饺子包完了,一个比一个漂亮,花边整齐,小巧玲珑,让人心里颇有成就感。

  让人开心的不单单是吃饺子,还有包饺子这有趣的过程,因为我知道每个饺子的背后都是我们一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啊!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1

  在扬州,正月十三这天晚上要吃汤圆,正月十八晚上要吃面条,又称为“上灯圆子下灯面”。因为爷爷奶奶之前的习惯是自己做面条,所以我们在过年期间都不买面条。

  奶奶拿水和面,爷爷把面揉成团子,我和爸爸妈妈把团子搓成粗细不均匀的条子,场面好不热闹。再说那所谓的面条,其实都是奶奶做的,我和爸爸妈妈做的面条可吓人呢:一头粗一头细的,两头粗中间细的,因太细而断掉的。除了完美的面条,其它都有。每次,奶奶就在旁边看着,一点也不埋怨我们糟蹋了这白乎乎的面团子,只是等我们洗手时,偷偷把面揉在一起,拿擀面杖一压,拿刀划出形状,可以与机器做的面条媲美的'人工面条就完工了。

  我们只是躲在门后看,从未想过要学一学这门手艺。

  软塌塌的面条一掉入锅中就被沸腾的水推来推去,在水中肆意地舒展着筋骨。爷爷和我拿出酱油瓶,往大家的碗中倒入酱油,放入蒜末,盛上面条,浇上面汤,酱油面就出来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爷爷借着酒劲兴致勃勃地问:“知道为什么今天要吃面条吗?”

  “知道,吃上一碗面条,是预祝人们在即将开始的生涯中,诸事都能像面条一样顺顺畅畅。爷爷,这个问题您都问了好几遍了。”我嗔怪道。

  “哦,那我下次换个新的。”爷爷又喝了一口酒。

  我在想,或许《真州竹枝词引》中的“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下灯面。”中的人家指的就是我们吧。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2

  一天我在街上,“咦那个人在干嘛呢?原来在挑树上的灯笼。”看着那火红火红的灯笼。我不禁想起了既快乐又热闹的春节…

  在除夕前天,街上到处都是鞭炮,噼雳啪拉,把街上弄的好下热闹。每家过年基本上都要放鞭炮,小孩子玩摔炮,擦炮,冲干炮,(别名窜天猴。摔炮,玩法简单,安全系数高,只要用力往地上一摔就行了。擦炮,比摔炮危险的多,只有胆子大的孩子才敢玩,它用包装纸上的纸才能燃起来,这时必须快扔出去,不然手就要开花了。在这里最好玩的`是冲天炮,用火点燃它的引线,嗖的一声,它就像一个火箭一样一飞冲天,然后爆炸,玩冲天炮还有许多变种玩法,如载人火箭,用降常伞小人挂在冲天炮的杆子上,冲天炮在天上爆炸小人自己就飞了下来。鞭炮的存在当我们小孩子在春节中,给于了极的快乐。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和舅舅准备了丰盛的大餐,我们家饭香在二楼都闻得到,饭菜被我大口大口的吃,大口大口的咽:因为饭菜太香,使我不由自主地吃了几大碗饭,吃完饭,我们全家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一道光划破天际,突然那道光得一声砰爆炸了,窗外陆续也飞来了几道光。这时我仿佛听到全中国人民的欢笑声。

  春节的快乐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我的家乡在太湖南岸,名叫漾西。这个太湖南岸的小镇有两个特别的风俗,一是用灶头烧饭,二是拜利日。

  用灶头烧饭是很特别的。先要用柴烧火,火变大后就把饭倒进锅里,然后等饭好之后吃饭吃行。

  在漾西,拜利日被当地人们所重视,它一般在过年前几天。在拜利日这一天,我们家会在屋子的正中央放一张桌子。桌子是方形的',有四条边,每条边上都放着几个小杯子。这个些小杯子数量相等,而且都是白色的。在摆好桌上的所有东西后,还会在杯子里倒上一些黄酒。

  做好这一切后,我看向桌上。桌子上很满,在小杯子围成的正方形里,有许多菜、水果和一些糖;菜有肉、蛋等;水果有苹果、香蕉、火龙满分果……左右两边还各放了一根红色听的蜡烛。在偏桌子后面的地方,有一张立着的纸,纸上画着一个人。我想:这个人是什么神仙?还是我们家以前的人呢?因为得不出结果,我以我打算不管它了。再往桌下一看,发现桌脚上有一条鱼被绳子捆在上面,我上前碰一下它的头,它动了,竟然是活的!

  桌子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扁扁的东西,桌子边上有一个大“碗”。过了一会儿,大“碗”里放满了纸做的金、银元宝,我的家人在桌前拜了起来。到我拜时,我走到那个长方形的东西前,把手合上,上下摆了摆。接着跪在那个长方形的东西上拜了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家乡的风俗是不是别具一格呢?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服华妆着出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总是那么热闹、喜庆、欢乐、和谐、美满……而最得我芳心的习俗还是吃元宵。

  一到元宵节,平时我这样只吃不做的人在这一天也会装模作样的包几个元宵,然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等待投喂。但就包几个元宵也给了我不一般的体验。

  白得锃亮,黑得发光。那一团白面,里面没有一丝杂质,是那么纯洁、那么单纯。那种白已经到达了另一种境界,仿佛没有一个颜色的混入它们的群体,硬塞也不行,好像都带有敬畏一般避得远远的。而那一碗乌黑的芝麻,在它的'脸上,倒映出了每一个家人的笑脸。这团黑与其它黑不同,不是黑暗与恐惧,而是用它散发的光击破所有黑暗。

  我拿起一个大米粉团,揪下来一些,在手里揉搓着,那手感,如同一枚龙珠一般在掌心里滚动,用尽力气压扁它,放入调好的芝麻把它们裹在一起。它们似乎一下子不见了刚才的性格,突然变得融洽了许多,好像它们天生就是一对一般,般配得没有一点瑕疵。姥爷把水倒进锅里,我和爸爸则在水还没有大声嚷嚷之际,一股脑的把汤圆扔进锅里。一分钟过后水已经开始大吵大嚷了,这时妈妈倒入一些凉水堵住了它的嘴。(据说这样加三次凉水煮出来会更好吃)没过多久元宵们洗完热水浴,准备擦干身子出“浴室”了。拿出五个碗,把元宵盛进去,大功告成。

  这次元宵节我们包的不仅是元宵,还包进去了一家人的包容与谦让。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家乡东北作文10-0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1-0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10-24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1-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9-30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0-10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1-27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