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09-01 08:38:48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常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风俗作文常用(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捞”、“烧大炮”等等。在我的亲眼所见中,“烧大炮”是一件最让我难忘、最可喜可贺的事。

  在天堂墟这一带地方烧大炮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各村庄及墟镇街道可热闹了。这一风俗盛事在莲塘村和朱所村尤为特别隆重。

  我们小孩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烧大炮活动开始啦!有人把灯笼挂起来了,那火点在灯笼中闪烁着,仿佛在跟现场的人们说:烧大炮正式开始。

  人们把现场围成一个大圈。村长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间,手执着火种,点燃了炮竹。顿时,四、五个小炮从炮筒里射出来 ,并飞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从天而降……

  “轰隆!”一声炮响,别紧张,现在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围在现场的人立即争先恐后跟着花炮,只要捡到了花炮,就会有利是领的哟。当然,花炮也不是只有一个,还有很多在后边争着要上场呢。

  烧完大炮后,会有舞狮来助兴,还有八音为人们演奏,还有趣味浓郁的曲艺表演来献给人们欣赏……总之,节目繁多,热闹非凡,令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家乡的烧大炮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人们已经是喜悦满怀,精神抖擞。这项民间风俗同时会带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人们祈祷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顺利。

家乡的风俗作文2

  每到“腊月二十四”时,每户家庭要把环境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蜘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每一处地方打扫的一尘不染,家家户户到处喜气洋洋地,干干净净迎新春,这是每家每户对新春的美好祝福

  贴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公正,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对新春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方式。每到春节,每十户家庭就有九户家底都要把一个大大的“福”贴到门上。有些地方,他们会在窗户贴上自己剪的纸一一窗花窗,窗花不仅衬托了喜庆的节目气氛,也不让春节那么单调。

  除夕夜可真热闹,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闪烁的光芒。在外面上班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不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这一次夜大家都不睡觉,都要守岁到凌晨一两点再睡

  正月初一大家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拜访亲戚好友,小朋友们都会拿到红包,大人们在一旁有说有笑,女人们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饭莱。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吃上软软糯糯的汤圆,都会在门前挂几盏灯,吃汤圆表示家人们团团圆圆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3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4

  谁没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每个人的家乡虽然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是相同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些风俗吧!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和竹叶。甜的要加入豆沙、花生和红枣,咸的要加香菇、肉丝和盐巴等。首先用两片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米和馅,用筷子插几下,使米和包馅更结实,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后,用草绳把它梱紧。蒸好的粽子香气扑鼻,可好吃了!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艾草,可以驱赶蚊虫,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驱邪。划龙舟是端午节才有的比赛。几条龙舟一字排开,哨声一响,几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先划到终点,并夺到旗子的队伍就获胜了。那是多么精彩的比赛呀!

  除了端午节以外,我家乡的春节也很让人喜爱。每到春节前,人们会络绎不绝地到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都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鹅、鱼、猪肉等,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在家里,大家忙个不停,手拿扫把,脚踩椅子,爬高爬低,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新年新景象,大家都为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始而忙碌着、快乐着。不用说我们小朋友是多么喜欢春节的到来了。

  我爱家乡的风俗,更爱家乡的亲人!

家乡的风俗作文5

  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腊月也已悄然到来了。

  在我的家乡,一进腊月人们就充满了迎春的热情。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粥里溢出来的`。

  每年腊月初八的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妇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忙着洗糯米、捡各色豆类、选各种干果,备齐各种佐料,用小火慢慢熬制腊八粥。腊八粥中赤豆、红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让粥变得甜腻腻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红豆则不一样,这可是有故事的呢!

  传说有“赤豆打鬼”之说。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原因。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赤豆、红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熬制腊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制,等到热气腾腾,香味弥漫整个厨房的时候,腊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致,那份温暖,是商店里买来的八宝粥无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就仿佛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热乎乎的。不管寒风多么刺骨,始终洋溢着温暖。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过后,马上就要迎来了春节。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它也别有一番风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6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是说从前有一个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三个弱点。所以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看到“年”了。

  三十儿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楼下放鞭炮。记得当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有在地上开的,有在天上开的`,还有儿童鞭炮等……记得当时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两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却遭到我的吐槽说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蓝色的仙女棒跑来跑去,把自己当英雄一样在打怪兽。当时妈妈问我们:“你们知道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我们四个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了答案:“是因为要吓走‘年’这个怪兽!”妈妈笑着点头说我们聪明。这时,买鞭炮的爸爸说道:“放鞭炮啊,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们几个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着。也都明白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次放鞭炮,我们都明白了很多知识,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

家乡的风俗作文7

  家乡的春节按家乡的风俗习惯:“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从农历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冒着严寒忙着打扫卫生,希望扫去一年的秽气。远在天涯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续赶回家和家人团渡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大人们准备了满桌吃的`,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到黎明前开门,又是鞭炮齐鸣,这就是象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正月初一,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又轮到我拿压岁钱了。每年长辈红包时,总会说几句祝福的话语,比如好好学习,键键康康之类的话,儿孙们都说几句吉祥话。那时压岁钱不只是给孩子们快乐,也赋予了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家庭兴旺的美好希望。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也是把过年剩余的东西吃完,再吃一些汤圆,像征今年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家乡的春节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寒食节禁言火,只吃冷食,还是觉得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所来给命名的节日。而这寒食节的来历,也确实有一段凄美悲壮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晋文公。重耳(晋文公)流亡逃走。

  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介子推随晋文公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重耳力为晋君,介子推可谓进了犬马之劳。

  这犬马之劳中最可敬的是“割股充饥”一事。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差人去找介子推时,介子推已背着老母隐入绵山。晋文公找不到,听小人之言火烧绵山,火烧了三天三夜。而今完工也只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体。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设立寒食节来纪念他。(所搜集的材料可以概括组合,不要照搬,照抄让人生厌。)

  现在的清明节我们又叫踏青节。在这一天我们要吃清明果。清明果又名青团,艾果等,我老家的.人都管这叫清明粑。

  清明果虽然外形有些类似于饺子,但口感上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饺子的皮一咬就破,而清明果的皮略带拉伸性,还有点粘牙。

  还记得有次清明节半夜醒来肚子空空的正好锅里传出阵阵香气,我掂死角偷偷溜进厨房,偷吃外婆花做的清明果,清明国旅略带辣椒,对于我这个不爱吃辣椒的人来说,那点辣椒可真是把我辣惨了。

  隔天早上醒来,我顶着一张香肠嘴被表姐和表妹笑了好几天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后就要放烟花,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中秋节到了,我们xx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xx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xx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xx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xx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xx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xxx的外公、外婆和在xxxx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

  虽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也没有远近闻名的景色,但在宝清人的心里,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正是我们心中的全部,人们朴素的性格,极具风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们留恋它的原因。

  东北,冷的代名词,哪怕是立春,也仍旧是一片白茫茫,宝清人爱杀猪菜,就像北京人迷恋北京烤鸭,在冬天,严寒也抵不住我们火热的心,叫上几桌亲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唠一唠家常闲话,小孩儿成群结队,到外面拉爬犁,转冰上陀螺,到了饭点,再端出用酸菜,血肠,五花肉做成的杀猪菜,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不仅杀猪菜,汤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宝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食品更容易储存,逐渐的成为宝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尝试过在冬天钓鱼吗?对于宝清的'钓鱼爱好者,这些都再平常不过,与两三个好友,来到冰厚一米的水边,用专属的工具在水面凿出两个洞,搭上帐篷,摆上炉子,坐等鱼儿上钩,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炉子温暖的火光,与朋友之间钓鱼的快乐,将这份看似难熬的时间,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乐趣。

  说到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锣鼓,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舞着,舞着,期间既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60来岁的大爷阿婆,还有一群玩玩闹闹的孩子,好不热闹!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地冷,心不冷!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对中国人来说,过完元宵节才是过完一个完整的年。

  元宵节说起来有两件大事,就是吃元宵,赏灯。用古人的语言来说元宵节就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春节一口暖融融火辣辣的长气吹到元宵…。

  说到元宵节,不得不提到汤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元宵与汤圆有什么不同呢?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元宵是“摇滚青年”,而汤圆是“包工大师”管他是不是呢帮汤圆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到这一天孩子们最盼着妈妈包的汤圆。汤圆快成形时,锅中慢慢飘出一股淡淡的香甜味。过几片刻,小小的汤圆便躺入碗中,细腻软糯的糯米团,静静的泡在温水中,慢慢的香味越来越浓郁,摆到桌子前,使人忍不住要咽几口唾沫。用筷子轻轻咬开,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好像绿水荡漾一般舒畅,慢慢的便散成一个圆,黑芝麻香甜可口,豆沙甜而不腻,水果馅儿流出各种颜色,嘴间流露着糯米的香甜,馅料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家家门口前,挂着“满色天仙”,门口外可能是素白的纸质彩花,也有可能是“扬帆纸船”还有可能是色彩绚烂的长龙,但无论是什么,人们都在上面附上了对新一年的'盼望与美好。

  边赏烟花,原来赏花灯,每年,宽阔的马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星星点灯,灯火通明。

  “元宵”,更是一家团聚在一起的日子,“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我更希望所有的家庭,日子就像这元硕的汤圆一样,“团团圆圆”。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节》之后,也想一展我们家乡春节的风采,快来瞧瞧吧!

  腊梅花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小区,我就喜欢这梅花香,不为别的,只为腊梅一开就要过年了!这花香也算年味儿吧。随着浓浓的年味儿,我们迎来了春节的前奏——腊八。腊八一大早妈妈就起来忙,原来是熬腊八粥,什么红豆、绿豆、黑豆……什么花生、枣子、葡萄干……什么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进去,不一会儿便有了香味儿,这浓浓的粥香也是一种“年味儿”。

  过了腊八,我就开始盼二十三过小年儿了,这天是大年的“彩排”,这天过的好,大年也就更好。这天是要祭灶神的,还得用麦芽糖祭灶神,据说因为麦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事,也有的'说,因为麦芽糖是甜的,可以让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这天我们全家大扫除,好表现出新年新气象,上午我们把床单、窗帘、台布……全部洗干净。把地扫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这天早上要去买年货、对联。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挤掉了。回来要把窗花、对联全部贴上。下午还要炖肉,包饺子。包饺子时还要包三、四个“钱饺子”,谁吃到的多,谁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运就多 。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来拜年,拿压岁钱。小孩们最喜欢过年,尤其是初一、二,因为有压岁钱拿嘛!但可不是白拿,还要叩头如捣蒜。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我的童年是在丽水乡下度过的,那儿每年中元节都要放河灯。妈妈不许没有九岁的孩子去看河灯,怕出意外,再加上姐姐们每次看河灯回来,总是一副满足的样子,我于是也觉得河灯是个极神圣极美好的东西了。

  九岁那年的中元节,我被允许第一次去看河灯。一周前,我就开始兴奋,天天拉着人家唠河灯。

  终于熬到了七月十五,天还没黑,我就蹲在河边等。我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时间走的`多慢:云飘来又飘走,鸟儿已经飞了上百个来回,可天就是不黑。过了好久,姐姐才姗姗来迟。我催促她:“放吗?放吧!”可姐姐却只是故作老成地摇摇头,说:“还不到时候。”我急了,但却不说话,只是盯着姐姐看。她似乎也受不住我渴求的目光和河灯的诱惑,打开装河灯的篮子,拿出几个河灯。她做的河灯总是很精致:彩纸折成荷花的模样,每一片花瓣都是不同颜色,荷花中央用胶水固定了蜡烛。我不由联想到妈妈说“荷花灯是用来悼念逝去的亲人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畏之意。姐姐点亮蜡烛,俯下身子,将河灯轻柔地往水中一放,荷花状的河灯便缓缓漂远去,直至没入一片灯光之中。

  来放河灯的人渐渐多起来,河灯便也增多了。几十盏河灯汇成一股彩流往远处流去,然而没过多久又潇潇洒洒地分开了,将被夜泼上墨的湖重新染成霓虹色,并带着此岸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幽幽闪闪地飘向彼岸,烛光悠悠,温润而又神圣。

  回到家后,我们还必须吃鸭子、喝茶。现在想来,那的确是极美好快乐的日子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06-03

家乡风俗作文11-04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10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6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1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