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5-12 19:24:17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清明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的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清明的作文300字四篇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1

  拜祭先人是孝敬一种表现,是一种尊敬先人和怀念先人,敬仰先人一种最重要一种礼节,这个时候是个传统忌日,纪念先人,是看望先人一个最好时间。

  清明节时候,好多人都会来到先人墓碑前,献上花朵,献上祭品,献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和叔叔,父亲,还有我小弟弟们来到这里,纪念先人离去,纪念先人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小雨把人心情勾了出来,用一种怀念心情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这个让人敬仰先人墓碑前,述说自己心声。看望先人其实是非常必要,想想过去,想想以前,没有先人们培养,哪里还会有我们现在生活。没有先人我们将不付存在。清明节这样一个日子能体现出是一种拜祭最适合日。清明节这个日子是给先人一个与我们互相沟通和互相探望一个机会。清明节这个日子让先人们安心,让后人们进进自己孝心,让后人献出一种敬仰和孝敬。这样也是对自己一种尊重,万事孝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最前面,才能拥有更多做人标准,才能做一个正直人,做一个孝敬人。

  清明节拜祭日子,是纪念先人离别,是纪念先人们一个节日。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2

  清明节是我国民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

  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3

  我和××、××一起去爬山。在去老竹镇的路上,有许多山,半山腰上有许多桃花。大人们赏桃花,采野菜,我们则去爬山。

  这山可不好爬,又陡又峭,还没有小路和台阶,一般人可上不去。上第一道土墙最难,有一米五那么高,跟我身高差不多。可这怎能难倒我呢?我往后退几步,再往前加速跑,三步并两步,抓住树枝后,往上一撑,就上去了。××学着我的样子,也上来了。在我俩的帮助下,××也抓着树枝爬上来了。接下来的一段路比较好走,往上冲就行了,不过要踩住,不然会掉下去。最后一段就要到山顶的路最难走,树木挡道,荆条拦路,害得我的'手被扎出了血。可这并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我们三人互相帮助,终于登上了山顶,征服了这座山。

  站在山顶,往山下一望,一片浅红色映入我的眼眶,桃树种得十分有规律,每一个阶梯种两棵桃树,树连着树,一片浅红色。桃树林的右边,是一片竹林,葱绿葱绿,桃树林和竹林之间只有一条小路相隔,一浅一深一对比,造型便独特起来。油菜花在山脚的一块平地上,一片金黄,十分美丽,我的心顿时舒畅起来。

  爬山真好,可以欣赏美景,可以锻炼身体,更可以锻炼意志。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天是清明节,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随着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路上显的比较拥挤,大家都赶着去老家祭祖。等我们到了老家,亲戚们都已经到齐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在爷爷奶奶家聚会,比过年还要热闹。

  我们吃过了中饭,大家便从家里出发,这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带着奶奶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里油菜花开,蜜蜂嗡嗡,远远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就像是金色的绸缎闪闪发光。尽管下过小雨,但还让人感到春天浓浓的气息。山上有许多人在祭祖,不时地传来鞭炮声。爷爷奶奶说:“我们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坟。”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从这里开始。只见伯父们将落叶扫开,将杂枝砍掉,在坟前摆上糖果糕点等,在碗里倒上酒,然后缓缓地洒在地上,奶奶嘴里喃喃地说着,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坟前,大家以辈份和长幼秩序跪拜。烧上纸钱,点燃鞭炮,隆隆的鞭炮声响彻了这寂静的山间。

  爷爷说:“祭祖是让我们祭奠自己的祖先,更是要我们知道,人不能忘本,特别是生活在富有条件下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