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三次沉思_650字
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
下了飞机,当年的爸爸和两个小孙孙坐在一辆快速连车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一位沉思着游客—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就是当年那两个孩子的父亲。现在,他正在和自己的孙子南下回乡。当他再一次看到矗立着的“卫士”时,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像想起什么似的,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的眼睛在一排排粗壮的白杨树中寻找着,一棵,两棵,三棵……忽然,他发现了当年那几棵迎着风沙成长的小树,现已长成了和其他白杨一样的大树。
虽然事情过去已久,但那几棵小树的样子却依然铭记在他心中。他把一旁玩耍的孙子叫来,让孙子在自己身旁坐下,说:“你看那几棵大树。四十年前,他们还是几棵小树,当是为什么现在它们长得那么高大呢?”
“嗯——不知道。”
“那你知道这些树是怎么在这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上生存的吗?”
“不知道!”小孙孙显得有些不耐烦。
当年的爸爸却耐心地说:“这些树的名字叫做‘白杨’,这种树的生命力很强,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就算是茫茫的大戈壁也不列外。也就是说,白杨是依靠不屈的精神才活下来的。明白吗?”
“嗯。”孙子答道。
【第三次沉思】相关文章:
《沉思录》读后感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