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故居作文(通用2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故居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故居作文 篇1
今天,我们来到了“常州三杰”中张太雷的故居。
走进大门,只见这里灌木丛生,墙上的蜘蛛网清晰可见。就连厨房用的器材也是用石头作的,可见年少的他是多么到的贫穷。
接着,我们认识到了他的祖上是常州有名的世家。为情乾隆年间的大学生,事母至孝,兄弟友爱,世人便称张府为“仁让堂”。他的曾祖以经商致富,并为赈灾捐献了大量钱粮,但他的父亲却采虽为县巴生为秀才,可早已家道中落,只得长年寄居在岳父薛锦元家。从此张太雷过上了贫穷的生活。
可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以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入天津儿洋大学法政科,但后来由于国民党内乱,战火连连,他便发出广州起义,动员了全广州人民的反抗,但在1942年,这颗正义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在与敌人的生死搏斗中,不幸身中三弹,年仅二十六岁。
看到这里,我不禁两行泪悄悄的流了下来……
参观故居作文 篇2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我们张青莲小学毕业班的孩子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前往王淦昌故居。一路上,春风拂面,鸟儿啁啾,路旁的玉兰海棠笑靥绽放,如喷花般的飞泉,让树下天真烂漫的我们心花怒放。
穿过宽阔的马路,经过一座小石桥,就来到了支塘南街,四周古色古香,白墙黑瓦,恍若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踏在厚实的由一块块历史悠久的石板铺成的路面上,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或许在几百年前,也有一个人,如同我一般,漫步在这老街上……走着走着,路两边的房子像是有磁力一般,越走越窄,最窄的`地方只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走过。不一会儿,就到了纪念馆门口,稍抬头,就看见了一块大匾,是王淦昌的得意门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题写的“王淦昌故居”五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是庄严挺拔。
整个故居坐东朝西,共有三进三院。跨过门房,进入大厅,我们开始认真地听讲解员给我们介绍王淦昌先生的生平事迹,讲解员讲得生动,我们听得仔细。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核武器的研究,曾3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整整隐姓埋名17年,世界少了一个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而我国多了一个两弹一勋……听着听着,我们都被王淦昌先生爱国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
房间一进又进,四周墙壁上整齐有序地展示着先生的照片和生平资料,再看看那些保存完好的王淦昌先生用过的日常用品,一把椅子,一盏灯,几本书,让我更是身临其境,仿佛看见了先生当年在这里发奋读书的样子。
最后,我们转入后花园,里面的山茶花长满了深绿色的叶子,这满树的叶子中簇拥着大红色的山茶花,煞是好看,边上就是王淦昌先生的铜像,他面带笑容,眼睛炯炯有神,显得谦逊又平易近人。
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缓缓地走出故馆。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比王淦昌先生,我实在需要改变。我想: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他非凡的意义吧!作为小学生的我,只要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就可以在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刻开始,我要牢记:学院士精神,育正修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
参观故居作文 篇3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故居。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砖合瓦的四合院。远看,房屋顶上的瓦片一层叠着一层铺设在屋顶上,屋顶的两边高高翘起,圆形的拱门上有着“东方既白”四个大字。往里走了几步,又看到一座拱门,拱门上面白底黑字,写了“澄怀观道",拱门的造型非常漂亮,有飞翘的檐角。
我进入小院内,看到了两株石榴树,其中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树上开满了像红灯笼一样的石榴花。我想,这棵树是否是李可染先生当年亲手栽下,为它浇水、剪枝、施肥的。要不然,它怎能长得这样茂盛?不知不觉,走进了李可染先生当年的卧室。他在这所房子里生活了近三十年,是他从幼年到青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会友交谈研习绘画的场所。看着桌案上的笔墨纸砚,青石铺成的路面,还有盛开的石榴花,真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走出故居,我们来到了李可染艺术馆。一进大厅,就看见鲜花围绕着的李可染先生坐像,笑容可掬,神态安详。顺着楼梯,我们来到了二楼。艺术馆专门请了李可染先生的亲人李爷爷给我们做讲解。李爷爷告诉我们,李可染先生1907年出生于徐州,父母都不识字。他们忠厚、淳朴、善良、勤劳的劳动者品德就是李可染先生的“家教"。李可染十三岁师从钱食芝学习中国画,1927年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1931年以后李可染以满腔热忱投入到爱国救亡运动中,绘制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辜者的血》《是谁杀了你的孩子》。新中国建立以后,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万里写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并创立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派”。
当我们迈入李可染先生的艺术作品展厅,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最擅长画牛和山水画,一生钟爱画牛。为什么呢?1940年在重庆时,邻居家养了一头水牛,他每天观察牛的姿态和外形,从此爱上了画牛和牧童。李可染先生有一颗爱国心,在抗日战争时期,需要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致对外,并且还要有牺牲精神。为了鼓励国人,需要塑造一个艺术象征,李可染先生认为就是牛。李可染先生对牛的品格气质十分钦佩,以牛为师,所以他终身都爱画牛。
我们还看了先生许多的作品,《万山红遍》《漓江胜境》《五牛图》……最有名的是《万山红遍》,2012年曾经拍出2.93亿的天价。站在这幅画作前,我觉得它在告诉我们,每一幅作品成功的背后,都是老先生多年绘画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一上午的参观和学习,让我感触很深。李可染先生在晚年时以“白发学童”自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发,坚持不懈,终将也会取得成功。
参观故居作文 篇4
这一周没有作业,而且连放四天假。今天是五一,我、爸爸、妈妈和奶奶去参观诗圣杜甫羌村故居,想想就兴奋。
一路上,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小草大树都穿上了绿装。工人叔叔日夜不停的维修道路,我默默点赞他们“劳动最光荣”。
经过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羌村,(羌村位于今陕西省富县城北十五公里的309国道北侧、这里青山环绕,碧水中流,风景优美,村里有三珠古愧,村东有天宁寺遗址。)沿着公路一直往进走,听村民们说杜甫故居在村中间。我们沿着巷道一直往村中间走,首先映入眼睑是一颗梨树,距离梨树几米远有两间破窑洞,真的'是破旧不堪,这就是杜甫的故居,我有些不相信,但是这确实是杜甫的故居真没想到。爸爸开始给我讲杜甫的历史了(杜甫公园712到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人,长安收复后,诗人随家离开羌村返回长安,居史料记载,诗人一家在羌村住了一年零4个月,其家居羌村期间的诗作大概有十多首。羌村当年以羌人居多的小山村,从此和一代诗圣杜甫紧紧地连在一起。)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这个周末,我收获很多,参观了杜甫故居,对诗人杜甫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玩的真是高兴啊!
参观故居作文 篇5
“多少年小河,在我家门家绕……”凉爽的风儿徐徐掠过面颊,我哼着歌儿,和妈妈一起来到秋瑾故居。
买了门票,我兴致勃勃地走进了秋瑾故居介绍室。展现在眼前的是汉白玉雕成的秋瑾头像,“碧血常开自由花,丹心结出和平果”时刻赞美着她。“巾帼英雄”四个孙中山爷爷题的词,赫然挂在墙上。
沿着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和畅堂”。这儿曾是秋家举行重大活动和接待宾客的场所。这“和畅堂”古朴却不失典雅,黑底金字的`匾下是刻着花儿的画桌,四把木椅子摆在两旁,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理。
迈过高高的门坎,步入秋瑾生平事迹陈列馆。“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周恩来爷爷题的词在雪白的墙上显得分外醒目。伟人们对女侠的赞美数不胜数。我从资料上了解到:1907年7月13日下午,秋瑾不幸被捕,她在清吏的严刑逼供下,坚不吐实,她怅恨壮志未酬,挥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两天后的凌晨,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我感慨万分,一代女中豪杰就这样惨死在了清兵的屠刀下。
“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好一个巾帼英雄!
参观故居作文 篇6
路上,下雨了。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每每想到她,心里便一阵悸动,一股惆怅涌上心头。她,鉴湖女侠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也许,是绍兴黄酒的热烈,造就了她侠骨柔肠的性格;也许,是绍兴黄酒的甘醇,渗染了她爱国救民的少年心。她的故居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塔山脚下。
走进故居,一阵肃静,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秋瑾在这里来回踱步策划革命的.场景。来到秋瑾卧室,里面一张古式雕花木床,一张褪了漆色的书桌,桌上放着秋瑾用过的文房四宝。秋瑾紧锁眉头、伏案疾书的场面仿佛穿越时空,展现在我眼前。
向前走一进,便是展厅。墙上贴满秋瑾的史料。其中,有一把铁锈的倭刀,它陪伴秋瑾走过血雨腥风。秋瑾已逝,刀锋依旧闪亮。这把刀至今仍散发着一股刚毅之气,再现着秋女侠为国捐躯的壮烈场面。
秋瑾故居还在迎来络绎不绝的探访者。它默默地告诉着人们,这里,曾有一位兰心蕙性的女子读书习文、练拳舞剑;这里,曾走出一位风姿动人、豪迈奔放的巾帼英雄……
参观故居作文 篇7
在我家有一本书《呼兰河传》。我问妈妈:“这个呼兰河是我们呼兰区的呼兰河吗?”妈妈说:“是的,它的作者萧红就是在呼兰河畔长大的,萧红故居就是她的家。”呀!呼兰河居然被萧红被写成了书,我对《呼兰河传》和萧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兴奋的是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萧红故居。
远远望去,萧红故居是一个灰色的'高墙围成的一个院子,墙上写着“萧红纪念馆”几个大字。刚跨过门槛,我就看见了萧红的白色玉石雕塑,她坐在一块石头上,一手托着腮,一手拿本书,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从雕塑下面的介绍中我了解到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31岁就生病去世了,她给后人留下了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萧红故居分为东院和西院,东院就是萧红出生的地方。萧红几岁时,妈妈去世了,萧红就一直跟着爷爷在一起生活。萧红和爷爷住在东院。东院有5间正房,后面有小偏房、磨坊、粉房、王大姑娘住房、马棚、养猪户住房、还有后花园。
我们来到这个小偏房,听妈妈说这里发生过小团圆媳妇惨死缸中的悲剧。小团圆媳妇就是“童养媳”的意思,旧社会穷人养不起孩子,把孩子卖给富一点的人家养,长大成人后就做这家的媳妇。婆婆家用跳大神的方法给童养媳治病,反复用开水烫,最后把团圆媳妇折磨死。看热闹的人们抱着一种救她的心态却害死了她。那时候的人多么的愚昧无知啊!
我们又来到后花园,站在那里仿佛听到萧红和祖父的欢声笑语,还有蚂蚱、蝈蝈的叫声……
当我再站在萧红的雕塑前时,我对她就更加敬畏,回家后我要把《呼兰河传》仔细地读一遍。
参观故居作文 篇8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的师生有幸来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参观。去的路上雨点飘洒下来,道路堵塞。可“堵塞”非但没让我们的兴致降低,还使我“一定要去好好参观”的想法更坚定了。
好事多磨,堵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钦佩已久的盖老的故居了!“堵了这么长时间,得好好参观参观了!”我心里兴奋地想。
走进大门,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进入了记录盖叫天一生点点滴滴、坎坎坷坷的介绍区。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自己把腿骨打断也要为艺术事业做贡献的事迹。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想到我自己有时候为了打个预防针都会哇哇大叫的情景,不由得一阵脸红。我由暗暗下了决心向盖老好好学习,学习他的坚强毅力和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到了盖老生前的会客室、书房和卧室。哇,会客室的'大门那儿有一块牌匾,我赶紧走过去看,上面写着“学到老”几个字!据了解,这是盖老的座右铭。对呀,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再看卧室,和我想象中的差太远了吧!既没有我想象中的金镶玉雕,也没有我想象中的古董家具之类。没料到只有一张床和两个花瓶。身为一代京剧大师的盖老,为艺术奉献了一生,可自己的生活却如此的节俭,如此的清贫,让我更加的肃然起敬。
这次参观让我的心里产生了有别于以往参观的种种感想。让我学会了坚强、执着、节俭……
参观故居作文 篇9
国庆节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一路上,我看着路旁的树木好象向我们鞠躬,欢迎我们似的。
“我们到了!”我欢叫着。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叫声就逼不及待地和我进去。一进故居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是一尊大铜像,大铜像是梁启超的铜像。回过头来就看见水池,水池里的水很浅,顺着我们走的方向越深越深,我透过水清楚地看见几十尾小金鱼欢快地畅游着。接着,我们进了纪念馆,纪念馆记载了梁启超的亲人、朋友、家乡风貌、家世、科学之路、百日维新事迹等,还特别记载了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8岁能诗文,9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5岁就学于广州学海堂,17岁中举人,18岁受学于康有为。初涉政坛,站在维新运动潮头,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经过3年的宣传准备,终于迎来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潮一百日维新。他是立宪运动的旗手,戊戌变法,护国运动的主帅,“五四”运动的间接推动者,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著论求为百世。
这么一个纪念馆,就可以让我知道一些历史故事。
参观故居作文 篇10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跟着旅游社去绍兴。经了大约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绍兴,我们的第一站是鲁迅故居。
一下车,住在绍兴的小林导游来接我们,她把我们带到了游绍兴第一站——鲁迅故居。
进鲁迅故居前,小林导游说:“鲁迅故居有4000多平方,比鲁迅祖居多出1000平方,是周家最大的建筑。”说完,并带我们进了故居。
进去后,我们先看到了迎客的徳寿堂,徳寿堂的`上方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画,画下摆着一张张清朝时代的精致凳子,上面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
接着,我们参观了鲁迅先生的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精致的木质清代床、刻着动物的木质圆木桌......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制的。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书房,书房里放着许许多多放书盒,一张精致的木桌上放着许多毛笔,那是鲁迅先生的阅读桌。
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是鲁迅以前上学的地方。我们看了鲁迅以前坐的椅子和写字用的桌子。我们听小林导游介绍:鲁迅的桌子上刻有一个“早”字,那据说是因为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了,他感到十分惭愧,所以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每天要早点到学校,不要迟到。
鲁迅不愧是绍兴名人,他的小时候就严格要求自己,我该向鲁迅学习。
参观故居作文 篇11
8月13号上午,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
进入了鲁迅故居,我们每人拿了一副导视图。我看到上边写着,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诞生和成长的地方。故土包括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
鲁迅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此。在此生活至18岁区域,南京求学,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居住于此。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祖居,墙上有一副照片,上面是鲁迅子孙三代的合影,鲁迅祖居的旁边就是三昧书屋。这是当时绍兴中最有名的'书塾。鲁迅12到17岁就读于此,曾因替父买药而迟到,在课桌上刻早字,警醒自己。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听导游介绍说这是周家的菜园,鲁迅年幼时。经常在此游戏玩耍,成年后曾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文回忆。文中提及的泥墙根至今保存完好。
我要好好找几篇鲁迅的作品来了解他的光辉历史。
参观故居作文 篇12
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听说,那里面有一座茅盾纪念馆。我一开始以为茅盾纪念馆中的“茅盾”是两个人发生了“矛盾”的意思,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呢?
我怀着好奇心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向了茅盾纪念馆的大门。我发现,里面的房子是用青砖和瓦片盖的,和我们现在的建筑不一样,爸爸说这是江南古镇建筑,非常特别!走进了纪念馆,印入我眼帘的就是一尊半身塑像,是一位老人,一只手拿着笔,好像伏案在桌子上写着什么,走进一看,上面刻着塑像的名字。原来,他就是茅盾!我们继续向里走,看见了两间陈列室,其中一间里有茅盾爷爷用过的生活用品,比如:老旧的书柜、写字台和很多的书;另一间陈列室里摆放着他和他家人的照片还有他写的文章以及一些书画,共150幅呢!从这里我知道茅盾爷爷是一位爱看书和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深奥,但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来到二楼,上面展示了茅盾爷爷各时期的.照片和写文章时用的章、上面印着他的笔名,居然有90多个呢!茅盾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原名叫沈雁冰,是一名伟大的作家,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他在文章里提出了当时人们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栋房子他住了十三个春秋了,留下来很多珍贵的资料和物品,我也要做一个和茅盾爷爷一样有思想的人,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参观故居作文 篇13
从爷爷家出来,路上不经意看到了这间院子,便被它吸引住了——石砖砌成的墙,雕刻着复杂的花纹;木头做成的门窗虽经过岁月剥蚀,有许多短或长的缝隙,但仍显得气派十分。抬头,看见门上嵌着一块木板,上面大而精细的刻着:朱自清故居。
跨过高高的.门槛,里头先是一个小园子。地是用石块铺成的,两旁整齐的摆放着一盆盆的花。这些花或粉红,或深红,被墨绿色的叶子簇拥着,显得格外娇艳富丽。园子里还摆放着两大陶瓷缸,深褐色的底面上雕着许多金色的龙,盘绕着,嬉戏着。乍一看,这缸甚像酒缸,其实不然,里面盛着满满的水。不知为什么,这些水格外的碧绿。凝视着水,我心想:想必朱自清爷爷那么多描写溪流的散文,灵感是从此而来的吧!
往里走,便是朱自清爷爷的一间屋子。这屋里到处可见木制的家具与摆设,闻之有一股木头的异香。我看见有两张高木椅子摆在一张木桌子的两侧,心血来潮,坐了上去。也许是因为年久的关系,我一坐上去,椅子就开始“嘎吱嘎吱”响。我看这椅子不太结实,又有许多漆也掉落了,怕把朱自清爷爷的东西弄坏,便没坐几下就小心地下来了。
“嘎——”,一阵长又刺耳的摩擦声响过,我推开了另一扇木门。一瞧,又是一个小园子。看来朱自清爷爷还真是喜欢园子呀。这园子虽然不算小,但跟前一个是没法比了。我站在园子中间,发现这里既没有鱼池也没有花草,除了有几条可以通房间的阶梯之外,空荡荡的一片。我看了看那些未开的门,一股想去敲门的想法涌上心头。去试探一下有没有人,也许朱自清的后代就住在这儿呢。可是转念一想,如果真有,如此鲁莽的就去敲门拜访,岂不是得罪了朱自清的后人吗?果然,我还是不敢,在园子里又转了一圈,没意思,便退下了。
走出故居,回头望望,仿佛看见朱自清爷爷正在里面微笑着,挥手送我……
参观故居作文 篇14
前几天老师带我们去瞻仰了乔冠华爷爷的故居(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经过这次参观后,我们对乔冠华爷爷的生平事迹了解了更多,不禁对乔爷爷肃然起敬。
乔冠华,生于1913年3月28日,卒于1983年9月22日,因脑溢血突发而死。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
我们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走进大门,来到了前院,只见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不停地唧唧喳喳叫着,好像在歌颂乔冠华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一抬头,我发出了惊叹,只见双龙戏珠的'图案呈现在我的眼前,两条青龙威风凛凛,中间的珠子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金光,好似真的一般。
我们再走进一道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张照片,上面乔冠华爷爷与夫人章含之奶奶,两位老人安详地微笑着,好像边向我们招手边说:“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侧面墙上挂着乔冠华爷爷生前书写的几副对联,字字珠玑、圆润。顺着梯子爬上小阁楼,上面有一张小桌子,摆着一台破旧的桐油灯,桌上几支毛笔的毛全掉了,光秃秃的,显然不能用了,桌子旁边是乔冠华爷爷小时候睡觉用的木板床,简陋极了,这一切都说明乔爷爷小时候的生活起居是简朴的。
窗外,竹林青翠欲滴,竹林后的小河中隐隐约约有几叶小舟停泊着,风一吹,竹林中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吹奏一首赞美乔冠华爷爷的交响曲,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出了门,我一眼发现了好似腾空而起两棵大树盘旋着,像两条等待时机即将腾飞的巨龙,真是太壮观了!
参观了乔冠华故居,我更加了解了乔冠华爷爷,也在心中暗暗立下了决心: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乔爷爷的事迹在我心中永垂不朽!
参观故居作文 篇15
今天去看了一下故居,那是我从1995年到1999年里的家。我们那排房子只有3户人家,我们家排右第一房;中间是杨丹哥哥家,大我3岁;左边是一个大姐姐,大我6岁。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学前班,什么负担都没有,每天只要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就可以了,年纪最大的那个大姐姐也只是小学生。左邻右舍的孩子都经常到一起玩,由于年龄的差异,能玩,又不会打起来。
今天到那儿看了一下,昔日的旧房子不见了,新建起了另一排房子,门的方向和原来正好相反。原本宽敞的那一片地面好像也变小了许多,不知道是因为新的.房子产生的视觉效果,还是我长大了。杨丹哥哥也搬家了,那个大姐姐还在这儿。她也已经高三年了,听她说,明天她还要再高考一回……
很难想像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曾经的生活只留下了一点点碎片。而对比当初的那一片土地,那一块小小的地方,唯一不变的只有一株即将死掉而还散发着清香的茉莉花。
参观故居作文 篇16
今天,我们到徐霞客故居去参观了。
我们先来到了故居门前的广场上,听讲解员介绍:徐霞客20岁出去旅行,到55岁回家,这30多年里,他走遍了19个省、市、自治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还是著名的探险家、旅行家、地理学家。
接着,我们来到了仰圣园,仰圣园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碑廊,碑廊里有许多书法家的作品,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我看了很羡慕,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也能放到这里。
参观完了仰圣园,我们又来到了徐霞客故居。呀,好大的`一棵罗汉松!听老师说,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抬头一看,它高耸入云,都超过屋顶了;罗汉松真粗啊,要4、5个同学才能合抱过来。据说,这棵罗汉松还是徐霞客爷爷亲手栽种的呢!
当老师带我们走的时候,我们留恋往返。
参观故居作文 篇17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参观故居作文 篇1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身为一个绍兴人,我却连鲁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先从鲁迅故居开始了解他。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冲进去,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绕过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转,跨入树阴遮蔽的石库门,就是鲁迅一家的住所,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朝向的楼房,前后缕披花格门窗,东边楼下中间用板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师椅,方桌,茶几仍照原样摆放,鲁迅小时候常到这里看书,写字,画画,他所写的《诗中画》也就从这里诞生。
走出鲁迅故居,往前过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百草园里的.斑谰色彩。百草占地两千多平方,那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样子。百草园虽然名字好听,可却只是一个小菜园,即使是这样,这里还是成为了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的旁边就是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知道鲁迅一生经历的事情,由于鲁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鲁迅家就没入贫困,家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被当掉,鲁迅从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这个地方,鲁迅故居虽然不大,却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
参观故居作文 篇19
在国庆小长假里,我们一家去了绍兴有名的鲁迅故居玩。
刚进入故居就可以看见一间大客厅,左右两边,各有四把复古的深褐色椅子,正前面也有两把,显得很端庄。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以前住过的卧室,里面陈列着许多鲁迅先生以前用过的物品。一张床在卧室的正中央,破了洞的帘子挂在床围,几张方桌摆在床的周围,床的旁边还有一张鲁迅先生的.照片。
走出卧室,穿过走廊便可以看见小厨房和储藏室。在拐弯口拐弯就到了大家熟悉的百草园了,但,这和鲁迅笔下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8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10里去了”的那个百草园对比起来相差也太大了吧?和别处一样的树,别处一样的苗,简直就没有鲁迅笔下的那种感觉。
回过头来,我们又发现了几座立在水池中的凉亭,其中一个凉亭上面还有京剧演员在亭台上表演哩!锦鲤也在如玉石般翠绿的池子里快乐地游着
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要离开了。在这次游玩中我体会到了鲁迅笔下的传神,虽然现实没有鲁迅笔下写的那么美好,但那也是鲁迅儿时的一份回忆啊!
参观故居作文 篇20
寒假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冬令营活动,(华东六日六市游)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我对参观的各个景点都有印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故居了。
鲁迅先生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革命的一颗火种。
走进鲁迅先生的故居,里面挤满了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鲁迅先生的半身铜雕像,他神情严峻,炯炯有神地凝望着远方。雕像两侧刻有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跨过左边那扇门,里面分为三个房间,陈列着鲁迅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
我又来到了百草园,只见棵棵高大的皂夹树挺立在眼前,它们长得十分茂盛。出了百草园向东走,穿过小桥,就来到了鲁迅先生的第三间房,大厅正中上方,摸挂着一块匾,匾上只见苍劲有力的大字“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砖木结构的房子,那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像我们的学校一样。我不由得想向到鲁迅先生和小伙伴们摆头晃脑的样子。我走近先生的'书桌前,发现桌上有个早字,听导游说:“那时的鲁迅先生家里,因为种种原因巳经败落,父亲又得了重病。妈妈让他到当铺当掉衣服换钱给父亲治病。因此鲁迅先生上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骂后,以勉励自已学习上进,吃苦耐劳。”听到这里同学们却退去了嬉笑的神情,静静缅怀这伟大的人物。
我们因时间有限,离开了鲁迅先生故居。但是“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一件件旧物,一个个典故,让我沉醉其间。同时我非常庆幸,我们生长在美好的时代,可以愉快的、幸福的生活和学习。
参观故居作文 篇21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刘氏三兄弟的故居。
一走进大门口,一株天竺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株天竺是刘氏三兄弟的父亲刘宝珊亲手栽种的。这天竺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年年开出累累红果。我们都不由得为他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此外,院子里还有一颗桂花树,仔细闻闻,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味。
迈过一道门槛,踏进古色古香的屋里,就看见三幅刘氏三兄弟的画面朝大门,高挂在墙上。每一幅画上都有一张照片,和介绍他们出生年月、逝世时间、事业成就的短短两行字。这刘氏三兄弟分别叫刘北茂、刘天华和刘半农。他们都成就了许多事业,刘半农是著名的音乐大师,刘北茂是音乐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刘天华更是民族音乐大师,一代鼻祖。
三兄弟都成为了这样杰出的人士,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成功呢?对,就是勤奋。正堂两边,一侧是刘北茂的卧室,一侧便是刘家私塾。走进这间私塾,只见四张长条形的桌子整齐的排列在中央,还有一张略小一点的',大概是老师用的桌子。每一张桌子的右上角,都摆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墨黑色的砚台。老师桌子上方,有一副古画,画上一位身着蓝衣的中年男子背对着我们,仿佛一位诗人。想到当年三兄弟就在这读书、习字、对课。他们都夜以继日地努力着,刻苦地学习着。虽然他们父母早逝,但他们没有因此自卑、痛苦,仍然这样执着、坚强、自强不息,真让人深深敬佩。穿过父亲刘宝珊的书房,跨进思夏堂,同样是木刻的家具,同样是朴素大方的家具。唯一不同的是,有一间纺织屋,屋内有一台巨大的纺织机,机架上缠绕着许许多多白色的蚕丝,现在已变得有些杂乱。三兄弟的祖母夏氏勤俭持家,经常在这织布。
后院虽然是厨房,但却有一口年代久远的石井。小时候,刘北茂十分喜爱这口井,经常在这口井上看来看去,在他眼里,井中有许多奇妙的东西,有时甚至母亲连叫他几声都不答应,可见,他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人。
走出刘氏三兄弟故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刘氏三兄弟不愧为刘氏三杰,江阴之光啊!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参观故居作文 篇22
冬至前少年宫文学院老师带着我们外出采风,我们怀着兴奋而难以平静的心走近了孙权的故居——富阳。
恍然的一眼,让我无法离开这优美的世界,青山间,几缕缭雾萦绕其间,若隐若现。绿水中,映出了我们朦胧的人影,都是那么兴奋。不知为何,总有种莫名的冲动与渴望,想把你看透,或许是你的秀丽让我疯狂。再走上去,黄公望的隐居地就在此了。“丹青挥洒处,居然隐者风”,临近秋末,在这青山红叶的地方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靠近你接近你,与你相伴,或许世界最大的幸事也莫过于此吧!
手忙脚乱按着相机,让眼睛大饱眼福,让身体陶醉其中,却忘记已然到了龙门古镇。当眼前出现了白色的粉墙,黑色的瓦,我便深陷其中。脚下的石子淘气的活蹦乱跳,两旁的小巷越来越窄,只能容一人走过了,抬头只见精美的花纹居梁旁龙飞凤舞,锐利的爪,突出的眼,似乎即将一跃而出,飞于耳畔。
哦,我敬仰的孙权的家就在眼前。高高的`门槛,朱红的漆柱,厚实的地砖,绿阴的后院,两只水缸中晶亮的水藻,几把古橙,还有沉旧的横梁,正中端坐的就是你了,孙吴大帝——孙权。你威耀的身姿靠近你便觉英气逼人,一身长摆,脸上满是庄重,聪慧的神情,我知道,如今你屹立在那里,告诉我们的正是你成为一位东吴大帝的历史。你,孙仲谋,手中握着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手下猛将谋士如云。就是你,赢得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感叹”。你的祠堂,你的居室,几千年啊!漫长的岁月承载着人们对你无限的崇敬!人们永远记得这其中沉淀了多少经典,令人回味的故事:“巧夺荆州”,“独霸江东”……没错,就是你孙权,今天让我领略了你辉煌的一生。孙氏子孙个个都是精英才干,虎父无犬子。还是因为你,让整个孙氏后代自豪,让整个富阳骄傲,影响了整个中国!
龙门古镇,这是一个怎样古老的地方,青瓦白墙,灰石黄泥,红旌翠林,甚至这里每一寸的乡土人情,俗风民味,都是那么得令人陶醉,令人沉迷!
最后一丝不舍缓缓凝固在门窗上……
踏走翠竹幽居,秋韵渐深入景;
霜如满地秋光,之知山中人隐;
访山问水探菊,怀梦篱边留情;
古色,古香,旧事,旧乡。
参观故居作文 篇23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无锡籍的文化名人,钱钟书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上午,我们兰亭小学三(4)中队在班主任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参观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精通多种语言,记忆力超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代表作有《围城》《谈艺录》《毛泽东诗词》英译版等。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白墙高院,青砖青瓦,处处透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和优雅。我们排着队走进大门,门厅中间一道屏风前立着钱钟书半身像,他戴着一副眼镜,嘴角略带微笑,显出智慧又不失幽默的形象。半身像头顶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钱钟书纪念馆”六个大字。经过门厅是个狭长的.天井,两棵大树遮挡住骄阳,清静安宁,西面第一间是先生的卧室,一张雕花的旧床和简单桌椅让我们仿佛看见他少年时的生活景象。
天井向里,跨过一排木格门,一眼就看到大堂上方又是一块匾,上书“绳武堂”三字苍劲有力,下面是一副《古松清泉图》,堂上摆着一些老式的椅子和茶几,一切都像回到了过去。长辈们喝着茶,听着隔间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谈天说地。这里肯定记录了不少先生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故居内其他房间里,陈列了许多钱钟书爷爷的生平事迹介绍和一些他的日常用品,像怀表、毛笔、钢笔、印章等。一边走,周老师一边给我们讲述:因为家里办过私塾,所以钱钟书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他还是会把书读几遍并做好笔记。19岁钱钟书就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25岁以第一名的成绩出国留学,在国外经常日夜埋头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珍贵书籍。他的这种时时刻刻勤奋学习的精神令我震撼!
最后,在这个装满钱钟书爷爷旧时回忆的空间里,我们拉开了假日小队的横幅,签下各自的名字,合影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这次参观活动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只有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不被世人遗忘的成绩。
参观故居作文 篇24
家乡的苏步青故居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景点,它没有北京故宫古朴,也没有上海外滩繁华,更没有杭州西湖美丽,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风光。
来到苏步青故居,首先看见的是它的大门,大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苏步青故居”,这五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走进大门,就看见苏步青爷爷和蔼可亲的石像,他正微笑着,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石像旁边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通向桂花林。桂花树上长满了绿绿的树叶,风一吹,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欢迎您的到来!”
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坐落在院子的中间。我走进陈列室,就看见苏步青爷爷一家的照片。旁边还有一排排整齐、端正的字迹,有苏步青爷爷一生的事迹看着看着,我仿佛听见了苏步青爷爷读书的声音正飘过窗台,响彻在整个院子内。
房子左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榕树和一棵郁郁葱葱的枇杷树,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像一对久别重逢的'好兄弟。右边是一个池塘,池塘里的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后院是一片竹林子。竹子挺直了腰,像战士在保护苏步青故居。风儿吹过,竹子唱起了歌儿,好像在赞美苏步青故居呢!
这就是美丽的苏步青故居,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地方,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使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参观故居作文 篇25
还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鲁迅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只知道他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人。你看,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上都有他的文章,难道还不有名吗?
后来上了六年级我才开始真正了解鲁迅,读了他的文章作品才发现他嫉恶如仇又爱憎分明,他粗犷刚烈又胆大心细。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
趁这个寒假,我迫不及待的拉着全家来到鲁迅故居,想在生活中更多的去了解这位有个性的学者。
阴冷的冬季刚好与景区的白墙黑瓦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相呼应。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远远地我望见了一张鲁迅的脸,刻在墙上。这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正抽着香烟,神情十分专注,仿佛正琢磨着人生的苦难。随后走近了才发现下面有几个铜人十分有趣,其中有一个和课文中的闰土十分相像,他正坐在板凳上咧着嘴笑呢。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们顺着小路走,跨过了许许多多的门槛,走过了许许多多用石头铺成的小路,看见了他们吃饭的地方。里面有一张黑色的小圆桌,这跟现代形状没什么区别,但上面刻着花纹是真的别致。我妈妈说自己小时候看过这样的家具,可对我来说,这就像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想象着鲁迅在这里上学,在桌上刻“早”,好像书中的故事一下子跃入到眼前来了,既熟悉又陌生。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刚开始我以为只是景区里面工作人员种的蔬菜园呢,普普通通,但是看到了一棵参天古树,我才醒悟到这个“特殊”的菜园。它给予了鲁迅小时候的快乐童年,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里面我们新奇的体验了“拓印”,带了几张鲁迅的画像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走出了鲁迅纪念馆,咕噜咕噜的肚子叫声提醒着我应该要吃午饭了。我们找了家“寻宝记”餐馆就进去了,鲁迅边上的餐馆都这么有特色,我们不仅享受了美食,还听了越剧,品尝了十年陈黄酒。
这次参观了鲁迅故里,让我更加了解了鲁迅,普通的环境里却造就了不普通的“大人物”!
参观故居作文 篇26
浓浓的一字胡,深黑的眼珠,一簇一簇直竖起来的黑发,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时常拿着烟斗,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在这蒙蒙细雨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房间,隔着门槛往里看,鲁迅的床、桌子、柜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床上雕刻着精凿的图案,床头的前方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柜子,整洁而又干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刚到时我就置疑了鲁迅那么多张桌子到底哪张是鲁迅的呢?我仔细看了看,桌子上有一个早字刻得很深很工整,是因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说了一句话“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曾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里面种了许多菜,鲁迅曾说,这里最初也只有一些杂草罢了,如果有人在背后叫你,你千万不要答应。
参观了鲁迅故居,真真切切看到了“早”字,业于勤,荒于嬉,我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为我的未来打好基础。
【参观故居作文】相关文章:
参观刘天华故居作文12-19
参观吴承恩故居01-17
参观乌兰夫故居的感想01-11
鲁迅故居作文02-10
游鲁迅故居作文08-20
观徐志摩故居作文03-06
小学作文:游鲁迅故居12-19
苏步青故居_650字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