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质疑
质疑1
这个学期我学了《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忽然想质疑你们:为什么要狩猎?为什么要狩猎这些可怜的动物?难道仅仅是想贪图一顿美餐吗?难道仅仅是想残忍的剥下他们那油光水滑的皮毛吗?难道仅仅是想自私的想把他们抓来卖给那些马戏团和动物园吗?
答案显然易见。
你们在伤心崖上没有听到头羊叫声的悲哀,无助吗?你们在伤心崖上没有听到头羊的悲伤,感叹同时也是死亡的命令吗?
你们听到了,可还是不动于忠,还有甚者,抱着看戏的心态。
你们能否体会到斑羚那种舍己救人的行为,那种临危不乱的勇气,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那种视死如归的品质。
你们听见了吗?你们看见了吗?我在呼吁,中国在呼吁,世界在呼吁!即使我死了,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写到这里,我震惊了,人类在那生死关头,常常会有临阵脱逃的表现,但是,作为斑羚羊,作为动物却没有,可见动物的精神比人类还要高尚,你们还有什么脸面去狩猎他们!
你们可曾想过,今天你们灭了一群,明天你们就灭了一族,后天你们就断送了整个生物链,那样,作为生物链顶端的我们,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呢?难道依靠我们那坚不可摧的钢铁吗?难道依靠我们的头脑吗?难道依靠我们的高科技吗?
不!
我们有什么资本去面对被我们洗劫的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地震、沙漠扩大、气候异常等等,就算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但是你们也要为你们的后代、为未来着想。
所以请你们收回对大自然伸出的魔掌,收回你们那邪恶的枪口,收回你们那无际的愚蠢吧!!!!!!
质疑2
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题。我突然发现老师在写某一步骤时,把答案写错了一位数,导致后面的步骤都跟着错,最后的结果也错了。我敢肯定我的判断是对的,但内心却纠结万分:要不要告诉老师呢?不告诉他吧,这一题会影响全班同学的,也许考试就考到这一题;告诉他吧,会不会有损老师的威严,或者惹他责怪?我犹豫不决,十分忐忑。
经过好一会儿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起勇气,举起了我的手。偌大的教室中,那只手显得很突兀,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老师的目光,终于锁定在我身上。
“怎么,你没听懂吗?”老师和蔼地问。我站起来,急忙说:“不,不是。只是,老师,您错了!”我语无伦次、一鼓作气把自己心中的疑点说出来,并大胆指出老师的错误。顿时,心中无比畅快,也不管老师会不会生气,就坐下了。老师仔细看了一下黑板,沉默片刻,恍然大悟道:“噢,原来真的出错了!是我粗心大意,看错了数!”更正后,老师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大家应该向李思雨同学学习,敢于质疑老师,有怀疑的精神。如果不是她帮我指出错误,我可真要误人子弟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不要以为老师讲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我天天在重复:不怕你们不会,就怕你们不问。”
听了老师这么一番话,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像吃了人参果一样舒服。被老师夸奖的滋味真是甜如蜜啊!我不禁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庆幸,甚至一整天都喜滋滋、乐陶陶的。
敢于质疑,使我快乐,使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质疑3
漫画给人们的印象大都为让人捧腹大笑,可这副漫画却能让人沉思。
在公交车站上,立了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母子上车处”在刺骨的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楚。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孩急匆匆的奔向车站,刚到母子上车处,看到旁边挤得不可开交的人群,她不禁为那边等车的孩子感到难过。
就在她沉思时,有个梳小分头的男人来了,看样子是看上这块风水宝地了。他硬挤了进去,呵呵,终于方便了!就在她埋怨分头哥时,又一个像大衣哥的男人来抢地了。只见大衣哥左顾右盼地望了一会,将自己的眼睛闭上,嘴里自言自语:我没有来这……这完全是掩耳盗铃。
那位母亲心里挺不是滋味,毕竟他们这样做太不文明。就在她沉思时,一个貌似富二代的人走过来,他戴了一副眼镜,眼闭着,还从口袋中掏出一堆垃圾随手一扔,吐了一口痰,那位母亲自始至终没正眼瞧富哥一下。
与此同时,一个戴口罩的人正犹豫要不要去母子上车处等车,最后还是忐忑地走过去了。上车后,前三人高兴地吹口哨,而最后一个人却向那个母亲走去……
这就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假文盲》。什么是假文盲?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那些内心丑陋的人……其实,只要我们多一点爱心,少一些私利,多一点道德,少一点缺德,好与坏只在一念之间,善与恶只隔着一堵墙,就是让你选择。选择道德与爱心,就是代表你又纯洁的心灵;选择自私自利,它就会在你身上留下污点。不是吗?
母子上车处像一条跑道,他们在自私上胜利了,可在通往道德的路上,他们却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假人、假广告、不如假文盲!
质疑4
在当今社会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教授,老师,领导……他们说的话世人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肯定他们说的是对的,是正确的,是没有误的,是……但是我想说这些都经过证实吗?这些都有证据吗?这……
其实以前我也和世人一样不经过大脑只会跟着一起附和,但是直到……
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在上数学课。老师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同学们也在下面努力的接收着老师传授的知识。讲完课后,老师便叫我们做一道“算术题”,我在下面认真的算着。后来老师又抽了两名同学上讲台去做。我信誓旦旦的肯定自己的和同学的是一样的答案。但是一个人越肯定的东西越是出乎意料,我的答案和同学都不一样,我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打了两个大大的红勾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看黑板上的答案有看看自己的答案。我又埋头在纸上又算了一遍,还是我原来的答案。我一边想老师是权威怎么可能错呢?但是一边又想……
我想了一会儿,心里还是觉得不甘。我拿着自己的答案与黑板上的答案相对。“这步是对的,这也是对的,这……哦,原来这里错了”我说着,脸上便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虽然知道这答案不对,但我又不敢指出。我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指出。于是,我举起了我的小手。老师看见了,抽我起来,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解析及方法。老师看了看,便拍手叫好“你们之中终于有人发现了,哈哈还以为你们……”
经过这件事后,我从一个只会随着别人附和的人,变成了一个会自己思考,会自己质疑的人了。敢于质疑,使我成长!
质疑5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也有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激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创造力。质疑教学是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培养的保护它。要以学生的朋友、导师等平等身份共同参与学生的研究学习。引导学生领会和采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讨论反思等方式。
我们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让质疑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潜意识;指导学法,帮助学生熟练质疑,如新旧比较、重难点设疑、变化处设疑等。在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对学习内容大胆设疑;在课中,可共同释疑,可生发新疑;在课后,可厘清疑问。如此反复,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引导既长期又枯燥,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质疑6
在生活中,我会得到许多东西,有欢笑,有悲伤,有痛苦,也有愤怒。这一次,我得到了质疑。
星期四的早上,我们来到操场去上体育课。大家有说有笑地排着队伍,个个喜上眉梢。正本应是一个快乐的时光,但是——
“唔——我不是猪,不是猪!”一旁的陈同学不知怎么了,一下子痛哭起来了。
我赶忙跑上前去,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
“有同学在骂我是头猪。”
“没事,我们不管他们怎么说,做自己就好了。”我安慰着她。
安慰过后,我原本以为没什么事,没想到反而有斤斤计较的人“跑”了出来。
我开心地跳到书包旁边,刚刚想从书包旁边拿水壶喝水。离我不远处的一个女同学突然对我说道:“你为什么要惹陈同学哭”她的语气很严肃仿佛已经认定就是我惹哭她的,旁边的同学们还在一起附和着。
顿时,我那暴脾气啊:“你凭什么说我是我干的?并且,我又没有惹哭她!”我咬着牙,紧握着拳,绷着腿。
“就是你干的,怎么了?不满了?”
她那不满的语气,使我更加愤怒。“我只是去安慰她而已,有没有惹哭她!”那不争气的眼泪差点流了出来,气愤地走开了,没去理会另一些同学的劝解……
虽然事后这位女同学跟我道歉了,但是这次的质疑使我的心很难过。
质疑7
曾经在某一本小说当中看过一句话,当时觉得站为经典,那本小说当中是这样说的,天地为熔炉,这世间万物无一不在其中苦苦煎熬。
小时候不懂,以为是故作高深。长大之后涉足社会才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夸大。有时候会怀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木底到底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我们那么费心巴拉的走这一遭,那么到底是为了做什么事情呢?也许只是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然后就了解了算了,这只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已。
可是如果我不想走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呢,我非要找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如果没有目的,那么我又为什么要做这一切呢?就好像没有目的的话,我们去单纯的做这些都显得有些徒然。
我只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存在,他们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生命的高端,证明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暗含潜力的人,他们就是我们传说当中的潜力股,但是他们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也许在某一天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或许是对这个世界上最有用的人。
当然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某些人的幻想而已。
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总有那么多人在辛苦地忙碌着,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未来更为了自己的子女后代,其实有时候我真的想不懂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说所谓的传统美的,他们说历朝历代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可是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自古以来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想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有质疑的空间的,在质疑中发现新的真理,其实也是很有意义。
质疑8
人生往往面临着质疑,可怕的不是不敢面对,而是无限的自责与逃避,去聆听无声的质疑,面对不休的指责。
厩忆又拉扯到那天。刚过夏季的清晨,风不断的呼啸。我和同学一起骑车去上学,冷风让我不断的打哆嗦,骑到一段下坡路时,我们不断的加速,就在这时,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家,隔着大街谈论着家庭琐事,一位老人把手向空中一伸,正好将我和同学打下车,她也摇摇晃晃的倒了下去,立即人群像饿狼扑食般的拥了过来,将我们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刚刚聊天的几位老人也合力把倒下的老人挽起,询问情况。而后,是无尽的责备和训问,我慢慢站起来,只听见旁边的人说:骑车那么快,知不知道老人多大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仿佛在看一场笑话。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看到每个人都投来质疑、责备甚至凶狠的目光,我不知所措。
我默默地低下头来,心想:如果老人不把手伸出来,我们不就没有事了吗?刚想说出这句话,人们的三言两语就把我给堵塞住了,我们就那么站着像被训问的犯人,听着这样的质疑,心中如火焰在炙烤,可每当要爆发,却被无情的话语所吞没,昏暗的天空,寒冷的风,令人窒息。
这时,有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先俯身询问老人情况,然后向众人解释经过,围观的人群看完热闹也就慢慢散去。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也只想对他说声谢谢。当一件本不是你的错可与你紧紧相关的事摆在众人的眼前时,那些怜爱,那些同情都会变成声音,是一种无声的质疑。
聆听无声的质疑,像那天的天气,那么令人寒凛、窒息,当成长以后,质疑也许是美好的,但现在它依旧是冷酷的。
质疑9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要“学”且“问”。而“问”又从何来呢?自然是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才能获得渊博学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做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正是基于这一点,世界才会有许多志士不耻下问,善于质疑,才能使社会越来越先进。如果没有对“特创论”的质疑,就不会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如果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便不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创立。所以,只有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上的,绝对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立”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号”帆船航行了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研和查阅了无数地质资料,才向根深地固的“特创论”发出强有力地挑战。可风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有任何的怀疑,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创见。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对于学习,我们就应该要敢于质疑,不能一眛地迷信书本,教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才能学好。
丁肇中就曾经告诫过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这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质疑10
四百多年前,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上丢下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可以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不符啊!
想到当时在场的人一脸惊愕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上课不要开小差,尤其这次没考起来的同学。”我低了低头,老师不是正在讲我吗?不过伽利略真的很棒,他只是一个学生,却敢质疑权威。
“同学们看这道题目,电动车在匀速行驶时,电能是不会转化为动能的……”咦!这道题目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电能不转化为动能的话,那电动车不是就一直不会耗电了吗?那不就永远都不用充电了吗?这怎么可能呢?
忽然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爸爸骑着电动车叫我回家。他开的很慢。我很不耐烦地问“你怎么开的那么慢呀,电动车没电了吗?”爸爸回答我说“是啊,开的慢一点电,消耗的慢一电点嘛!”
咦?他们那么多年的生活经验也应该不会有错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忽然想像伽利略那样举手问老师,但是不是太丢脸了?
保险起见,我先问问我的同桌:“诶,这道题目的电脑为什么不变啊!”同桌低着头小声的和我说:“我不清楚啊!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直觉告诉我电能就是不变”唔,其实不止我一个不懂啊!
这时我的心里似乎有个小人鼓励我:“快啊!举手问啊!”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我赶忙拿着试卷问老师,老师笑了笑:“这个问的好。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电能是转化为摩擦的热能,但这里说不计摩擦阻力,所以不会消耗……”
老师走时还不忘拍拍我的肩膀说:“下次要多问啊!”
哈哈,这感觉真好。
质疑11
“你能行吗?”“你真的可以做到吗?”“……”这些话我已听过无数遍。从小到大,我的能力遭受过许多质疑,我甚至有时候会问自己:“你真的`可以吗?”
小学里,我当过一学期的副班长,既胆怯又充满期待,可在管纪律的时候,我遇到了难题。同学们总是讲话,我走过去提醒他们,还是徒劳,我心想:软的不行来硬的。于是,我使出了“河东狮吼”,他们被镇住了几秒,好像世界突然安静了下来,我刚准备洋洋得意,叽叽喳喳的讲话声又迸发出来。有个男生挑衅地说:“你行不行啊!”我开始怀疑自己。(老师看见这样的情况后,考虑到我管理能力不好,就撤掉了我的职位,那段时间了,老师一定质疑过我在管理方面的能力)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一个有秩序的国家必然有严格的法律,一个好的班级也是如此。我便和同学们“约法三章”,讲话要进行惩罚,这一招果然有效,班里纪律好了很多。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获得同学们的信赖和尊敬,这就要动用“感情疗法”了。先要树立威信,和同学们处好关系。这样一来,同学们也就服服帖帖的了。
在我当副班长的这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改变了很多,正是有了老师同学多我的质疑,我才更努力地去改变,让他们对我的质疑变成肯定。
寒假里,我想自己炒菜,我和爷爷讲了,可他说“你啊行的呀”,这次,我没有再去质疑自己,而是相信自己能行的。可爷爷总来插手,告诉我要怎么做,看不下去了就偏要帮我,我倍感无奈,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最讨厌别人的质疑和“好心”的帮助。我要证明我能行!
当我面对质疑的时候,我会心虚,会难过,也会更想证明自己。我用实际行动来抵御那些质疑,让敬佩的眼光望向我。告诉自己:“你能行!”
质疑12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她说:“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具有怎样的精神啊?”同学们顿时七嘴八舌,我也在不停地思考,突然我脑瓜一亮,便举起手来。老师说:“那就你来。”我站起来说:“我认为我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时,同学们就说:“你为什么说自己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因为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讲解一道数学题,当老师把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写出来的时候,全班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我发现老师的算法好像有些不对劲,但我也不敢说出来,因为万一我说错了,不是闹了笑话吗?
在我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我想起了伽利略敢于质疑前人的学说,哥白尼质疑“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这些名人都没有惧怕嘲笑,大胆地提出质疑我也应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于是,我鼓起勇气,向老师说出了我的见解,老师和同学们听完都恍然大悟,有一位同学开起了玩笑说:“原来老师也不是全对的,老师也有出错的地方。”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说完这个事情,全班就都想起来了,这件事也给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明白书上和老师所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他们有时也有出错的地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的座右铭,这句话告诉了我,真理都是在实践中诞生的。我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是我,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我。
质疑13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
人们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知识也是无边无际,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句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没有达尔文没有对“胜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问才能使我们得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测或怀疑。达尔文对“神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地质资料,才向根深蒂固的“神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世事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展。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任,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创见。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当今,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板,作为我们向科学进攻的武器。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要增长知识,寻找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是打开只是大门的金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质疑14
福州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冯某在学《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发现一个问题:课文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是怎么蹚的?冯某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说:“问得好”,但是正确答案是什么,老师没有说。
短评一:戎国强
有人可能不相信,为什么一个小学生看得出来的问题,专业人员反倒看不出来、也回答不了?这里是否存在两种可能。
有一些专业人员,其实是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他是知道馮某问得对的。但是,他不能公开肯定小学生冯某,公开说课文错了。不说“孩子,你是对的”,不存在得罪孩子的问题,但是公开说“课文错了”,就会得罪同行,得罪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就成了本行业、本部门的异类,公鸡下蛋,就不能在家禽界混了。所以,说一句“孩子,你是对的”,就是那么难。
短评二:与归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小学读物没必要那么较真。其实越是针对小孩子的教育内容,越要精益求精,越要费心策划、制作、完善。因为对如同白纸一样的小孩子来说,最初的记忆是深刻的,是难以矫正的。如果因为教材或教辅的粗陋误导了孩子,这种不良影响是长久的、潜移默化的。
而逻辑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认知基础。如今,信息纷繁复杂,我们对信息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逻辑去分辨真假、寻找原因、预想后果等。越是长大,运用逻辑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独立意识、质疑精神就显得越发重要。
质疑15
说起优等生,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我却觉得有时候优等生还不如一般人。
NO1爱慕虚荣
丁丁和荣荣是优等生,校长总是让优等生丁丁升旗,丁丁生病了,荣荣不经老师允许,二话不说,飞快地跑到升旗台,把校长搞得莫名其妙,整个升旗台乱糟糟的,一上午,学校不得安宁。
荣荣以前是活泼开朗的孩子,现在和其他人勾心斗角,想争老师的喜欢。体育课时,我们都出去玩了,唯独荣荣像个“跟屁虫”似的,问老师“有没有事要帮忙?要不要撕试卷?我帮你。”老师被闹得烦。
NO2见风使舵
你知道那些同学怎么成优等生的?拿数学课来说,一个难度颇大的奥数题出来了,同学们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议论纷纷,莉莉随口一声:“是8!”结果作案是9,莉莉急了,她赶忙把手握成拳使劲地拍打桌子,脚不停地跺着,随声附和道:“是9,是9,是9!”那表情,那动作,她几乎要站起来了,好似想要全世界知道她多聪明呢!可恶,她就这样,登上优等生的“宝座”。
NO3宠坏了!
奇奇也是位优等生。一天奇奇作业没带,老师让他第二天带。可是,一复一日,三个星期之后还没交。普通生们纷纷议论,老师急忙解释:“优等生成绩多好,一年不做也一点儿不影响正常学习。”
最后,奇奇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人家被你宠坏啦!
优等生,请不要仅仅优在学业上!
【质疑】相关文章:
高考语病小质疑02-16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07-21
质疑与谦虚是良师散文12-18
唐律内容疏而不漏的质疑 论文01-20
基金长期投资理念遭质疑03-07
对小班常规培养的几点质疑02-02
专家质疑新托福ETS师资认证04-05
合同成立要式性之质疑论文01-20
行政行为公定力的质疑论文11-16
自考教材出现明显错误引发考生质疑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