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

时间:2021-02-28 16:48:41 游记 我要投稿

精选游记作文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记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游记作文4篇

游记作文 篇1

  今天,导游通知我们说,晚上展览方安排我们到青多岛去,在青多岛举办露天自助野餐活动。

  青多岛位于胡志明巿的郊区,在几十年前曾是美军的一个驻地。从展馆到青多岛,大巴开了四十多分钟。青多岛上植物繁茂,环境优美,到处高耸的椰子树彰显出一派亚热带自然风光。岛上没有房子,越南式的茅草屋搭在椰树林中,自然、古朴、原始。

  自助餐的食品供应点是在椰树林中的各个茅草屋中,有不同的分类:有的供应点以烧烤为主的食品,有的供应点以油煎为主的食品,有的供应点以水煮为主的食品,而越式甜品饮料则放在青多岛的进口处,各种甜品品种极为丰富,好多甜品我从来都没见过。

  随着我们的到来,食品加工供应点上的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各厨师使出浑身解数,施展厨艺,做出各种精美纯正的越南美食,供我们自由选择。都说越南煎饼风味独特,我就点了一个越南煎饼,供应点上的越南妇女正在为我做煎饼,摊、煎、翻动作一气呵成,手法娴熟,手艺精湛,做出来的煎饼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一口,松、香、脆,油而不腻,咸淡适口。

  吃甜品是我的一大喜好,因此,越南甜品自然不会错过。甜品加工点上做甜点的是两个越南小姑娘,有些甜品随做随吃。我对其中的一个放在竹筒子里的甜品非常感兴趣,便用手指了指,其中一个越南小姑娘便迅速做好薄饼,然后在薄饼上放上绿色的馅料,再将薄饼轻轻一卷,做成小圆卷,将小圆卷放入竹筒,再在开水上蒸二分钟,取出就可食用。我看越南小姑娘做甜品做得很认真,甚为感动,就凭着小姑娘认真的劲儿,我肯定会吃得很满意,辛苦了,越南小丫头!

  夜幕渐渐降临,青多岛上灯光全部开了起来,于是,青多岛便笼罩一片柔和的灯光中。文艺演唱也开始了,不过,演唱者唱的是越语,我们一句也听不懂。

  夜色、灯光、椰子林,小吃、演唱、茅草屋,我们徘徊在茅草屋,我们留连于椰子林,不为明天期盼,只为今宵沉醉。

游记作文 篇2

  星期五的早晨,阳光明媚,我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起了个大早,因为我即将动身去往内蒙古。一想到能看到茫茫的沙漠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就不由得兴奋不已。

  我和妈妈、外公、外婆来到了无锡硕放机场,搭乘无锡到鄂尔多斯的飞机。我们的运气非常好,拿到了头等舱的机票,享受到了贵宾厅候机的待遇。这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我怀着好奇而忐忑的心情坐上了飞机。飞机慢慢地滑上了跑道,渐渐越开越快,在跑道上飞快地行驶着,终于飞机一个加速飞上了蓝天。飞机越飞越高,渐渐飞到了云层中。飞行途中,飞机不时有颠簸,乘务员告诉我们飞机进入了大气层,气流 使 飞 机颠簸起来。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行程,飞机抵达了目的地——内蒙古鄂尔多斯。

  在这5天的游玩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沙漠和大草原了。这天,我们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沙漠可真热啊!我们走到哪里,太阳就照到哪里,感觉头顶上有一个大火炉在炙烤着我们。我们先去看了具有民族风情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十分精彩而有特色。我们又骑了“沙漠之舟”骆驼。我们首先爬上了在一边卧着的骆驼的背上,等骆驼站起来的时候,我感觉有些害怕,便尖叫了起来。不过随着骆驼慢慢地走起来后,我就觉得很有趣,一点也不害怕了。牵骆驼的人牵着骆驼在沙地上慢慢地走着,由于沙子太软,骆驼走一步就晃一下,有趣极了。之后,我们又在沙漠上玩了一些沙上游戏,比如:坐沙上摩托车,木板滑沙等,惊险又刺激。

  休息了一晚,我们又去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远处,几匹骏马在尽情地奔跑着,小草绿的可爱,与骏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坐在马车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成群结队的牛羊、传统的蒙古包、勤劳质朴的牧民们……坐完马车,我们又去蒙古包玩了亲子活动,比如:学习蒙语、射箭等,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蒙古马的知识。

  这次内蒙古之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让我增长了知识。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和大自然的奇异风光。我爱美丽的内蒙古。

游记作文 篇3

  深遂的夜空中,一架飞机缓缓着陆,从上面下来一个男孩,他喊道:“终于到达柬埔寨了,真令人兴奋啊!”没错,这个男孩就是我。

  柬埔寨古称高棉,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文明古国。它位于东南亚半岛上,与泰国、越南等多个国家交界。因十九世纪埋没在原始密林中的吴哥古迹的发现与民俗风情的多样性扬名中外……

  我们一行人到达柬埔寨后下榻于皇家帝国大酒店,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启程前往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

  在去洞里萨湖的路上,我发现柬埔寨当地的主要树种是椰子树和棕榈树,而且地势十分平坦,足以与马尔代夫相媲美。

  上了船后,我仔细欣赏着洞里萨湖的美景。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漂着水上人家的船屋。这里有他们的水上学校、商店等等。沿途的岸边有一大片的红树林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突然,一艘小木船靠了过来,船上的一个少年拎起饮料箱子,刷地一下跳上了我们的游船。动作的熟练程度令人嗔目结舌。接下来,他便用不是很熟练的中文向我们兜售饮料。看到这一慕我的心总觉得不太好受,听导游说这里水上人家的孩子从小压力很大,因为家里很贫穷很早就得出来干活赚钱贴补家用。听完这些我陷入了沉思中……

  看过洞里萨湖的奇妙风光后,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大小吴哥的神秘之旅。大吴哥是座城,小吴哥是座庙。而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便坐落在小吴哥。

  首先,我们访问了高大的巴戎庙。它是一座印度教与佛教的综合庙。是一座用硕大的火山石砌起来的城堡,宏伟壮观极了!漫游其中,观赏着高棉的微笑,体会着岁月的晨钟暮鼓,有种穿越时空感觉……

  在巴戎庙忽忽悠悠漫游了一整天后,第二天我们便踏上了去小吴哥的征途,去观赏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听导游说,吴哥窟是国王存放骨灰的陵暮,并不是一座国王拜拜的神庙。总体分为“地狱”、“人间”、“天堂”三层。庙里四周的火山石墙体上有大量雕刻精美的壁画,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吴哥窟还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台。登上“天堂”日落全景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啊!

  ……

  第五天下午,我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告别了柬埔寨,也带回了无尽的反思与欢乐!

游记作文 篇4

  今年的3月20日,与数位朋友、同事一道,走冯村、七勘岭、金岭洞、玉水源。这条路线,虽排不上皖南古道十甲之列,但其文化底蕴、自然风景则算得上笔者所走古道之上乘:你想,1100余年古村落,虽经岁月风雨侵蚀,风韵依然;千亩油花如海如洋;穿越1500余米大山的人工隧洞,深深烙印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如今纵深穿入,伸手不见五指,却有惊无险;高耸云天的高山水库大坝,紧锁一方碧如翡翠般的琼浆玉液……

  这样的线路,近在咫尺,对于我们这些好驴一族,怎能不往一游?!

  冯村——一个具有浑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村落

  早上8点乘绩溪车到浩寨,徒步冯村,游览古村落。

  感悟冯村历史人文的厚重美。冯村,绩溪岭北四大古村落之一,尤其对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慕名已久。资料显示:冯村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150多年历史。相传公元865年,歙州刺史冯子华长子冯延普路过这里,爱其山明水秀,遂筑室定居,以姓冠村。建村后,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有冯硅、冯云龙登科及第。明代,冯村更是名人迭出。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载:“有明一代,冯村列入科第行列的有5人,而列入仕宦行列的有14人之多。”清代,又有冯端光、冯朝元、冯端本、冯汝骐、冯熔等人荣登进士……

  冯村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崇德尚礼。 如冯熔,考取明成化戊戌科(1478)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神州府推官,在职期间为政有声,又被朝廷提升为兵部车驾司主事。一次,他奉命前往陕西主持交换马匹,由于精打细算,为朝廷节省了不少银两。冯熔奉公廉洁,将所剩的银两如数退还国库,深得好评。后来,冯熔告老还乡,其子冯馆为了孝敬父母,亦乞求朝廷准予回乡尽孝。他在冯村居家30多年,期间官方多次举荐,请他出山,他都婉言辞谢再也没有走进官府一步。冯熔父子的一举一动,为冯氏家族树立了榜样。此后的冯德望、冯尚志、冯科、冯哲等人身居官宦,都能克己奉公,政绩名传,为冯氏家族争得了荣誉。冯氏族人为激励后人效仿学习,于是便将冯氏父子居住的租屋冠名为“临清堂”,并规定以后重要宅第都应临溪而建,寓意为盼族中后人不论为民、为官,皆以溪流之清彻,清清白白行事,端端正正做人。兄弟应友爱相尊,妯娌要和睦相处,邻里要互敬互爱……

  临赏冯村水口文化之气韵美。我们从浩寨逆槐溪水西上约1公里左右,到达冯村水口处。面东而立,左右两峰对峙,左峰名曰狮子峰,右峰名日象麓山,自然形成一个袋状环抱,称为狮象把门。而转过身来,目光跳过村庄亦有两座山峰称为龟蛇二将,南称龟墩,北曰蛇形。整个村子东南西北四隅钟灵,如屏环抱,人住其中,定当宁静安详,福寿双全。

  目光收回到村子水口,在临近村口处有一方形如圆月的巨大人工池塘,塘边是一座拱桥,其桥下单孔为全村之水的流出之处,寓兜水聚财之意。如今塘中鱼翔浅底,白毛浮水,一派生机。池塘东向有如星般布局的七口人工小池塘,组成一幅“七星赶月”的吉祥画面。在狮子峰麓,槐溪坝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这便是氤氲葳蕤、聚风藏气的水口林了。

  我们临赏着冯村水口自然与人工组合成的这幅优美画卷,便可清晰的体味出古代徽州人在质朴的自然观念支配下,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上的需求与愿望所生发出的一种物化实践所创造的人文美感……

  览观冯村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境美。走进村中,槐溪水由西向东穿村而过,将整个村庄分割成南北相望的水街。槐溪,清澈如玉带,溪水之上十余座石桥,造型丰富,或直或拱,座座轻盈枕水。众桥之中尤以龙门桥别具一格,它建于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之间,桥下溪床有一石砍,溪水下泻至石砍便形成一处跌水,跌水下冲又遇一巨石横亘,下冲之水遇此石的阻挡,银浪翻卷,从石旁夺路而下,汹涌奔腾,气势可观。

  溪水两边的曲岸之上,是宽敞的石板村道,村街道旁便是清一色的高大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倒映水中,写意出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众多人家千百年来就在溪边枕水而居,于是家家门前都有石凳、石椅,有的还有精致的“美人靠”,更为别致的是溪岸上都插石为阶直通水面,以便村民洗涮上下,这样悬空插挑的石阶,可谓别具一格。

  品鉴冯村物态文化的庄重、气派、雄浑美。古代文明的创造与传承,往往是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的。冯村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人文功绩,通过现存的府第与牌坊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徽州牌坊多,冯村也不例外。从浩寨入冯村,距古村一里多地,即见一座石牌坊孤伶伶地立在村口的一片新房当中。这是一座四柱三门五楼的石牌坊,通体用花岗岩雕琢而成,故虽经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却依然完好,坊上祥云走兽雕工精细,牌坊正面略显模糊的“恩荣”二字以及背面“大夫弟”三字,彰显着它当年的荣耀身份。

  村中除了村口的大夫坊外,还有石坊4座,其中位于水街中段,南北朝向,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的进士弟坊,堪称是古徽州牌坊建筑中的上乘之作。这座石坊四柱三门五楼,仿木结构,歇山式楼顶,通体为花岗岩石雕凿而成。明间上部有竖式“恩荣”匾,花板中书有“进士第”三字。梁枋采用浮雕工艺,镌刻双龙戏珠、祥云织锦、鸿鹄腾飞、骏马驰骋、麒麟降福、平安如意等精美图案。

  冯村古建筑保护完整,村落依然保持着沧桑古韵。历史上有皇赐名门府第8幢,依然完好的依次排列在槐溪两岸。它们是:大夫第、协政第、刺史第、大树第、州牧第、五马第、进士第、州司马第等。这些府第的建筑规格都比较高,用材、做工都比较讲究。如刺史第,坐北朝南,硬山屋顶,开间、进深各五间。大门两旁有抱鼓石、荷花柱;垂带板上镌刻如意花卉;大门外框用水磨青砖砌筑成2柱单间3楼式门楼,匾额中书以“刺史第”三字,四边盘以龙凤纹;门楼的梁枋间有砖雕装饰,极为精美。抬梁式的木构架,豪华气派,拱轩、人字轩相互增辉;撑拱、驮峰、雀替、平盘斗等构件均有雕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显现出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此外,府第前立有石质华表、石马槽以及供人歇息的石桥、石凳,让人感悟出冯村昔有的繁华岁月和厚重历史……

  七勘岭古道穿行于千亩油菜花海中

  出冯村,继续逆槐溪绕向西北,古道穿入龟蛇二峰夹持的`窄形豁口。过一单孔石桥,地势便如扇形般打开,一票平阔的农田向北铺展到山脚下,东西两侧与低矮的缓坡梯田连成一片。此时正值油菜花开之际,绩溪人用他们的勤劳,为我们布局出一汪油花金灿如海般的世界。

  古道穿行于金色的花海里,我们亦仿佛在齐腰深的金浪里游弋着。

  停下脚步,细看这眼前大片大片的油花织就的海面,密匝匝的又好像是厚厚一层黄地毯。试着提起脚踩下去,踩进那金色的地毯里,却没了腰身,齐了肩膀,渐而围了脖颈。摘一枝带露的油菜花,捉住那一连串重叠的小圈圈,细细打量:花朵,滋滋润润的;花瓣,薄薄黄黄的;花枝,纤纤弱弱的。很是平常,有点招人垂怜。而一旦连成这成片成海一般,则不可小觑了。你若轻轻的,小心翼翼的抬脚潜行,仿佛顷刻就会淹没在这金灿灿的海洋里;拨开丛丛油花继续向前,越往里走,越是深邃。花枝拂面,痒痒的,撩人心脾。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着馥郁的油花香味直扑你的脸。停下脚,做个深呼吸,吸口油花的气息,凝神静气的享受着那份芬芳……蓦然回首,嗨,那黄黄的油花铺天盖地,像是金子一般,铺满你的面前,直逼你的眼帘!一株株,一排排,结成盟,联了姻,在你面前无限伸展,蔓延……

  “哎,走了!”正当我们神凝心怡,静赏花景之际,一声吆喝,将我们随花海放飞的情思拉了回来,我们依依不舍般退回到花海中的古道,沿着左侧缓坡梯田、山地向七勘岭爬坡而上。地势渐高,我们到达一个背靠大山的山岗上的村落——七勘上。站立村前的平台高地下瞰,顿感四野空阔,浩寨、冯村、梧川数村之梯田、山地连成一片,数千亩油菜花金灿灿的怒放着,就如同那无边无涯的金色海浪流溢着,翻卷着,涌动着……其壮观,其宏阔,其磅礴,其灿烂,真是叫人震撼,叫人感动,继而叫人留连……

  金岭洞——“农业学大寨”文化的一笔惊叹号

  过七勘上,走一段山路到达大山腰上的一个人工隧道洞口——金岭洞。该洞为浩寨到模范去的穿山隧道山洞。大山将浩寨东西分割开来。古往今来,人们只能通过爬山,翻越过去。山那边住着模范村、百坑村等。从模范下去可以直接通往旌德县。山那边还有着常年奔流不息之玉水,如能引过山来灌溉浩寨这边的农田,那更是浩寨农业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大丰功伟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大地上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如火如荼之际,浩寨人便开始了开凿金岭洞(隧道)的伟大壮举。经过数年的挖掘,隧道大约于1976年贯通,从此模范、百坑人免除了翻山之苦,浩寨人则得益于农田灌溉之利。可谓一举两得。

  隧洞长约有1.5公里,洞口高约2.5米,宽约3米,整个隧洞穿越的全是坚硬的花岗岩体山壁。试想,这样一个巨型工程,恐石方就达数十万方之多。当时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只能是铁锤、钢钎、手拉板车加炸药。要将这么大的石方量开凿出来,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它磨损掉的几乎是大半代人之青春岁月。

  如今走进洞口,目视着黑黝黝洞孔,用手触摸着犬牙突兀的洞壁,静听着脚底暗渠里汩汩的流水之声,眼前仿佛浮现当年那黯淡的灯光里,开凿工手抡大锤上下起落的光影;粉尘弥漫中,运石工双臂挽着堆满块石的平板车猫背昂首佝偻而行的图腾般身影;耳边似乎听见大锤砸在铁钎上铿锵之声和着抡锤壮男调节步调的“嗨吆!”“嗨吆!”的号喊声以及一阵哨音之后的地动山摇般的隆隆炮响声……这一幕似乎已随历史渐行渐远,渐趋模糊,但它却永远定格在悠悠岁月的尘埃里,烙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洞内未拉电线,没有装灯,从这头仅可以看到另一头的一个很小的亮点。进入洞深处,便显得漆黑一团。由于洞内开凿的凸凹石面裸露于外,只是在部分部位进行了稀少的拱形加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着额头。我们一行均未带电筒,洞内不时有洞顶的渗水滴到头上、脸上,也有人走偏了不小心撞着洞沿的石壁上,还有后面的人踩着了前面人的脚后跟,或是撞着了前面的人,便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些胆小的女人们就不免有些心悸。大约快到洞中间处,洞地面出现水宕,有人踩着了水宕,便惊叫起来,后面的人心更是拎到了嗓子眼处,大气不敢出,一个劲提着脚往前蹦串,生怕也踩着了水宕。好不容易,前面的人走出了洞口,却见又有人折了回来,据说是脱下的羊毛衫丢到了洞中了,于是不得不回头找寻。找寻的人仅凭着两部手机的微弱光亮向洞中寻觅。直至找到洞中水宕附近方才找着。原来正是在黑暗中盲目跨越水宕时,因震荡抖落掉的。走出洞口,发现好几位额上沁出了丝丝冷汗,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次小小的深度探险。

  玉水之源的魅力风光

  过金岭洞,路面下的水渠现于明处。为探水渠之水源,我们选择沿水渠上行。水渠环绕一山体蜿蜿蜒蜒曲曲折折,我们走在渠坝上,时而顺岩礁攀登向上,时而横穿茂密山林,时而侧身挤过石林狭缝……走大约1.5公里,眼前豁然开朗起来,我们来到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溪流上方,看那溪水清澈如镜,潺潺而流,据说此溪为玉水源头之一。顺溪流逆向远瞻,不远处一高耸的大坝矗立于两山嘴夹持的约45度的斜坡之上,仰观那大坝,高不下60米(约数十层楼房那么高),加上斜坡地势的衬托,真有一种壁立千仞,耸立云天之感。顺水渠来到坝前,踏上大坝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上,站上大坝的顶端下瞰,则有身临峡谷巨豁,万丈深渊之势。转身向坝内,大坝锁住的一汪碧水,近处犹如大山姑娘的翡翠耳坠,晶莹剔透,静影沉璧,碧空倒映,云影悠然。稍远,碧水环绕一山嘴,环形迂回,又犹如大山姑娘耳坠下镶嵌的碧玉耳环,而山嘴上青荣葳蕤的松石林木倒映成碧玉的静影,则犹如絮云款款,淡淡生烟……

  从大坝上下来,返回古道,顺玉水下行,溪水淙淙流韵,林间众鸟飞歌,田间油花流金,野旷云淡风轻。西眺黄高峰巍峨高耸;西南而望,落入镜头的是形成三角高低相间的三座山峰,不妨就叫她姊妹峰吧。溪流近下方落入镜端的是一参天古树,目测高不下二十米,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沿小溪下行数百米,见峰回路转,溪水回环绕山嘴而下,不时见碧潭如翡翠,翠蔓相拥,绿茵缤纷笼络潭上。玉水之源真乃如玉之水也。

【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普者黑游记游记作文11-27

作文游记01-10

游记的作文01-18

游记的作文05-25

作文:游记03-15

作文游记01-27

青岛游记作文:崂山游记03-26

游记作文:香港游记04-25

游记作文:云南游记精选03-27

环球中心游记游记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