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5-07 14:39:56 1000字作文 我要投稿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锦集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锦集8篇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上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重阳节,一个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今天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美丽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决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打算拧干,可是,拖把实在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经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

  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天气炎热,石爷爷特别累。我赶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

  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该打扰妈妈的工作,今天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开始行动,先煮饭,再炒菜,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优美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妈妈告诉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赶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

  “干杯!……”

  “不对。”表妹说,“应该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快乐啊!”

  大家一块说:“对!干杯!”

  就这样,咱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咱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一块重阳糕,一束鲜花,一句祝贺语……这些都是重阳节必备的东西。然而今天在我家中,没有鲜花,没有重阳糕,却依然回荡着亲情的暖意。

  今年的重阳节不知不觉已经来临了。那天我来到学校,同着对我说:“今天是重阳节哎……”我这才发现,重阳节已经到了。回到家里,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炒菜的奶奶。我想去向他祝贺,可是话还没说出口就收了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紧张。终于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在端菜,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早已练了数百编的话:

  “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变得吃口起来。

  “怎么了”奶奶问。

  “今……今天是重阳节,祝您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

  “谢谢。”奶奶说。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仍然充满了亲情。奶奶的语气虽然很平静。但我能看出她其实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奶奶的话很多,还一个劲儿地叫我吃菜。我也特别兴奋,不止是为什么。

  晚饭后,我会房做作业。我记得奶奶和爸爸在外面窃窃私语,还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我好像隐约听到奶奶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重阳到又到了,每年的这天我都会想起:

  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头戴一副老花镜,手握一支钢笔,在书上不停地圈圈、点点、画画。他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愁眉紧锁;时而如痴如醉;时而面露笑容。他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虽然年纪大了,却非常爱看书。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因此,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可是,只要外公一看起书,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白日做梦”了。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我左思思,右想想,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还是去问外公吧,我心里想道。我跑到外公跟前,把妈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外公摸摸我的脑袋,说道:“你这小子,平日就知道玩,也不看看书。熊猫只有四个指头的啊!”“外公,您的知识可真渊博啊!这么多知识,您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吗?”我羡慕地问道。“当然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肯读书,博览群书,你也会跟外公一样,知识渊博的啊!”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书也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外公不仅学识渊博,还常常无私地帮别人做事,解决问题。一天中午,我家正在吃饭。突然,马伯伯和几位叔叔进来了。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却堆满了焦急与无奈。他们和外公寒暄几句后,便进了书房,我也好奇地跟了进去。只听马伯伯沮丧地说:“我家的茶树不知怎么的,生了一种怪病。先是根部生瘤,紧接着茶树就大片枯萎。我们农民一年就靠这几亩茶园养家糊口,可如今却颗粒无收,这……这可这么是好哇!”说完,便一手撑着书桌,一边低头丧气。这时,一位叔叔拿出了一棵茶树的根,递给外公,外公忙戴上老花镜,左手紧握树根,右手执一个放大镜。只见外公时而拨开树根,不停地端详:他时而握起钢笔,在纸上圈画;时而放下笔来,愁眉紧锁;时而回过头去问一两句。马伯伯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外公的表情而起伏不定。过了好长时间,外公才把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递给了马伯伯,马伯伯接过了纸,宛如握住了救命的仙丹,他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太感谢您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才好。”“嗨老朋友了,还这么见外。帮这点小事,应该的。”过了一会儿,马伯伯该走了。外公忙拉住他的手,说:“等会儿。”说完,他快步走进书房,拿出了一叠东西,放在马伯伯手中,马伯伯一看,原来是一叠钱,马伯伯执意不要,可外公却说:“你家今年收成又不好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有困难,尽管来找我。”马伯伯握着钱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嘴里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不禁被触动了,外公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他不以专长而肥私,而以助人为乐事,想到这里,外公的身躯不禁在我眼中越来越高大。

  外公,他虽然没有干过什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一身华丽的外表但在他平凡的身躯中,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是啊!外公那助人为乐和嗜书如命的精神,将会筑成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习和敬佩的楷模。

  我怀念我的外公 。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父亲比我整整大出三轮,和母亲都到了古稀之年。零零落落的花白头发根根竖着,皱纹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眼角、嘴角、额头,童年印象中的健壮、雄伟,象一座山一样的父亲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的消瘦了。曾走路风风火火没半点清闲的母亲也同样抵挡不住岁月在身上的印痕:一度红润、健康,惹都我都禁不住拿手去碰的脸取而代之的是蜡黄、消瘦,皱纹横生;曾能一下子背起百十斤的重物的腰身也不再挺直、硬朗。

  任何人都在经受着岁月的刀,刀刀伤人。

  又到重阳节,又到秋风起。父亲曾告诉我: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父亲的意思也无非是想让我们给他们过过节。都已经年愈花甲了,还能再过多少个重阳节呢?我是这么想,也许父亲也是这么想吧!人老了都知道珍惜了,也知道日子是越过越少了。第一个重阳节是我和女儿过去给老两过的,很简单的几个菜,是在小桌上进行的。老两口却异常的高兴。父亲对着母亲说:“你家闺女给你过节来了,今天是老人节,是你的节日!”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很兴奋,一直看着母亲,好象我只是给母亲过节,而与他无关。但父亲脸上却写满了幸福。原来,幸福是看到另一个人幸福。

  国庆休假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去姐姐家帮忙掰玉米。见我犹犹豫豫的样子,母亲直接说,你不去我自己去。再不孝的女儿到这个时候都会心软的,我只是不想让母亲去,毕竟都七十的人了。母亲坚持要去,我只好答应第二天早点到母亲家一起走。第二天早六点起床收拾停当就直奔母亲家。母亲开的门,很高兴的样子说,我还怕你晚了。我说,平时睡懒觉,关键时候还能睡?母亲笑了。父亲从屋里出来也很高兴。总觉得我早起的行为给他们添了不少光似的。临走的时候,父亲说,你妈感冒了,下午三、四点就早早回来吧!父亲不说,粗心的我竟没能看出来。母亲直说,没事,没事。我却更为昨天的犹犹豫豫而感到无地自容。

  一路上照顾好母亲,没多久就到了姐姐家。姐姐和外甥正在墙外剥玉米,见我们来了,笑着直说今天可真早。母亲却顾不上说别的坐在姐姐刚坐过的小凳子上开始剥玉米,手里干着活,才开始说起来话来。什么家常里短,邻里邻居,姐姐和母亲好象有说不完的话。而我却是属于那种点睛之笔,偶尔插一杠子惹的大家都乐了,然后再保持沉默。干起活来时间总过的很快,我嘱咐母亲早点走吧,别误了最后一班车。母亲看着剩余没有剥的玉米也感到没办法了,只好跟我去赶最后一班车。坐上车后,我用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告诉他,我们已经坐上车了,再等一会儿就去车站接我们吧!

  当我扶着母亲下车后,第一眼就看见父亲已在三米开外的地方等我们了。父亲的笑容很舒朗了,好象那种久别重逢的笑容。只短短的几个小时,在父亲眼里象是过了半个世纪。走到车前我惊奇的发现怎么没带坐垫(三轮电动车本身自带的),父亲憨厚的笑着说:“走的匆忙,忘了。”母亲接过来却说:“肯定是接了电话就着急来了,才忘了坐垫。”父亲却只是笑。笑容包含了母亲对他的理解,也包含父亲那份深深的爱。

  今天是重阳节,想着往年和女儿给老两口过的重阳,如昨日刚刚谢幕的影片历历在目。而今,因某种原因不能亲去给老人过节,实属大不孝。

  打一个电话吧,父亲的声音依旧很高兴的样子,而我却再也说不出别的。只能匆匆的挂了电话,掩面而泣。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坐在办公桌前,望着窗台上吐香摇曳的九月菊,我心驰神往、感慨万千。对于九月菊,我总是偏爱。这是因为九月菊的飘若浮云的独特风姿,以及“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的可贵风格。九月菊少牡丹之霸气,无梅花之傲气,与红叶凌霜,如青松傲骨。故历代文人墨客多以菊之品德自励自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苏东坡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皆为千古流传之咏菊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办公室外的嘈杂声,将我缠绵于赏菊醉意拖了回来。可不是嘛,光顾赏菊,殊不知重阳至。心中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诗句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情有独钟者当属重阳节了。若问缘由,那就得从其别称——“老人节”说起。据报载:去年重阳节,某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虽然知道是重阳节,但不晓得有老人节一说。

  由此可见,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恰恰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却不屑一顾,实乃可悲!

  工作二十余载,虽不能功成名就,但也编鉴修志五部。每逢重阳,带领女儿、儿子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帮助他们干干家务、陪陪他们说说话,这样以践促行的行动,促成其尊老、爱老、敬老的行为养成。

  前文提及我对重阳节情有独钟,其实还有一段与奶奶有关的点滴当属其因。

  自打记事起,我跟太太、奶奶一起生活,幸运的是,她们对我百般呵护,生怕我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记忆里,奶奶对我最好了。虽说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靠奶奶每天步履蹒跚地务农维持生活,但吃穿方面从没亏待过我。重阳节那天是奶奶最喜欢的日子,我喜欢看她在这一天绽放难得的笑容,宛若灿然盛开的菊花;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讲述自己的故事,充满曲折和苦难;我喜欢和她在这一天去县城凑热闹——逛“九月九”白云寺庙会;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说出自己的愿望——到老家宁夏海原走走。

  十多年前,奶奶饭量突然减少,时常呻吟心口痛。于是我和父亲、叔叔带着她去了省城兰州诊断,确诊为食道癌。这晴天霹雳的诊断结果,使全家悲痛欲绝。当奶奶硬撑着,笑容满面地走下车时,许多人以为诊断错了。刚上炕,她就一下子瘫倒了……

  从她去世那一年,至今整整十多年了,每每忆起,心里都会有不可言喻的隐痛。仿佛又看到了她对我慈爱地微笑,我泪眼模糊,声音哽咽“奶奶,孙儿等着带您去逛“九月九”白云寺庙会;给您备好到老家宁夏海原走走的车辆”。唯有此时,才能真正理解“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苦楚和无奈。

  “九月九”重阳节这一天,我都要来到奶奶的坟墓念穆斯 林的“许热”,祈求伟大的安 拉赐予她永久的乐园。

  一阵微微的秋风掠过窗口,办公室的九月菊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接孩子的时间到了,看着走出校门的儿子,心里默想:重阳佳节,我要给他好好讲讲有关太太、奶奶的故事。教他如何做人,学会感恩,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道理;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引导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祖国栋梁之才。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7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8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山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 ,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孝心01-09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愿望01-10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思念01-10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登高01-13

重阳节作文05-19

重阳节的作文08-04

重阳节作文07-17

高中生重阳节作文:重阳节作文08-20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关爱老人05-12

重阳节作文素材:过重阳节的风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