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的辩论

时间:2023-05-06 07:24:25 关于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高考作文题的辩论

  众大虾已经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评论,夫子本不想多说;可是看到坛里的论辩愈来愈加精彩且很有方兴未艾之势,禁不住也说几句。

关于高考作文题的辩论

  我认为,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一.细节失真,不合常情,缺乏起码的生活和医学常识,导致整个材料“失信”。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关涉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牵动无数老师家长的心,却出现如此明显幼稚的纰漏,实在说不过去。

  二.限制过死,没有余地,导致考生无法真正进行选择——至少立意已经死死限定,只能选择“救人”,不能选择“自救”——事实上根本用不着心灵“翻江倒海”,只要不想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就不可能就其它N种可能进行探讨并作出选择。

  三.用虚假的道德命题,故意让考生的心灵陷入看似两难的选择境地,并企图借此检验出考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确有逼着考生说假话的嫌疑。事实上客观效果也的确如此。因为在这问题上,如果考生思维正常、懂得起码的趋利避害,是不可能暴露“小我”,展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想法的。因趋利避害而回避真理,用虚假的情感来唱高昂的道德圣歌,本身是不是有点滑稽?恐怕这不会是命题人的初衷吧?

  四.关于道德评价。科学而人道的道德评价,是不会随便让人陷入非此即彼的道德尴尬的。生活中一般人群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水平的排列,好比枣核,两端小,中间大。对生活中人进行道德评价,一般也相应的分三个等级:应当、正当、失当。应当,属崇高层级,生活中人毕竟只有少数才能达到这个高尚境界;因而它更多是一种道德号召、目标和激励,让人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失当,属卑下层级,即俗称“缺德”者,生活中亦属少数。绝大多数人处于枣核的中部,即正当层级。

  题目中的登山者,选择救人,绝对属于“应当”,即高尚义举;但根据所给情境,不救,也属“正当”,至少算不上“失当”。本是人之常情,原属无可厚非,但在出题人设定的隐性限制里,不救即缺德,不救即卑鄙,不救则当口诛笔伐——这就不适于作为高考试题了。因为好的高考作文题应当“限”而不死,弹性十足,有所限制而又余地广阔,真能激发考生的情感、想象、思维、智慧,令其有很多种选择的余地和可能,从而真正考查出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素养。

  从今年判卷反馈看,满分好文明显少于去年前年,题目不好,难辞其咎。

  五.关于生命及其拯救。在中国,对生命的漠视是极其惊人的。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而且现实生活中有种极荒唐、极可悲的错位现象,那就是有些伪君子、伪圣人利用话语霸权,慷慨激昂的作演说、发倡议,号召人们牺牲、奉献、救人、舍身,但面对危险它比谁跑得都快。想想克拉玛依那场大火,众多官员全部安全逃生,无毫发伤;死的竟全是老师和学生。看看媒体的报道,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常常是少年、是儿童,,很少成人,独无官员。上半年吴忠市领导车队与骑自行车的小女生狭“桥”相逢,女孩惊慌之间,人与自行车同时落水,岸上那么多市级领导干部竟眼看着一个幼小的生命生生死亡,无一下水相救。

  出题人想必是面对这种现实,欲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高考命题,作一导向性暗示;殊不知,恰恰陷入某种伪圣和反讽,甚至等于教唆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不珍惜生命。

  理论上讲,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有活下去的权利。当救人会使另一条生命无辜付出,他有权拒绝。根据题目中的情景,救人者首先会献出他的双手,然后会献出他的生命。原本高尚的救人,变作无谓的牺牲,又一条生命的付出,岂不是双重的悲剧?因此,理性的选择很可以是不救。

  美国人比谁都怕死,但也比谁都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生命权利。他们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是遇到危险首先自救,不要给别人(警察等)添救你的麻烦,已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这又是怎样一种教育?至少是诚实的,有效的,人道的。

  让人违心的、言不由衷的说漂亮话、说道德话、讲大道理,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我们的虚伪、虚假几乎是无孔不入的。

  我们的孩子天真美好的心灵就是这样一次次被现实与说教的巨大反差教育得“聪明伶俐”但独独缺了诚实的。不迎合命题人行么?不见风使舵行么?不顺情说好话行么?还要努力说得美丽漂亮、有文采、有创新呢!

  也许这不是命题人的本意。问题的根源也不在命题人本身的素质及水平。明眼人也不用我把话说得更明白。

  但无论怎么说,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哀!而且我暂时还看不到这悲哀的尽头。

  无奈之中,我们只能呼吁高考作文的返璞归真,呼吁作文作人的统一,呼吁人性的回归,呼吁亲情的回归,呼吁对生命的真诚尊重,呼吁真正的人文精神,呼吁心灵的真实与自由,呼吁表达的灵动与诗意。

  六.以万勇老师为代表的几位大侠,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作了精彩的辩护。若是出于真诚的学术探讨,各抒己见,当然令人欣慰;若是囿于认识的局限,暂时不能“超脱”,也可以理解;如若只是为了面子而坚持自己的原初看法,以致离真理愈来愈远,则遗憾之至。万勇的帖子我读了很多,给我的感觉是个学术功底很扎实的人。我尊重他的说话的权利,但不同意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固执。敬请见谅。

【高考作文题的辩论】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题10-11

高考英语作文题友谊03-25

贵州高考英语作文题05-04

今年合肥高考语文作文题05-02

历年湖北高考作文题04-30

湖南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05-04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高考英语作文素材04-25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03-25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04-25

世界各国高考作文题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