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战70周年作文
这样的问题被摆到世界所有人面前,多少要归因于一些德国哲学家的严肃思考。由于他们的工作,“奥斯维辛之后”、“平庸之恶”等等命题已成为当代人类思想史的结晶。而在各种相关研究中,有一个命题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持续推进——“非人化”(Dehumanization,Removing the human-ness)。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非人化”概念指代制度和文化对人的异化、污辱等,例如当人不被视作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体(而仅仅被视为数字、齿轮、民族典型等)时、当人被客体化(如男性主宰社会中女性所处的境况)时、当人遭到残忍和侮辱性对待时,他或者她就是被非人化了。而在有关大屠杀及战争、暴-力事件的相关研究中,“非人化”概念则主要用来说明一种关系:人之所以可以没有罪恶感地对他人施暴、施虐,是因为他能够借助“非人化”机制,将暴-力对象视为低人一等的异类、别样的生物——“非人”或“亚人类”(Undermenschen,Subman),由此他就可以脱离对“同类”的道德禁令而为所欲为。
从“非人化”角度来解释历史,不难发现,在曾经弥漫于欧洲的反犹思潮中,特别是在纳粹的.屠犹行动中,犹太人曾被视为卑劣的族群,同样,在亚洲,日本人也曾将自己视为高级人种。
在法西斯主义的洗脑教育和军队的“非人化”训导下,侵略士兵得以将被侵略国的人民视为“非人”、“亚人类”,从而没有道德障碍地实施惨无人道的暴行,就像有的士兵在战后所回忆、忏悔的那样:“我们过去把中国人蔑称为‘chancorro’,意思是比人类低等、像虫子和动物一样……中国人不属于人这一物种,我们以前就这么看待他们。”一位叫做土屋嘉男的侵略者在回忆中讲述了他如何收到命令,去刺死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也讲述了让他服从命令的原因,他说,“如果将他们看作人类,我就下不了手……我将他们视作动物和低级人种。”
“非人化”为何挥之不去
在美国学者大卫·史密斯的《非人:为什么我们会贬低、奴役、伤害他人》中,作者对“非人化”在哲学史、思想史、生物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相关学术史中的渊源、脉络作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人类历史上各种种族、民族之间的战争、屠杀和暴-力事件的分析,他对“非人化”的本质和发生机制作出了解释。在史密斯看来,生物学、文化以及人类思维结构是解释非人化现象的三大要素。
今天,“非人化”这一命题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反思需要,还因为直至今日,在世界各国,发生于民族种族之间、宗教派别之间、阶级之间以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种种暴-力、杀戮事件,依然在不断发生。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于柬埔寨的反-人-类事件,导致逾百万人遇难;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实施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导致约80—100万人丧生。而当今发生于世界各地的各种恐怖袭击事件,更是将反-人-类行为演绎成日常化事件。
除了种种血腥暴-力以外,各种类型的社会不公、族群歧视等仍普遍存在。在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非人化”的存在。
社会发展史写满的警示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自己人—其他人”、“文明人—野蛮人”这样一些对人的区分比比皆是,它们曾构成奴隶制以及各种种族灭绝、殖民统治的伦理依据,也构成了现代社会各种有组织反-人-类暴-力行为的正当化机制。但是,人们据以非人化的单位“族类”(种族民族等等),看似具有生物学的依据,其实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力量以及人类思维结构等共同运作的结果。
二战虽然早已结束,但警钟仍在敲响。在当今国际思想界、学术界,从大屠杀责任追究到“非人化”研究,这些议题之所以被持续关注,是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这并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偶然事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警示,应该也是我们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要务之一。
【抗战70周年作文】相关文章:
抗战主题作文07-27
抗战足迹作文07-04
抗战岁月作文06-23
关于抗战英雄的作文05-30
抗战热血之歌作文04-29
抗战作文评语集锦01-01
抗战疫情的春节作文07-31
2020抗战疫情作文08-06
抗战体会题材作文08-01
抗战英雄作文开头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