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3-12-09 10:58:38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浙江南部的农村,今年回老家过年,我发现在老家农村有许多新鲜的'事。 我们很早就准备年货,家家户户购礼品、买鞭炮、杀猪、宰鸡、做馒头、做年糕、还要做豆腐……爷爷听说我要回家过年就杀了一头大肥猪,还买了条活鱼、牛肉、羊肉、干果、巧克力、可丰盛了。 到了年三十吃团圆饭的时候,可讲究了,奶奶煮了大桌菜,但是不能先吃,要拜祭祖宗。然后长幼有序跪拜焚香祝愿,我也在心里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愿爸爸妈妈生意兴隆,我和弟弟学习进步,吃过团圆饭以后,全家转着看电视,说是要坐到零晨十二点。那暑假长辈要给小辈“守岁钱”,最快乐的莫过于放鞭炮和烟花,到了零晨鷐鷐点的时候,家家户户会打开门,放鞭炮和烟花,那叫开门炮。 到了年初一,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这一天是不能哭不能打架不能扫地,不能下地干活等等,反正这一天就是玩,到了晚上长辈还要给小辈钱,而且都要用纸包起来,那是“压岁钱”或者叫“买书钱”。

  初二到初八要走亲戚拜年,还要带上很多礼品,初八以后就不能拜年了,农村过春节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还要舞龙舞狮,在农村过年真的很有意义呀。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春节,这是一年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了迎接春节,通常进入腊月人们就会为春节做准备了。

  腊月里,我们这里的人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灌香肠,只有这个时候灌的香肠,经过寒冬腊月的太阳晒过、风吹过,才会有腊香。还有些人家会腌渍咸肉、咸鱼等等。这个时候的商场、超市里都会在醒目的位置摆上丰富的年货供大家选择购买,有瓜子糖果,还有好多大礼包,妈妈通常会买些花生、瓜子、巧克力、牛肉干,以及一些新鲜水果。

  丰盛的年货准备好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年。到了除夕那天,大扫除也结束了,家里就会贴上对联、窗花,挂上红红的中国结,还有年年有“鱼”、“五谷丰登”等,寓意着好的来年。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就象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一样,我们这里的人家基本上都会准备春卷,有迎春喜庆的吉兆。年夜饭过后,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类型很多,今年我最喜欢看魔术—年年有“鱼”,我觉得太神奇了。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外面鞭炮声四起,礼花绽放,大家热热闹闹的.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时候,妈妈会为每个人端上一碗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当然,除夕夜我最高兴的事还有压岁钱,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会给。我会让妈妈帮我保存起来,在我需要买书本或是有其它用途的时候再拿出来。

  正月初一起床,妈妈早就为我准备了新衣新裤。穿上崭新的衣服,我就跟着爸爸妈妈他们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去了。正月里,大家都这样走亲戚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拿出准备好的年货与大家一同分享,热闹非常。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时候处处张灯结彩,大家会走上街头、走进公园,赏灯游园。过完元宵节,这个春节才真的算结束了,大家又恢复了往日正常的生活,我也要开学了。

  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也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9岁时,离开家乡,从此以后稀有回去,如今,我独自在遥远的北京谋生。离家越来越远,故乡在记忆中也日渐模糊、依稀只剩下那青山白云下的小桥流水和两鬓白发的父母,然而家乡春节的习俗却在我脑海留下深深的烙印。

  贴春联、门神,是除夕日一件大事。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拿出买好的春联,或有雅兴者,自铺纸墨,挥毫写下自创或选好的对联,等墨迹一干,就拿了去贴,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也有在大年初一再贴的。春联的内容常以发家致富和喜庆吉祥为主,不同人家,从其所贴春联可看出他家的特点,如经商做生意者多喜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春联。春联的起源在《蜀[木寿]杌》内有记载,五代时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新年命令翰林们作门联,自己也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家乡过年的风俗多姿多采,乡土气息浓郁。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杀猪宰鸡,购办年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除尘,就是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清洁活动。平常懒散的家庭,这时也绝不含糊,定要大干一场,弄个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据宋人吴自牧的《梦渠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可见“除尘”之俗宋代已有。

  门神更是乡下人不可缺的宝物,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恭请这路神仙,用意是驱除恶鬼,镇压凶邪,保佑平安,常请的门神一般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里面的桃符也就相当于今日的门神,可见门神在宋朝早已经流行。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是最重要的大事,在外地工作者,无论远近,务必赶回。有实在不能回家的,家人们也总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此时厅堂上红烛高烧,摆上丰盛菜肴,由主事之家长拈香,带领全家男女一齐向列祖列宗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之后,打响早已准备好的.爆竹,俗称“关门爆”,就可以关上大门,开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年糕、家酿米酒等等,尤其是家酿的米酒,香醇甘美,在外面一般是喝不到如此佳酿的。如果人问,故乡的味道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就如那家酿米酒,只要喝过一次那味就永留心底,难以忘记,在外面是再怎样也尝不到家乡那个味道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吃过年夜饭,收拾一下,合家大小围坐一起,或闲聊或看电视或打牌搓麻,在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开始熬年夜,准备辞旧迎新,俗称“守岁”。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在守岁的过程中,小辈们会给长辈们行大礼、恭祝长辈安康,长者往往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送给晚辈们,里面多是一些连号的新纸币,这就是压岁钱,同时说一些期勉的话。伴着你一岁一岁的长大,收到的压岁钱面额也会越来越大。当有一年你不再收到压岁钱,那就证明你独立了,你要开始给小辈压岁钱了。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它预示着镇岁、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钱,亦谓之压岁钱。”

  大年初一,鸡叫头遍,三乡十里就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俗称“开门爆”,很有趣的是这中间爆竹声间连不断,一直会持续到天大亮,实在是热闹异常。大人们早早打响“开门爆”,将昨夜关好的大门打开,叫做“开门进宝”。只有开门爆打过以后才可以出行,所以这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可以出去玩啦!孩子们大都穿着新衣服出去,带着平常少有的玩器钱物,呼朋唤友,或三五一群,或聚在一块,爱 怎样玩就怎样玩,没人干扰你,即使搞点恶作剧什么的也只会得到大人们宽容的一笑。不过出门前各家父母都会再三嘱咐小孩,见人都说好话,不可乱问,不可乱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在喜 庆气氛中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

  拜年在故乡可大有讲究。

  大年初一,要向长 辈们拜年,除了自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四奶五叔八姑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初二是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的日子,这一天,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往来不绝, 穿行于山青水秀之间。

  初三或初五是拜大 年的日子,所谓拜大年就是给近三年内家有白 喜事的人家拜年,亲朋好友、四方乡 邻,都要准备好白喜事的礼品 ,前往祭悼亡魂。这个日子是很有讲究,错不 得的,否则,你选错了日子去拜年,很可能会被人家赶了出去甚至被痛 打一顿。

  除上面几个特殊的日 子外,正月里其他日子倒没有什么忌讳,可随便串亲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这个月可以好好的轻松享受一番,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往往就在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中逝去。

  至于放鞭炮,当然是一个过年风俗。在过去,不 放鞭炮这年哪过得去?冷冷清清是不吉利的。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能随便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经有明文规定了。至于老家,现在过年大概还是能放鞭炮的。

  在中国,最大的流行或许就是这席卷国家和 民族的春节了,我内心深处,回家过年的情节也颇为顽固,挥之 不去,所以,每一年的春节,无论有多艰难,我 都尽力及时赶回家。不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直到现在 我依然还怀念在故乡那小山村过春节的岁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民 俗的东西里才有点真正的原汁原味,这也是写下上面这些怀旧文字 的一点理由。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家乡的春节作文02-25

精选家乡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07-17

家乡家乡的春节作文4篇04-05

家乡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05-24

家乡的春节作文01-25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7-20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11-23

春节家乡作文11-16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9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