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学生的春节作文汇总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的春节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 篇1
天是大年初二,阳光明媚,是个外出的好天气。我的心情跟今天的天气一样明朗,因为妈妈答应过我,只要今天天气好,就带我去科技馆逛逛,看来今天可以玩个痛快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和妈妈一行人来到了科技馆门口,我抬头一望,四层楼高的科技馆巍然屹立,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走进科技馆的大门,我随手把票递给了工作人员,便迫不及待地从开启的大门窜了进去。“哇!”一个巨大的火箭推进器霎时映入了我的眼帘,这应该就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发的长征3-系列火箭吧!正当我准备仔细端详它时,却看见一个圆盘形的“怪物”向我缓缓驶来。我大惑不解,旁边的一位解说员笑眯眯地[]告诉*了我它的来头,这是一个用飞行模拟器改装的大飞碟,坐上去可以亲自体验在太空飞行的滋味。这一番话说的我心里直痒痒,我迫不及待地冲进了飞碟,工作人员给我拴紧了安全带,便“扑”的一声关上了舱门,飞碟顿时笼罩在一片黑暗中。不多时,显示屏亮了起来,我的面前出现了一片辽阔的天空,我把操纵杆往右边使劲扳了扳,只听“哗啦”一声,我的面前便出现了一片深蓝色的世界,几条鱼儿在上面蹦来蹦去。“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初次飞行这样告一段落!”我拼命地提起操纵杆,我的飞机直冲了上去。丁零咣啷,尝试以失败告终。
踏着电梯来到二楼的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这里处处充斥着幻想的色彩,在一个大铁笼子里,一台高压发电器正向四周发射出闪电似的光束,还伴有巨大的声响。“哇,头发真的竖起来了!”我应声而去,这不就是我朝思暮想的静电球吗?我毫不犹豫的上去摸了一下,只见本来零散的光束一瞬间聚在了我的.手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响。我摸了一会儿,觉得一点反映也没有,心里很纳闷,照理说很快头发就可以竖起来了,我碰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反应?和我们一同上来的解说员笑着告诉我:“这个是怒发冲冠装置的模拟形态,如果你想体验的话请到那边。”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前方那个大大的圆球才是我要寻找的目标。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赶紧跑开了。
在走
廊尽头的机器人展区里,我见到了机器人乐队、变脸机器人等等,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奇的还属素描机器人,别看他一脸笨重样儿,坐在桌前一动不动,其实它*的功能可厉害了,你只要按一下桌上的按钮,机器人就会把你的图像用照相机照下来,不多时就会用手中的素描笔画出你的面孔,其准确性简直比专业人士画的还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和妈妈一起参观了数学力学展厅,学习了七桥问题、概率问题、三角形等分问题,尝试了骑自行车走钢丝,反弹力等有趣的活动。
这次的科技馆之行,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 篇2
春节临近,又一度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联欢晚会、团聚祝福,有关过年气氛的内容很多很多,可是相当于西方圣诞节遍布各处的圣诞老人、圣诞树那样的典型标志,我们中国春节的典型标志物是什么?春节以及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日常生活载体概念愈来愈模糊,而洋节洋味越来越重,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在代表未来的青少年头脑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不能不触发国人极大的心灵震撼。中华民族有着一万年绵延不断的文明进步历史,中华文明也代表了人类最丰厚稳定、博大兼容的思想文化体系,为寄寓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传达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强烈信息,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优化点击,我们呼唤春节及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典型标志物。这里谨先提出一套基础方案抛砖引玉,期盼社会各界和目光敏锐的艺术大师、商家高手们运用中国智慧,创造遍布千家万户、千城万店的巨大商机,传承中华文明,繁荣节日市场:
----春节典型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红色、黄色唐装的传统搭配---和合二仙童或大头娃娃一对,分别手持大鞭炮、中国结和“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春联。
----中秋节典型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唐装的和合二仙童或大头娃娃,手持“嫦娥奔月”或“飞天玉女”和太极图两面图案的.大月饼。
----红豆相思节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唐装的和合二仙童相拥红豆古诗---“此物最相思”、梁祝化蝶。
----端午节标志物:立式简化大头龙船,口衔艺术粽子。
----重阳节标志物:大头老寿星携仙桃、梅花鹿。
走向世界的中国,呼唤中国特色的春节文化标志载体,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来临,处处都洋溢着欢乐、热闹的气氛;当然,最热闹的还是除夕夜。
瞧,这一大家子人,包饺子的在包饺子,玩游戏的在玩游戏,看电视的在看电视,都忙得不亦乐乎;饺子是除夕夜不可缺少的`食物,在所有人的期待下,饺子终于包好了,准备开动;在餐桌上,我们说着笑着,开心的吃着饺子。
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都目不睛的盯着电视机。晚会可真精彩:有相声、小品、歌唱、舞蹈、魔术晚会接近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二、一!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年来临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许下愿望,希望我的成绩步步高升。
过了一会儿,我又和爸爸去放烟花。那些烟花,在蓝黑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美丽: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烟花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上美丽的烟花,我们唱着、跳着……
大年初一虽不及除夕夜热闹,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喜悦却一点都没减少;大年初一主要是来拜年,爸爸带着我们来到了妈妈的老家——永兴。今天主要是来看外公,其次是给这里的亲戚拜年;走到别人的家里,首先得祝贺别人万事如意,羊年快乐。小孩子最快乐的事就是可以拿到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后,总是计划着是该买玩具,还是该买零食,也会担心家长会不会把压岁钱拿走。
回到家已是下午,我们在一天的忙碌下休息了。
我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很热闹!饺子、烟花、压岁钱……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 篇4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着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生春节作文11-11
春节中学生作文01-18
中学生的春节作文06-15
中学生春节作文:春节拾零12-17
中学生春节见闻作文09-01
中学生有关春节的作文08-19
中学生春节作文精选13篇11-12
中学生春节作文(13篇)11-11
中学生春节的作文三篇08-01
【精选】中学生春节的作文四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