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情景交融的游记作文
一可见世面,二可得乐趣,三可广交友,四可长知识,五可扩胸怀,六可陶情操,七可通人情,八可明志向,九可辨是非,十可练体魄。事实确实如此。汉朝司马迁年轻时漫游全国,在实地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他写《史记》奠定了基础;唐朝李白出游大江南北,写下了许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明代的徐霞客半生周游,写下了被誉为“奇人奇书”的游记。至于得益于旅游的画家、摄影家,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她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雄奇的山岳,奔腾的江河,深秀的湖泊,无垠的海疆,精美绝伦的园林建筑,名扬四海的古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审美力,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使名山大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神奇的色彩。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醉倒在她的山水风光之中啊!
旅游可以让我们走出这个过于熟悉的环境,可以让我们走出去深入观察这个世界,充实生命内容。暑假,一个旅游的黄金季节,同学们,你们做好出发的准备了吗?
游记是写景文章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描绘某一地区的风貌、人情。写作游记的前提是头脑之中拥有这方面的积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我们在读“有字书”的同时,绝不可忽略了读“无字书”,这一理念应贯穿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我国东西部发展有差距,城乡发展也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想去哪儿旅游就能去哪儿;穷乡僻壤的孩子,他们很少能走出家门,去看外面的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的同学就不能写游记,也不意味着乡村的同学写不出文情并茂的游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他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终年生活的山乡村野,最了解的莫过于天然生态的花鸟虫鱼。他们同样可以写出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我地一绝”。然而,稍作调查便不难发现,由于天天身处其间,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反而熟视无睹,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对于农村学校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民间掌故”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在“乡情民俗”中感悟淳朴的乡情……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可以这样说,语文资源无处不在。
在明确了上述两方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接下去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的特点,观察景物的方法(选好观察点、确定观察角度及观察的顺序、发现景物的特征等),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用比喻、多“感官”描写、动静结合等)。
游记这种文体有三个要素:游踪、景点、观感。突出了这三个要素,才能算是一篇内容充实的游记。怎样落实这三“要素”呢?
一、顺着游踪,移步换景
写文章得讲究顺序和线索,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游记的写作自然不能例外。游记的线索就是游踪,即游览的顺序,我们一般都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一点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
写好景物的前提是学会观察。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是移步换形。就是随着游踪,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二、突出景点,写活景物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账”,而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的可以写得简略些。例如,我们要写一篇游览某风景名胜的游记,写作的重点就是该风景名胜的重要景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
三、略写首尾,情景交融
我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结尾往往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文章结构紧凑,读起来给人完整的印象。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最好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的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情景交融的游记作文(通用32篇)09-06
情景交融的秋景作文01-08
情景交融的初中作文06-18
情景交融作文(通用30篇)07-19
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通用30篇)08-31
关于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通用23篇)07-15
寓现代教育于情景交融之中01-20
游记作文:梵净山游记08-31
游记作文丰都游记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