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时间:2024-05-18 14:21:41 海洁 议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1

  网络应用已成为人类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标志,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学习、沟通、娱乐等方面获益匪浅,同时人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言。近年来,网上谣言传播事件日益泛滥,网络谣言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公害,网络谣言的泛滥呈愈演愈烈之势,这其中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 2008年的“蛆橘”传言,2011年的“皮革奶粉”,还有2011 “食盐可防辐射”以及“食盐将短缺”等谣言都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6.18亿,其中39岁以下网民超过80%,29岁以下网民60%;微博用户3亿多,青少年同样占80%。青少年群体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群体的.主力军,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使青少年从中受益,对青少年的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都产生着巨大的积极影响,从这方面说网络谣言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杀伤尤为巨大。特别是谣言制造者常常利用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易激动愤青、愤世嫉俗、人生经历少等弱点,传播散布网络谣言,极大损害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青少年要学会明善恶辨真假。青少年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应该传递正能量,明善恶,辨真假。不信谣、不传谣是青少年最基本的责任,谣言虽说终会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但在破除之前的时期内倘若处理不好还是会造成一定危害的,因此,青少年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言论面前要保持理性的态度,要深思熟虑,切勿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

  青年人要做辨识网络谣言的“智者”。最基本的要求当是知法守法,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坚守“七条底线”。要做到文明上网、文明发言,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发现网络谣言积极举报,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

  广大青少年都能树立起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时还要积极承担起构建健康、良性网络生态的社会责任,引导身边人守法上网、文明上网,在网络的天空,用纯净的阳光点亮每颗灿烂的心灵。

  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就不能容忍谣言的肆意传播。现实世界也好,虚拟空间也罢,都有道德和法律的边界。朋友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做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让网络谣言止于青年智者,让网络清风吹拂网络时代,让网络环境真正“玉宇澄清万里埃”。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2

  严惩“网络大谣”,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这是“秦火火”等“网络大谣”们的“法宝”,他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非法牟取暴利,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他们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扰乱了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损害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严惩“网络大谣” ,法律威慑必不可少。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成为社会“毒瘤”,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打击的深入,隐匿网络的违法犯罪分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严惩“网络大谣”,行业监管必须严格到位。互联网的监管涉及部门众多,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担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网站经营方,更不能推卸公共使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忽视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强化法律意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层面,双管齐下,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真正把好净化网络空间的第一道关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是现实空间,决不是可以不负责任的什么“虚拟空间”。广大网民在网上畅游时,要与在现实社会一样,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承担起共同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保持理性,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这是截断谣言扩散途径、压缩谣言滋生空间的有效方法。

  维护网络秩序,人人都是参与者。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使“网络大谣”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个晴朗的天空。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在由“商用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实界限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接近6亿,换言之,相当于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还只是一种工具或技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全面融合、难分彼此。这既体现在网民与民众身份标签区别的淡化,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全部映射在互联网。互联网既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网络即是社会,社会亦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痼疾也在互联网上日渐凸显,首先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既体现于网民对网站的交易信任不足,也存在于网站之间的商务信任欠缺,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短板。

  根据《2012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31.8%的网民本人曾在网购过程中直接碰到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30%的受访网站曾遭遇过恶意仿冒网站的侵扰。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曾被骗,每三个知名网站就有一个曾被恶意仿冒。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大了不实信息、诈骗信息传播的力度,新型网络钓鱼形式的出现,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持续走低。

  因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一直是无可争议的社会共识,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互联网从业者,都很关切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众多互联网厂商都在身体力行地推行可信互联网构建。随着构建可信网络环境认识的发展,当前核心议题已经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办”。

  目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中网(knet.cn)推出的“可信网站”验证日渐成为我国网络身份验证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从管理模式上,建议应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从可信内容上,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限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而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分工推进来说,最终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联动起来,合力共建可信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一个真实可信赖的世界。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3

  不知不觉,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民数量已达591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46亿。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信息传递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令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多彩。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给予社会娱乐,传递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正能量的同时,有许多人利用网络强大的传播能力“谣”言惑众。就在前几日,在万州区发生了重大车祸事件,使一名女司机受伤,众多乘客随客车沉入海底,现在任未打捞上来。事情一出,在全网就引起了热议,在没有公安公告的情况下,网上开始传出“万州一女司机因违反交通规则逆行,导致一大货车落入水中”这一谣言,社会各界就将矛头转向了女司机,各种辱骂铺天而来,对该女士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直到公安机关发出声明,阐述事情经过才得以平息。但这位女士受到的伤害已无法平复。像这样的因网络谣言而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社会一开始明白:我们应抵制网络谣言。

  抵制谣言,必须要从谣言者抓起。素有网络水军领袖之称的“秦火火”,制造出的谣言数不胜数,自称要“谣翻中国”。我不知道他的这种病态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但他传播的'谣言破坏力是巨大的,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前段时期,“秦火火”在京被捕,面对镜头时,他竟面带微笑,笑嘻嘻地说:“我不上道呗。”由这种疯子制造、传播的谣言,我们又怎么能推波助澜呢?看见这种没有底线的造谣“源头”,我们要主动举报,是他们在法律面前显形,从而从根本上清除谣言。

  抵制谣言,每个人都要有坚决的态度。网络上一直喜欢谣传一些明星绯闻,从“残联主席张爱玲拥有日本国籍”再到“王菲离婚后剃度出家”,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真相”,使各个明星名人们已经身心疲惫了。人们一会听到这个局长收了某某某干女儿,一会又听见那两个明星要闹离婚,群众和名人在这样的风气下终于发声,一系列的微博名人行动和群众自发的抗拒网络谣言宣传给这些造谣者重重的一击,这才使他们收了嚣张的气焰。因此,对待这些谣言”,不仅国家要行动,我们每个网民也应抵制转发这些谣言,以此扼住谣言的喉咙。

  抵制谣言,作为群众的我们应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谣言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与网民的盲目传播十分不开的:前几年的日本福岛核电泄露,一些不良商家开始谣传食盐将受污染,许多不明真相的民众开始在网上疯狂转发此消息,从而导致大量民众高价买盐,使盐价不断上涨,久居不下;还有前些年口口相传的绿豆养生说,民众们大量抢购绿豆导致绿豆价格不断上涨。从这些可以看出,网民可以说是网络谣言的巨大推手,因此作为网民,我们应做到明辨是非,不信谣,更不要把似是而非的信息传播出去。我相信,只要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谣言就会止于真相,还网络一片净土。

  总之,在这信息纷扰的世界,要想使群众得到真相,使网络谣言得以抵制,社会各业就都要做负责任,明是非的传播者,形成有道德,遵法律的社会,得到一个干净,没有谣言的网络世界。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 4

  古人有言,流言止于智者。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似乎都变成了愚者。面对一则不知真假的消息,就会引发沸腾。而网络时代更是加速的流言的传播。而我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让谣言止于唇齿。

  网络时代。请摆脱无知心理,多一份明辨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网络上的信息可谓是光怪陆离,泥沙俱下。大多数人却没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窥探出孰真孰假。由此。造成了谣言的飞速传播。一些经过仔细推敲后。发现的不合基本逻辑的谣言。总是层出不穷。牙膏能美白皮肤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良方,绿豆能使人长寿被一些老年人视为瑰宝。更有甚者,谣传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呼吁大家大量购盐。纵然荒谬如此。也会有人信以为真。或许是我们的无知。是谣言止于智者,这句金玉良言成了空谈。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智者。随手点开一个网页,看到一句话就信以为真,也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网络时代。虚假消息,比现实中口耳相传的更多。不擦亮双眼仔细明辨。如何能真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呢。

  网络时代,请摆脱凑热闹心理。多一份责任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转发一下就会引发朋友圈的一片围观。点赞一下,评论一下就会引发无数人的应和。这个时代。创造出这样的交流方式,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确实也给谣言提供沃土与温床。多少怀着凑热闹的心理对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进行转发。结果却被证实是流言蜚语。倘若人人都有一份责任意识。知道话不能乱说。或许就会少发生一些类似于女大学生撞人逃逸。狂犬疫苗含有毒素。男子扶起摔倒老人惨遭讹。这样的.谣言风行一时的情况了吧?

  网络时代,请摆脱。猎奇心理。多一份求实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曾经有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逆火效应。说即使谣言已经被破。人们却依旧在心里。认为他是真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正是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与谣言接触的机会。而人往往对第一印象的记忆特别深刻。同时。存在一种猎奇心理,即认为新奇的匪夷所思的总会认为那是正确的。面对一则新奇的消息,我们总是无暇顾及它的真假,而是急于向朋友分享。面对一则谣言,我们不再谨慎,求实而是基于博人眼球创造影响。这确实是网络时代的悲哀,但倘若我们极力避免这种心理。也未尝不能让流言止于智者,这句名言变成现实。

  《真理与谬误》中曾说,真理即使被掩埋在贫瘠的沙土中也会闪光。而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银盘,镶上神的宝座也同时会被识破,我相信,纵然网络时代是乱花溅欲迷人眼。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挑战者古老智慧。谣言也永远不可能成真。唯有我们共同做出改变,才能让谣言止于唇齿。沉于岁月。还世界一片真实与干净。

【面对网络谣言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考研英语图画作文预测:网络谣言04-19

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范文(精选14篇)10-19

谣言风波作文08-06

面对困难议论文(精选49篇)11-27

高三议论文:面对困难01-16

有关挫折的议论文:笑着面对挫折07-13

面对失败议论文(通用23篇)05-07

关于网络利弊议论文作文11-18

敢于面对困难议论文600字(精选40篇)01-17

面对挫折议论文作文800字(通用36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