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初学高中地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论文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帮助初学地理的学生学好地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研读教材,培养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二是动手演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三是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是养成作图的习惯,培养学生读图、释图的能力。五是运用有关手段如互联网、报刊等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地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能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学高中地理的学生来说,难就难在开头,即“行星地球一章和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从高中地理的学习开始,往往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一极是部分“开头”开得好的学生,领悟到了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能,以后的学习可以说“一路顺风”,成绩保持得很好;而另一极则是部分学生在开头就被迎头击了一棒,从而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开好这个
头,让学生迈过“门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研读教材,培养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各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高中地理教学应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阅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取重要的地理“关键词”,掌握速度和精读的要领,把握中心思想,形成条理分明的地理知识网络。比如,第一章新教材章首首先提出了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围绕这六个问题来设置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地理知识组织策略,促进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能力。并且,这一单元程序性知识相对较多,教师应注意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图示法、结构法、重组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的知识,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地理成因的能力。例如,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要让学生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解每个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然后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
二、动手演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应引导学生在运用地球运动规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学习光照图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用地球仪说一说在不同季节的光照情况,再让学生总结一下规律。如果用刀沿着地球表面的经线切一刀,切出来的两个球体投影后是什么图形?先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动手操作。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一举两得。苏霍姆林斯基讲“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地理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亲身参与的“体验”,就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给他们充分自主探索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三、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目前,地理教学不太受重视,除了受高考中占分比例较小的影响外,对地理学科的陌生、对其意义的漠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学生至今都认为(尤其是高一新生),地理就是学一些洲、国家,有哪些物产,有什么城市,地形如何,气候怎样,学不学关系不大,学好学坏不影响升学。家长、社会和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看法也大致如此,因此,造成地理教育的困难和被动,教师也感到工作难以开展,有力无处使。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将地理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地理有趣、有用。一般做法是,在讲授课本和大纲知识之前或之后以举例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起注意,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所举事例,加深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在讲授天气和气候这个问题时,举了一个例子:八十年代后期,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组织了一个经贸代表团去越南,某厂组织了大量的名牌产品及宣传广告品参加了此团。然而几天下来,生意一笔未成,反而引起别人笑话,使厂长后悔莫及。原来此厂是专门生产羽绒服的。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如此,部份学生不知所措,我再在黑板上画出了越南的纬度示意图,学生们恍然大悟,说越南是热带气候国家,根本就没有冬天。学生们哄堂大笑。这样通过例子引进教学,既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认识到掌握气候的分布和形成是有实际意义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更强了。依据大纲,不拘于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关注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笔者十几年教学的心得之一。
四、养成作图的习惯,培养学生读图、释图的能力
在“运用地图”学习的众多具体标准中,大部分是要求学生学习结束后能够运用各类图获取需要的、有效的地理信息。地理教师常用“图文转换”来表述图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把在图上标出地理事物看作是“以图释文”,把在图上填充地理事物的文字注记看作是“以文释图”。在这里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阐述做图与读图、释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在各类图上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教学中常用的“以文释图”则是指将在各类地理图上所作的地理判断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图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学习光照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做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光照图,并且让他们绘制不同半球的光照示意图。
五、运用有关手段,如互联网、报刊等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地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进入课堂,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自然地理学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很难掌握,笔者就让学生上网查相关的资料,来帮助他们解决抽象的地理知识。在学天气时,可以让学生去查“麦莎”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学生为了弄懂相关知识,就会主动查找资料,网络就成了他们的“用武”平台,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相关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获得大量的地理知识。
【初学高中地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05-02
[高中地理论文]关于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编写的几点思考04-30
[高中地理论文]关于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编写的几点思考04-30
对厌学现象的几点思考论文05-02
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4-27
现代高校经营的几点思考论文05-02
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2-02
对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论文04-27
公安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