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随笔散文
一直都觉得端午节更像是南方的节日。
包粽子用的米叫法也不同, 南方人叫糯米,北方人叫江米,还有人叫黏米。大概每年能想起来吃粽子而且愿意费时费力的做出来,大概也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了。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缝制香包,戴五彩线,包粽子,泡雄黄酒...在我们家还有祭祖,开蒙日。
每年到端午节前后,刘妈就会提前准备好很多零散的布头,有丝绸的,也有棉布的,大多是从旗袍店师傅那里要的零碎的下脚料,色泽鲜亮,又柔软能透出香料的气味儿来。买的香料大部分都来自中药铺,每年的这个时节,哪个中药铺里的香料更纯正,就代表了材料的正宗和可信度高,口碑就会更好。进入农历五月,刘妈就开始督促我们做香包,一般女孩子的香包都是自己做,男孩子小的时候有长辈做,十二岁以后就不再佩戴,长大以后如果有女孩子喜欢他,就会做了香包送给他。香包往往做成各种形状,有小袋子样子的,还有动物样式的,元宝和心形的比较多见,猫头的小孩子戴的比较多,用各种颜色的方块布拼接成各种形状,然后里面充满丝绵,让香包显得饱满,丝绵的里面就是香料,对比现在常用的香水,我还是更喜欢香包这种天然的气味儿。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可以在傍晚的合欢树下,看到坐在一起纳凉闲谈的妇孺,端午前后,正是合欢花盛开的.季节,在粉红色的树伞下,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香包暗香,让人莫名的安详。 经年不觉流水长,岁月无痕暗沉香.... 做香包的时候,刘妈就会先帮我们每个人都绑五彩线。我看到她拿了好几种丝线在那里比较,拣选,然后拧一下看看效果,再抽出几根替换,但是大多数都是红绿黄白黑蓝紫青里面挑出来的五种。刘妈用牙齿咬着彩线的一头,两只手顺时针搓几下,五种颜色的丝线就并成一股,小时候她总是把我的脖子上,手腕脚腕都绑上,后来长大了,就只绑在手腕上了。有时候我嫌太麻烦,很早就弄掉了,刘妈就不厌其烦的再给我弄一条新的绑上,她念念叨叨的说:这个五彩线是续命索,要到端午节以后第一场雨才能剪断扔到河沟里的,这样五彩线才会变成家蛇游走,就把小孩子的病都带走了。如果端午节那天刚好下雨,刘妈就会说:这是白娘娘为了救许相公,跟法海斗法呢。赶紧把五彩线剪断了送走,去帮白娘娘。 这样的说法无从考证,反正我特别留意过很多次,都无缘得见五彩线变成蛇的过程,但是后来有一次在后院瓦砾堆下面真的看到一条花蛇着实把我吓的不轻。
端午节的粽子是要在头一天开始准备的,包粽子的糯米大概要提前泡两个小时,包括用到的花生,红绿豆,都要提前浸泡,蜜枣和猪肉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刘妈带着家里的女眷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把粽子包完了。这些粽子要到第二天早晨提前两小时开始煮,同时还会煮咸鸭蛋,红皮鸡蛋,有时候还煮整头蒜。包完粽子,这些女眷就会开始忙碌摆放第二天祭祖用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盘子,碗碟,一般就是四种干果,四种坚果,四种供饼,四种水果蜜饯。今年我居然看到了有桑葚,让我很是期待了一阵子~~ 端午节当天,一般就是迷迷糊糊的还没有睁开眼,刘妈就会端着雄黄酒进来封五窍。这个雄黄酒看起来很诡异的样子,雄黄竟然都是砖红的颜色,我有时候就怀疑那就是红砖磨成的粉~~里面泡着艾叶,蒜瓣,有时候还会有一只面貌狰狞的壁虎,我颤颤巍巍的看着刘妈手里透明的玻璃瓶子,担心那只壁虎会突然窜出来。刘妈一边拿一片浸泡好的艾叶开始点在我的额头,然后是耳朵眼儿周围,鼻孔下面,嘴巴一圈,肚脐眼儿,还有....屁股眼儿.....一边对我说:壁虎都被酒泡死滴啦,冇怕。 我还是心有余悸的问她:那万一那只壁虎特别能喝酒,只是喝醉了死不了呢?? 刘妈噗嗤就笑了:还有能喝酒的壁虎滴啦??小毛头! 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我一直怀疑刘妈这样做的正确性,但是有一次我起的早,看到刚起床的老爸额头上跟我一样的砖红色以后就释然了~~~
早饭的粽子是不能吃太饱的,小孩子一般也吃不下去,往往都是随便吃两个粽子,喝一杯牛奶就行了,我小时候有一次吃粽子伤了胃,很久都不愿意吃粽子了,但是刘妈为了让我多吃点,就会特意包两个蛋黄味的,就是把煮熟的金黄色的鸭蛋黄包进糯米里,放一夜,蛋油就会浸入到糯米里,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据我所知,广西也能用果壳灰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我一直都很期待能品尝到那样的味道。今年刘妈不在了,家里也没有了金黄色的粽子。
早上七点,家族里能赶到的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祠堂里,女眷有族长老婆带着站在旁边递东西,没有结婚的和小孩子站在一起,有的小孩子过了这个夏天就要上小学了,所以也要来参加今天的开蒙日,已经满了六岁的女孩子开始留起了小辫子。二叔公带着家里的长男站在左边,一边小声的讨论什么事,虽然人很多,但是却格外的安静,大部分时间除了几个小孩子不懂事的吵闹,就是很久不见的同族客气的小声问候,寒暄。八点,大部分人都到齐了,二叔公开始唱名,大多是叫那一房的长子,然后就听到那个长子汇报家里谁谁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谁谁生病了没有来。大概十几分钟过去,叔公会先领着全族人给祖宗上香,然后像汇报一样说说过去的一年家里殁了多少人,新添了几个丁,祈祷祖宗保佑全族人丁兴旺。过年的时候长叔公去世了,所以今年看到二叔公说到的时候神情很凄然,这个过程大概到了九点多一点,就会到最让小孩子期待的开蒙仪式。 所谓开蒙,其实就是表明小孩子长大了,可以进学读书识字了,一般都是家里年满六周岁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齐齐整整的站成一排,然后由族里年纪最大长辈挨个看一遍,问问年纪多大了,喜欢读书不喜欢,递过来一个新书包,里面会放两本书,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今年百家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新华字典......。最后小孩子会向着那块刻着: 书香门第 诗书传家 的牌匾磕头,整个仪式就算完成了。我五岁开蒙的时候,撅着屁股偷偷看旁边的祖宗牌位上面的字,根本没有听到族长说什么,直到屁股被爸爸轻轻踢了一脚才回过神儿。那个时候太叔公还健在,他笑着问我认识上面写的字吗?我不知深浅的就念出来了,太叔公制止了我爸对我的呵斥,夸我认识的字多,还纠正了我:那个字不念臣,念姬。 每次回来我都喜欢到太叔公家里玩,虽然他不是族长,但是威望最高而且脾气很好,从不发火,哪怕有一次我把他的眼镜腿弄断了又用万能胶粘在一起,差点把他的眉毛扯掉,他都没有骂我。长叔公的脾气和涵养就不如太叔公,我有一次祭祖的时候偷偷拍照,就被他罚跪了一个小时。
但是从太叔公开始,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叔公就会送来一坛子端午酒,一坛子咸鸭蛋,端午酒是在开春第一场雨的时候就埋到地下的,里面泡了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酒味清香甘冽。这些吃完了,要装两坛子粮食送回去。每年都是,今年是二叔公送的.....
祭祖结束大概都十点左右,家里的女眷开始收拾东西,男丁开始话家常,小孩子就开始转悠着吃供桌上的零食。堂婶对我说:今年的荔枝和桑葚都很新鲜,你赶紧尝尝鲜。一大把桑葚还没有吃完,忽然听到叔公叫我的小名,我从小就特别怕二叔公,他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据说二叔公书读的是最好的,而且书法也写的最棒。我走到他跟前,看到案子上的托盘里放着五福袋,所谓五福袋,实际上是各家来的时候带来的五种粮食,基本上都是五谷杂粮,这个是全族里最珍贵的一种荣耀,代表着全族的期望和祝福,以前都是轮流着给小孩子,每年一个。我看着二叔公,轻轻说:叔公,去年给过我了。 他还是不苟言笑的自顾自喝着茶,慢条斯理的说:你身体不好,今年的福袋还是给你。 我答应一声,轻轻退出来。哥看到我出来,跟叔婆打了招呼,一起回家。
回到家,嫂子准备好了过节吃的东西,虽然没有刘妈在的时候那么丰盛,但是还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家商量着明天去嘉兴看龙舟竞渡,我赫然发现自己的盘子里,有两个金黄色的鸭蛋黄....
【端午节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随笔散文01-16
端午节随笔散文精选01-16
端午节的随笔散文01-16
难忘的端午节_随笔散文01-14
端午节的回忆随笔散文01-14
随笔散文:回忆端午节01-13
军营的端午节随笔散文01-16
端午节回忆的随笔散文01-16
忙在端午节随笔散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