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龙井峡散文

时间:2021-06-18 12:33:54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寻访龙井峡散文

  暮春时节,挑个周末,市作协组织部分作家去大别山区龙井峡采风。我想,大家之所以选大别山这个去处,可能是因为考虑那儿的杜鹃花开得正盛,想一睹杜鹃花的芳容。我们一行二十六人乘大巴早上七点从亳州开始动身,长途奔波800余里,下午一点左右方来到皖南一个叫堆谷山的脚下,那里距龙井峡十来里路程。

寻访龙井峡散文

  住的地方是市作协老同志的老朋友开的一家家庭旅馆。旅馆可容纳二十来人,背靠大山,海拔六七百米,一山独处,四面翠竹环绕,房前开着金黄的油菜花,房后山泉叮咚。遗憾的是旅馆设施设备都很简陋,大通铺,四五人一间,房内没热水,没电视,没淋浴间,手机信号也弱,更没有无线网,这使大家一时滋生误入桃花源之感。旅馆主人是一个很精明的年轻人,四十岁左右,老同志都很亲切的喊他蔡老板。他和我们作协已经打了十四五年的交道了,这几年蔡老板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红红火火。听老同志说,蔡老板很热衷把自己家乡的好山好水推荐给驴友一族,而且很情愿把自己的家当作驴友的歇脚地、联络地。看到他家的墙上贴满全国各地驴友情依依、雨蒙蒙的留言,我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蔡老板极富商业头脑,很善于经营,上过省台和中央台的旅游节目,名声大,路子广,生意多。见面聊过之后,大家对蔡老板的成功心生羡慕之情,感觉时光就蹉跎了自己。

  用过午饭,大家自由活动了一下,又不能走远,还要为第二天的登山涉险养精蓄锐。一行二十多人自由结合,三五成群,只好在老蔡家附近走走,看看风景,拍拍照,也有人去农户家串串的。我们几个年轻人一撺掇甚至跑到一个山顶上,细雨濛濛,云天雾地,什么都看不清,吼了几嗓子,最后一无所获,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旅馆,白白消耗了自己的体力。晚上,早早吃了晚饭,洗漱完毕,纷纷倒头各自睡去。第二天天不亮,大家都赶紧起了床。顺序如厕,排队刷牙,草草洗脸,匆匆整装,慌慌张张往旅行包塞填东西,争抢早餐,狼吞虎咽。早餐很简单,十人一桌,四菜一汤,米饭和馒头随便用。我身体上还算年轻,一口气吃下五个馒头,稀饭,喝了三四碗。身边的老张,六十六岁,他竟也吃了四个馒头。我夸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嘿嘿笑,嘿我五十步笑百步。吃饱,爬山不累。爬山,吃饱饭才是硬道理,不问一路要洒到哪里,现在吃到自己肚里才是自己的,等到山顶,累了、饿了,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吃。

  从住处到景点入口有七八里山路,考虑到司机下午还要长途驾车返程,恐精力不济,我们舍车步行前往,让司机好好在旅馆休息。这里的山民很朴实,因为蔡老板的房间满员,门前空地、楼房顶上搭的都是驴友们的野宿帐篷,蔡老板只好把司机临时安排到另一家新开的旅馆。那家旅馆的老板很年轻,新婚燕尔,男人却有事出远门,夜里也不能回来。女人见到司机就说,自己老公今晚回不来了,家里也没房间,就叫司机住他们的新房,睡他们的新床,她和她婆婆一起挤挤睡睡,凑合凑合一晚上。山民实在厚道,司机师傅也实在机遇好。所以,我们叫司机师傅继续在旅馆休息,他乐呵呵求之不得。

  云雾好像越来越浓,眼前的花花草草都藏在了雾里,满头湿漉漉的。远处的峰峦也消失在漫天大雾里,路边是山崖,朝下望,也是一片雾气沼沼,近处几株松树好像发现我们走了过来,从雾里缓缓伸出手来,沧桑的面目却依然看不清。好在这七八里山路是盘山公路,雾大,车辆很少通行,只有我们一行在路上兴高采烈的走。大家虽然平时都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外出旅行变成家常便饭,好山好景好水,对我们来说从不以为奇;但是,如此的漫天大雾,冒险登山却是第一次,雾里的风景好像戴着红盖头的新娘,挑起大家征服的欲望。几个带着单反相机的文友,不时停下脚来,对着沿途的一草一木一阵阵微距猛拍。没带相机的也不甘落后,拿出自己的苹果、小米与三星手机对着一路黄的草芽,红的花朵,逶迤的山峰,莽苍的松林啪啪啪啪狂摄,大家都唯恐漏听了大山的密语,唯恐错过了大山的约会。老张也停下来,望着雾中一株凌风颤动的枯枝,上下结满晶莹的蛛网,唏嘘不已,招我过去,告诉我,这单薄的蛛网多像风雨里行驶的船只,在这山间行驶,载着远古的记忆,这船究竟要驶向哪里?人生寄旅,沧海一粟啊。随着他的手机缓缓靠近,微距,定格,啪嗒一下,好像旷古的忧郁都瞬间定格在他忧世伤怀的心里。

  我很高兴地看到路边一片片或浅紫或雪白的豌豆花在开放,它唤起了我童年饥渴的记忆。我掏出手机,轻轻靠近它,豌豆花像是好久未曾谋面的老情人,还是四十年前那么活泼,鲜嫩,通体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再靠近,花瓣上露珠晶莹,闪着梦幻,葱指可掬,我想到了少女额头上沁出的细密水珠。我把一株豌豆花迎风舞蹈的姿势用我的联想微距拍了下来,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微信上配了一段美文发了出去,和千里之外的朋友分享。之后,我又按捺不住自己的食欲,掐了一截豌豆尖,放进口中,细细品咂,顿觉齿颊生香,我的童年随着满口的芳香瞬间飘了过来。不论东西南北中,距离再远,种族再异,习性千差万别,人类所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味道竟是那么相同。我一时真分不清是这豌豆花载着我的童年,还是我的童年载着这豌豆花,把我带回到过去。四十年前,我放学回家,路上,把书包一扔,滚在家乡的豌豆地里,嚼着嫩嫩的豌豆尖,嗅着豌豆地满地的清香,真想把自己融进松软的泥土里。时光荏苒,今天,自己年近半百,两鬓星星,不禁哀叹自己前半生庸庸碌碌,命运难济,世事维艰,蹉跎半生,一事无成,真是对不住故乡豌豆地的一地清香啊。

  还是诗人老孟的喊声把我从沉思中唤回。继续走啊,莫回头呀!

  浓雾仍然没有消散的趋势,似乎比出发时还大了些,满山怒放的火红的杜鹃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不远处的翠竹也赖在大雾之中不出来,路边的悬崖填满浓雾,变得深不可测。此时,大家都真切体会到群山云笼雾罩的意境了。同行擅长古体诗创作的王主任顺手捡起路边山上滚落下来的一小块石头往山下投掷下去,很久也听不到落地的回声,大家走在路上便更加小心翼翼了。雾锁深山本是攀山的大忌,但大家蠢蠢欲动的征服大山的欲望还是很快战胜了那涉险的恐惧。

  离开盘山公路,很快就真正进入了景区。龙井峡景区本是皖西南大别山区最有名的一处原始森林,这儿的山势集高、雄、峻、特为一体,山上怪石林立,形态各异。山谷间常年云雾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山势险峻、陡峭,幽谷遍布,清溪激湍,交响成韵。若是晴响天气,你会发现林中水杉、柳杉修长挺拔,苍翠茂密;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间有小片修笪,掩映其中。山区景观随海拔上升,你会看到特点迥异,峭壁间、陡岩上,孤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山坡上,松林迎风而立,树干虬曲,枝成五指,优美异常。龙井峡四季都是优美的诗行。春天山野鲜花盛开,草木蔓发,松绿竹黄,百鸟相鸣;仲夏山谷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极目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四下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不消,与繁花绿叶相衬,享有“天堂积雪”的美景。只可惜此行,我们不仅不能领略龙井峡的四季之美,恐怕就连龙井峡多姿多彩的春天也只能凭想象来悬测臆断了,好在我们一行人心里都有绵绵不绝的诗情。

  顺着越来越陡峭险峻的狭窄山路,我们一行二十六人如雁阵一样不断往上飞。我们队伍中间年龄悬殊很大,最大的老作家年届古稀,最小的四五岁,还一路时常睡在他妈妈怀里撒娇要吃奶,当然,小孩子不是神童作家,他只是那位叫做白新的漂亮女诗人的宝贝儿子。我很快发现,我们越往上走,路越窄,沿途的石板还缺一截少一截的,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干枯的松针和不知名的树叶,不时还可见到杜鹃花飘落到地上的花瓣,路陡石滑,这都增加了攀登的难度,我们只得小心翼翼,缓缓前行。但再往上走一截山路,雾好像突然变小了一些,近处的景致慢慢地被撩开了面纱,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宽大的绿叶上滚满晶莹的露珠,杜鹃花也从树丛中露出脸来,看上去云鬟半湿,只不过这一切还稍显模糊些。有人开始停在路边拍照,又是怜花,又是惜草似的徘徊不前,后面的人便高声喊着前头有美女啊,注意爬山不观景,观景不爬山啊!另有人开始向美女诗人献殷勤,要抱宝贝孩子前行,小孩子就是不同意,大家一路笑。

  也不知走了多远,我们的队伍被分成两支小分队,喜欢拍照的都被走落在后面成一编制。我没单反,所幸不久前趸交话费刚换了一个品牌手机,性能不错,前置摄像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800万像素,玩微信,弄摄像,视频聊天,效果还不错,这次算派上了用场。我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贪婪地享受着这一片原始的绿色带给我的美感。在这莽莽苍苍的大森林里,空气那么清鲜,连藏在树林里的鸟声听上去都是甜甜的。我站在一棵大树旁,脚下是湿漉漉的石阶路,一簇杜鹃花挤在突出的一处断岩上,没有人去踩断它开花的路,它就是那样忽闪着美丽的眼睛,目送一拨又一拨行人。我突发奇想,这世界上,不仅人与人存在前世的'缘分,人与花,与草,与脚下的一段石阶路恐怕也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就这一簇断岩上的杜鹃花,也可能在这默默等我们不知几生几世了,你叫我们怎不爱恋它呢?

  山虽不是荒山,也不是野岭,但由于山势陡峭,山路逼仄,加之又处地震带,危险会随时发生,所以游人稀少,旅行社大抵也不会冒险带团过来。景点门口的警示牌也明明白白的写着此处只适宜爱好旅游冒险的驴友来探险,年龄大的,年龄小的,有三高病症的人群并不适合攀登。据景点管理处的小伙子说,景点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正常情况不足百人,少了几多喧嚣,因而山里常年都颇为清静。我们一路走了很远,也没发现其他陌生游人。我也因之为我们团队的老老少少有点担心,总怕出现一点意外。还好,走了半天,大家兴趣还高,没有中途放弃的,可能大家一时忘了山险,或者因为雾大没发现山险吧!也许是被这儿的原汁原味的生态吸引陶醉了吧!

  在这高低起伏坎坎坷坷的山路上走着,满耳朵的都是静,虚极般的静,我似乎能听到时间在松林间穿行的脚步声。我正快意的享受着这一切,突然,一丝丝叮叮咚咚的泉流声被轻轻送进我的耳朵。我一下子神情振奋起来,一定是山泉!侧耳细细聆听,我想找到那山泉的身影,四下眺望,连绵的山峰都被拢在大雾的怀抱里,什么都看不到。又走了一段路,泉声猛烈起来,滔滔滚滚,如千钧万马从远方奔踏过来,再想往远方看,对面天空上隐隐的黑乎乎一团,好像是乌云停滞在那儿,我猜那可能是另一座兀立的山峰吧!再向前行,溪流声更大起来,轰轰隆隆,像剧烈的雷声,犹如那千军万马冲了过来,快要逼近了自己,马蹄好像都踩在鼓面上了。我知道我要看到瀑布了,因了昨天一天一夜的雨的滋润,那瀑布会更加富有雄性的力量,蔚为壮观了。

  果然不错,没走多远,我就到了一个木亭子下。正对亭子的就是和我们撞面的第一个瀑布——龙井潭瀑布。人尚未走近,奔腾的水雾扑面而来,洒落一身,水流自五十多米高的山谷上,冲泻过来,似从天降,奔流而下,直潜入山崖下深深的龙井潭里。说来也怪,那瀑布冲泻下来的气势仿佛雷霆万钧,潜入潭内只是激起圈圈涟漪,我想那龙井潭潭水也该深千尺吧!瀑布旁是一扇压顶而来的巨石,据说,春季到来时,山泉铺满了石面,顺流而下,似一巨幅蝉冀薄纱,也可能正是香妃沐浴时脱下的裙衫了。我拾级而下,来到了一个称为花潭石的去处时,这儿涤荡尘俗的水流,涌溅在泉石之间,涓涓细流盘绕在一块硕大的顽石上,又把人的视线引向下方的湘妃池,也就是香妃沐浴处。湘妃池看似水势丰满,隐而不发,内里激情有加,汹涌澎湃,旁边有一忠厚的金龟,忠实地守护着她,人们戏称金龟守浴。我返回亭子,再回顾香妃池,泉水清洌,回旋不已,想像当年香妃还真够大胆的,竟在这危险的山中沐浴,可能好在有那只忠厚的金龟守护吧!要是那金龟换了人,那可能真的万万不可了。我再往瀑布的最上方寻视,为泉流的奇观,瀑布的气势折服。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诱使细细的泉流汇成如此动人心魄的前行脚步。它究竟跋涉了多远,又要跋涉到哪里去?龙井溪在这儿汇成瀑布,飞珠溅玉,又毫不停歇继续向下奔流,好像没有丝毫犹豫,鼓起勇气,迈开有力的脚步,继续往前走。这龙井溪的前方让我好奇,他的来处,他的旅程更加让我充满敬意。有人认为瀑布的壮观是因为瀑布拥有高贵的出身,我却从不苟同。我想,瀑布永远是溪水坚强的骨骼。龙井峡密布的瀑布就是龙井溪的骨骼!有了这雄奇的瀑布的支撑,龙井溪才能走远走大走强!

  我依然决定继续向前跋涉,期望在这杳远的龙井峡里仔细探寻龙井溪走过的每一个脚步。

  山势越来越陡峭,雾消失了很多,四下的景致从浓雾里走出来,出现在人们眼前。向上眺望,先前看着黑魆魆的乌云现出了原形,那是一处斧削般的峭壁,壁间,还有几株攀援的松树,山顶上,几簇杜鹃花大大方方的绽放。再远眺,几耸山峰兀立,自成锥形,看上去像静静伫立的高高的松树,把一团苍翠托举到天际。再一想,这天际上一处处锥形的山势,那不就是乡村丰收季节,打谷场上一堆堆稻谷吗?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儿的山叫堆谷山了。走在前面的几位年龄大些的作家突然回到亭子里歇着不向前走了,我问他们怎么不向前走了,老张告诉我,往前走,还要过河,年龄太大,担心危险,掉进河里,就走到这儿看看吧,好好欣赏欣赏这气贯长虹的龙井潭瀑布吧。

  山路还是曲折向上,我知道,越往上走,山势越高,山体越陡。我们必须攀到龙井溪的另一个高度上去,龙井峡向以溪深瀑多闻名,龙井溪的众多瀑布都是一个个高度差造成的。刚才在龙井潭花潭石上雄视瀑布的源头,好像高耸入云,现在我们必须攀上去,欣赏龙井溪在另一个高度上的伟观。只是没想到,不仅仅攀山路,还要涉险滩啊!景区管理处为什么不修桥呢?

  大约又走了四五里山路,我们七八个人来到一条河边,这河就是龙井溪了。远远望去,只见溪流在峡谷间穿行,两岸石壁峭立千仞,我们的石阶路一会儿被这溪流挡住,一会儿又被溪流送上岸,溪流被茂密的森林紧紧遮住,人们不走进峡谷是永远不会发现这条奔流不息的溪水的。来到这儿,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已经高过龙井潭瀑布了。向龙井潭瀑布发声的方向回望,连那雷鸣般的响声都听不到了,只见溪流曲曲折折向前流。我突发奇想,溪流明知前方是断崖,还要继续前行,为什么呢?大概每次流进断崖,纵身崖谷,溪流都会得到一次重生和充实,浑身都会增加一份更强的力量。像人的生存一样,每次历练,每次磨难都能收获一次成熟,都能增长一分智慧。你看,溪流中间,横卧着嶙峋怪石,大的挡住溪流的大半水面,甚至遮住溪流向前方瞻望的双眼。小的石块被溪流冲刷,失去了往日崚嶒的模样。它们都记录了龙井溪前行的故事。溪流看上去清清浅浅,水底碎石历历可数。可真一脚踏上去,却可没膝,甚或有齐腰之身。涉过龙井溪还是有危险的。

  山里的气温彼时并不算高,溪流里的石块和溪水一样冰凉刺骨。大家站在岸边焦急地找寻过河的路径,看看露出水面的哪些石头能够垫脚,哪些石头可以顺势连着踩过去。那个专写古体诗的王主任是个非常热心的人,自己常常一马当先,在突兀的石头间跳跃腾挪,飞快的跑过河去。然后再在河对面搬来大石块,抛到他认为我们跳不过去的激流间。几位女同志找来木棍拄着,脱掉鞋袜小心翼翼踩着垫实的石块,一步步在溪流里跋涉。我是最后,虽然身高马大,但身体灵活性欠佳,也只能在溪流间缓缓挪动脚步,冰凉的石头刺激着我的双脚,溪水里,我几乎站不稳自己,摇摇晃晃,差点倒进水里。上了岸,大家擦干净双脚,重新穿上鞋子继续前行。真没想到,过这条溪流竟还这么麻烦。

  又走了一段山路,我们发现一条溪流挡在我们面前,前进的路又被一截两开。队伍中,开始有人埋怨,过河太麻烦,知道这样,就不该来这鬼地方。老同志介绍说,这就是那条龙井溪啊!我们在山上走,它在下边跟,它会一直跟到山的最上面,过河比渡河容易多了。这样,我们不是还多了一份别样登山体验吗?何乐不为啊?

  溪水还是像初次见面那样清清浅浅,溪流中间的各类怪石瞪着眼瞧我们,好像在等着我们落水的故事发生。这次王主任依然在水面上,石头间燕子轻飞一样,很快到了对岸,鞋子依然滴水未沾。我们都羡慕他。有人开始起哄了,咱们也穿鞋过去,省了脱了穿,穿了又脱。有人开始沿袭王主任的路,往水面上走,很快成功过去。那几位女同志也开始冒险,踩着石头,小心探路,大家紧张地来到溪流中间。突然,扑通一下,一个美女作家脚下一滑,掉进溪水里,还好,幸亏王主任眼疾手快,迅速跑过去扶住她,但还是裤腿湿了大半截。其他人鞋子也进满了水。我最后一个过,踩着别人踩过的石头,快到岸边时,还是脚下石块一滑动,一屁股坐在了一块岩石上,双脚掉进水中,湿漉漉地上了岸。

  有了这次集体湿身,第三次过河时,大家反倒变得轻松起来,无所顾忌。湿了就湿了吧,反正是湿了。再次过河,大家竟全都像老王一样身轻如燕起来。看来首次过河并不是河难以通过,是大家怕湿鞋顾忌太多,负担太重罢了。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大多数困难可能都是人们做事前瞻前顾后想出来的了,其实并不可怕。上了岸,大家边走边说,边说边笑,仿佛大家跟那前行的溪流一样又成长了一次。后来,我们合算了一下,此行往往返返,共计趟过二十六次河流。按照苏格拉底说的,人不能双脚同时踏进一条河流,我们还真趟过二十六条溪流!是不是这名不见经传的河流一下子擦亮了我们智慧的光芒?说不定。至于中国古代那个穿新靴子抬大轿子颠簸在雨巷里的轿夫是不是这样想的?我不想知道。

  山路还是越往上走越陡,龙井溪就是这样被挤在峡谷里奔流。我看到一块巨石压在溪面上,溪流又从石缝间涌出来,继续清澈的流淌,竟没有一丝浑浊。一棵大树长在石头上,树根探向溪中,茂密的树枝像巨伞一样撑开,伞下的溪水看上去碧玉一般。我一路不停地把这眼前的奇山秀水拍摄下来,保存在我的心里。

  山路到了一处崖壁变成了单行道,上面的人下来,下面的人方能上去。上边的溪流声明显大了许多。没想到美女诗人和他的宝贝儿子被我们的其他伙伴簇拥着已经先行到达,我们这一编队上去,他们刚好下来。我惊讶那个五岁小生竟然比我还先攀上来,小孩子走在他妈妈前面,一点都看不出疲劳的样子,也不知小孩子是怎么越过那二十六条溪流的。

  过了那处崖壁,就又来到一处瀑布前。这是龙门跳瀑布。水流从七十多米高的山谷间喷薄而出,只见水雾迷蒙,下无深潭,水雾汇聚一起,落在下方的石面上,哗哗流走。站在瀑布前,水雾不停地溅落在自己的衣服上,不一会,我的上衣就湿透了。此处真不可久留,也无法拍照。许多人千里慕名而来,真到了它的跟前,却又被它的气势吓退。这是我见过的最为壮观的瀑布了!下来时,看到还有人顺着陡峭的山崖向上攀,崖壁湿漉漉的,他们依然不顾危险的向上攀,想领略龙井溪在更高处的风姿,那上面还有龙王樽瀑布,龙王樽瀑布上面还有龙井溪跋涉的足迹。龙井溪就是这样一路走来!走向山下更宽广的河流,最后流进大江,奔跑到大海!

  常听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过,此次登山却是例外,下山,涉溪,大家却如履平地,似乎没有了来路的艰难!龙井溪依依不舍一直送我们龙井峡山谷。下了山,出了峡谷,雾也消散了,整个堆谷山,整个大别山群峰像从大海里浮出来,群山峥嵘,群峰竞秀,绵绵延延,秀丽无比。我看到山上莽莽苍苍的松树林从山底往山上狂奔,多像当年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铺天盖地地发起攻势去夺取山顶敌军的阵地。杜鹃花像一枚枚勋章戴在莽苍的青山胸前。我的热血一下子沸腾起来!

【寻访龙井峡散文】相关文章:

浙江龙井峡漂流导游词三篇11-06

寻访禅净少林散文04-23

寻访出生地散文11-06

今夜坐单车寻访散文11-15

难忘的龙井峡漂流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01-01

寻访圣地,牛郎峪网络散文12-03

浙江龙井峡漂流导游词-浙江导游词12-31

穿越金鸡峡散文10-26

梦游金丝峡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