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记网络散文

时间:2021-06-14 16:51:1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收麦记网络散文

  连着几天的阴雨终于结束了,太阳出来的干脆利落,用他的火热催逼着六月成熟季的到来。一个人站在八里原上,头顶是瓦蓝的天,远处是如黛的青山,周围是麦田铺开的金黄,这金黄向南延伸到秦岭脚下,向北望不到头。像一面巨大无比的金镜,在太阳下反着耀眼的光。

收麦记网络散文

  掐一粒麦穗放在手心,使劲的揉搓几下,嘴里吹着,双手倒着,几个回合之后,麦壳飞的干干净净,几十粒椭圆的麦粒赤裸着躺在手心。饱满,明亮。显然还不到收获的最佳时间。一仰头,一张口,将麦粒尽数倒进嘴里,一阵咀嚼之后,满口都是清香,直沁心脾。

  按照史家寨川的惯例,收麦基本在六月十号左右。比东西两边原上都收的晚。收时也是先原上后川道。如今这收麦就跟逛会一样简单,一堆人站在地头,东拉西扯着看收割机来来回回轰鸣。一根烟后就坐着拉麦的车回家了。我是更简单,直接卖掉,装着钱就回家了,因为我还是感觉钱最可爱。以至于老妈老嘟囔“年年种麦,年年连麦面都看不见”。仅仅两三天的功夫,整个原上原下就变成了一片麦茬地。

  这种纯机械,“耍”一样的收麦也兴起不超过十来年。以前都是抡镰刀,拉架子车。抡镰刀我并不怕,快慢由自己,累了就可以休息。最怕的就是拉原上的麦,八里原靠史家寨这一面就像断层一样齐刷。坡陡,窄,弯急。每一村每一面坡少则一个“S”弯,到了段村,嘴头那一带原高的多则两三个。我是那种“吃不动,干不动”劳力不行的.人。在原上拉麦就特别怯火,可是又没别的选择,所以就拉的暮暮囊囊,拉的想发“火”。劳力硬的人拉的那架子车辕长,尾巴长,仰角高(插在架子车尾部用来挡麦的架子)装的多,一亩地两车就拉完了。我拉的那就是偷工减料型的架子车。只能多跑几趟。在拉麦的过程中装车是最关键和讲技术的活,所有的麦个子一颠一倒的码上去,要整齐,压实,前后匀称。要想多装就要两个人配合,一个爬上车负责装,一个在下面用叉挑着麦个子向上递。装好后扶着车辕颠几下,感觉平衡了就可以捆车上路。下坡靠得就是实实在在的劳力,没有一丝一毫投机取巧之道。腿撑硬,腰挺直,背紧紧靠着小山一样的麦垛,一只车辕放在肩上扛着,一只辕则靠手臂硬撑。一步一步的向下走,那就是两个字“死扛”。脚下扬起的尘土乱飞,脸上的汗水实在不行就用袖子蹭蹭,胸膛上的任它流淌。那时麦车翻车是家常便饭,我就是频率最高的一个。尤其是在拐弯的地方,几乎天天有人在那“数麦个子”(全部卸下来,翻好架子车再重新一个个装。)。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本身车就没装好,两边轻重不匀,平路上还勉强可以拉,下坡一拐弯就翻了。一种是走的快,拐弯时“超速”硬拐导致翻车。一个麦车翻的整个交通就中断了。好在那会的人好,常常互相帮忙,嘴里嘟囔着“你能吃”手上帮着忙,甚至把自己的车放下坡,再走上来帮乡党一块放。

  现在想起这些当时最怯火,最辛苦的旧事,竟然心头滋生一种温暖的感觉。有点再体验一把的冲动,看看如今这满身堆起的脂肪能否胜过当初的瘦筋骨。可惜架子车都坏了好多年了。

  我一边下坡一边欣赏着这丰收的美景。心想,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不管是当初的抡镰刀拉架子车,还是如今的“耍”着收麦,都是形式的不同,输出汗水的多少而已。当初收麦凭的是人力,不管多辛苦,多累,只要麦子熟了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抢收”。如今靠得是钱,无所谓成本,无所谓亏盈,麦子是一定要收回家的。这是一个农民本份。对土地的眷恋,对丰收的渴望,才是心中的结。

【收麦记网络散文】相关文章:

收麦散文随笔05-20

收麦子日记12-01

收麦子作文11-21

收麦子作文06-19

“收麦子”作文250字10-27

劳动的乐趣作文450字:收麦子09-28

关于网络作家散文01-05

网络生涯的点滴的散文10-24

雨季的思念网络散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