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腊八粥散文

时间:2021-06-14 16:33:4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奶奶的腊八粥散文

  农历“腊八”已经成为我们一种民俗了。最具代表性的要说吃“腊八粥”。

奶奶的腊八粥散文

  我很小时候在矿山长大的,也不知道什么是“腊八粥”,只知道大人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说。说明这个阶段天气寒冷,听起来怪吓人的。

  当回到辽宁老家生活时候,懵懂的我听奶奶讲,这才知道“腊八粥”乃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其中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传到民间……小时候,正逢文革时期,奶奶家生活是很艰苦的,尤其在农村,平时也很难吃上干果和细粮,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

  奶奶是旧社会生长的人,尽管当时社会风行“破四旧”,但是仍坚持喜欢民间的习俗。也常和爷爷说,再怎么,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俺信这个!尽管生活拮据,但是细心的奶奶平时积攒鸡蛋,存放在柳条编制的.小筐内,待凑足了一篮子,就挎着用柳条编织的篮子,一双“三寸金莲”,扭动着瘦小的身体,深一脚浅一脚,急匆匆来到离家不远的集市上卖掉……之后,用鸡蛋换来的钱去购买大枣之类的干果。当时的农村集市农副产品并不多,就连干果之类的东西也很匮乏。为此,奶奶从入秋开始,就很早地准备购买,直到凑足为止……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那天,是我最期盼的一天。原因是平时很难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更何况是又甜又香的腊八粥了。清晨,寒气袭人。奶奶早早地起来,穿着黑色臃肿的大襟棉袄,笨拙地挪动着身子,走到灶前生火煮腊八粥。这时候的我,也显得特别勤快,也跟着起来,点起了稻草,拉起了风箱……

  奶奶家灶台是个大铁锅,她有条不紊地洗刷完之后,按步骤加水、洗糯米……按照奶奶的要求,我用一根木棍轻挑稻草,扒了底火,用温火伺候。不久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随之,满屋子里散发着扑鼻的粥香了。火熄灭五分钟左右,正是喝粥的好时候。锅里的粥有一层黏黏的皮,粥皮下就是黏糊糊的、香喷喷的“腊八粥”。奶奶看到我迫不及待的眼神,麻利地用一只铁勺为我盛满一碗粥。我端到旁边,热气腾腾的粥,让我一时很难立即下肚,只好耐着性子,嘴唇贴着碗边,沿着碗边“嗖嗖”吸粥。品尝一番之后,只好耐心地等待剩余的粥凉一凉,再吃。奶奶看在眼里,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用围裙一角替我擦去粘在腮帮上的米粒,心疼地说,大孙子,别烫着,这粥够吃……奶奶用心熬制的“腊八粥”熬出来,黏糊糊、甜丝丝,喝在肚子里暖融融的……同时,也熬出了几分“年味儿”。

  当下,尽管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时常也品尝到配置精致的“腊八粥”,但是奶奶熬的那又黏又甜的“腊八粥”的味道、那种亲情的味道,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也许当今社会快节奏冲淡了传统习俗,也许我们忘却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真正意义,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举家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即是民俗之美,也是人享天伦之美,予以传承,其不乐哉?

【奶奶的腊八粥散文】相关文章:

奶奶的散文11-03

腊八粥的味道散文04-10

腊八粥叙事散文04-09

三奶奶散文01-18

奶奶的小院散文01-03

香谗的腊八粥的散文11-04

清明忆奶奶散文01-05

奶奶的童心随笔散文02-03

奶奶的谎话优美散文05-23